战龙四驱第三季:庄严肃穆三足《鼎》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16:49

庄严肃穆三足《鼎》立

                                     作品释文/邢政

 鼎自古是成功身份的象征,鼎力千秋,跨越时空,历经古往今来,屹立于世。远古之时,鼎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民族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鼎身形状方方正正,象征国人、国家行得正、站得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鼎盛千秋,并浩浩正气。

    “鼎”是典型的象形字,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袁海涌先生的书法作品《鼎》属于榜书,其特点就是独立性很强。不像很多字的作品,既有字的笔画间的众多关系,又有字与字之间的众多关系。多字作品,只要整幅作品有气势,即使有个别字出现败笔也能说得过去。而正文只有一个字的作品,这个字就几乎等于作品的全部,这个字稍有偏差,也可能只是一笔处理不当,这幅作品就失败了。正文的字少,尤其是独字,就象是独自吹筲的演员,其功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是毫无遮掩赤裸裸的展示出来的,是容不得丝毫“滥竽充数”的。因此,书法家袁海涌在创作该副作品时,他先后反复研究“鼎”的文化内涵,再从审美和相形的角度对字的结构加以整合。在起笔首画“目”字的竖笔时,不轻不重,不疾不迟,把握十分稳健,然后,在你不经意间,笔锋扫过来路,一个似胸才大略的贤君仰头远眺的“目”字瞬息落成。在处理“鼎”字的下部时,袁海涌颇具匠心,结合鼎的原始功能—烹饪器具,着意在“鼎的腿部”即下功夫。他用行草的运笔,使“鼎”字下半部首由湿笔到浓笔,纵横挥洒,偶尔的两处牵丝,彰显着灵动和神采。由此自然形成的“鼎”字立地三足(三竖),左右、前后呼应,其中,最右一“足(竖)”笔酣墨饱,庄重肃穆;中间一

    “足(竖)”虽短但很沉实;最左一“足(竖)”靠前远方,尽管远点显得羸弱,但视角上仍有婉约中彰显峻奇之意。三足形成三方并立、互相对峙的局面。

    纵观袁海涌书法作品《鼎》,无论从章法和运笔,都有笔力雄健、局势堂皇之感。把“鼎”这个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之物和其代表的中华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表达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问鼎中原》

                                     作品释文/杨阳   

     “鼎”,被视为国之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意义,“问鼎中原”“逐鹿中原”等典故演绎了中原历史,也记载了中原博大辉煌的盛景。因此,著名书法家袁海涌先生用饱含深情的墨汁挥毫《问鼎中原》,借丹桂八月河南驻京同乡联谊会这个平台,把一个河南籍驻京书法家特有的精湛艺术奉献给美丽的河南,强盛的中原。

    袁海涌先生一九六三年二月生于河南省桐柏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是家乡的灵山秀水养育了他,是桐柏山的雄浑、淮河水的柔情铸就了他厚重大气、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他思乡、恋乡、爱乡情重,以家乡为荣,自号“桐柏山人”。在多年书法艺术探索实践中,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更加感受到家乡中原文化的厚重和河南的魅力。美丽富饶的中原大地,黄帝文化在这里发祥,愚公移山在这里流传。自夏朝以来,共有十三朝在中原建都,历代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的中心,历一千五百余年,占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三分之一。还有那彪炳史册的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民主英雄岳飞、革命英雄杨靖宇、彭雪枫、吉鸿昌;人民艺术家常香玉、人民公仆焦裕禄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照耀着中原人民不屈不挠、奋发进取。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河南人民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河南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凯歌,全省人民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经济社会正走入另一个辉煌。

    在几十年的书法创作中,袁海涌先生立足真、草、隶、篆,致力于榜书的探索与实践,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厚的学养,再加上其豪爽的个性,蓄百家之优,学创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他创作的榜书作品,笔力雄健,气度恢弘,有着龙腾江河、虎震山岳的深远意境。这幅寄托着对家乡中原在新世纪强盛崛起幽思的榜书作品《问鼎中原》,笔法通畅,笔力遒劲,点画得力,大气磅礴,雄浑中不失虚和,苍劲中隐含灵动,富有自然神采,给人以震撼向上的生命力。

    纵观作品《问鼎中原》,从书法技法、字体结构、章法布局于体势奇侧宕逸的变化,饶具奇正错落之态,飞扬中有稳健,超拔中蕴圆润。他在创作中,古为今用,刚柔并用,矫健朴实,运笔老辣、施墨凝重,笔笔墨迹如同金铁锻造,雄厚而不失灵动,丰满而不失俊秀。因此,此幅作品被行家称之为写出了胸襟、写出了胆略、写出了气势、写出了激情,可谓把中原的厚重和魅力、中原人的豪放和赤胆尽收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