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车玉米开银天使:美国大学的“分数膨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6:44:05

人人都得A!

美国大学的“分数膨胀”

艾 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4日   05 版)

    按照美国大学评分成绩的最初定义,A代表“优秀”(Excellent),B为“良好”(Good),C是“一般”(Average),D为“及格”(Pass),F则代表“不及格”(Fail)。如果符合严格的正态分布,学生取得的最多成绩应该是C,而成绩能保持B就很出众了。事实也如此,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当年在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的成绩就均为B。直到上世纪60年代,C还是美国大学生的普遍成绩。但如今,美国大学生中拿到的最多成绩是A,有的学校甚至超过50%的评分成绩是A,由此导致了美国大学校园普遍的“分数膨胀”( Grade inflation)现象。

    早在2003年,杜克大学教授斯图尔特·罗斯塔尔(Stuart Rojstaczer)就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质疑“为什么所有的评分都超过平均水平”。他说,杜克大学虽然不是“分数膨胀”最严重的学校,但给C的情况已经变得越来越少,总数不到10%,而在1969年,有超过25%的学生拿到的成绩是C。另外,哈佛、哥伦比亚和杜克等学府学生超过一半的得分都是A,而拿D和F的学生合计不到2%。随着判分给A的学生越来越多,教授也面临尴尬的选择:是否还如实给学生成绩?如果不给学生好成绩,学生选课就会减少;学生人数的下降,在大众心里往往代表着学校教育水平的下滑,如此一来,教授要丢饭碗,学校要关门。由于以上担心,这位教授不再给学生C的评分,当时,他预言给评分B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如今,果然应验了。

    最近,已退休的罗斯塔尔又与同事合作发表了题为:“拿A最正常——美国大学1940-2009年评分演进情况”的报告。该文的数据来自135所四年制的高校,这一样本囊括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类型的高校。经过数据处理,作者比较了近70年的情况发现:如今拿A的比例为总样本的43%,比1960年增加了28%,比1988年增加了12%;拿D和F的情况合计起来不到总数的10%;平均来说,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在评分上更为“慷慨”;理工科学校则比文科学校评分严格。

    在作者收集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换算成4分制的学分绩点(GPA,A的权重为4,B为3,C为2,D为1),上世纪30年代,全美大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是2.35,60年代中,这一数字达到2.60,当时哈佛和耶鲁大学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均为2.80左右。但随着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越战”期间,教授为鼓励学生留在校园而免上战场,判分异常“慷慨”,造成分数“膨胀”。1965年时,B代替C成为评分最多的成绩;哈佛大学1967年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达到了3.00,而到1997年,A代替B成为“主角”,该年哈佛大学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为3.38。此后继续“攀升”,2005年,哈佛大学学生的学分绩点为3.45,而耶鲁大学2008年的数据则为3.51。

    多年来,就“分数膨胀”的原因,学者也提出不同解释。比如生源素质的提高,更多的妇女进入大学(女性的成绩一般比男性更优异),大学教学方法的改善,学生选课时规避严格的教授等等。但经过比较和甄别,罗斯塔尔认为以上解释都不能作为主要原因,而教授评分的“慷慨”是最主要的“推手”。再进一步分析,左右教授行为的原因是美国高等教育从“传授知识的领地”到“花钱消费场所”观念上的转变。学生不再仅仅是来学习的年轻人,而是付钱来学校的消费者,他们需要一个“体面”的成绩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学校的经历愉快,并有张“赏心悦目”的成绩单;学校也更希望毕业校友的成功带来知名度和财务回馈。在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教授判分的笔不能不“手下留情”。

美国高教危机了?

汪嘉波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4日   05 版)

    “读大学比读高中容易多了”——如果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生发出如此感叹,人们是否可以据此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了?答案是肯定的,至少美国一些教育家从这一现象中看到了“大学精神的丢失”、“大学生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

    据说,“危机”是从高校扩招开始的。一些美国教育家抱怨说,美国的大学生如今越来越多了。随着一流大学招生人数不断上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却未能跟上高校扩招的步伐。过去几十年来,美国高等教育急剧扩张,摊子越铺越大。尽管政府对公立大学的资助减少了很多,但高校仍然以提升学费、降低教师薪酬的方式,来维持学校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繁荣景象。结果是什么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说,美国大学教授们如今已经不敢,或者说是不能实事求是地为学生填写成绩单了。为什么呢?因为教授在给学生打分时,需要考虑到“学校、学生及教授本人的实际利益”,要增加而不是减少学校和学生脸上的荣耀,要考虑教授的课程会不会因无人问津而被砍掉。好分数固然是每个学生的梦想,它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公关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美国高校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分数膨胀”现象。高分学生多如牛毛,“高分低能”这顶从前扣在中国学生头上的帽子,眼下正在悄悄戴在美国大学生的头顶上。

    美国教育家无法接受和容忍美国大学的“分数膨胀”,他们认为,如果教授可以随便在成绩单上涂写,把“温暖如春的分数”送给学生,那就说明,学习对学生、教师和大学都已经不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了。如果学习成绩不再是第一位的,那么,学生到学校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学校能否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学生?人们热衷谈论的“大学精神”将在哪里安放?一些美国教育家担心,美国大学若是从“传授知识的圣地”沦落成“花钱消费的场所”,那么,目前仍旧堪称全球声誉最好的美国高等教育,就离衰败不远了。大学不能泡沫化,不能没有社会良心,大学是“圣地”,不是“市场”。学生虚假的成绩单只能给学校带来肮脏的财富和 虚假的荣誉,同时还会毁坏旨在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知识殿堂”。

    “分数膨胀”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要求越来越宽松,其结果不仅仅是学生渐渐丢失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而且还会导致“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复杂推理和写作等至关重要的能力毫无提升”。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4年大学结束后,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毫无长进。据说,35%的美国大学生每周学习时间不超过5小时,50%的学生拒绝选修要求写20页以上论文的课程——既然学校和教师愿意放松“学术严谨性”,那么学生自然也没必要刻苦攻读了。 

    美国大学轻视本科教育是导致“分数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教育家们指出,“许多优秀的大学并不重视本科教育,这是目前美国教育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纽约大学70%的本科课程是由外聘的兼职讲师来讲授,那么教学效果显然无法得到保证。轻视本科教育的背后是经济利益。在减少开支这一终极目标的驱使下,学校只能抛弃传统本科教育的教学思想。既然本科教育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学校和教师为何不可以让学生快快乐乐地“混高分”呢? 

    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学费昂贵”、“贫富差距”、“赢利为先”、“分数膨胀”等弊病,这些被视为高教危机的弊端都与制度安排息息相关,深刻反映出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在冲突与矛盾。从根本上说,如果教育的立场是“向钱看”,以赢利赚钱为出发点,“有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好公民”是无法培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