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车罗刹官方测评:到底质疑韩寒什么?为什么要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2:43:22

到底质疑韩寒什么?为什么要质疑?

(2012-02-04 23:28:38) 转载标签:

韩寒

尼玛

方舟子

质疑

读书无用论

文化

分类: 乱世夹人

 

自韩三篇开始,争论乍起,至麦田质疑韩寒作品非本人所为,存在诸多疑点,韩寒除网上对质疑者声讨之外,又以重金2千万悬赏代笔证据,范冰冰加磅2千万共襄盛举,方舟子在众人的呼声中应声而战,此番关于文学作品的争论愈演愈烈,最终以韩寒以方舟子侵犯其名誉权为由诉诸法庭而推上高潮。

 

此前我已就此事发表过两个长篇,一篇是<以2B精神打一场自由保卫战>,另一篇是<从契约的角度看韩寒与方舟子之诉>。其中第二篇有概念不名的乌龙之处,即韩寒的2千万到底是要约还是邀约,这是需要进一步庭辩界定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还原一个事实,即韩寒悬赏在先,方舟子打擂在后,这样方的行为与标的--寻找代笔证据之间,就有了关联,双方的诉辨关系有所改变。

 

几轮笔战口水战之后,韩系不战而退,作苦逼小王子状,方系打假由分析举例、逻辑推理进入到方法论阶段,双方陷入胶着。其间,各路媒体又以方舟子打假侵权为名公开报道此事,更有甚者把这一简单的文学评论事件泛政治化,韩寒本人亦称方舟子的行为近乎“姚文元、康生发起的延安整风”,这帽子戴的,跟尼玛UFO差不多了,要多大有多大,要多玄有多玄,从外太空就穿越过来了,顺道还捎上个姚文元。

 

作为一个旁观者,回想起来我是如何加入到挺方一派的,大概最早是源于韩父的那句“谁能写出同样风格的文字来我认他当儿子”,我靠的累,真是老而弥奸啊,便宜都让你占了,有点过了吧?

 

接着呢,就是韩寒扔出个2千万,范冰冰又追加2千万,宁财神以一年稿费为韩寒作品保真背书,那气势,NB,盛举,爷们!方舟子同学这时候就犯了书生气,扭捏道,伦家不为钱嘛,但是让我上我也就上喽,提钱多不好意思啊?

 

没想到方的质疑还在过程中,韩自己绷不住了,哭诉道:你诽谤!你侵权!奴家要告你!此番诉讼大戏,真是分工有道,协同共进,路金波作为新闻发言人,声称韩寒也不是为了钱,才要10万,看在你方舟子没钱还得养女儿,就要个十万意思一下吧。此后,又有挺韩的骑墙文以王朔之名流传,其中有“不是要钱吗?4千万,拿去,看不一百一百砸死你!”真是折煞了朔爷啊!

 

我靠的累,你们这是要干嘛?以势压人,以大帽子压人,媒体水军脑残粉一块上,还要一百一百的把人砸死,一个臭卖文的你能有多少钱?就你们丫的NB是吧?也不怕风大煽了舌头?真有钱还在乎这点名声,全当玩票儿不就结了?爷高兴,就代笔了,怎么着?敢吗?不还是不敢吗?不还是得靠脸面和姿势混饭吃吗?

 

前言不多表,咱现在说说这戏接着怎么唱,不能以阶段性的小胜自喜,更不能钻进小人的圈套。P个S,小人这个词,可是韩寒自己先扔出来的,多大的气量啊,说你两句就小人了?人家就小人一回,对人家有什么好处没有?你倒不小人,左骂一个右骂一个,在骂声中名利双收,到底谁小人?

 

得得,回来说正题。现在挺韩派的逻辑基本上是这样的:代笔?证据呢?没有证据就是诽谤!就是迫害!

 

于是方舟子及其考据派的支持者们,就在这一逻辑怪圈里迷失了。是啊,证据呢?实打实的证据,你跟丫说证据链,说逻辑推论,都没用啊,面对非正常思维的人类,正常人类显得很苦逼,很无奈。

 

这时候,提醒一下方舟子及质疑派,到底要质疑韩寒什么?大家质疑的目的,是不是就是为了找出代笔人来?找出代笔的证据来?仅从公开发布的各种信息里,能否做到逻辑推理以外的实证?方法不是没有,但是,咱得先想想是为什么,不能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这种赔本儿的买卖咱不干。

 

于是,我把标题的顺序倒过来,先说为什么质疑韩寒,再说质疑他什么。以下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人,欢迎大家补充修正:

 

为什么质疑韩寒:

 

1、文化回归:韩寒的作品及其姿势,让其获得众多媒体和公知的吹捧,“青年领袖”、“公民韩寒”,我个人认为仅从其作品和个人表现看,存在着明显的炒作痕迹,对于这种商业炒作给文化市场带来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一小圈以写文、贩文为业者,包括一些所谓的公知们,抱团吹捧,互为背书,以至于从文学创作到专业著述,唯炒作包装热闹者佳,真正的有内涵、有建树的创作不被重视,文化盲流和文化流氓充斥市场,质疑韩寒,是以为此突破口,让文化市场回归到真正的文化范畴。

 

2、重塑三观:韩寒的成功,传达着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观点,韩父出示其十几年前的考试白卷,还沾沾自喜夸儿子的字好,对此同作为家长,我真是无语了。现在的教育体系问题之大,众所皆知,正因为如此,民间的力量不是弃学,而是要不停的质问,让我们的孩子学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样去教育下一代?如何让他们在学与问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思辨,学会谋生,学会担当?质疑韩寒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教育回归的过程,是一个重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3、自由的边界:如果对文艺作品的批评泛政治化,那么我认为这个政治化的方向是法制,不是人治。文艺批判到底是不是正常的市场声音?公众有没有合理质疑的权利?什么是公众人物?公众人物有没有义务并容忍公众的质疑?媒体的话语权尺度如何?是否可以作为公器打击公众的声音?同为言论自由和个人名誉的私权,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到底什么是舆论暴力?什么是理性的讨论和无理的漫骂?名人的影响力是否具有公权力的效果?名人该如何慎用自己的影响力?合理质疑与侮辱诽谤该如何区分?权与责如何不可分?自由的边界在哪里?。。。所有这些,都是质疑韩寒的目的,公众更希望从这场上升到诉讼的争论中找到答案,这是一场言论自由和私权的卫战。

 

4、民主与法制:以往,民间集中的舆论诉求总与公权力不可分,政府是靶子,不论是非黑白,最后总有政府兜底,一方面要民主,另一方面又对政府无处不依赖,这种拧巴显示了一种民意的非理性,恰恰说明我们离民主社会还很远。此番对韩寒的质疑,没有公权力的介入,诉讼过程中的法院也是以独立的司法系统这一角色出现的,这是一次全民的民主试验和公民课,这个过程是每个参与者、围观者学习的过程,也是民众推动司法完善与普及的过程。真是不凑巧,韩寒,因为你的韩三篇,还有你对质疑所表现出来的过度反应,恰好赶在了一个时间点上,所以对你的质疑,意义重大,这个质疑还要持续下去。


针对上面的四个目的,要质疑韩寒什么?

 

1、找出韩寒的作品中的各种疑点和漏洞,破解领袖韩寒的神话,在这点上大家一直在努力,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质疑的过程中,针对疑点传播各种知识,文学、法学、逻辑学、统计学。。。以知识打败知识无用论,让围观群众看看没文化不但可怕,而且可笑。目前看这算是衍生出的附加值,网上好文不断,沉默的才子草根显示出知识的巨大力量,让人甚为感动。理性救中国,在此感叹一个!

 

3、关于自由和名誉的私权之争,随着诉讼的进程,对于双方提出的证据,质疑、解读,还民众以真相,还自由以正名。对于媒体的偏向性报道,以法理、伦理一一辩驳之。

 

4、注意收集各类疑似人身侮辱和网络攻击的证据,如果水军胆大妄为,栽赃陷害,必要时请技术宅介入,分析水军的动向和出处,公告名单以示警示。

 

我个人认为,质疑派完全是自发,没组织,协同不够,有些质疑不严谨,易授人以柄,作为核心靶子的方舟子过于纠结于寻证,现在的质疑早出离了文化批评的畴,现在打的不仅是作品的假,是人品的假,商业的假,道德的假,名誉的假,每一个假都是入手的突破口。当这些假都被实证之后,作品是否假已经不证自明了。

 

在此期间,不用看媒体的风向,他们站错队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没有哪个政府不希望自己的人民是理性克制的、富有建设性的,当人民的理性诉求占上风的时候,就是政府更有信心把改革也好变革也好革命也好,向前推进的时候。过去30年,人民的劳动和付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下一步如何走,如何走好,需要每一个人的思考,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加入。

 

本文收尾处,有拔高之嫌,我从来不否认我是个自干五,没有哪个政府会与民众对立,同样的民意也并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社会正是在不断的质疑、辩论与修正中进步,没有人是真理的代言人,也没有人能阻止我们对真理的追求与实践,韩方之辨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