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效应反馈效应:一夫多妻制下的性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35:51
                                                           一夫多妻制下的性生活               (一)
  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实质上是一夫多妻制,从春秋战国以后,已逐渐以制度形式规定下来。一夫多妻,主要是在奴隶主、贵族、官僚中实行,他们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弄女奴,但那和婚姻无关,女奴连妾也算不上,只是供男子发泄性欲、玩之即弃的工具而已。多妻的情况,在当时的民间有,但不普遍,即使有妾,也不会多,而那些帝王、贵族、官僚的多妻,往往是以官制的形式规定,如《礼记昏义》末段有云:"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周礼》云:"内宰以阴礼教六宫。"郑司农注云:"阴礼,妇人之礼。六宫后五,前一。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国君的妻妾更由百数十人增至数百数千人。《孟子尽心篇》云:"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赵岐注曰:"侍妾众多至数百人。"《墨子辞过篇》云:"当今之君,其畜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管子小匡篇》云:"(齐)襄公高台广池,湛乐饮酒。田猪戈,不听国政,卑圣侮士,惟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千;食必粱肉,衣必文绣,而戎士冻饥,戎马待游车之弊,戎士待陈妾之余:倡优侏儒在前,而贤臣在后;是以国家不日益不月长。"《后汉书荀爽传》云:"三代之季,淫而无节。谣台倾宫,陈ae 数百。阳竭于上,阴隔于下。"可见,这一时期帝王贵族的多妻及纵欲已很严重了。
  周代开始建立礼制,不仅规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妻妾的数目,而且规定了同房的时间和顺序。那时,人们喜欢以天体、阴阳、历数来决定事情的顺序,连后妃和帝王贵族同房的顺序也依照月的阴晴圆缺来决定。月亮每月从初一到十五会逐渐满盈,而后十五天则逐渐变缺,根据这个规律,从初一到十五,是由地位较低的女  子开始进到地位较高的,而从十六到三十,是由地位较高的逐渐安排到地位较低的。
  具体情况是:一日到九日,八十一御妇,每夜轮九人;十日到十二日,二十七世妇,每夜轮九人;十三日轮九嫔;十四日轮三夫人;十五日,皇后。十六日,皇后;十七日,三夫人;十八日,九嫔;十九日到二十一日,二十七世妇,每夜轮九人;二十二日到三十日,八十一御妻,每夜轮九人。这种硬性规定可能是为了防止  后妃争宠,实际上有的天子并不一定严格按照这种规矩办事。
  另一种说法是,皇后每夜都要和天子同房,每隔五日休息一日,这时才由其他嫔妃递补空缺,因此九个嫔妃要经过四十五天才能轮完一次。世妇以下的妃子则必须随着九嫔一起侍候天子,而不能和天子单独相处。
  这种五天一巡的制度也被周朝时的各诸侯所袭用。诸侯共有九个妻子,其中除一位夫人外,另外还分为甲、乙、丙、丁四组侧室。每天晚上除了由夫人陪伴外,另由两个侧室相伴。通常的情况是,50岁以下的侧室才有和主君共寝的权利,因为这种女性还有怀孕的能力;50岁以上就不可和主君共寝了。但这只限于侧室,夫人(正室)则不受年龄的限制,可一直和丈夫昼夜相处,同进同退。大夫只有一起二妾,以三日为一轮;而士族只能有一起一起。妻和妾的资格有严格区别,在一般情况下,妻子可以从晚上一直陪伴丈夫至次晨,而妾则必须在深夜时分等主君睡着后即行离去。
  由于天子和后妃同房的顺序较为复杂,就产生了一种称为"女史"的官来掌握。
  女史会让嫔妃们戴上金、银、铜等不同质料的戒指,借以明确身份和识别服侍天子的顺序;同时,把她们的日常言行举止记录下来,作为日后递补时的参考。嫔妃们在月经期间,必须在脸颊两侧涂上红色,以表明自己的生理状况。有人考证,由于后来人们觉得两颊涂红的女子比较美丽,就逐渐形成了涂胭脂的习俗。
  古代一夫多妻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媵,妾制。
  媵制的起源很早,它是原始社会的族外婚向对偶婚演变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即"与长期结婚的男性有权把她的达到一定年龄的姊妹也娶为妻。"《尸子》书中推测尧嫁二女于舜是媵制,"妻之以皇,媵之以英",其说大致可信。媵制是指一个女子出嫁,须同姓品侄和奴仆随嫁。《仅礼婚礼》注曰:"古者嫁女必以侄品从,谓之媵。"《易归妹》云:"归妹以品,跛能履,征吉。"认为媵制如同跛脚,尚能穿鞋行走,是件好事情。
  春秋时期,各国统治者实行媵制。如《诗经大雅韩奕》:"韩侯娶妻......诸品从之。"又《豳风七月》中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也是说的媵婚。
  《诗经》中将"归"字解为"出嫁"的诗约有15首。清人王先谦、姚际恒释"公子"为豳公的女儿。诗的大意是,少女们在采桑时忽然心里悲伤起来,恐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进入战国,因为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媵制随之没落。后世有妻死,由妻妹续弦的婚俗,就是媵制的遗孑。
  妾就是所谓小妻、侧室、偏房。《谷梁传僖公九年》:"毋为妾为妻。"《汇苑》:"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妾一般都是来自身分较低贱的女子,《礼记坊记郑笺》云:"妾合买者,以其贱同于公物也。"
  此外,凡是未经明媒正娶的女子,也称为妾。《礼记内则》认为"奔者为妾"。她们遭受社会的歧视,"父母国人皆贱之"。
  媵、妾制的产生虽然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但由于它是一种十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所以很早就有人主张革除它。如《易经革卦》彖曰:"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但是这种微弱的呼声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更难取得实效。
  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一夫多妻制有许多原因:
  第一,是母系制的彻底崩溃与男权的伸张。男子以女子为私有财产,既然是私有财产,当然多多益善。
  第二,部落战争和奴隶使用的结果。私有制引起了比过去广泛、剧烈得多的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总有大量的妇女、小孩成为奴隶,被胜利者任意占有。
  第三,统治阶级的纵欲,以女子为玩物,同时以蹂躏女子多作为其权势的象征。
  这正如吴景超所说:"有钱有势的人想‘御声色',乃是多妻制度存在的主要原因。
  但在‘御声色'三字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幸福便轻轻葬送了。"
  第四,子嗣观念的影响,多妻则多子,多子则多福。
  关于这第四个原因,可以再论述得多一些,因为子嗣观念贯穿于几千年来(甚至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中国的性文化史。子嗣观念在这一时期遗留后世的古籍、文物中找到许多证据,如王国维《殷虚书契后编》卷下十四叶一断其中就有"多子孙甲"的字样。
  威斯特马克说过:然而人之欲拥有多妻,非仅基于性的动机,性以外如子孙、富、权威,皆足令其诱惑。且妻之不产,或生女不生男,亦常使男子有另求新配的要求。在东方各国以获得子孙为实行多妻的主要原因。日本纳妾曾由法律认可,其辩则在生育子嗣,继承先人的祭祠。古代兴都人的一夫多妻,似以恐惧无子而死为一要因。而同一动机,依旧在近代兴都人间存在。许多波斯人迎娶新妻,仅为了初妇之无出,雷因说:"埃及男子对于不幸无出的妻,虽恋情犹浓,不忍割爱,徒以子嗣所关,乃引起重婚的念头。"仅因初期不产,或生女不生男,而承认或实行一夫多妻,实为许多民族的通例。
  以上这种情况也是适用于中国古代的。那时,殷商民族是处在一个农业颇为发达,而四邻的敌人又极多的环境之下,他们自然会有多妻的要求,因为多妻可以多子,多子则可以扩张本族的势力,以抗御敌人,同时可以协助农业的生产及襄理家事。
  自从周代的宗法家族组织确立之后,子嗣观念更加浓厚,如《诗经螽斯》就以善生子的螽斯来比喻妇女的美德: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之诗也和《螽斯》相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蒖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就是说,"之子于归"以后,所赖以"宜家室"、"宜家人"的,无非是有花、有实、有叶,而宜能发荣滋长这几个条件罢了。
  周代这种子嗣观念的发展,使多妻制度更加确定。以后帝王、贵族、官僚之多妻,以及一般市民百姓纳妾者,多以子嗣的传祧为借口。例如《白虎通嫁娶妻》云:"天子诸侯一娶九女者何,重国广继嗣也。"又云:"卿大夫一妻二者何,尊贤广继嗣也。"其实,"广继嗣"也许只是个借口,性的目的总是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的。
  五、离婚
  既有结婚,就有离婚。但是,由于女子依附于男子,所以男子可以休妻,而女子却不能离夫,虽然这在汉代及汉代以前尚不严格,但是已见端倪。
  在古代,男子离婚,使婚姻关系永远停止,叫"出妻"。但是在贵族方面不直称,于是自称其姊妹被出为"来归",称他人的姊妹被出为"大归"。例如《左传春秋上》:"夫人姜氏归于齐。左氏曰:‘大归也。'"(文十八)"秋,郯伯姬来归。左氏曰:‘出也。'"(宣十六)"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梁氏曰:‘妇人之义,嫁曰归;反曰来归。'"(成五)当然,对平民百姓来说,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当时"出妻"的理由主要有七条,称为"七去"。《大戴礼记本命》:"妇人七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姤,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上"七出",有些理由完全不能成立,而"七出"之外,还有一些"理由",就更荒唐了。例如《韩诗外传》说,孟子之妻在房内蹲着,孟子就要休她。《韩非子说林》说:"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
  因为古代妇人无私产,那位卫人之女只不过是留了点私房钱,在古人看来,简直和盗窃差不多,于是就被婆赶出了门。
  前面说过,古代男女结婚,表面上是男子娶妻,实际上是公婆取媳妇,公婆的权力大得很,它代表了一种宗族的势力。有时"出妻",不是决定于丈夫,而是决定于公婆。如《礼记内则》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这就是说,夫妻感情融洽,但  公婆不喜欢她,就可以"出"她;如果夫妻感情不好,但公婆很中意这个媳妇,那么两个人也必须"白头到老",这种礼教与宗法制度真是荒谬已极!
  被"出"的女子当然是十分痛苦的。周朝有个人叫商陵牧子,娶妻五年而无子,但夫妻感情甚好,父兄却强令商陵牧子改娶,其妻知道了十分伤心,中夜倚户悲啸。
  牧子听到了,
  中心悲怆,就援琴作《别鹤操》:
  将乖比翼兮隔天端,
  山川诛远兮路漫漫,
  揽衣不寐兮食忘餐!
  此歌情真意切,感动了家人,于是仍为夫妻。这只是一个例外,古代硬折连理、棒打鸳鸯的被"出"之妇不知有多少。
  不过,如果男子随便"出"妻,婚姻、家庭就不能稳定,那么社会也不能稳定了。所以,又规定了有三种情况不能"出"妻,这叫"三不去"。《孔子家语》说:"三不去者,谓有所娶无所归;与共更三年之丧;先贫贱后富贵。"当然,人们对这"三不去"能实行到什么程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女子除被"出"外,还经常被丈夫遗弃。其实,"出"妻和遗弃并无本质的差别,可能遗弃妻子比"出"妻更不需要有什么"理由"。遗弃妻子绝大部分是由于丈夫喜新厌旧。
  例如,《诗经邶风》中《谷风》一诗就是为此而咏: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如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这首诗描写一个弃妇踽踽独行,望着那风雨如晦的天空,倾诉对忘恩负义、喜新厌旧的怨恨,絮絮诉说自己被遗弃的不幸。"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是说想过去言犹在耳,信誓旦旦,说两人要共生死;而现在"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丈夫又娶了新人,如胶似漆,比兄弟骨肉情还亲--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所以《诗序》上说:"《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妻离绝,国俗伤败焉。"
  在《诗经卫风》里有一首题为《氓》的叙事诗,也很有特色: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耿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首诗非常完整地叙述一个妇女从恋爱到结婚以及最后被丈夫抛弃的不幸遭遇。
  她的丈夫是个抱布贸丝的小商人,过去花言巧语骗得了她的爱情。结婚以后,她日夜操劳,主持家务,不以贫穷为苦,信守"白首偕老"的誓言。过了三年苦日子,丈夫变心了,把从前的"海誓山盟"忘得一干二净,经常骂她,侮辱她,最后遗弃了她。这首诗很生动、真切地反映出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中,女子被"弃如敝屐"的怨恨和痛苦。
  古人以诗文咏弃妇之苦的,各个朝代都很多,其中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如汉末王粲的《出妇赋》:
  ......
  君不笃兮终始,乐枯荑兮一时;
  心摇荡兮变易,忘旧姻弃兮之!
  又如三国时曹植的《出妇赋》:
  悦新婚而忘妾,哀爱患之中零......
  恨无愆而见西,悼君施之不忠!
  再如唐朝顾况的《弃妇词》:
  古人虽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期辞君,辞君欲何去?
  本家零落尽,痛哭来时路。
  忆昔来嫁君,闻君甚周旋。
  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
  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
  流泉咽不下,万里关山道。
  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弃衰残,新宠方妍好。
  这些反映弃妇的诗文很多,原因是在社会生活中这一类的事太多。这些诗文之所以能写得如此悲切生动,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期妇的痛苦实在太深了。
  关于男子是否应该任意遗弃妻子,在古代至今两千多年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同情被伤害的女性,另一种是为忘恩负义的男子辩解。汉朝有个叫王肃的人,博学多才,很得皇帝赏识。王肃过去本来已聘谢氏女为妻,但到京师任职后,皇帝却嫁以公主。谢氏女知道了此事,不胜悲怆,就作五言诗以赠王:
  本为薄上蚕,今作机上丝;
  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公主知道此事以后,就代王肃写诗答谢氏女:
  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
  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
  公主的这首诗,实际上宣扬了男子遗弃女子有理论。这首诗的意思是,针孔里总要穿线的,要缝新布时,自然要换一根新线,怎能老是用那根旧线呢?这种观念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的男子对待遗弃妻子的态度和玩弄女性的利益。

  (二)
  在古代,由于战事频繁、医疗水平低下,众多的青壮年男子都成了权贵者无谓的牺牲品,这就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男女性比例的失衡。而唯一能够给这失衡问题起到纠错作用的就是古代的婚姻制度----一夫多妻制。如果把我们今天的一夫一妻制强加于古人头上的话,那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为了给众多的战争寡妇或者别的什么寡妇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古人对寡妇的再嫁问题也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一宽容至少从商周延续到了两宋时期。只是到了明代,程朱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后,人们的思想日渐趋于保守,才视寡妇再嫁为不耻,而又恰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我们中国的各方面实力相对于欧洲才开始落伍了。
  闲话少讲,书归正传。古人一夫多妻,那他们的性生活是怎样的呢?
  我们中国人崇尚"礼",凡事都要有个规章制度,夫妻生活也不例外。《周礼。九嫔》注云:"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周天子一共有121个LP,地位最高的是"后",其次是"夫人",再后分别是"嫔、世妇、女御"。虽然拥有这么多的LP,但周天子也是不能乱来的,而是把八十一个女御分为九组,把二十七个世妇分为三组,九个嫔为一组,每组九人共陪天子一夜(哈哈,天子也不怕给累着,保重龙体呀!)三个夫人为一拔,共陪一夜,只有"后"地位最高,可享天子的独夜权!一遍轮完后怎么办呢?唐代出书的《女则》说:从女御至后轮完一遍之后,再由"后"至女御倒轮,简捷的说就是正轮一遍、倒轮一遍。如此看来,作为"后"是可以连享两次专夜权的。白居易所说的"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就是对杨贵妃破坏这一游戏规则所发出的无奈之喟叹!
  同时,《女则》对诸侯、士、大夫等也作了记载:"诸侯九女,侄、娣两两所御,则三日也;次两媵则四日也,次夫人专夜,则五日也。""大夫一妻二妾,则三日遍御;士一妻一妾,则二日御遍"。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诸侯的正妻叫夫人,偏房叫媵,夫人与媵每人各有两个贴身丫鬟,即侄、娣。到了士大夫这一层就不能够叫夫人什么的了,只能叫妻妾。大家一定会记得《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吧?邹忌能够入朝面见齐王,说明他不是平头百姓,而他有一妻一妾,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介"士",虽然书中没有说他是什么阶层人物。(这就叫做: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古人虽然拥有这么多的LP,但作为丈夫的,仍然会有独守空房的时候:《女则》中说:"妻及月辰居侧室","妾恒避女君御日,女君御日固不敢专夕,纵今自当御日,女君不在,犹不敢专夕也"。当"大姨妈"来了以后,妻子侍奉不了丈夫,而当妾的也不敢谮越,哪怕是让老公一人独守空房!哈哈,明白了吗?这就是惯例,例假的例! 

  (三)
  原始社会早期曾存在群婚制家庭,即氏族部落中男女通婚;后来又出现普那路亚婚家庭,就是不同部落之间同辈男女互相通婚。母权制社会,存在着母系大家庭,氏族外婚制、一妻多夫制等家庭形式;父权制社会存在着从夫居家庭、一夫多妻等家庭形式。在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阶段,曾经出现过对偶制家庭,虽然一男一女为夫妻,但很不稳定,也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盛行联合家庭,又称为"大家庭",一对夫妻和他们的子女组成的家庭,与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子孙组成的家庭生活在一起,称作"三世同堂"、"四世同堂"。
  人类进化的历史说明,一夫一妻制的确立与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今天考察社会演进,用单一的决定论是偏颇的,用任何一元决定因素来解释"历史发展规律"都有以偏概全之嫌。然而,将时光倒退到原始,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显然更为突出和根本,因为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其他生物类种之间的竞争关系尚且十分重要。直到今天,一夫一妻制存在延续的依据已然多元化,但生产方式作为影响因素之一,仍然是无法轻视的。
  母系社会,是"一妻多夫"的时代,女性不仅可以有许多"丈夫",而且处于核心和掌权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这种历史其实很长。"生育优势--生产优势--权力优势--神化优势。也许这也可以称作‘四大绳索'。正是在这‘四大绳索'的束缚之下,男性处在等而下之的地位。"(见拙著《让美在性生活中荡漾》)"四大绳索"中前两项是基础,"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十分重要,男人算什么?你来自女性!不仅如此,女性的采集活动比男性的狩猎活动更稳妥、可靠,也更容易形成"女主内,男主外"的分工格局。于是,女性掌管原始祭祀,又捷足先登地披挂上神的灵光--女娲战胜洪水猛兽、炼五色石而补苍天,被认为是神话与象征版本的母权制记录。
  父权制推翻母权制并取而代之,有点像今天的"拆迁工程"。--母系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被直接挪用过来:依然是生育优势和生产优势。当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两性交配才能繁衍后代时,女性神秘的光圈被冲垮了,甚至被看成男性借以播种自己的后代之种的一块土地--就像在田野里播种而生长出植物一样,而土地则是最早被人类征服的自然条件之一。女性生育优势的丧失,立刻使其沦丧为男性发泄情欲的对象,男性成为主宰,成为掌握"工具"和"载体"的主人。向大自然更为广阔的进军,对危害和阻碍人类发展的一切灾害的抗争,保卫生存和满足欲望一切活动的开拓,以至于人类之间一切社会性的血亲复仇、氏族征伐、宗教争端......男性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主力军。
  面对历史如此的昭示,我们应当明白一点:一夫一妻制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而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产物。
  有人认为一夫一妻制是历史上愚昧和野蛮的产物,现代文明是对其否定的力量。甚至有人举例说:中国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因而强大,清末一夫多妻被"革命",而一夫一妻制的实行造成国家一蹶不振与落后挨打。--这种说法,实在为一夫一妻制造成冤案。罗素说:
  "人类的文明史,主要是一部父权渐渐衰落的历史,在大部分文明国家中,恰恰在开始历史记录之先,父权即已达到它的顶峰。"于是,一夫一妻制的确立和现代文明诞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排除的。
  3。人类自身繁衍也是生产活动
  判明人的一种活动是不是属于生产的范畴,应该有两个标准:一是看它是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看它是否在创造着生活资料或为此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如种粮、打猎是直接创造生活资料,而制锄、制弓箭、采矿等是在创造为生产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工具,即物质条件。这两者当然都是生产。那么人类自身的繁衍是否也是符合这两条标准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首先,就单个的人的生育过程来讲,受孕、怀胎、脱胎以至于最初的哺育,都是人的自然属性,因而人的性交活动、种姓遗传、人口繁殖等,总之人类自身的生产,从本质的严格意义上讲,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再就是生产必须靠人来进行,无论是作为肉体的、活着的人,还是作为有能力和技术的、劳动的人,都不过是在不同程度上为生产提供了物质的而且是首先必要的条件。由此我们看到,人类自身的繁衍当然应该属于生产的范畴。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
  人的劳动是生产力要素之一,离开人,不可能进行劳动,不可能制造或使用工具,更无从谈起物质生产。可见,把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割裂开来,把它从生产力中抽调,是荒唐的。人类自身生产这一活动,不把它看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导致到人是上帝所造等说教中去。
  群婚、杂婚、普那路亚婚(不同部落的一群兄弟和一群姐妹之间的通婚)、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等都是远古时期的家庭形式,后来才发展为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恩格斯说:"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60页)私有制产生之后,需要明确财产继承,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瓦解,是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家庭形式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决定的。
  正因为人类自身繁衍也是生产活动,而这种生产活动绝不能由单个的人独立完成,也不能由同性的人完成,必须由男女的结合才能完成。一男一女,不多不少。打破原始共有制的"罪魁祸首"是剩余财产,更是劳动的人。正是由于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造成了财产的剩余,同时也使智力达到了对于"劳动力"的认定。一方面,自己生的劳动力为自己创造财富服务;另一方面,剩余财富"肥水不流外人田"。单偶家庭成为双重的生产单位。
  4。一夫一妻制与私有制
  正因为一夫一妻制在一定生产方式的关照之中,所以设想一夫一妻制在某一天坍塌,只能是一相情愿。
  公民个人,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主体,单偶制家庭,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这与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
  当今世界上,人类社会的私有制方兴未艾,这是一夫一妻制最雄厚的基础之一。最自私的人也难逃一死,而越是自私越是关注私有财产的继承问题。即使发达国家征收高额遗产税,但遗产、家族、血脉、事业、著作权等等必须有定向延续的生命期待。无论生前死后,只要子嗣、继承、血缘关系不可能烟消云散,一夫一妻制就是必然的。或者可以说,一夫一妻制不仅仅是由男女结成夫妻的关系所决定的,也是由纵向的代际关系所决定的。
  一夫一妻制与所有制之间已经联姻而成稳固的"一夫一妻制",只要所有制依然方兴未艾,就无法"休"掉一夫一妻制。更重要的是,私有观念已内化地发散为子嗣观念、亲子观念、家庭观念、继承观念,就连夫妻之间的"忌妒"心态,也有私有观念浓重的影子。
  生育观念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动摇一夫一妻制的因素,但其作用十分有限。因为第一,经济发展的畸形和贫富差距的扩大还不可能使更多的人轻视生育;第二,竞争的加剧既使竞争主体多元化,也使"家庭作为竞争主体"强化;第三,繁衍的需要作为社会基本需要的地位是无法从根本上动摇的。
  5。公有制不跟一夫一妻制过不去
  那么,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公有制的中国,不仅没有打破一夫一妻制,反而更干净利索地实行一夫一妻制呢?因为,单偶制家庭不仅是生产单位,也是最基本的消费单位。或者说,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的经济链条中,单偶制家庭都是基本单位。因而,即使是"一大二公",也要以此为基本的"社会细胞"。尽管人民公社、国家企业事业单位、政党团体等等高度统一,"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但是谁也无法取代生儿育女这件事,也就是说社会需要繁衍。越是强调"公",越是需要"平均主义",你可以一切生产资料归公,还可以搞公共食堂吃"大锅饭",但是你不能把男男女女全部集中起来重新分配来个"性爱大锅饭"--因为一男一女配对儿,本来就是最平均的。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古今中外设计乌托邦的人都或多或少挑战一夫一妻制,但是,如果连中国人民公社时期都没有向一夫一妻制开刀的话,想人为打破一夫一妻制的努力,就别再费心思了。
  私有制跟一夫一妻制不结仇,公有制也没跟一夫一妻制结下什么梁子。剩下的就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和非洲大陆了,可那里也在发生演变,非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基本上属于"边缘化"。
  6。单偶结合是家庭的核心框架
  一夫一妻制不仅是一种性爱的、情感的婚姻模式,也是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家庭模式,即夫妻配偶是家庭的核心框架。近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家庭形式有了很大变化,在一夫一妻制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家庭变小,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同时,也出现了子女各自成家以后,只剩下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的"空巢"家庭、夫妻不主张生育子女的"丁克"家庭、夫妻之间分居的"单居"家庭、母亲与子女或父亲与子女组成的"残缺"家庭等等。但是,核心框架不变,一夫一妻制作为家庭模式的主流地位不变。
  现代家庭的主要特征表现在: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职能在弱化,但家庭作为市场经济中竞争单位、消费单位的职能在强化。②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化。传统社会几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少,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家庭普遍形成。③家庭的教育职能提高,家庭教育成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④抚养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子女的抚养和对老人的赡养。虽然这方面的职能在逐步走向社会化,但由于经济关系、情感关系在家庭中被浓缩,家庭在对待老人、子女方面的权利义务仍然不可能被完全取代。⑤在生育问题上更加理性、科学,家庭对生育数量和人口质量承担更多的责任。⑥家庭更加注重生活的提高,注重每个家庭成员独立的个人意识,同时平等、民主、和谐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向家庭渗透,形成新型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中国古诗中的名句,表明战争岁月里漂泊流浪者对家的思念。"我想有个家"、"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常回家看看"......许多脍炙人口的当代歌曲,唱出了人们想家、爱家、恋家的情怀。人出生在家庭,自幼生活在家庭,上学时依靠着家庭,外出时思念着家庭,成人后还要建立新的家庭......家庭,是每个人生长的摇篮、心灵的港湾、生命的依托。而家庭,依然是以单一配偶为核心框架支撑的、姻缘与血缘的基本组合。
  7。为"一夫多妻"张目绝不明智
  中国历史上的一夫多妻是有条件的,第一是极权专制,第二是等级格序,第三是太监、战争、徭役、戍边、农奴。可以说,事实上的一夫多妻制与事实上的奴隶制相辅相成。性权不平等,对性权的大量剥夺,在主流"意识形态"中锻造强大的性压抑和性禁锢的锁链,是嫔妃如云、妻妾成群、二房三房等等的社会条件。何况,一夫多妻的"夫",对于"妻"实行所有权和垄断权、实现主子欲和宰制欲,以女性物化、非人化为条件,即以女性的权利和人格极为低下为条件。同时,大批女性的"奴婢",必然在社会宏观上伴随着大批男性的"奴隶"。在西方,在击溃皇权、神权、领主或庄园经济的过程中,击溃性禁锢,"性欲解放"和"性权解放"在一定阶段并行不悖,"性权解放"甚至更为实质。
  有的朋友,尤其是在网上,向往或"倡导"一夫多妻制,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8。生物学类比行不通
  有人认为,一夫多妻,有生物学的"依据"。比如哺乳动物多是"一夫多妻",比如狮子的"一夫多妻"造就了该物种的强大。也有人认为,一夫多妻符合"市场竞争原理",强者多妻,是竞争的结果;而一夫一妻,则是"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的产物。这种说法的荒谬,在于两种说法内在地相通,都是将生物学现象简单类比而套向人类社会。
  适者生存绝不是强者生存、优者生存,以强、优的姿态而体现"进化"就离灭亡差不太远了,已经有科学家以此种眼光解释恐龙灭绝。适者的"适",包含自然选择的意思。达尔文指出:"自然选择的作用只在于保存那些已发生的对生物体有益的变异,它不能引起变异,也不是一种神力。‘选择'一词并不含有有意识的意义,正如人们说万有引力控制着行星运行时,‘控制'一词不含有有意识的支配一样。"一夫一妻制在人类社会性发展中,绝非任何有意识的选择和控制的结果,任何大思想家、政治家都无法宣称自己对一夫一妻制的产生、确立有设计专利。
  中国传统社会存在事实上的一夫多妻,必然导致性权和生育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垄断,与之相伴随的宗法式的"土豆系列"拉近了繁衍过程中的血缘关系,绝不利于"优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达官贵人、大款富豪、明星巨腕......宁有种乎?相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优秀人才的成功与青少年时代的吃苦关系密切。靠所谓"优秀人物"--实际上是"娶"得起多个"老婆"的(养得起多个"二奶""三奶"......)"育种",不仅难以优化人口,反而极易"一代不如一代"。
  顺便说一句,历史上简单类比达尔文进化论,鼓吹人种、种族优劣的不是没有,但给人类文明带来的不是什么进步,而是灾难。
  一夫一妻制有雄厚的社会基础,有不止一个取向的价值维护力量,有"多元化"的思想流派支撑。有著名学者说将来一夫一妻制必然崩溃,必然被更先进的"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所取代。这种说法,实际上还是出于"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将来
  怎么啦?一夫一妻制再不完美,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少,做出一夫一妻制从主流模式上下岗的预测,是毫无依据的。即使在遥远的未来,其他的什么"制度"会出来,一夫一妻制也应在多元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人喜欢发散、流转,有人喜欢终生相伴、相依为命;有人喜欢同性恋,有人喜欢异性恋;有人喜欢非确定性,有人喜欢确定性;有人喜欢性欲导向,有人喜欢情感导向......为什么一定要"崩溃"?为什么一定要"取代"?......这些针对一夫一妻制的提法,既不符合自由主义,也不符合保守主义,是想充当伟大设计师的人的空幻思维的反映。
  还是将未来,交给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本身比较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