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底效应:中国通货膨胀的推手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5:22:11
《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和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它导致了奇怪的现象:消费者价格指数正创下新高,成吨成吨的菜由于价格太低而烂在地里,与此同时城市里的蔬菜却仍然很贵。
新华社援引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的话说,当前国内蔬菜的流通成本已经占到最终菜价的三分之二。国内物流总成本占到了GDP的21.3%,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举例说,1公斤货物从上海到贵州通过公路运输需要花费6元到8元人民币,而从上海通过海运到万里之遥的纽约却只需花费1.5元人民币。官方智囊团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汪同三估算,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流通成本占物价的50%-70%。运输相关成本部分是由地方政府自作主张造成的。上周,上海大型集装箱货运码头的卡车司机罢工事件也是集中在运输成本问题上。周一,上海市政府承诺削减部分费用并对卡车司机提供新的救济金,罢工随之平息。

中国通胀怪现象:菜价上涨 菜农赔钱
2011年 04月 27日 12:38
STR/AFP/Getty Images
2011年4月14日,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一个市场,一名蔬菜商贩正在等待顾客。

当中国遭遇通货膨胀,食品价格总会是其中的重要一份子。但中国领导人在此次最新一轮通胀面临的难题有些怪异: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正逼近三年来的新高,而由于太便宜,成吨成吨的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
David Gray/Reuters
2011年4月21日在山东省朱汉镇郊外,一名农民和他的两名双胞胎孙子坐在他的庄稼地中。虽然在中国很多城市食品价格飙升,但大部分的钱都用在了运输以及流入了中间商,农民得到的很少。
当然,蔬菜在城市里仍然很贵,并且只在城里价格才高,这正是问题所在。据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肥美多汁的大白菜在市区农贸市场卖一元一斤,是菜农能拿到的卖价的十倍。
为何城市居民支付如此高价,菜农却任白菜烂在地里?因为中间商、物流公司和政府将差价的大部分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新华社援引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的话说,当前国内蔬菜的流通成本已经占到最终菜价的三分之二。
看来问题并非仅限于生产。新华社援引官方数据说,国内物流总成本占到了GDP的21.3%,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新华社举了一个令人相当困惑的例子说,1公斤货物从上海到贵州通过公路运输需要花费6元到8元人民币,而从上海通过海运到万里之遥的纽约却只需花费1.5元人民币。
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院汪同三估算,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流通成本占(物价的)50%-70%。
在目前的环境下,流通成本的挤压已经不仅对城市日常开销产生严重影响。本月早些时候,根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最近菜价暴跌导致山东省一位农民绝望自杀。
运输相关成本部分是由地方政府自作主张造成的。上周,上海大型集装箱货运码头的卡车司机罢工事件也是集中在运输成本问题上。周一,上海市政府承诺削减部分费用并对卡车司机提供新的救济金,罢工随之平息。
中国经济官员和央行官员再三强调在物价上涨阻击战中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性,但菜价的窘境赫然提醒人们,驯服中国这只“老虎”不会这么简单。
对那些将所谓的“中国模式”视为全球经济疾患药方的人来说,这应该也会值得他们深思。
Shen 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