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结婚:吴人接财神 当数陶朱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36:28
    正月初五,是我国民间接财神的日子。古时这天,家家都会在八仙桌正前方,点上一对红蜡烛,挂上一对“金元宝”,迎面供上财神像,桌面摆上大鱼、猪头、公鸡及年糕、糖果、酒水等,拜过财神后,子夜时分是烧元宝、放鞭炮、接财神爷进屋。随着明清经济的发展,商人为了追求发财利市,往往提前在正月初四的子夜,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开始鸣锣击鼓、焚香祭拜迎财神了,吴地民间称此做法为“抢路头”。清·蔡云《竹枝词》对这种抢先祭神的风俗有生动描绘:“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吴人所祭拜的路头神(又称五路神),大致是因五路神中的“五”与初五的“五”牵连之故。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有财。五路神还有其他传说:有说元末明初有一位义士叫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因此祀他为神;有说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苏州因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神而祀之,等等。这种将路神变为财神,皆因商业经济发展、财货流通加剧之需产生的。由于财物均往来于水陆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并认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所以“抢路头”之风,流传迄今。
  我国财神崇拜的历史很长,人们所祭祀的神明,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各有不同。财神可大致分作正财神、偏财神、准财神、文财神与武财神。正财神是神通最大、名份最正、专司人间财富的赵公明,偏财神是主管东西南北中五路神的利市仙官,准财神是撒钱济贫的刘海蟾,文财神是生财有道的陶朱公范蠡,武财神是忠义勇武的关羽关老爷。崇文尚武各有所司、也各有所需,崇文的人家喜祀文财神,尚武的人家爱拜武财神。其实作为人文荟萃的苏州,接财神理当要接文财神,即陶朱公范蠡。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大商家。他从小聪敏睿智、虚心好学,青年时便满腹经纶、无所不精。《太平广记·神仙传》说他:“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范蠡出身贫寒,在等级森严的楚国,英雄无用武之地。胆识过人的他,投奔越国,献上“乞吴存越”之策,成为辅助勾践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勾践复国后,范蠡了解勾践是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之人,急流勇退离开越国。他先到齐国,齐人知道范蠡品德好、才能高,请他当宰相,由于范蠡退归林下之决心,不久便散尽其财,辞官而去。又来到居于“天下之中”,即春秋诸国交界处的鲁国定陶,既经商又从事农牧业,表现出了非凡的经商才能,没出几年就成了当地巨富,并仗义疏财,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后范蠡重返吴越,传说在太湖一带隐迹养鱼,还为吴人开河建桥、造福于民,教人种竹养鱼、制陶烧窑,有《致富奇书》、《范子计然》、《养鱼经》等流传于世,他在吴地播下的生意种子长盛不衰,滋养着芸芸众生。
  按理说,范蠡是越国灭吴功臣,吴人应唾骂他才是,但事实上范蠡却很受吴地百姓的待见。如今在吴地,有许多带“蠡”的地名纪念他。吴越恩仇,早就烟消火灭;当年的刀光剑影,已化作说古论今的谈资;唯有范蠡的人生智慧和生意经,依然熠熠生辉。作为吴地商人崇拜的偶像,陶朱公甚至成了富商的代名词。人们还把经商事业称为“陶朱事业”,把世代经商或买卖公道称为“陶朱遗风”,有着崇文传统的苏州人,尊拜陶朱公为文财神。吴人接财神,当数陶朱公。
来源:苏州日报     □王梦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