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脱袋的管理技术:汪达之:教育史上的一段实践?孙肖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7:14:02

 汪达之:教育史上的一段实践·孙肖平

汪达之一生,最主要的职务是江苏省淮安县“新安小学”(简称“新小”)校长,但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却拥有一席之位,因他在80年前忠实地、创造性地实践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公民教育思想。  

 

达之先生祖籍安徽黟县,1903年出生在安庆市贫困家庭。父亲去世后,母亲膝下三男一女,因生活贫穷,两男一女先后去世。母亲身边只有遗腹子汪达之。母亲靠替人洗衣、织补,总算把达之供养到中学毕业。1928年,达之报考行知先生在南京创办的“晓庄师范”未能考中。经达之苦苦请求宽容。行知先生看在达之立志一生要做农村小学教师,却因家贫体弱力薄,破例录取。在“晓庄师范”,达之得知行知先生公费留美时,与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同学。学成回国后,孙科高官厚禄,愿与陶兄共享,均被行知先生婉言谢绝。行知先生宁愿脚穿草鞋,粗茶淡饭,兴办公民教育。达之看到行知先生给学生上课时是任何人不能打扰的。一次,门岗对行知先生说,“蒋委员长与夫人来看您了!”行知先生说“请他在会客室坐坐,我上完课就去。”达之入“晓庄师范”的第二年,读到行知先生的《我的理想》一文:“余今生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鉴于我中华民国突然诞生所带来种种缺陷,余乃深信,如无真正的公民教育,其民之民国即不存在……再经两年之培训,余将回国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为我国人民组织一个高效率公众教育体系,使他们能步美国之后尘,发展和保持一真正之民主国家。因此乃唯一能够实现的正义而自由的理想之国。”行知先生的崇高理想,成为汪达之终生奋斗的目标。  

 

1929年春,达之以优秀的学业,自告奋勇去贫穷落后、生活困难的“新小”接替陶行知先生任校长。达之与所有“晓庄师范”的同学一样,不论任教员或校长都不拿工资。达之到任后与李友梅、九盛、和中三位同学同舟共济。因师生断炊,他们拿了一件大衣跑了三十里路,当不得两元钱,又饿着肚子跑回学校。行知先生得知后,写信说,“这种事是你们在长江北岸为乡村教育史写成悲壮的一页。我们是何等的安慰而又是何等的敬佩你们啊!”于是挥笔写下这著名的赞颂。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后来因蒋介石通缉行知先生,“晓庄师范”被封,身为共产党员的李友梅离校躲避,另外两位老师也因家庭生活所迫,先后离校。只有达之一人坚守岗位,奋斗不已。  

 

“新小”校址原是一座破庙,属徽商会址,其财产还有部分地租补贴学校,但因灾荒或逃租,租金不能落实,主要靠行知先生每月寄数十元来接济,还有社会人士一点捐助,再就是达之先生带领学生开荒、种菜。其间,最让达之为难的是,安庆老母生活无着,又是行知先生从自己每月的生活费中扣下几元寄去。为此,达之深感内疚而痛苦万分。他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  

 

“这里的小孩子,都是很苦的,他们多半都是衣不全,饭不饱的。我们本来有一种计划,叫他们可以做工,管自己吃饭穿衣,但被政局和天灾收去了,至今没有办法,不能救出他们的痛苦。学校简直就是我的了。母亲,我每思到,不能常常在您面前,又不能多寄一点钱给您用,心里立刻不安起来。但是,立即又叫我转过一个念头来,光是不安是不中用的,还是打起精神做我的事要紧。我发愿要将这些可怜穷苦无告的孩子们扶植起来,让他们能得到自己的幸福。还要叫他们能认清谁给了穷苦的罪恶给他们受的。”  

 

为了这些苦孩子,达之先生竟然和热恋中的情人分手,姑娘唯一要求,就是与达之一起去生活较好的城市教书。让达之抛弃比他的命还重要的一群穷苦孩子,是万万做不到的,虽然他此时已近30岁。  

 

生活的艰难,感情的痛苦,磨炼了的意志,一群小学生在他的怀抱里茁壮成长。为了这些孩子能有:  

 

“健康的体魄,生产的技能,艺术的兴趣,征服自然的能力,改造社会的精神。实现这些、还要具备民主和独立思考的头脑。”  

 

达之先生为落实孩子们的健康,要求他们:  

 

“每天早晚运动各一次,每天刷牙漱口洗脸及衣被整洁各二次,每天喝白开水最少三次,每天大便一次。”(全文9100字) ...[ 以上文字节选自炎黄春秋杂志,阅读全文请订阅本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