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睡眠时间:“韩寒”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58:08
  “韩寒”是谁?作者:老愚来源:ft中文网来源日期:2012-2-4  

  “韩寒”是谁?参加《萌芽》杂志新概念作文声名鹊起,以批判教育制度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为文坛瞩目,集合阳光男孩和思想叛逆诸多因素,迅疾成为80后偶像人物。他的另一个身份——赛车手,仅仅为他神奇的传奇人生起到某种注释作用:速度以及勇敢。博客时代的来临,将他迅速推上神坛:他是中国大陆第一影响力博客,一篇文字会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量,好多粉丝通宵守在电脑前,只是为了成为他的第一个读者。他教给我们真实生活、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这是好多韩粉的感受。这个年龄段之外的人,也能感受到韩流的冲击。韩寒似乎轻易就能跃升到生活的高处,周身放射着无比神奇的光芒。

  这个偶像是真的吗?从他以天才少年作家成名的那一天,就有人一直在质疑。

  但仿佛天助韩寒,无人能令人信服地扳倒这个偶像。

  龙年前夕,一个叫“麦田”的人,突然扣动扳机,打出了射向韩寒的第一枪。他抛出了自己缜密的猜想:韩寒是被包装出来的一件商业利器,他的一系列著作乃其父韩仁均和经纪人路金波代笔。他试图区分真实存在过的韩寒和偶像韩寒,刮掉罩在“偶像韩寒”身上的所有油彩。

  韩寒方面的回击成功地迫使莽撞的“麦田”道歉,却因为高达2000万的悬赏,引来了打假高手方舟子。随着方大侠一篇篇质疑文章的问世,质疑韩寒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韩寒方面被迫自证清白,最后诉诸法律。方韩大战自此达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有人惋惜,两个最不该打仗的英雄阴差阳错地咬在了一起。

  捍卫偶像韩寒的族群不能容忍这种质疑,他们将质疑者的行为称之为歇斯底里的文字狱暴行,发起了保护偶像的尊严之战。即便如此,那些原本对方舟子并无好感的精英们,却在越来越自觉地倒戈,站在了方舟子那一边。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方韩大战撕裂了整个中国知识界。

  冥冥中仿佛有什么定数,让方韩大战在年末岁初狂飙般上演?2012难道真是传说中的终结之年?

  有自称算命先生的慨叹,“壬水之气乍入,命主恶运遂显,故新年前后事发也。天意乎?适五月丙午,年运之水克流月之火,噫,难计损财之数矣!问:有无破解之法?曰:无!”大师解释说,韩寒所破之财指的就是拥趸和声望。

  挺韩派给出了一个略显悲壮的理由:韩寒蒙难乃是因为其谈革命、自由和民主的三篇博文得罪了知识分子大佬,他们断定韩寒与当局合流,变成了主张维护现状的“反革命”,以此构陷这个曾经的思想盟友。倒韩派加之于挺韩派的罪名是:因为与其有利益瓜葛,比如刘瑜、熊培云等人。

  毫无疑问,这远非方韩大战的根源。以利益论盖棺论定这场空前激烈的文化事件,只能证明他们“皮袍下的小”。

  以“韩寒”为代表的偶像操控术走到自己的尽头,或许才是问题的正解。

  “韩寒”,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天才”,以狂放不羁的叛逆者姿态横扫中国文坛,造成独一无二的偶像崇拜现象,这个力量巨大的思想上帝,同时创造了点石成金的商业奇迹,这种偶像文化—经济一体化模式,让操纵者日进斗金,“韩寒”载体名利双收。一个文化英雄站起来,无数人成为庸众,一个号称不读书的领袖,缔造出思想贫乏的一代粉丝。偶像经济天生的排异性,使得韩寒一木独大,扼杀了其他真正思想者的生存空间。一个单纯的韩寒原木,被精明的投机商人和偶像工业推手当作核武器,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清纯的韩寒活体与邪恶的符号韩寒之间,人们难以辨识其中的差别,只好全盘接受了合二为一的偶像。“韩寒化”的后果,造成了一批新式躁动分子,他们以韩寒的是非为是非。甚至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是非标准:以对韩的态度把人分为两类。一些原本矜持自重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也很策略地投怀送抱,与韩寒做起勾兑的生意来。傍上这位青年思想领袖,仿佛就获得了继续生存的入场券。韩寒粉丝自发地加封韩寒为“当代鲁迅”,而一些倡导普世价值的媒体,全情投入造神运动,迅速把韩寒捧为“草根领袖”,他们试图将这尊大神强加于知识群体,造成后喻文化时代奇观。

  聪明的操盘手通过制造偶像培养了粉丝,顺便把印有偶像标记的商品推销给他们,这只是一种关系。当偶像令人失望之时,粉丝们将会动手修补,再造一个完美的膜拜对象,把自我交给那个不存在的玩意儿,他们于其中体会一体的归属和力量感。在一个无信仰的国度,偶像变成了宗教,成为奢侈品。

  虚幻的天空最忌讳唐吉可德手上那把长矛,他在真情劝告莽撞的斗士:我这儿什么都没有,你刺不中我,而且,刺我你会自取其辱的。有趣的是,方舟子是被迫举起利器的。在韩粉眼里,方舟子是一个虐待狂,他是出于嫉妒而抹黑自己的偶像的。在某些颇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眼里,韩寒成了受害者,他们举起私权、名誉、尊严之类的武器,悲壮地为韩寒打抱不平。胸有成竹的他们,嘲笑方舟子以科学思维对阵人文创作,力气用错了地方,其心可诛。有厚道人苦口婆心地劝方舟子,不要把矛头对准推动中国进步的人,还有人诘难方舟子:你为何不去打贪官?在他们眼里,方舟子是一个丧失正确价值观的炫技派大师,是要拿韩寒开刀做秀,实现自己独霸天下的美梦。他们装作听不懂方舟子要戳破韩寒神话的潜台词。

  知识界某些倒韩派留恋韩寒的本色形象,思想女斗士彭晓芸赞颂韩寒是一个叛逆者,“一直在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抗争”,他是‘被现象’的牺牲品,我们需要拿掉罩在他身上的污秽,和韩寒一起“平行地,学习各自走路”。

  韩寒确实还是韩寒。“我的圈子里只有我一个人”,他回答《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的这句话,似乎说明了一切,引他为知己的知识界真的误解了他。他是一个精明的生存主义者,这似乎无可指责。他乐于借助被包装过上上流生活,革命于他只是玩车玩别的东西之余的消遣。我们不知谈革命自由民主是否其本意,按照倒韩派的逻辑,那是代笔者的作品,至少是命题作文。韩寒交出的是一份不合格的答卷。素质,国情,都不是不革命的好理由。一个事实是,明白中国问题症结的坐在监狱里仰望北斗,奋起解决问题的在乌坎投票。

  赞美韩寒的却是另一伙,他们主张华丽地战斗,并暗地里为中国设计好了民主路线图。有韩寒,他们觉得安全,借助韩寒,他们可以躲避枪子,在不损失既得利益的前提下维持意见领袖的地位,并为以后的分羹铺垫好一切。

  韩寒是造神运动的产物,尽管他未必把自己当做神看。他只是一个按照既定目标前进的现实主义者而已。他要的是实利和在中国社会被拥戴而高高在上的神奇感觉:貌似激进却无有真正风险,好像付出了牺牲被塑造成体制迫害者,实际上却是现体制的最大获利者——别人不能说的,我可以假装勇敢地说出来。倒韩派们嫉妒的也是这一点,他们厌恶给予韩寒舆论特权的大佬和机制,他们猜想:当局在玩假韩灭儒的游戏,以放任一个任性的青年,逼迫思想家沉默。因而,扳倒韩寒,也就是在反抗思想专制。这也是追求平等、正义等普世价值的应有之义。

  方舟子也是现实主义者,他无意于帮谁下棋。他感觉窥破了对方的破绽,便要运用娴熟的职业技巧,一剑击中韩寒们的软肋,通过这个胜利保卫自己的江湖地位。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但他的独立存在自有其价值,他让每个作假者寝食难安。他以一己之力证明,知识分子独立不羁的存在,是可能的。

  韩寒付诸法律,有其不得已的地方,他或许无法面对方舟子严谨有力的质疑,或许只是表明自己居高临下的正义在我的姿态。那些希望得到事物真相的人,不一定喜欢方舟子,但仅仅因为不愿意被欺骗,而选择站在方舟子一边。诉讼或许可以满足韩寒集团的心理需求,却很难解除大众的疑虑。“不能复制”的人生,本不应惧怕任何质疑,尽管有些质疑让人难堪。一个公众人物必须交代自己的出处,哪怕再痛苦,韩寒们也得学会面对自己的真问题,诚实思考,诚实写作,不受制于任何操纵者。方舟子的价值在于,真伪之类的道德问题,一点也不低于高滔的民主自由理念,一个甚或一群没有品行的人,其所号召的革命或反革命都是不可信的。

  每天都有人倒戈,仿佛春阳融化千年冰雪一般,偶像韩寒的阵营急速分裂,知识界也在不由自主地裂变,这未必不是好事。学者吴稼祥称韩寒只是一个传说,方韩大战将会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否可信。疑云将散的时刻,韩寒和质疑者都将面带喜悦。

  这不是一场无意义的争执,而是一场战斗,其意义不会比拯救吴英之类的壮举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