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什哈奈特人品: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六十九--抗战中几乎覆灭的十七路军(西安事变系列之三十三)涅瓦河边 萨沙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18:13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东北军6个军投靠了中央,除了51军和57军并肩在敌后苏鲁战区作战以外以外,其他4个军都分散在全国各战区作战。由此东北军的这个名称不存在了,张学良这号人物当然也不存在了。至于十七路军呢,他的结局和东北军也差不多。

 

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在西安事变前有三个师,冯钦哉的42师,孙蔚如的17师,直属杨虎城控制的西安警备师,总兵力是5万多人。

西安事变结束后,先是冯钦哉率领42师全部投靠中央,稍后孙蔚如的17师王劲哉49旅脱离十七路军投靠中央。在王劲哉拉走部队的同时,西安警备师下属三个旅中,警备一旅旅长王俊的整个旅和警备二旅的两个团先后宣布离开十七路军投靠中央。

前前后后,十七路军拉走不下2万多人,剩余部队仅剩3万出头。十七路军的番号也被取消,他们的领袖杨虎城也再也没有回到部队中。

 

几乎覆灭的42师

 

 

冯钦哉42师投靠中央以后,蒋介石认为冯有立功表现,将该师扩编为第27路军,下辖42师,师长柳彦彪,169师,师长武士敏。

42师在十七路军中也只属于二流部队,武装装备比起孙蔚如的17师大为不如,和中央军日军根本是没法相比了。好在42师部队里面还有一批有实战经验的老兵,这让该师仍然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七七卢沟桥的枪声打响以后,冯钦哉立即率领27路军赶赴华北前线作战,接连参加了保定战役和娘子关战役。

保定战役中,27路军和之前的老朋友十七路军赵寿山的17师在同一个战场作战。国军方面先后投入了两个集团军防御以保定为核心的防线,抵抗日军侵华部队中最精锐第六,第十四,第二十师团及第五师团共4个师团的冲击。

保定战役的结果是激战2个月后保定沦陷,但日军为此也付出了伤亡5000多人的代价,大大拖延了日军锐利的进攻势头。当然,27路军并不是保定战役的主角,只是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

 

随后的娘子关战役,27路军和兄弟部队也是阻挡了日军关东军20师团的进攻,还曾经将该师团包围。日军被迫抽调109师团才将20师团救出。

这两个战役中27路军由于装备差,兵员素质也不行,遭受了很惨重的伤亡。冯钦哉总体指挥比较成功的,至于伤亡较大,也是中日军队实力客观差距导致的。

1938年,27路军再次改编为14集团军,在晋东和日军做拉锯战。此处也是中共18集团军活动的区域,冯钦哉此时还是愿意和中共合作了,两军配合也打过几次仗!冯钦哉在这段时间同朱德,彭德怀开始有了私交。

可能是蒋介石看到冯钦哉和中共开始走近,1938年底冯钦哉奉命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由此失去了军权,再也没有直接指挥自己一手带起来的42师。

 

好在冯钦哉上调以后,蒋介石并没有派自己的黄埔将领接替他。冯钦哉的位置由169师师长武士敏接任,该部再次被改编为98军,下辖2个师。

 

该军又同日军在山西作战数年,经历了如“九路围攻”、“八次包剿”等战斗,颇有战功。

期间由于八路军和晋绥军在山西互相争夺地盘和军队,实际山西境内国共合作已经不存在,两军互相敌视。98军在武士敏的指挥下倒是和八路军相处的很好,双方没有武装冲突。

几年的拉锯战下来,98军也伤亡很重,部队几次大换血,补充了大量新兵,战斗力也有所下降。

 

最终98军在1941年遇到了建军以来的最大的危机,也就是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晋、豫、陕三省边界,靠近黄河大转折处的北岸,是西安、潼关、洛阳的东北部屏障。华北沦陷后,中条山是中国军队在黄河以北唯一集中重兵据守的防区,成为华北、中原和西北的战略枢纽,日寇要想南渡黄河,进扰西安,威胁陪都重庆,必先占领中条山。

 

由于中条山是山西南部,黄河北岸的战略要地,国军在此处以巨大的代价坚守了5年之久,是日军的心腹大患。

中条山的存在严重威胁到华北日军的后方安全,日军为了攻占中条山前后进行了13次大规模围剿,国军都以惨重的伤亡坚持住,一次次粉碎了日军的进攻。

时间到了1941年5月,日军仍然无法占领中条山。

可是随着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以后,日军华北地区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日军高层深受刺激,开始将主力回调,以清除后方的国军和八路军力量。

经过几次大扫荡,八路军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失,丢失了大量的根据地。

几次扫荡以后,日军却认为八路军已经被击溃,不构成威胁。而中条山当时有7个军的兵力,其中大部分为中央军,自然是日军首要打击目标。

1941年1月30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提出1941年度的作战,根据当前任务,大致确保现在的占领地区,尤其在夏秋季节须发挥综合战力,对敌施加重大压力。特别期待于在华北消灭山西南部国民政府中央军的一战。

由此,中条山战役爆发!

日军为了彻底消灭中条山的国军部队,吸取了前面13次失败的教训。前面13次大战,日军多是出动数万人部队进攻,兵力自然是不足的。这些战役虽然会造成中条山国军一些损失,不过想获得彻底的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

加上日军由于出动兵力不足,无法紧密合围中条山,国军随时可以突围出去。几次战役中日军虽然大大占了上风,却坐视国军在中条山反复突围,始终无法歼灭国军主力。

而国军也经常对兵力不足的日军发动反攻,也都造成了日军相当严重的伤亡。

此次战役既然是1941年日军首要战役,自然要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兵力进攻。

中条山战役是1941年日军在敌后发动最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为了此次作战日军疯狂增兵,甚至从华中和关东军处抽调大量部队参战。

最终用于中条山战役的日军高达6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以及一个完整的第3飞行集团。仅仅陆军兵力就有16万人,配合大量重炮和坦克,参战日军全部是精锐部队!



---------------中条山战役国军败得很惨,阵亡了数名将军,其中包括第三军军长唐淮源以及好几个师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条山孤悬敌后和中日两军战力悬殊。

 

可以说这个数字是极为惊人的,要知道日军三次长沙会战出动兵力也不过10万出头,而它们面对薛岳第九战区不下40万大军。

 

而此时防守中条山的国军共有7个军,其中也包括武士敏的98军,该军负责防御中条山东北的董封镇一带。

国军总兵力大约有18万人,虽然数量似乎较日军为多,实际上除了人数稍多以外,其他根本没有任何一点能够和日军进攻部队相比。

中条山地处吕梁山区,本来就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当地地广人稀,10几万大军在此处驻扎,想依靠当地提供粮食补给是不可能的。只得将粮食千里迢迢的从后方运送过来。

运输部队需要先穿过山西几百公里的大山,再用木筏木船运送过黄河,最后由中条山的士兵靠人力扛上山。

由于山上有10多万大军,所以需要粮食量也惊人。

中条山国军部队的士兵们每天都要分出高达三分之一的人去打柴,挑水和去黄河边搬运粮食,再靠人背着粮食徒步走过上百里山路,回到驻地,一趟往返要2到4天时间。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者日军袭击无法运输,那么山上立即就会断粮。

当时大家都知道中条山不产粮,如果想和日军长期作战就必须贮存粮食。可是粮食补给实在太困难,每个部队拼了老命也顶多只有三天的存粮。平时不打仗的日子,普通士兵也吃不饱肚子,至于副食跟不要说了。连团长之流的中高级军官也只能吃点咸菜下饭,旁边士兵还看着眼红。因为整个中条山都缺盐,他们往往一二周才能吃一点盐。偶尔每年过年时候改善伙食能够吃上1,2两猪肉,士兵们就个个兴奋的嗷嗷叫了。

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也是导致中条山战役惨败的一个原因。很多国军部队和日军激战一周后就饿得举不动枪了。一些部队被日军包围以后,因为严重缺粮,实在无法坚持,只得向日军投降。此次中条山战役被俘国军有2万多人,这对于抗战中的若干次大型战役来说,是相当多的了。

 

至于防御上,中条山都是石头上,无法修筑坚固工事。中条山上的国军士兵只能修建一些简单的土木工事,这种工事防御日军步兵是足够了。如果面对日军大量重炮和飞机的打击,这些工事是没用的。为什么不尽量把工事修筑坚固点?实在是国军没有这种技术力量,只能依靠士兵人力修筑。这种石头山的很多区域无法修筑工事,连散兵坑都挖不出来,一把崭新的十字镐一天就会挖坏。士兵们只能用麻袋装一些土,在砍一些树木修筑成简易工事。

所以,中条山的防御能力是有限的,各方面补给也不足,实际已经无法经受日军高强度的打击。

至于士兵来说,由于前面13次进攻,驻守此处的西北军,十七路军旧部损失巨大,有的部队1个师被打成了1个旅的兵力,已经被调往其他战场。目前驻扎中条山的部队也是各战场打残的部队,以中央军为主。这些部队老兵不多,新兵过多。且不说新兵能否打仗,就是中条山这种艰苦的生活,他们也受不了。第3军下属第34师虽然在8个月以来补充了2000多新兵,但不到一年就逃走了一半,因为新兵多是抓壮丁来的,基本都受不了中条山的苦。

 

其实这也不能责怪这些新兵,在中条山驻扎上1年,身体强壮的士兵也会变得相当瘦弱,几乎人人都有慢性疾病,战斗力大为下降,士气也很低落。

 

更重要的是,由于两军战斗力的巨大差距,根据国际军事观察员客观估计,国军在防守中需要2倍数量的部队,战斗力才基本和日军持平。而如果是国军进攻,就至少要3倍数量优势。

目前日军出动16万人,国军按照理论需要至少32万人才能和其对抗。现在国军不过18万老弱残兵,战斗力上已经远远不是对手,失败似乎是必然的。

 

 

除了战斗力的优势以外,日军此次是有备而来。根据之前失败的经验,日军没有像以往一样摆开架势高歌猛进,而是突然进攻,分为九路四面合围,力图首先切断中条山和后方的联系,接着截断中条山国军各部的联系,然后一个个吃掉。

 

而国军防御中条山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中条山是在黄河北岸,北岸全部是日军控制地域,只有南岸才是国军控制区。中条山所有补给和撤退道路都必须渡过黄河!一旦中条山南渡黄河的渡口被日军控制,那么国军就会处于一种要打没有后方粮食补给,要退无路可退的可怕局面。

 

日军进攻一开始就全力进攻所有黄河渡口,不但用了坦克部队,甚至还用了伞兵。最终日军以相当的伤亡,在12日将渡口全部控制。在进攻渡口的同时,日军调动主力采用双重合围的战术,全面进攻中条山,合围孤立国军各部队。

同时日军惊人的采用了特种作战和空降作战配合的方式,利用特务和空降兵一举插入中条山腹地,全面攻击各军指挥中心,将好几个军的指挥部打瘫。一时间国军各军陷入混乱之中,互相之间也失去了联系!

黄河渡口的失守主要是国军战斗力实在不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日军突袭国军指挥部成功,主要是日军已经对中条山进攻了5年之久,对该山上的一切都非常熟悉,情报工作做的非常完善。

 

之后日军开始对包围圈内的国军进行全面的进攻。国军简易土木工事遭遇日军重武器打击,一个个被打的粉碎。

由于日军重火力太厉害,国军不敌,死伤惨重。同时由于后方渡口被切断,粮食补给已经断绝,国军只好靠吃野菜度日继续坚持作战。

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国军仍然誓死抵抗,整个中条山四处都是在激战。

那边蒋介石立即命令南岸国军反攻夺回北岸的渡口,立即增援中条山。

可惜南岸国军数量不足,之前也完全是做防御准备,根本缺乏进攻能实力。

南岸国军拼死进攻了数日,进展极小,没有能够打开增援中条山的缺口。

这边蒋介石命令阎锡山的晋绥军和八路军立即增援,但命令传过去以后两军毫无回应,都是按兵不动。



----------------------武士敏军长殉国后,中共对其评价也很高。因为武士敏有和八路军合作的经验,阵亡的地点也是在八路军的太岳根据地,是所谓八路军支持国军抗战最好的例子。一切都是政治因素!

 

由此中条山的国军处于孤军奋战的地位。

蒋介石目睹战况危急,开战数日后立即命令中条山国军最高指挥官卫立煌,让其立即组织部队突围,退回黄河南岸。

 

 

此时日军已经将黄河渡口全面控制,并且将国军分散合围,突围又谈何容易。

由此惨烈的防御战和突围战开始!

当时武士敏的98军和其他6个军的遭遇几乎相同。该军从5月7日开始在东北线和日军激战,双方整整打了3天,将日军进攻部队多次击溃。日军仅仅在王村一战就有2000人一个联队被98军打垮,丢下了包括滨田大佐以下700多具尸体。

3日激战中,98军也有相当伤亡,更可怕的是粮食已经吃光。

13日起,日军再次增兵,随即集中优势兵力疯狂进攻,98军支持不住,被迫放弃现有阵地,向横河镇东南地区转移。

 

之前的10日,国军第一战区长官卫立煌得知南岸反攻渡口已经完全失败,随即下令中条山各军准备突围。

可惜由于通讯联系被日军切断,这个命令稍后才送到98军处。给98军的命令是首先向敌侧后挺进,然后寻机渡河撤退。

此时日军对98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突围是极为艰难的。

武士敏率领98军奋力突围,先是遭遇从济源突入的田中师团拦截,双方恶战一场,98军勉强突围成功。

之后98军几乎每天都和日军血战。日军一路尾随追击,最终武士敏率部奋力击溃拦截的日军,全军突围到太岳山区八路军控制区域,摆脱了日军的追击。

此次中条山战役,国军18万军队中最终只有11万人拼死撤退过黄河或者突围进入敌军后方,余下7万人中有4万人伤亡,2万多人被俘,还有1万人失踪(伤亡或者被打散),实在是一场惨败。

日军方面由于避实就虚的作战,仅仅伤亡了1万人!所以该战也被蒋介石视为抗战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更惨的是,虽然98军退入了太岳地区,却没有摆脱危险的境地。

太岳地区是八路军控制区,但这种控制和国军的控制有很大的不同。国军山西敌后战区和苏鲁战区控制区完全是国军的政府,地方驻扎国军的部队。

而八路军控制区并不稳定,所谓敌进我退,今天这里是八路军地盘,明天可能就是日军地盘。地方政权很多也是两面,有时候为八路军服务,有时候为日军服务。

中条山战役结束以后,日军得知98军主力进入太岳地区,认为该部仍然有一定战斗力,是个较大的威胁。日军随即准备集中兵力将其彻底消灭。

他们首先派了几个汉奸找到武士敏,给其封官许愿,希望其投降做伪军,被武痛骂一顿后赶走。见无法逼迫武士敏投降,日军集中数万主力,分十四路进攻太岳根据地。

当时八路军主要驻守在太岳根据地的北部,得知日军来扫荡,就立即将部队拉走了。这也是反扫荡的老一套,日军来了将主力撤走,留下小股部队打游击。日军由于补给兵力也不足,不可能长期在这种荒凉地区驻扎,烧杀一段时间自然回撤走。到那时候八路军回来收复失地即可,此时当地游击队也会出现,帮助收复丢失的地域。

不过武士敏的98军的行动速度显然没有八路军那么快。由于之前作战伤亡太大,随军带了不少伤兵,武认为不能将他们留下,不然肯定会被日军杀死。

处理伤兵和整理部队用了几天时间,此时日军已经四面包围上来了。

98军奋力抵抗,顶住了日军第一轮进攻,但不能改变整体的形势。

在双方激战7日以后,日军将98军合围。

此时还可以将部队分散成连排,像八路军一样突围出去。不过此时98军已经遭受了极大的伤亡,一旦分散开很可能和朝鲜战争的180师一样不战就自行瓦解了,风险太大(解放军180师在第五次战役被日军迂回切断后路,该师采用了错误的分散撤退方法,结果全师1万人只有3000人突围成功,没有突围出去的人中有高达5000人被俘)。

所以武士敏没有敢于使用分散突围的办法,98军再次集中部队强行突围,此次由于日军主攻目标就是98军,突围自然比中条山还难上数倍。

 

 

两军在太岳南部激战,98军残部其实已经不到1个师的兵力,四面日军不下2万多人,四面受敌,非常不利。

战斗到最紧要关头,军长武士敏亲自率领209团突围,该团对日军进行冲锋七次,试图打开缺口。

战斗中,日军集中主力部队进攻武士敏的军部。武军长所在山头几乎被日军火炮达成一片焦土,身边卫士仅有2人还没有受伤。

武军长亲手持一挺机枪指挥突围,结果被一发子弹击中头部,上颚都被击穿,负重伤。

武受伤后自知不治,他不愿被日军俘虏,开枪自尽殉国,时年49岁。

战后日军知道武军长殉国的事情以后,虽然是敌人,他们也非常钦佩这种临死不屈,为国牺牲的英雄。

日军找到武军长的遗体后,将其安葬在长治城内西南城墙脚下的一片荒野地上。日军还未为武军长举行了安葬仪式,并且树碑为:武士敏将军之墓!

武士敏军长也是原十七路军中牺牲的最高军衔的将领!

98军此次战役中损失极为严重,仅有一部突围成功。

武士敏军长殉国后,蒋介石将该军少量残部收拢后重建该军。由国民党军委会调黄埔一期生刘希程继任该军军长!因为98军主干都已经不存在,只是保留一个番号而已。

由此98军变为一支中央军部队,和普通中央军没有区别。1944年98军番号被取消,所部整编为169师,被调往西南地区,归入远征军,驻守滇西。

 

由此,98军等于覆灭了,全军官兵为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冯钦哉是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物。站在大历史的角度,他并没有做错。他在抗战的作为,也让他成为民族的功臣。

 

至于冯钦哉,他在1938年面见蒋介石,要求还是回山西作战(冯钦哉是山西万荣人)。蒋介石答应给他5个军兵力,之后也没有兑现。1941年冯钦哉升任察哈尔省主席,可是当时察哈尔省大部已经沦陷,所以这个主席并没有实权。

1945年抗战结束后,冯钦哉才开始拥有兵权。

1946年10月,冯曾参加对张家口的军事进攻,帮助傅作义攻陷了中共控制的关内唯一的大城市--张家口。后历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张垣绥靖公署副主任、北平行辕副主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

1948年底,北平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傅作义开始考虑与解放军商谈投降事宜。

冯钦哉此时坚决支持向中共投降,曾奉命赴绥远包头接傅作义与人民解放军谈判的全权代表邓宝珊,促成顺利达成和平协议。最终林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将傅作义大部受降,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自己的损失。在这一点上,冯钦哉对中共是有功的。

建国后,冯钦哉自知可能没有好下场,并不愿意在中共政府任职,只是在195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政协北京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果然,冯钦哉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开除民革党籍。之后因为西安事变中没有支持杨虎城,加上杀死杨虎城派来策反的军法处长张依中这两件事,被定位反革命罪后,随后被捕。

冯钦哉被捕数年后,在1961年因病保外就医,1963年去世,时年73岁。

1980年,民革北京市委员会撤销过去给予他的一切处分,恢复政治名誉。

其实冯钦哉在西安事变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看来并不算错。

作为国军的一个军长,他效忠国家最高军事领袖蒋介石并没有任何问题。即使他的上级杨虎城也是需要听蒋介石的命令!

至于杀死杨虎城的军法处长,也是因为此人是来策反42师的,在当时看来属于间谍,一般被发现都是难逃一死的。当年贺龙还枪毙了自己的救命恩人熊贡卿,也是因为熊是来当说客,想让他投降的。

 

 

伤亡惨重的17师

而孙蔚如的17师改编为38军,下辖17师和177师,17师师长为赵寿山,177师师长为李兴中。

孙蔚如,赵寿山,李兴中三人全部是杨虎城的心腹大将,也都是西安事变的参与者。

其中赵寿山还是第一个对杨虎城提出捉蒋的军官,李兴中也是坚决支持捉蒋的高级军官。反而是孙蔚如对捉蒋有些诱惑,西安事变中还让杨虎城考虑是不是捉了张学良将蒋介石释放。为此,孙蔚如还差点被十七路军少壮派刺杀!

 

七七事变以后,38军的主力同冯钦哉部一样,奉命开往抗日前线。

38军先后参加了保定,娘子关,忻口战役,由于该部战斗力也并不很强,伤亡一点不比冯钦哉的42师要小。

如38军最精锐的教导团在娘子关战役中,和日军激战9天9夜,全团伤亡了1800多人,几乎打光了!

而李兴中的177师一个主力旅在忻口战役中死守了14天,全旅3000多人撤下来的时候仅剩1000人没有受伤。

38军是潜伏中共党员最多的一支国军部队,忻口战役中的1057团本来有200多中共党员,结果战后仅有60多人幸存。

蒋介石鉴于38军在抗战初期表现出色,将其扩编为第4集团军,孙蔚如升任总司令,所部扩编为38军和96军。两个军长还是有赵寿山和李兴中担任,该集团军下辖4个师的兵力。

1938年,孙蔚如的第4集团军奉命进入中条山前线,由此开始了3年的血战,经历了日军13次扫荡中的11次。虽然这些扫荡规模远远无法和1941年那次相比,但毕竟第4集团军的装备,兵员数量也无法和后来的7个军相比。

3年中第4集团军损失极为严重,前后损失高达2万多人,等于大部分士兵都换了一遍。

其中著名的66战役中,日军集中3万人分9路进攻。第4集团军经过半个月的艰苦防御,以8000多人伤亡的代价顶住了日军的攻击。

战役中,负责掩护大部队突围的张子馥营与敌在平陆县外进行了反复肉搏,因伤亡惨重,被迫撤到城内。后粮尽弹绝城破,大部官兵牺牲!

离师部较远的新兵团和第五三一团部分官兵1000多人来不及突围,被敌压到黄河岸边。这1000多人大部分都是新兵,年龄16到18岁,入伍不过3,4个月,都没有打过仗。他们奋力和日军作战,子弹打完了就拼刺刀,经过一小时血战,牺牲了200多人,余部被日军三面合围到黄河边的山崖上。

此时弹药基本打完,日军火力已经四面封锁了突围的道路。

剩余的这800多人不愿意做日军的俘虏,高呼着“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的口号,奋身跳进黄河,史称中条山八百壮士。

最后跳崖的一个新兵,殉国之前还挥舞着青天白日旗,高吼了几句精忠报国的秦腔,随后一跃而下!

另外还有96军军部几十个机关的女兵,也被日军包围。她们不愿意被俘遭受日军侮辱,手拉手从沙口滩走进了黄河自尽,全部被湍急的河水吞没。

其悲壮程度丝毫不亚于狼牙山五壮士!

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蒋介石下命令让第4集团军配合作战。孙蔚如派出主力部队深入敌后同蒲铁路南段沿线作战。这些部队和八路军配合破坏铁路公路,攻打日军孤立据点。在安邑、运城、闻喜、夏县一带,先后打了数十次,把日军打的全部缩守据点,根本不敢出城。

1940年,鉴于第4集团军损失太重,蒋介石将其调离条件恶劣的中条山,前方河南前线作战。

之后第4集团军连续参加了光武战役等重大战役,其中广武战役中,17师伤亡2000多人,有些连仅剩20多人。

1944年第4集团军面对日军最后疯狂的一号作战,拼死抵抗,以重大伤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虽然对日作战也算颇有战绩,不过此时第4集团军内部已经被中共渗透的非常厉害。除了中下级军官中有很多是中共潜伏分子,甚至在1942年10月,38军军长赵寿山经彭德怀介绍秘密加入中共,毛泽东告知他等待时机将部队拉过来。

这边蒋介石通过军统大概知道这个消息以后非常愤怒,他将赵寿山升任为第3集团军总司令,实则取消了他的兵权(该集团军由胡宗南完全控制)。后赵寿山1947年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进入解放区,但也没有带过去一兵一卒了。

由于知道孙蔚如也和中共有联系,1945年7月蒋介石升任孙为第6战区司令长官,实际上也没有实权(该战区为陈诚控制)。

几次重大战役中损失严重,第4集团军原来3万多人现在仅剩1万多人。蒋介石乘机将原38军和96军残余部队合编为38军,下辖17,55,177三个师,军长由蒋介石信任的张耀明接任。



------------------孙蔚如的第4集团军在中条山也几次被日军重创,几个师长也多次遇险,李兴中甚至在突围渡河时掉入黄河,差点牺牲。但当时日军数量还较少,不足以彻底扫平中条山,所以不可能彻底击败第4集团军。但1941年那次就不同了,如果当时是第4集团军在山上,恐怕也是难逃此劫。

 

张耀明上台以后,奉蒋介石的命令开始消除38军内中共的力量。蒋介石认为38军被中共渗透严重,需要将中低级军官大量调换。

张耀明随即将中共潜伏分子最多的17师51团团长刘威诚解职(刘是共产党员)。

这边刘也不示弱,他联合其他潜伏的中共党员,赶在张耀明动手之前的1945年7月将17师49,50,51三个团的主力2000多人拉走到了解放区。

要知道,此时日本尚没有投降,就已经开始中国人搞中国人了。

 

17师一部叛变以后,张耀明受到蒋介石的严厉训斥,随即更加快了消灭中共分子的步伐,中共也四处串联,准备起事。

1946年,张耀明得知55师师长孔从洲(孔从洲早在1927年就要求加入中共,但有没有批准不得而知)有可能将部队拉走,立即上报蒋介石。蒋赶忙下命令撤掉孔从洲的师长职务,并立即将55师全部缴械。结果孔从洲却先一步行动,他们在5月的河南巩县起事,拉走了55师。

此时国军反应还算快的,他们马上出动部队夹击,最终把55师打散,只有孔从洲等少数人突围后到达解放区。

由于事情仓促,孔从洲甚至没来得及带走自己的家属。他的家属后在中共地下党保护下到达解放区,其中也包括他的二儿子孔令华。

后来孔令华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结婚,孔从洲和毛泽东也就做了亲家!

 

稍后原属38军的部队仍然不断起事,不断拉走部队。

而剩余的38军主力在1949年和西北野战军的鏖战中,在扶郿战役被彭德怀全歼。

38军历史就此中止!

 

至于军长孙蔚如,在失去兵权以后,他在1945年7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之后担任一些挂名的虚职。

1948年蒋介石安排军统监视其去台湾,孙一面在大张旗鼓的在台湾买房,一面突然躲到上海,随后到达北京。

建国后,孙蔚如长期担任陕西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文革期间孙蔚如也遭遇很大的迫害,甚至连祖父的坟墓都被红卫兵铲平!

孙本人在1979年去世,享年83岁!

 

自立为王的49旅

除了这两个师以外,还值得一说的就是王劲哉了。

王劲哉原本是杨虎城手下一员猛将。他从小爱舞枪弄棒,有一身武艺。后进入西北讲武堂,学成之后加入陕军做了一个排长。因为作战勇敢,王劲哉很快从普通士兵被提拔到17师98团团长一职。

1932年9月杨虎城部下西安警备师马青苑试图投靠中央,杨急调部队围剿。王劲哉率领98团连接攻下徽县、成县等地,击溃了警备师主力。

战斗中,王劲哉见县城久攻不下,居然用嘴咬着大刀自己爬云梯登城。当时城上枪弹如雨,登城的士兵随时可能中弹阵亡。王劲哉此举震惊了全军,也得到一个王老虎的外号。稍后王劲哉被杨虎城提升为17师49旅旅长。

杨虎城对王劲哉十分信任,将其当做最忠心的手下。

王劲哉虽猛,却仍然还是山外有山!王部在1935年却被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打的大败。当时双方已经达成互不进攻的协定,徐向前却突然集中11个团兵力发动陕南战役。王劲哉的49旅因为毫无防备,被红军瞬间击溃,王本人靠骑马躲在乱军中狂奔才得了一条命。

西安事变中,王劲哉是坚决的杀蒋派。西安事变却以送蒋介石安全回南京而结束!王劲哉对此大为不满,认为杨虎城是拿十七路军来开玩笑。

不过王劲哉仍然试图保护杨虎城,他和宋文梅等人组成十七路军少壮派,和东北军少壮派孙铭久等人合作,试图逼迫东北军和红军帮助他们和蒋介石决战。

不过最终王以哲被杀,东北军瓦解,中共袖手,杨虎城也就只能向蒋介石屈服。

王劲哉此时所有不满爆发出来,他在大会中骂道:中国就知道搞中国人,现在中国乱成一锅粥,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真蠢啊!裤裆里带把的都跟老子去打日本去。

他将49旅2000多人拉走到达秦岭子午峪,宣布脱离十七路军,稍后投降蒋介石,被改编为35师。

本来杨虎城对王劲哉最为信任,他知道冯钦哉归顺蒋介石以后曾经说:谁走了也不要紧,只要王老虎跟着我就行。

此次王劲哉的倒戈对杨虎城打击非常大,杨为此数日情绪低落,灰心丧气!

 

抗战以后,王劲哉的35师奉命参加了豫东会战,又参加了武汉会战。

王部装备低劣,兵员素质也不高,在这两次战役中遭受巨大损失。不过由于该师作战意识顽强,仍然取得一定战果。蒋介石对该师比较赞赏,下令将其改编为128师,也就是纪念之前的128淞沪会战的意思,是一个荣誉番号。

虽然得到了荣誉,但荣誉毕竟不能当饭吃。武汉会战后,128师遭受巨大损失以后退到湖北咸宁,整个师仅剩1个第382旅还有战斗力。

此时北边还在激战,王劲哉上司第31集团军司令汤恩伯命令128师还有战斗力的第382旅立即北上增援,由此王劲哉的老底被彻底捞光了。

退到咸宁以后,汤恩伯命令128师自行休整。王劲哉清点部队,发现剩下的士兵包括轻重伤员仅有1个团月800多人,他等于成为光杆司令。修整了几个月,128师才扩充了几百人的兵力,武器弹药更是一律全无。由此王劲哉对汤恩伯恨之入骨,开始考虑留在湖北自立为王。

这边汤恩伯发现了苗头,一边将王劲哉升任副军长一职,实则想夺他的军权,一边派自己的亲信去担任128师副师长。

结果王劲哉认为汤恩伯此举就是赶尽杀绝,你不仁我不义。王劲哉将汤恩伯派来的副师长杀死,同时拒绝去湖南上任副军长一职,也不听从汤恩伯将部队开拔到湖南浏阳整军的命令,准备在湖北单干。

11月,王劲哉宣布脱离第九战区,北渡长江进入湖北沔阳地区,这个地区虽然是国军第五战区的辖地,实则处于三不管地域。

当时第五战区正在和日军激战,国军日军都尚没有余力管辖这块地域。而由于武汉会战的原因,中日在鄂中地区丢弃了大量武器弹药。当时湖北很乱,日军,伪军,土匪,民团四处横行,完全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时代。当地青年人为了抗日防匪,也为了村庄的自卫,纷纷捡起这些武器成立五花八门的抗日民军。大则数千人,小则数十人,鄂中遍地都是这种人多枪多,但战斗力却不强的民军武装。

这些武装在王劲哉看来完全是一只只肥羊,这种局面是自然是王劲哉做梦都想看到的。

他带领1000人到达鄂中以后,立即以铁血手段将一股股民军吃掉。民军如杨振华部虽然有一些力量,但终究不是王劲哉正规军的对手。同时王打着抗日旗号,又是国军正规军128师,很快就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支持。

短短几个月内,王劲哉部先是吃掉了川军残部周兴的2000人枪,接着一口吞掉地方民军周干臣的一个团(将周干臣随后枪毙),之后又吃掉了天门潘尚武的自卫军1800多人枪,还将地方各村庄的自卫队武装全部收编。128师力量由此迅速扩大,共有15个团的兵力,成为鄂中一股不小的力量。

需要说明是,王劲哉还吃掉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汉川独立大队800余人,事后将连长以上的干部被其全部清洗,或杀或赶走。



----------------王劲哉在鄂中搞得那一套其实也不奇怪,不过是西北军阀那一套的演化。西北军阀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法西斯统治,没事就拿人血祭旗!马步芳,盛世才等人做的比王劲哉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第五战区的长官李宗仁是个很实际的人,他知道目前无法去管王劲哉的所作所为,但如果对其打压消灭,反而会让他投靠日军去。所以李宗仁给了王劲哉一个沔阳游击区司令的头衔和三个月军饷,试图将王收归自己使用。

王劲哉却根本不理会李宗仁那套,只是笑纳了这个头衔和军饷。李宗仁派来的军官和地方干部也被王劲哉一顿臭骂后赶走,有的还挨了一顿痛打。

消灭了鄂中大部分民军以后,王劲哉还不甘心,他寻机将在他地盘活动的中央军周兴部,军统别动队金亦吾部两只正规军全部吃掉。

由此,鄂中几乎成为王劲哉128师的天下,短短两年时间,128师发展到3万人,有9个旅的编制,控制了鄂中6个县,几乎占据了整个江汉平原。

本来这也没什么,当时在日军控制区敌后,由于日军兵力不足,只能控制大城市和重要据点,出现了无数草头王。王劲哉和他们相比也不特殊。不过特殊的王劲哉在控制区的一套作风。

王劲哉本人素质不高,有很多劣迹。在杨虎城部下作战的时候,他率领部队在诸城大肆抢劫,被撤掉了营长职务。后在山东期间,他强娶了母女两人,成为当时的大丑闻。

之前虽然他很嚣张,终究有杨虎城,蒋介石之流管着,还不敢太怎么样。现在自立为王以后,更是变本加厉。

王劲哉本人争强好胜,凶狠粗暴,而且对人十分猜疑。

王劲哉自立为王以后曾经狂妄的说:国难当头,谁是英雄?当今中国只有三个半,一个是蒋介石,二个是毛泽东,三个是汪精卫,半个是王劲哉。我王劲哉谁的帐都不买,要学希特勒,独断独行,一往无前!

在鄂中建立政权以后,他立即用一种类似于奴隶制度的野蛮政策统治。王劲哉经常以汉奸罪处死老百姓,还实行所谓一人犯法,杀其全家,杀其保甲长,杀其左邻右舍,烧其旁屋。实际在王劲哉看来,他只要对老百姓不满,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扣一个汉奸罪的帽子然后杀其全家!

 

对老百姓如此,对128师内部官兵也好不到哪里去。128师内的一些异己都被他以一句“反对王师长就是汉奸”全部处决,甚至连他的亲表弟,老师,同学都被杀了。

128师767团团长李保蔚是王劲哉的亲表弟。李作战勇敢,在128师内颇有威名,却突然被王劲哉下令枪毙。当时所有官兵对此都非常疑惑,王劲哉却说:现在蒋介石对抗战不力的,惩处了一批,他也要惩办一批。

至于杀李的理由是“他妈的迟了两分钟开炮”!

当时师部八大处长,以及驻师部的旅、团长和集合在场上的一千多官兵,一齐跪下为李求情,都完全没用。最后李保蔚被王劲哉亲手开枪打死!

当时王劲哉杀人甚多,杀了李团长这事其实老百姓也没有太在意。只是没想到杀了李保蔚以后,王劲哉又学起诸葛亮搞了个哭马谡。

枪毙李保蔚的第二天,王劲哉又将下令其厚葬,还集合队伍开追悼会。当时王抱棺嚎啕大哭,并致悼词,称李是为党国而死。

其实这样胡乱杀人,对整肃军纪没有任何好处,却让官兵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其实王劲哉就是鄂中的皇帝,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听他的就被杀,听了他话的也不见得能保住性命。

内部搞成这样,对于试图染指他地盘的人,王劲哉更是非常凶狠。无论日军,国军,新四军只要进入他的地盘,王师长一律照打不误。友邻部队49师派来一个参谋李精一来和王联络协作抗日,结果被王劲哉认定是“混进来摸128师情报的”,当场活埋了。

新四军李先念一部试图进入鄂中抗日,也在竹桥被王劲哉一通好打,死伤累累。

王劲哉之后对鄂中各县长下命令:发现奸匪(对新四军的蔑称)过境不汇报的,一律枪毙。

 

同时王为了抵抗日军,保住自己地盘,在鄂中横征暴敛,老百姓种田必须按亩征收百分之四十的赋税,实际征收还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搞得老百姓普遍吃不上饭。对于往来鄂中的商贩,王劲哉一律征收百分之十的落地税,实则很多客商直接被抢光,导致抗战后期一般客商不敢进入鄂中地区。

还强迫老百姓修筑工事。王劲哉下令构筑了连绵不断的连环火力土堡工事753座,总长95.7公里。为了修筑工事,当地老百姓被大量强征去挖战壕,修碉堡,还把鄂中地区树木砍伐一空。王劲哉自己计算,每天都有至少5万老百姓在修筑工事。鄂中老百姓饱受战争蹂躏,还被王劲哉这样折腾,光是修工事死伤的百姓就不计其数。

为了抵抗日军,王劲哉还在辖区大肆征兵。鄂中地区成年男性不是加入128师,就是被收编为地方保安队,仅洪湖地区就有3000余人被强迫进入128师,后来有许多青壮年怕拉壮丁而自残手脚,成为残废。

鄂中老百姓虽然都是支持抗日的,不过王劲哉在鄂中搞得实在太天翻地覆,让老百姓几乎无法生存下去,所以老百姓对王也非常不满。直到今天,一些鄂中老人提起王劲哉还直摇头!

不管王如何冷血暴政,实事求是来说,王至少有一点好,就是他是坚决抗日的。

光是这点就比抗战中无数汉奸将军强过百倍!

从1939年到达鄂中开始,王劲哉就不断和日军交战。1940年1月日军乘着王劲哉立足未稳,出兵攻占了128师师部所在地仙桃镇。王劲哉率领师部逃到百子桥!王时候把此战为奇耻大辱。

3月,王劲哉率领一部主力反攻仙桃镇,虽然没有攻下该镇,但也重创了此处日军。

之后王劲哉在鄂中和日军连续作战,目标主要是日军中小据点,打的日军四处乱跳!

王劲哉在鄂中的野蛮统治搞得天怒人怨。搞笑的是 在中国以同样野蛮手段统治的日军对王劲哉却大为欣赏,认为王用来治军治民那一套很符合皇军的口味。武汉地区的日军卫戍司令古贺太郎派出四个汉奸带信给王劲哉。信中说只要王劲哉愿意投降,立即任命他为湖北10万伪军的总司令。

王劲哉看到信以后大怒,在信背面写了一个死字,让其中一个汉奸带回去给古贺。其他三个汉奸都被王劲哉下令斩首示众了。

古贺得知部下被斩首以后,勃然大怒,决定武力消灭王劲哉。

1940年夏,日军调动一个旅团5000多人,配合一个骑兵旅团2000多人全面进攻128师。

王劲哉打了几十年仗,毕竟还是有两下子的。他首先放弃一线阵地,将工事和老百姓的房子一把火烧光,还烧毁了沔阳县城。日军进入鄂中以后,发现到处都是焦土,吃不上喝不上,战斗力大减。

随后王劲哉调动部队在二线阵地坚守!128师凭借着劳民伤财修建起来的工事同日军激战了一周,以相当的伤亡将日军击退,此战日军伤亡近2000人。

-------------------王劲哉一把火将千年古城沔阳烧成了废墟,大火少了三天三夜才停止。


 

1941年,1942年日军再次集中数万日伪军两次进攻鄂中,又被王劲哉顶了回去。

 

虽然顶住了日军的进攻,王劲哉内部却渐渐出了问题。由于王劲哉在鄂中随意妄为,滥杀部下,他手下的军官人人自危,出现了普遍反王的势头。其中王部旅长古鼎新(土匪出身)被王劲哉所怀疑通敌深感恐惧,不知道哪天会被王杀了。他为了自保暗中和日军接触,许诺向日本投降。

而鄂中的王劲哉控制战略要地汉江平原,对日军始终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日军认为是一定要将其击破的。

1943年,日军集中日伪军近10万兵力(大部分是伪军,日军只有2万人)再次大规模进攻鄂中。而古鼎新立即叛变,率领日军从鄂中防线的空隙中进入,一下子突破了128师的防守。最终128师在短短5天内被击溃,王劲哉劳民伤财修建的庞大工事一点也没发挥用处,王劲哉本人也被日本人活捉了。

此战128师伤亡8000多人,被俘2万多人,王劲哉的鄂中亡国土崩瓦解了!

王部遭遇日军合围的时候,蒋介石也在犹豫!王劲哉虽然算是国军的叛军,不过毕竟是坚决抗日的,蒋稍后下令立即给予救援。

国军随即集中了第22集团军、第20集团军、第6集团军等大批部队,对日伪军进行反包围,一举将鄂中的日伪军击溃。可惜由于古鼎新这个汉奸带路攻击128师的要害,日军攻占鄂中没有花费多少时间。128师被日军迅速击溃,等到国军增援到达的时候已经迟了。

此次国军打死打伤日伪军13718人,俘虏5000余人。

国军援军并不知道王劲哉已经被俘,在收复王劲哉指挥部的时候发现一具穿着高级军装的尸体。由于尸体已经被炸碎,不能看出是谁,国军认为这很有可能就是王劲哉。

于是蒋介石公布王劲哉师长已经阵亡,下令追授其为陆军二级上将,授一级青天白日勋章一枚,由其子王义虎代领,并提拔王义虎为新45师125旅副旅长。

 

王劲哉被俘后并没有向古鼎新一样做汉奸,他拒绝和日军俄合作,也不愿意去就任汪伪暂编43师师长一职,由此被关押起来,之后改为软禁,直到日本投降才被释放。

抗战胜利以后,王劲哉因为之前杀了不少国军官兵,根本不敢回到国军。加上毕竟被日军俘虏过,回去怕是没有好下场。王劲哉从南京软禁地逃出后,先是回到陕西三原家里,准备投靠解放军,却被胡宗南逮捕,准备押解到南京受审。

王劲哉在去南京之前寻机越狱,再次逃到渭南老家,很快和解放军接上头。后王到达陕北根据地,后担任陕西自卫军纵队司令员。1948年,王劲哉被中共中央北局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1949年他随军到关中,任渭南军分区副司令员。

可惜王劲哉结局也很惨,由于他又是国军又曾经被俘,王这条硬汉子也在文革中被大肆打击,被当众批斗殴打,结果王劲哉在1968年的西安被迫害致死,终年72岁。

 

由此,原属十七路军的三支部队的历史都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