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人员烦躁图:性教育不是千方百计阻止孩子性行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41:30

            青春期性教育 给孩子更多知情权
                 2009年9月9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林艺:国际中华性健康研究会理事,《中国学生健康报》成长专家顾问、心理版性教育咨询热线主持,“中国性教育公益模式探索及实践应用研究”课题主持人。出版校园性问题警示录《哪个笑脸是魔鬼》,最新出版“献给中国父母的性家教方案”《告诉孩子怎样爱———林艺性热线经典报告》。

        

      近段时间来,本报求学版“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性教育”系列报道在家长和老师中引起强烈共鸣,一些家长纷纷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倾诉他们在孩子青春期遭遇的难题。“孩子爱上了同班女生咋办?”“孩子看黄色书籍了,父母怎样处理?”“孩子开始格外关注自己的穿着打扮了,她是不是早恋了?”昨日,本报特地采访了被称为“中国性家教第一人”的林艺老师,请他为这些家长们就“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支招。


        观点一
        性教育的主战场是家庭
        而非学校
       
      前段时间,关于90后涉性的一系列事件让家长们震惊不已。这些事件的主体都是学生,他们对性的随意与不分场合的大胆,让很多家长为之震惊: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是啊,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呢?这就是性教育缺失症的具体表现。”林艺表示,有人为此痛斥我国教育的失败,其实这并不能全部怪罪教育部门。家庭教育应该是孩子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而长期以来,我们总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抛给学校,却忽视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这才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孩子的思想观念和品质操守,都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最初的基本价值观念如果得不到确立,上了初中就会随波逐流,就会因观念不同而与家长对立,出现众多的问题。”林艺表示,类似前面的涉性问题,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而我们的家长却从不知晓。我们只有看到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才能从中检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是不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观点二
        性教育不是千方百计地
        阻止孩子发生性行为
       
      “有些人认为,性教育就是千方百计地阻止孩子发生性行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林艺认为,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性知识普及,而是人格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责任感和自制力的教育,是帮他们树立正确性观念、培养完美人格和减少身心伤害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少男少女们如何做个好男人、好女人的教育。
       
      林艺告诉记者,很多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孩子与父母的心越来越远了,他们有了心事、遇到了问题,宁可自己背负着困惑也不愿意与家长说。这又是为什么呢?“在一些孩子看来,过多的‘教育’源于家长对自己的‘不认可’,这会使孩子在频繁的‘教育’中反感,会激发他们的叛逆情绪。”林艺表示,为了避免孩子出现问题和受到伤害,家长朋友应该改变教育方式。淡化“教育”的色彩,而让孩子们体会到那是来自家长的爱,那是因爱而施的关怀,这更能令孩子们接受。
        观点三
        给孩子更多的知情权
        才能少出问题
       
      “真正的性教育是人格魅力的塑造和责任感与毅力的培养。”林艺表示,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性教育的主战场应该是家庭,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包括我们的思想、言行、态度,都将是影响孩子们的教材。”“对于不当性行为的危害,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知情权。正因为不知道的太多,他们才去尝试得太多,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林艺认为,知道了过早性行为可能带来的伤害,孩子便会更慎重地选择;知道了堕胎可能带来的痛苦和后果,孩子们便可能放弃至少会考虑到安全问题。“知情,孩子才会更慎重地选择,才会更知道应该怎样爱自己。”
        本报记者 彭世军

 

 

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2009年9月9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问题一
        怎样避免孩子过早恋爱


        客观地说,孩子恋爱挡是挡不住的。但除了生理原因之外,有一些能够促使孩子恋爱的诱因如果能够避免,孩子过早恋爱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1.不要让孩子感到孤独。孤独寂寞的孩子更容易恋爱,他们会在同龄的伙伴中寻找心灵慰藉。
        2.多给孩子理解。在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情况下,对同龄伙伴中理解自己的人,他们会感到亲切并倍加珍惜,久之便培养出了感情。
        3.关心呵护不能少。家庭中缺少关心呵护,一旦身边出现关心呵护他们的人,他们会感受到温暖,并希望这种感觉和感情能够长久。
        4.减少家庭矛盾。家庭矛盾会使孩子不愿意归家,便增多了在外面逗留的时间和接触不良事物的机会。
       
      5.小心过于压制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孩子的一些正常交往,父母应该理解和支持。压制孩子的正常交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便会发生父母越怕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的情况。
        6.预防效仿同龄人从众恋爱。应该对孩子加强个性化教育和培养,教育孩子不要随众人为亦为。
        7.避免接触色情信息。很多孩子接触到色情信息后,为了尝试性而恋爱。这种情况比例很高,也最易出现过错。所以父母要想方设法避免孩子接触到色情信息。
       
      8.心生爱慕巧转化。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一旦发现孩子有爱慕异性的趋势,应该及时介入。既要理解孩子,又要让他们知道这只是青春时期的一次情感萌动。


        问题二
        发现孩子发生过性行为怎么办
       
      1.不打骂不贬低。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本来就会出现自责、懊悔、恨自己等心理,父母的打骂和贬低会让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并对自己有更为糟糕的评价,易使孩子丧失自信、一蹶不振,甚至会走极端。
        2.表明父母不希望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的态度。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的原因。
        3.让孩子认识到过早发生性行为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告诉孩子要为这些后果承担责任。
        4.灌输忠诚专一理念和荣辱观念。避免女孩受挫折后“破罐子破摔”,避免男孩由此放纵而为所欲为。
        5.认真了解孩子相关情况。防意外怀孕,以便出了问题及时处理。
        6.灌输安全意识。鼓励抵制过早发生性行为,告诉孩子不做最好,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一定要采取安全措施。
        7.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避免发生非意愿性行为或一旦情感遭遇挫折后,受到打击。
        8.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防止过早发生性行为后带来的系列心理问题,如自责、悔恨、悲观厌世等。 (节选自《告诉孩子怎样爱———林艺性热线经典报告》)
      

 

 

封底名家推荐:

  

中学生性家教是个伟大的科学和艺术工程,林艺先生是优秀的工程师兼艺术家,他用深入浅出的生动笔触,引领“性家教”的双方(家长和孩子)拨开迷雾、走出误区。由于案例来自第一线,例例真实感人,分析到位,是国内性家教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家、社会学家、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家家乐》杂志常务副总编:刘巽达

 

 

林艺在这本书里写了一些父母和老师想知道却不知道的事情,还有一些父母和老师看了会大吃一惊的内容,但是如果你想知道孩子成长的需要和秘密,想要帮助他们,可以看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个捷径。

 

——作家、著名青少年性问题专家、《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作者 张引墨

 

爱,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性教育是一个让中国家长敏感得不愿触及、让孩子好奇得急于打开的潘多拉盒。如此,带来的结果却往往是潘多拉盒得以释放了它所有的魔力--让4000万青春期中学生和大学生们,一不小心就会在雨季中迷失;让每年超过250万不满18岁少女走向堕胎;让数以千计的孩子沾染疾病,身心遭受摧残……其实,正确地打开性教育这个潘多拉盒有一把钥匙--那就是爱,就是用孩子们能感受到爱的方式让他们懂得爱自己、懂得如何爱!而这本书向中国4亿孩子及家长传递的正是这样的理念及方法。所以,它值得每一个家长和孩子细细品读!

                             

——《中国学生健康报》副主编 王艳萍

 

林艺成了成千上万中学生信赖并且愿意向其敞开心扉的对象。可喜乎?可悲乎?我们一定要问问自己,问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孩子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不解可以去找师长,但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困惑,对自己的感情有了迷惘,却每每求助无门?林艺的意义不在于他给出的答案,而在于他关注的问题,不在于他开辟了一条性家教热线,而在于他利用了网络——一个既公开又隐秘的空间。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许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