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发质怎么改善:第三章 源远流长的崂山文化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52:46
第三节 崂山民间习俗和民间文学艺术

一、崂山民间习俗 

崂山偏处海隅,民风古朴淳厚,民俗风情以热情豪放,富有生活情趣而著称于齐鲁大地。每年元旦过后,随着中国民间大节——春节的临近,集市上卖春联、鞭炮和年画的摊位渐渐多了起来。一幅幅写着各种吉祥对句的大红春联高高挂起。一排排,一丛丛,把整个年集映衬得分外火红。

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的时节。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的祭海仪式。祭海的日子里,纯朴豪爽的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每年5月是崂山樱桃成熟的时节,也是一年一度樱桃会举办之时,红红的樱桃结满树枝间,清纯明慧的崂山女子摘下颗颗甜樱桃,招待参加樱桃盛会的人们,宛如一幅色彩浓郁的风情画。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崂山民间有清晨外出采艾蒿的古俗。采来的艾蒿插在自家的房门上,据说能杀虫去邪。端午节这天,崂山人多吃自家包的黄米粽子。

农历六月初六是崂山沿海一带的“海蜇生日”据说这一天每下一滴雨点,都会在海里生出一只海蜇。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这一天崂山民间有烙“巧果子”(先用油、鸡蛋、糖把面和好、再把和好的面放进桃、鱼、元宝等形状的木模子里压成小巧的面花,最后放在锅里烙熟)的习俗。用线把烙熟的巧果子穿成品串,挂在儿童的脖子上,边玩边吃,极富有生活情趣。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在这赏月团圆的节日里,崂山民间除了品赏月饼饮酒外,还吃一种传统的节日食品――麦煎。麦煎的制做方法很有特色;先用小麦面粉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麦煎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一天的主要民俗活动是爬山登高和赏菊。每年重阳节前后,崂山本地人、青岛市居民和外地的游客多到崂山各景区登高游览,观赏崂山秋季的迷人景色。

崂山民间传统婚俗富有情趣,花轿从男方家出发接新娘之前,要先将一对斧头用红线捆在一起放在花轿内。新娘子坐着花轿来到男方家后,新郎的母亲(若其母亲已去世,可由叔母或奶奶代替)忙着迎出来,用一方红布将斧子兜进新房内。因“斧”与“福”谐音,预祝这对新婚夫妇生活幸福。今天,崂山民间传统婚俗已经变化充实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新内容,新郎新娘在结婚典礼后常常身着礼服来到海边沙滩上共画心形,以代表两人从此永结同心,不再分开。

 

、崂山的民间文学艺术 

崂山的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民间故事、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及地方戏曲,无不充满生活气息,反映崂山的淳朴民风,其中尤以民间故事为最,它清奇别致,独具一格,富有崂山的乡土气息。  

    (一)崂山民间故事 

依山面海而居的崂山人爱讲爱听民间故事。崂山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充满传奇色彩和生活情趣,有中国历代名人名道士与崂山的故事,有崂山花草树木的故事,有海洋水族的故事,还有崂山奇峰怪石来历故事以及山中动物的故事等待。今天,还有上千个民间故事在当地民众中流传。崂山民间故事蕴藏量很大,种类多,内容广,质量高,为山东省所少有。它是在崂山这块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经过几代人的口头流传和加工,充满着浓厚的崂山乡土气息。在崂山的民间故事中,数量最多而且也最有崂山特色的当推风物故事、名人轶事和神话故事三大类。
  崂山民间故事的整理创作活动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年来,通过业余作者不断地深入民间采风,共搜集整理了4500余个民间故事,先后编印11个故事资料本。至1997年,共分类出版了16个故事专集,包括民间故事2172篇、454万字。其中,《崂山茶》等7篇故事和《崂山志异》故事集,先后获全国民间故事二等奖;《宋宗科故事集》和《崂山故事选》分别荣获山东省民俗成果一、二等奖;《黑二斩妖》荣获山东省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崂山民间故事全集》获青岛市第三届文学艺术作品一等奖。民间故事《枣孩儿》曾收进《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作品选》和《中国新文艺大系》。1979年7月的一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从青岛市区前往崂山视察。当车行驶到石老人景点时,工作人员指着海面上那座酷似老人的高大礁石,讲起了石老人的传说故事:东海龙王看上了这里远近闻名的渔家姑娘牡丹,派虾兵蟹将抢亲不成,便使毒计骗走了她。牡丹姑娘的老父亲闻讯赶到海边,站在齐腰深的海水里日夜凝视着波涛汹涌的大海,盼望着远离亲人的女儿能挣脱牢笼,早日平安归来。这样年复一年,他逐渐化成了一个面向大海屹立的石头老人。邓小平同志听了石老人的传说故事后,连声说道:“很美,很美。”

(二)崂山民间音乐 

崂山为中国道教名山,因而崂山的民间音乐也受到道教音乐的影响。清代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后,崂山地区始有道士乐队和村镇民间乐队。当时,演奏多以《离恨天》、《赏春》、《山丹花》三支曲牌为主。《离恨天》系崂山外山派道士“应风音乐”的主要曲牌,多用于道教仪式中,乐曲采用民族七声音阶,羽调与角调两种音阶交替出现,旋律委婉感人,每一乐句均有大甩腔,以应借念经唱和兼练气功的需要。当时,内山派各道观虽不把《离恨天》等列为应风道场音乐节目,但却吸收其精华部分作为古琴演奏的曲牌。道教音乐的流行与传播,推动了崂山地区民间器乐的蓬勃发展。民国年间,演礼、书院、吴贾村、彭家台等地的香火会和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演奏的曲目为明代郭勋的《赏春》、张禄的《山丹花》及传统曲牌《泰山景》、《将军令》、《昭君》、《归去来辞》、《梅花三弄》等,许多曲目流传至今。彭家台村民间乐队的演奏闻名山东省、青岛市,1987年该村的民乐合奏《山丹花》获山东省广播电视奖。清末至民国时期,崂山地区流行唢呐及笙、管、笛、箫、四弦、古琴等。20年代,风琴、铜号、小提琴等西洋乐器逐渐传入。建国后,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与提高,除有各种中、西乐器外,电吉他、电子琴已开始流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崂山地区的群众文化生活空前活跃。 

(三)崂山民间舞蹈 

崂山地区的民间舞蹈,主要是群众在春节期间自发性的娱乐活动,有较深的群众基础。长期流传并保留下来的崂山民间舞蹈,大体可分5大类10余种。
  秧歌类 崂山地区的秧歌是由即墨传入的。1924年,中韩镇大麦岛村就兴起了“地秧歌”,共有16个角色,大多扮演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如黄天霸、杨香武、孙悟空、白蛇、青蛇、货郎、县官等,角色按戏剧扮像。建国后,崂山地区的秧歌突破了旧的传统形式,扮演工农兵,参加各种宣传活动,歌舞并举,生动活泼。
  高跷类 高跷传入崂山地区已有上百年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宅镇沟崖村组织了崂山第一支高跷队,当时的高跷腿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5厘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沟崖村几个在河南许昌做木工的人,引进了许昌的高跷技艺,跷腿高度也增加到60~80厘米。现今,每个镇都有四五支高跷队,一般只在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演出。
  道具舞类 手或身披道具而舞,是崂山地区民间舞蹈的一个特点。现有的道具舞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硬架子道具舞,如“跑驴”、“跑旱船”、“水族舞”、“太平车”、“人力车”、“大头娃娃”等,活动较为普遍。第二类是软架子道具舞,如“龙灯舞”、“狮子舞”,因道具制作上技术复杂,造价昂贵,而且表演技巧难度大,故不普及。历史上崂山地区有两处著名的龙灯舞,一是北宅镇五龙村的龙灯舞,始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龙身长9节,全长11米,每到春节去即墨城表演,他们表演的“串龙”、“大小五花”、“滚龙”,方圆百里闻名;二是中韩镇孙家下庄的龙灯舞,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龙身长40米,晚间龙身内点燃蜡烛,光彩夺目,颇为壮观。
  杂耍类舞蹈 杂耍类舞蹈有流行在沙子口镇姜哥庄的“灯官”、“撬官”、“抬阁”,北宅镇沟崖村的“猪八戒背媳妇”、“锯大缸”,还有中韩镇中韩村的“太平车”、石老人村的“拉人力车”等。
  地摊文武戏 地摊文武戏是崂山地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它要求演员绑上腿子能跑高跷,卸下腿子能唱文武大戏,而且唱、念、做、打均见功力。解放前,中韩镇大麦岛以唱《春秋配》、《打渔杀家》、《小放牛》等文戏见长;沙子口镇段家埠村则以擅演《铁公鸡》等武戏著称。现今,这种表演形式逐渐失传。  

(四)崂山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崂山剪纸 崂山剪纸可以追溯到清代咸丰年间,已拥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崂山剪纸取材于崂山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及民俗风情,对传统的剪纸技法进行大胆丰富和创新,风格明朗轻快、细腻古雅、纯朴粗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些剪纸,反映了崂山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纯真的生活情趣和幽默感。崂山剪纸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奖。2006年崂山剪纸传承人之一苏霞的作品《喜上梅梢》、《双鱼喜》被《中国剪纸艺术名家大典》收藏。
  孙家下庄舞龙 孙家下庄舞龙约有150余年的历史,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1851年)就有舞龙的传统。孙家下庄的舞龙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舞龙做工讲究,套路编排构思巧妙,风格别致;动作难度大、技巧性强;动作与伴奏音乐和谐配合、完整统一,整个套路既有观赏价值,又能强身健体,是崂山人民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东韩舞狮 东韩村的舞狮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特点是外形夸张,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表演时能模仿狮子的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还能展示“耍长凳”、“梅花桩”、“跳桩”、“隔桩跳” 等高难度技巧。东韩舞狮将舞蹈、杂技和武术熔为一炉,同时具有极高的竞技及艺术价值。
  崂山柳腔 在崂山山区居民中备受喜爱而久演不衰的地方剧种当推柳腔。柳腔由民间说唱的“肘鼓子”形式发展演变而成,距今约有三、四百年历史。柳腔传入崂山地区约100余年,初盛行于崂山西部,民间的柳腔戏班初创于此,并迅速传播、发展,授戏及演出盛极一时。柳腔的曲调有花调、悲调(亦称悲宫)及快、慢、垛、数、散、摇、哭头、二六、流水、南锣、娃娃腔多种板式。其中花调和悲调是柳腔的基本唱腔,其用尾声向上翻的“勾勾腔”是柳腔的典型声腔,表现出其特有的韵味。因其通俗易懂,戏文中又多用乡土语汇,唱腔委婉动听,表现粗犷朴实,故在崂山山区颇为流行,男女老少莫不喜爱,大凡崂山人都能唱几句柳腔戏,有“小人一落地,哭声活像柳腔戏”之说。尤其崂山山区的妇女更为柳腔戏所倾倒,至今,此处的老、中年妇女哀伤时,有的仍用柳腔的“悲调”倾诉原委,可见流传之深广。在崂山民间,村办业余柳腔剧团曾很活跃,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有20多个,如峪夼村、王家村每到春节搭台唱戏,在青岛地区远近闻名。
  崂山民间曲艺 20年代初,崂山地区流行、评话、东路大鼓、渔鼓、打牛骨头、呱哒板等曲艺说唱形式,因其内容生动通俗,说唱简单易行,故长期为山区农民所喜闻乐见。操此业者多为盲人或民间艺人,于村镇集市演唱赖以糊口。有些读过经书的老学究常以闲时聚乡邻谈古论今,说书消遣,所说书目多为《杨家将》、《说岳》、《三国演义》、《封神榜》、《聊斋》等。建国后,民间曲艺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配合形势和各项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活跃在山区各乡村。同时,业余曲艺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
  崂山九水拳 崂山九水拳是居住于南九水地区的刘氏先民们独创的集健身、自卫等功能为一体的一套拳法,流传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九水拳具备长拳为虚,短拳为实,虚中有实;看似不成套路,杂乱无章,实则乱中有序;武与功同练,内外兼修等特点,实用性强。崂山九水拳因一直奉行只传授刘姓同族中的男性的祖训,所以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原始生态性,是崂山人民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崂山茶道 “崂山茶道”是集琴、棋、书、画、诗、花六艺为一体,融佛、道、儒三教于一炉的茶文化体系,崂山茶与道家的关系可追溯至两千年前。在崂山,从道士佛陀到文人学士以至平民百姓,都把茶看得圣洁非凡而不可方物,并形成用茶供神的“奠茶”民俗。“崂山茶道”以各类茶艺、茶事活动为内容,以品茶论道为宗旨,不断丰富北方茶文化内容,开创崂山茶文化先河,受到国内茶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枯桃花卉种植技艺 枯桃村有500年养花历史,享有青岛“百年花村”的美誉。枯桃村村民个个都是养花的行家里手。枯桃花卉品种丰富、栽培技术先进。不少业户逐步实现了花木品种良种化,培育措施集约化,生产管理工厂化、科学化。一年一届的枯桃花会不仅推动了枯桃花卉的产业化进程;而且促进了花卉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观赏、娱乐平台。
  北宅樱桃种植技艺 北宅是青岛市著名的小水果之乡,樱桃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崂山北宅樱桃耐干旱瘠薄。自1996年举办第一届北宅樱桃节至今,崂山区政府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现代的种苗繁殖和成苗管理技术,北宅樱桃从栽培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青岛市的名牌旅游观光产业,深得广大居民和游客喜爱。2005年5月16日崂山区北宅街道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樱桃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