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短发造型图片:一定要把人物写得淋漓尽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8:36:14
  一定要把人物写得淋漓尽致
  —《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姜英爽访谈
  ●“对话”的精彩一定要把人物做透,做到淋漓尽致,不在于文章长短,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性格、内心想法要跃然纸上,要让他们说真话,要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真的不容易。
  ●如果你的位置摆得跟对方不平,你很容易被对方左右,或者你会遭到对方的心理排斥。时刻记住,你是个记者,客观是你的追求,所以,“对话”一定要有新闻感。
  ●妞妞的报道最后能发出来,反映出《南方都市报》做新闻的特点:一则,体现了敢抢新闻、追求独家新闻的传统;二则,维护了报纸一贯的形象;三则,承担了一定的政治风险,但我们都感觉像“打了场大胜仗”。
  ●《南方都市报》跟其他报社在做新闻方面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像和洪水抢时间一样,有敢“闯”的主动意识。
  ●有时候想想,媒体是个青春饭,等我们都老的时候,我们在哪里呢?我们不可能呆一辈子。很多人觉得自己是“新闻民工”,的确跟民工一样,没有三险,吃青春饭。这种情况是不够合理的。
  姜英爽,女,山东平邑人,2000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现任《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对话栏目记者,从事新闻人物专访工作。曾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新闻人物深度报道作品,如《妞妞资产大起底》、《阿星杀人事件透视》、《罗刚:我不后悔接这个电话》等  让人物的性格和想法跃然纸上
  张志安(以下简称“张”):你在《南方都市报》做了多年“对话”记者,肯定积累了不少报道经验。你觉得,做“对话”最关键的是什么?
  姜英爽(以下简称“姜”):“对话”的精彩一定要把人物做透,做到淋漓尽致,不在于文章长短,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性格、内心想法要跃然纸上,要让他们说真话,要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真的不容易。所以,“对话”真的不好写。
  不要问那些枯燥的话题,要把文章当作电视节目,想想假如你在电视机前,看到这样问答的电视节目,会不会转台?能让你看下去的是什么问题?那就是个性化的、生动的、感性的问题。这里头,包括问题的提出,也包括受访者的回答。这就是对话写作的要点。我的经验是,在采访写作时不断提醒自己:你看看你的稿子,有没有人会看?一个问题,可能采访对象100句话,但你用的只有三四句。盲目拉长对话是最可怕的,平庸的对话会伤害到这个人物。我的体会是,越高明的人要我删除的回答越少,像吴仁宝、王宏斌这类人物,几乎从来不加任何删改,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象他们那样。
  张:你们一般怎样选择对话人物?
  姜:我认为,新闻人物也好,新闻事件中的小人物也好,必须要有把握,很清楚要去跟他谈什么,只有预测出彩的几率是80%才去采访。有一次,同事建议我去采访湖北立川投毒的老太太,我说不好做,她是个农村老太太,刚刚死了丈夫去投毒,可能思维混乱什么想法都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对话。她又问我,为什么可以确定江西矿难生还的人可以做对话?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报道做了这样的判断:他们现在头脑很清楚,可以记起来井下的事情,而且一个领头的人在这八天里发挥了很重大的作用。有报道说,他兴致很高,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此其一;四个活人,在井下的八天,经受饥饿、死亡、黑暗的考验,到获救,经历了大悲大喜,肯定有感受、有情绪。怎么熬过来的?这些都是对话的内容,哪怕他不擅言辞,也一定有故事可讲,此其二。基于这两个判断,我决定去采访他们。事实证明,成功了。
  张:做“对话”,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流或交锋很重要,采访现场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后报道的效果。说说你的感受和经验吧。
  姜:前期准备很重要,如果采访对象觉得你很无知,连一些基本常识都要问,你的采访八成不会成功。所以,一定要有备而来。问些什么问题呢?不要像新闻发布会。记者的态度很重要,无论高官还是平民,都要保持不卑不亢,不要被对方的态度所左右。对方是个你敬仰的大英雄,你不能随着他的思路走,对方是个你讨厌的大恶徒,你不能怀着厌恶的心情去居高临下。如果你的位置摆得跟对方不平,你很容易被对方左右,或者你会遭到对方的心理排斥。时刻记住,你是个记者,客观是你的追求,所以,“对话”一定要有新闻感。
  捕获采访对象话里任何有用的信息
  张:具体来说,你是怎样向采访对象提问的?
  姜:有这么几个原则。
  一、尽量少问人家问过的问题,否则,采访对象尤其来头比较大的人物很容易看不起你,或者至少不会对你侧目。你要先摔出几个重磅问题,让他重视你。如果必须问旧问题,那就放在最后问,而且要说明,我知道其他人问过这个。
  二、不问大的、空的问题。什么职务,工作数据之类,尽量不要问,这些写出来很枯燥无味。
  三、敏感的问题后问,而且要艺术的问,比如,这个人有很多争议,你也可能反对他,但你要这样问:“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你……”让他感觉你站在他那边的,他肯定会驳斥你提出的“那些人”的看法,也就达到了你的目的。而且最好是面带微笑甚至是用轻松的口吻去问,即使是咄咄逼人的问题,也不要丧失你真诚的目光。我个人很不喜欢居高临下、先入为主的口吻去采访、逼问别人。
  四、把对方当成一个最平凡的人,换位思考,把你自己假设成他。如果你是他,处在他的位置,你最痛苦最在意的是什么?你会在哪个地方犹豫?事实上,他即使再有名,也跟你有一样的情感,你拿这些问题去问他,一定可以成功。
  五:多问细节上的心理变化。如果你采访一个官员,那么要多问“你觉得呢?”“你的想法呢”,这些问题可能会有意料不到的回答,而且这种方式会很可能会把对方的官腔十足的回答抛弃。
  六、巧妙设置“圈套”。有些人可能根本不会向你谈敏感问题,或者你虽然说服他接受采访,但你感兴趣的却是那些敏感的问题,怎么办呢?你要动脑筋先设置“圈套”请他跳进来。
  比如,因为广州留交会我去采访广州常务副市长林元和,可我很关心他自己的故事。他是上海知青,在安徽插过队,几年前从安徽调来广州。我很想知道,一个上海人在广州做市长是什么感受?他肯定不会直接回答我这些问题的。怎么办呢?我就设计了个问题问他:“林市长啊,我去问过好多留学生,他们说,不喜欢广州,是因为广州讲白话,他们觉得听不懂白话会吃亏,不如深圳,都是讲普通话。”他果然听了摇头说:“不会,不会嘛!我就是上海人,也不会讲白话,怎么没有觉得在广州受歧视啊?”我们的话题,就很自然就转到了他的上海人身份上……所以,在采访过程中你的头脑一定要清楚,捕获采访对象话里任何有用的信息,然后步步进逼、诱导深入。
  张:再举个例子说说你是怎么“步步为营”的如何?
  姜:举南街村对话的例子吧。那篇报道中有这么一段:
  记:许多老的南街村人可能会做到一心为公讲奉献,可是现在有一些人反映,南街村的许多年轻人距离南街村精神越来越远。反正工资都是一样,分配实行供给,他们都在混日子,吃大锅饭,甚至损公肥私,把公家的东西拿回家。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出现在南街村呢?
  王:这种现象不但年轻人有,中年人、老年人也有;不但过去有,现在有,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还会有。
  记:关键是这样的趋势是不是越来越明显呢?
  王:我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少数的,个别的,不是大多数的,不是主流。如果南街村被这样的人占据了主流,那南街村不会有今天。
  在这里,我的第二句问话肯定是事先无法准备的。我问他第一个问题,他回答很狡猾,说自古就有,但我没有上他的当。记者如果敏锐些,文章的精彩也出来了。
  再举个例子:
  记:我有个很强烈的想法啊,你现在跟我在谈这个永动机,谈到这泼出去的2000多万元,你能够一笑了之;如果是别人,你身边的其他人犯了这样的错误,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你会怎么处置他?
  王:我会免他的职。让他赔偿是赔不起的。
  记:你是怎么处理自己的呢?
  王:我在村民大会上做了检讨。这是我一生所犯下的最大的一个错误。
  记:大家最后原谅你了么?
  王:算是原谅了吧。
  记:你呢?你原谅你自己了吗?
  王:我不能去原谅自己。可以说这个错误永远在我脑海里不会忘记。
  在这个时候,我就巧妙的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别人犯了此类错误会怎么样?然后忽然把话题引到他身上,而且在他说村民原谅了他之后,我追问了一句:“你是否原谅了自己?”自然把他的回答引向了深入。
  张:有时候碰到一些比较“麻烦”的采访对象,老跟你东拉西扯,怎么办?
  姜:的确很多人喜欢把话题扯来扯去,跟采访的主题无关,这是最头痛的。比如,我采访过的罗刚,他有很多偏激的废话,根本不能用。怎么办?这时候,要及时而温和地打断他,告诉他:“我们的栏目是这样的,交谈的原话要登到报纸上去,所以你要斟酌每个回答,不要太罗嗦了,否则就不精彩了。”有一次,我采访河北被关十二年救出来一案,电话采访免费为之代理五年之久的牛炳宜女律师。她很热情,也很健谈,结果从晚上八点一直聊到十二点,把我家的电话费都打爆了。好在她的回答很精彩,刨去那些不能用的,还是可以的。所以写稿的取舍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对话”,普通人的比例更大些
  张:同样是做对话报道,不同的媒体形态肯定有不同的要求。你怎么看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节目形态和特点?
  姜:我曾经刻意研究过央视的《面对面》,尽量看他们的节目,没时间看的就看他们文字版,而且由于陆步轩,高耀洁、吴仁宝等人,他们和我差不多同一时间做过采访。我从受访者口中也问了些《面对面》的录制时间、人数等情况,初步作出一些总结。他们那个节目的定位和《南方都市报》的“对话”几乎完全相同。他们的定位也是新闻人物,准确的说,是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哪怕是小人物。他们大部分还是做名人但有一些也涉及普通人,比如一个为了讨工钱把老板告上法庭的民工带头人。
  我们的“对话”,普通人占得比例大一些,因为相对而言,他们媒体优势大一些,采访对象好约一点,我们约到得名人少一些,并不是我们不想约。但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为什么呢?他们可能不屑于做小人物,可能怕不出彩,怕受访者素质不高,节目不精彩,没人关注,但实际上有些事件中的小人物真的很感染人,比如矿难中的矿工就是如此。当然,做小人物的对话要冒一定的风险,《面对面》的风险比我们更大,他们成本更高,而且上电视声画俱备,小人物很可能在聚光灯前失态。但是面对我,他们可能更放松,也更容易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关于制作模式,他们为了采访一个人,王志要带着七八个人的摄制团,包括三个摄像,其余是编导。王志其实只是他们的代表,是编导们智慧的体现,但这不能说明王志没有头脑。准备再充分,现场反应如呆瓜,也不行。编导们做的事先准备是成功的一半,但采访者的现场反应、挖掘、追问,应该是另外一半。我的感觉是,《面对面》节目出现了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因为每周两个人物,的确,密度比较大。他们很难保持节目的一贯的高质量。这些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物采访类题材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采访对象的谈话智慧水平的高低。
  张:你肯定也过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觉得怎么样?
  姜:《鲁豫有约》的良莠不齐更是问题,而且定位也出现比较大的变化甚至是不统一,比如他们曾经一度做名人的情感问题,现在什么人都上了,什么内容都有了。比如,近期他们也做娱乐界的人物访谈,包括曾志伟,却再没有毛阿敏、金星、杨钰莹上节目时那种动人心魄的感觉了。不过,他们每周一期倒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鲁豫在节目中也更多是一个倾听者,新闻味道和交锋味道已经逐渐淡化了。
  张:你做的“对话”报道,在《南方都市报》属于深度报道小组,能介绍下你们报社“深度”和“对话”的简史吗?
  姜:《南方都市报》是从2002年3/4月,推出“焦点”“时评”和“对话”。当时的焦点和对话都做本地题材,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州和深圳两地的新闻本地化,深圳和广州各做各的。我在广州做,两地读者看到的内容不一样。到2003年3月,《南方都市报》正式成立深度小组。2003年4月1日,报社取消“焦点”,正式推出“深度对话”,开始走全国化道路。
  “妞妞事件”报道像“打了场大胜仗”
  张:你和同事合作的有关“妞妞事件”的报道曾经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请介绍下这个报道出笼的过程吧?
  姜:这篇报道2004年11月5日见的报。我们的编委方三文比较擅长从网络上获得新闻线索,11月3日,他打电话给我,说当时网上流传一封信,一个家长写的,关于自己的孩子被要求看电影《时差七小时》,还要买书,电影女主角的父亲是深圳某市委副书记。方建议我找妞妞做个对话,一则给予她解释的机会,二则采访到这样的人物有新闻价值(之前深圳报纸报道她是少年作家,大篇幅宣传她的书《长翅膀的女儿》)。
  根据方给我提供的电话,我联系上妞妞,约定后天接受采访。但接下来传言四起,再联系妞妞时,她又谢绝了采访,我拼命争取,说要给你澄清的机会,最后约她在深圳书城“得意堂”咖啡厅采访。采访时,我很委婉含蓄地提到这个事情,她讲述了不少关于她父亲的事情。
  第二天,媒体的关注从网络蔓延到平面媒体,各媒体都纷纷开始质疑。妞妞希望这个对话稿能帮她澄清传闻,希望报社早点发稿。但考虑到事情的敏感,以及担心读者会以为报社在给妞妞粉饰,总编辑不同意发这个对话稿。这时候,深圳记者站的记者傅剑锋在他一个跑工商的同事建议下,从网上查出给妞妞电影投资的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妞妞本人。再逐个查实,发现这个妞妞是多家公司的股东。于是,方三文让我们去调查,希望我再对妞妞做个对话,就以报社名义联系妞妞的经纪人,解释下上次对话没发的理由,希望补充采访下。第二天,妞妞在机场用IP电话打到我手机上,做了一个补充对话。根据形势判断,我感觉这个稿子很难见报,方三文说“做好随时发稿的准备”。后来终于见报了,让我们都很激动。
  张:当时,这篇报道发出来后,效果怎么样?
  姜:权衡再三,我们没有在报道中点出妞妞父亲的名字。但是报道出来的当天,2004年11月5日,报纸在深圳卖“疯”了,几乎所有深圳人都在谈论这个事情。这篇报道出来后,深圳本地的报纸不再象过去那样大篇幅的报道妞妞。之前,当地报纸报道《时差七小时》在深圳大学搞活动时,曾用“时代的榜样和青春的偶像”来分别形容妞妞和陈冠希。
  妞妞的报道最后能发出来,反映出《南方都市报》做新闻的特点:一则,体现了敢抢新闻、追求独家新闻的传统;二则,维护了报纸一贯的形象;三则,承担了一定的政治风险,但我们都感觉像“打了场大胜仗”。
  张:这个新闻的线索最早是从网上来的。能否简单介绍下,网络媒体对你们做深度报道的影响?
  姜: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吧:
  1、获取线索。我们深度报道的很多报道线索都来自网络,平常不采访写稿的时候,也会经常上网浏览。我个人经常去的站点有猫眼看人、凯迪网、新浪和天涯社区等。妞妞事件、黄金高等题材,都是来自网上的。当然,我们更倾向于做本地题材。
  2、报道反馈。过去,我们集团的网站更新很慢,新闻要到下午才出来,也没怎么跟新浪等网站建立协作机制,现在要好很多,比如搜狐会经常注意我们的稿子。一般新闻出来当天,我们会上新浪看看,有没有被转载或上首页,阿星杀人的事情他们就做了个很大的专题,妞妞事件的报道也被转载到各大论坛,网上反馈非常热烈。猫眼看人论坛上还有网友把当天报纸都拍了照片传上去。我们非常注意网上的反响,对我们来说,这既是反馈,也是支持。当然,网友有时候的反映是偏激的,而且网友往往更偏爱某一种类型的新闻,不能作为一篇稿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南都做新闻有敢“闯”的主动意识
  张:很多人说《南方都市报》有敢“闯”的新闻意识,除了“妞妞事件”的报道,也许还有很多事情能让你感觉到这点吧?
  姜:当然能。《南方都市报》跟其他报社在做新闻方面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像和洪水抢时间一样,有敢“闯”的主动意识。这点我们跟上海、山东等一些同行记者交流时深有感触。就算是平常发通稿,我们报社也总想做独家。程易钟主持报社工作的时候,就形成了强调“接近事实本身”的传统。这一点,既有他本人的性格特点在里头,也受到西方和香港媒体的很大影响。
  2003年9月份,我们做刘涌案的报道。虽然不能从正面做这个案子,但可以采访这个主辩护律师,所以我去北京采访了他。稿子上版后,值班总编辑要撤这个稿子,但我们深度的主管坚持应该发,后来对稿子做了些处理后还是见报了。稿子里头没有正面提“刘涌案”,只说“黑社会头子”等。篇幅有两个版,对话文字从6000字减少到4000字左右。
  2004年,我们做黄金高的稿子也是这样,时间上非常抓紧。周六,深度记者鲍小东在网上看到“防弹书记黄金高”的消息,跟领导沟通选题后,马上赶到福州连江县去采访。我周日下午6点多接到编辑部电话要求,当即从深圳赶到广州,坐飞机去当地,晚上12点赶到福州。第二天上午6点赶到连江,周一下午4点做完采访,9点就把稿子赶出来,传给编辑部。十分钟后,编辑打电话给我,说稿子不能发。我们做深度记者的,经常要面对这种情况。
  张:你的有些深度稿件写完后,被“毙”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姜:主要是两方面原因,政策因素和时效因素。比如,以前做的“黄金高的对话”和“锦州交通银行案”等稿子,也因为各方面的政策原因最后没出来。最近写的一个关于“魏书生住豪华宾馆”的稿子没发出来,因为中间隔了五一,时效性不强了,也没有新的由头。
  张:象你这样的深度记者,在报社的薪酬和待遇怎样?包括最“毙”的稿子是否有稿费的适当补偿。
  姜:如果因为政策原因没发出来的稿子,报社是会有补偿的,虽然稿费会比见报稿打个折,但是我们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有些内容的稿件的确是我们报社没有办法发的。待遇?我个人觉得还不错。包括我们报社现在正在推行首席记者制度,这也是对我们优秀记者的一个尊重和认可。
  张:象你这样年轻的记者,在报社专职写“深度”,应该说还是很受重用的。你觉得,《南方都市报》这方面的用人策略如何?
  姜:在都市报的四年,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提高最快的四年。我们报社很善于挖掘和使用年轻人,只要你有能力有特点就有发挥的空间。不会论资排辈,不看重背景,而看重能力。学历有一个基本要求,本科,有些优秀记者想来《南方都市报》,但一般情况下,报社非本科不肯。都市报的机构设置不算臃肿,因为每天有100多个不同的版面,那么大的信息量要处理。中层干部多些可以保证每个编辑记者随时能找到领导沟通。
  我觉得都市报更像一个公司,而不是一个机关。工作对我们来说,既是事业,也是饭碗。在深度做跟跑条线不太一样,我们完成稿子就很自由,可以自己安排。
  (本文选自《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张志安/着,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