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粉瘤的图片:国民革命军上将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8:03:04
                                                 国民革命军上将录
 以下把1935年至1949年间国民党军上将的授晋情况一一细表如下: 1、特级上将1名:蒋中正(蒋介石,1935年4月1日授任
2、一级上将17名:陆军一级上将16名,海军一级上将1名。

1935年4月2日授任8名:阎锡山(1946年7月留退延役)、冯玉祥(1946年7月退为备役)、张学良(1937年1月被褫夺)、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1935年9月6日授任1名:陈绍宽(海军一级上将);

1938年1月22日追晋1名:刘湘(抗战中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8年6月14日追赠1名:曹锟(死不附逆、忠贞爱国,原为北洋上将);

1939年5月13日晋任1名:程潜(原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9年12月9日追赠1名:吴佩孚(死不附逆、忠贞爱国,原为北洋上将);

1940年5月18日追晋1名:宋哲元(抗战中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二级上将);

1944年2月2日追晋1名:陈调元(抗战中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二级上将);

1945年10月3日晋任1名:白崇禧(原为陆军二级上将);

1947年2月21日晋任1名:陈诚(原为陆军二级上将)。

3、二级上将34名:全是陆军二级上将

1935年4月3日授任20名:陈调元、何成浚(1946年11月退为备役)、朱绍良、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刘峙、万福麟(1946年7月退为备役)、何键、白崇禧、刘镇华、顾祝同、商震、傅作义(1949年2月被褫夺)、徐永昌、于学忠、杨虎城、蒋鼎文、龙云、徐源泉;

1935年12月10日授任1名:杨爱源;

1936年1月11日授任1名:程潜;

1936年12月31日授任1名:李烈钧(专为担任审判张学良的军事法庭审判长而授衔);

1939年5月2日晋任2名:陈诚(原为加上将衔)、卫立煌(原为加上将衔,1942年1月9日被“革去陆军二级上将”降级为陆军中将,1943年11月23日复任陆军二级上将);

1944年2月9日晋任1名:薛岳(原为加上将衔);

1945年10月3日晋任2名:张治中(原为加上将衔)、张发奎(原为加上将衔);

1946年6月13日晋任1名:余汉谋(原为加上将衔);

1947年2月21日晋任3名:熊式辉(原为加上将衔)、陈仪(原为加上将衔)、邓锡侯(原为加上将衔);

1947年11月18日晋任1名:邹作华(非现役,原为加上将衔);

1947年11月21日授任1名:孔庚(并予除役,即授予退役陆军二级上将军衔;非现役,原为国民党军早期中将,时年75岁)。

4、上将54名:陆军上将51名,海军上将3名。

1935年4月3日追赠1名:范鸿仙(民国先烈);

1935年4月6日追赠1名:石青阳(积劳病故);

1935年7月15日追赠1名:谭人凤(民国先烈);

1935年10月18日追赠1名:张开儒(积劳病故);

1936年4月2日追赠3名:王金铭、施从云、白毓昆;(均为民国先烈)

1936年6月24日追赠3名:徐镜心、刘浦霖、簿子明;(均为民国先烈)

1936年7月23日追晋1名:李生达(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6年11月23日追晋1名:王均(事故去世,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7年7月31日追晋2名:佟麟阁(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赵登禹(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7年12月6日追晋1名:郝梦龄(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7年12月11日追晋1名:饶国华(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1838年追晋1名:王铭章(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9年3月追晋1名:张諝行(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9年3月23日追晋1名:蒋方震(字百里,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9年9月23日追晋1名:陈安宝(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9年11月19日追晋1名:吴广新(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9年11月21日追晋1名:廖磊(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1940年7月7日追晋1名:张自忠(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1941年9月29日追晋1名:唐淮源(抗战失利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

1943年6月12日追赠1名:蒋作宾(积劳病故,民初将领);

1943年9月10日追晋1名:陈训泳(海军上将,积劳病故,生前为海军中将);

1944年6月22日追晋1名:李家钰(抗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1945年4月9日追晋1名:张定璠(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45年5月25日追晋1名:陈季良(海军上将,积劳病故,生前为海军中将);

1945年5月28日追晋1名:邹洪(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46年7月31日晋任4名:张之江、鹿钟麟、王陵基、王树常;(均为原加上将衔,并予退为备役)

1946年7月31日授任8名:李济深、但懋辛、李杜、张钫、石敬亭、郭汝栋、周濂、金汉鼎;(均为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6年10月19日授任1名:张贞(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6年11月22日授任1名:萨镇冰(海军上将,并予除役,即授予退役海军上将军衔,时年88岁);

1946年12月7日晋任1名:吕超(原加上将衔,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1月6日晋任1名:蔡廷锴(原中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1月19日授任1名:俞飞鹏(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2月28日晋任1名:姚以价(原中将,并予退为备役);

1947年6月13日授任1名:陈铭枢(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

1949年1月追晋5名:李明(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黄百韬(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陈章(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邱清泉(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熊绶春(内战阵亡,生前为陆军中将);

5、陆军中将加上将衔55名

1936年9月12日授加1名:张发奎;

1936年9月12日加衔1名:余汉谋;

1936年9月26日加衔9名:张治中、张之江、钱大钧、鹿钟麟、陈诚、卫立煌、马鸿逵、薛岳、刘建绪;

1936年12月16日加衔2名:庞炳勋、孙连仲;

1936年12月16日授加1名:盛世才;

1937年1月8日加衔1名:吕超;

1937年3月13日加衔1名:李品仙;

1937年3月31日加衔1名:邓锡侯;

1937年4月10日加衔1名:朱绶光;

1937年4月12日追加1名:黄慕松(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7年5月14日加衔2名:廖磊、夏威;

1937年6月7日加衔1名:王树常;

1937年9月2日授加4名:黄绍竑、黄旭初、陈仪、熊式辉;

1937年9月2日加衔1名:邹作华;

1937年9月18日加衔2名:刘文辉、杨森;

1937年10月15日加衔1名:杨杰;

1937年10月22日加衔1名:刘兴;

1938年1月28日追加1名:周浑元(积劳病故,生前为陆军中将);

1938年2月2日加衔1名:贺耀祖;

1938年10月24日加衔1名:唐式遵;

1939年5月2日加衔2名:张自忠、孙震;

1939年5月13日授加1名:卢汉;

1940年5月25日加衔3名:潘文华、王瓒绪、王陵基;

1941年3月19日赠加1名:贾德耀(追赠为陆军中将,特加上将衔;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5年10月3日加衔1名:胡宗南(黄埔一期,国民党军在大陆期间唯一的“上将黄埔生”);

1945年11月19日赠加1名:井勿幕(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6年1月12日赠加1名:方策(追赠陆军中将特加上将衔,生前为民国将领);

1946年2月18日加衔1名:汤恩伯;

1946年6月13日加衔2名:黄祺翔、罗卓英;

1947年6月特加1名:伯达马宁尔;

1947年8月9日加衔1名:林蔚;

1948年3月26日追加1名:鲁英麐(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

1948年5月17日追加2名:刘戡(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中将)、严明(破格追晋陆军上将衔;内战兵败自戕,生前为陆军少将);

1949年2月21日加衔1名:李汉魂;

1949年5月24日加衔1名:刘士毅;

1949年8月17日加衔1名:马步芳。
      综上所述,在1935年至1949年间,见于国民政府公报的国民党军上将军衔获得者共141名,其中特级上将1名(授任1名)、一级上将17名(授任9名、晋任3名、追晋3名、追赠2名;陆军16名、海军授任1名)、二级上将34名(现役军人授任22名、现役军人晋任10名、非现役者晋任1名、非现役者授任1名)、上将54名(授任12名、晋任7名、追晋24名、追赠11名;海军授任1名、海军追晋2名)、加上将衔55名(加衔38名、授加8名、特加1名、追加5名、赠加3名),以上共161人次(其中有20人的军衔升迁过,陆军各种上将146名,海军各种上将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