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教学视频:共济会资料:共济会员自由哲学家波普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3:04

共济会资料:共济会员自由哲学家波普尔

(2012-01-05 10:09:14) 转载标签:

杂谈

卡尔·莱芒德·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于1902年6月28日出生于 奥地利。他的家庭有犹太血统,但皈依了基督教。他的父亲西蒙·西格蒙德·波普尔是维也纳大学的法学博士,一个拥有自己事务所的律师。同时,老波普尔也是一个积极的社会工作者。作为当时还处
于非法状态下的共济会成员,他热心从事管理孤儿院和收容所的社会福利事业。当时的欧洲处于自由主义和专制主义对立的格局之中,老波普尔是代表了激进自由主义主张的英国哲学家斯图亚特·穆勒的信徒。他又是一个涉猎广泛、多才多艺的学者:精通希腊文,在历史学研究中颇有造诣,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波普尔家中有一个收藏甚丰的图书馆,里面既有从柏拉图的著作, 也有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和伯恩斯坦等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波普尔的母
亲燕妮出生于音乐世家,擅长钢琴。儿童时代的波普尔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
满屋书香和音乐的气氛之中。据他在自传中所说,他8岁时就开始想到有关
空间无限性的问题。从12岁开始,试图阅读父亲藏书室中的哲学书籍。先后
读了斯宾诺莎、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著作。虽然小波普尔对这些著作似懂非
懂,但他已经接触到了哲学的真谛——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在他15岁时,读了瑞典剧作家斯特林伯格的自传。这本书始终强调词的意义的重要性。波普尔觉得这种过分的强调近乎蒙昧主义。
他由此领悟出一条终生都恪守不渝的原则,这就是:决不要纠缠于词和意义
的问题。这条原则与当代英美哲学的主流——分析哲学对词义的偏爱格格不
入。因此,波普尔即使在成名之后,在英美哲学界都有落落寡合之感。


中国人对波普尔并不感到生疏,他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被介绍进来的第一个西方现代哲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中,这位以“科学和民主”为主题的哲学家,一时成为关注的亮点。然而,这股“波普尔热”现在已经为“海德格尔热”、“后现代热”、“尼采热”等后起的时髦话题所替代。在政治哲学领域,人们现在热衷于罗尔斯、哈耶克、列奥·斯特劳斯,却很少提及波普尔,这在我看来,是一件奇怪的事;至少在谈哈耶克时不谈他的这个同乡和同道是很奇怪的。

以上摘自《赵敦华讲波普尔》

北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