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协会:慧眼识别被埋没的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43:22

 

 

 

 

慧眼识别被埋没的人才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以人为本”都可以说是一句至理名言。被埋没的人才有如待琢之玉,似尘土中的黄金,没有得到公众的承认,没有显露出自己的价值。若不是独具慧眼的识人者是难以发现的,因此,沙里淘金需心细,否则即使金子也很容易从你的指间漏过。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较快较好地识别和发现被埋没的人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析其作,辨其才。潜在的人才虽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有的甚至处在成才的初始时期,但既是人才,就必然具有人才的先天素质,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略,或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可贵品格,或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或有“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过人之处。总之,既是人才,就必然不同常人之处,否则就称不上人才。一位善识人才的伯乐,正是要在千里马无处施展腿脚之时,识别出它与一般马匹的不同。如果千里马已经在驰骋奔腾之中显出了英姿,又何必再需要伯乐呢?

 

  2、观小行,察“真迹”。一个人的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追求。一个讲究吃喝打扮的人,所追求的是口舌之福和衣着之丽;一个善于请客送礼的人,所追求的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一个干工作吊)L 郎当,伺候领导却十分周到殷勤的人,所追求的是个人私利等等。任何一个人,一旦进入了自己希望进人的角色,就会为了保住角色而多多少少地带点“装扮相”,只有那些处在一般人中的人才,他们既无失去角色的担心,又不刻意寻觅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一切言行都比较质朴自然。

 

  领导若能在一个人才毫无装扮的情况下,透视出他的“真迹”,而且这种“真迹”又包含和表现出某种可贵之处,那么大胆启用这种人才,十有八九是可靠的。

 

  3、听其言,识心志。尚未被挖掘出的人才往往尚未得志,他们在公开场合说官话、假话的机会极少,他们的话,绝大多数是在自由场合下直抒胸臆的肺腑之言,是不带“颜色”的本质之言,因而就能更真实地反映和表达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

 

  刘邦和项羽在未成名之前,见到秦始皇威风凛凛地巡行,各说了一句话。刘邦说:“磋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则说:“彼可取而代之!”两个人都有称王称霸的雄心,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性格,刘邦贪婪多欲,项羽强悍爽直。短短一句话,刘、项二人的志向表露得清清楚楚。

 

  4、闻其誉,察品行。善识人才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受他人言语所左右。对于已成名的人才,不跟在吹捧赞扬声的后面唱赞歌,而应多听一听反对意见;对于未成名的潜在人才所受到的赞誉,则应留心在意。这是因为,人们大多有“马太效应”心理,人云亦云者居多,大家说好,说好的人越发多起来,大家说不好,说不好的人也会随波逐流。

 

  当人才处在潜伏阶段,马太效应对他毫不相干。再者,人们对他吹捧没有好处可得。所以,人们对潜在人才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是心口一致的。用人者如果听到大家对一位普通人进行赞扬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古往今来,许多人才都是用人者听到别人的推举而得知的。

 

  比如,刘备就是听到人们对诸葛亮的赞誉而只顾茅庐请得贤才,周文王也是在百姓的赞誉声中得到渭水边的贤才姜太公的。潜在的人才多出身卑微,而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受到人们的赞誉,就是其价值得到了大家的承认,用人者就要大胆地启用,才能使人才放出耀眼的光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