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电推剪理发视频:行氣玉佩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1:08:46
《行气玉佩铭》:国家一级文物,又称《行气铭玉饰》以及《行气铭》。文物长5.4厘米,外径3.4厘米。器呈十二面棱柱状,中空,顶部未透,下部有一直径3毫米的穿孔,与中空内孔相通。据郭沫若考证,认为是战国初年,约公元前380年左右的实物,是一件反映气功历史的珍贵文物,也是到迄今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锻炼的实物。

一.

  天津,冬季的清晨,寒冷有轻雾。

  记者挤下公交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想着那件还未谋面的古玉,脚步沉重。

  城市的街头,人们行色匆忙,车来车往。

  穿过一条街道,在一片草坪中,一位满头白发,一袭白衣的老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老人微闭着眼睛,划着太极拳,阳光透过雾气,散在老人的身上,脸色微红。只见他嘴部微动,缓慢、深长的吸气,伴随着上肢慢慢举起,呼气上肢缓慢放下。呼吸间,伴随着一招一式的动作,老人的身体协调地舒展着,缓慢、沉稳,优雅而轻松。

  看着老人悠然的神情,一时间,记者竟出了神,忘了自己的使命。那件神秘古玉的面纱还未揭开,一件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古玉,会是什么样?一件存在众多谜点和争议的古玉,又有什么奥秘?一件传承至今的体育健身宝典,会有什么强身秘笈?难道会有太极拳的招式?

  太多的不解,想着这些,记者快步奔向博物馆。

镇馆之宝 战国“行气”铭

  古玉《行气铭》作为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陈放在形如天鹅状博物馆的中心地带,即天鹅的内腹之地珍宝馆。珍宝馆面积600平方米,百余件国宝级文物精品,陈列其中。不断往前,深入到馆中尽头,一件不大的苍绿古玉,在灯光的映衬下,异常醒目。

  白色水晶的托面上,是用木托置放的“行气”铭古玉。晶莹剔透的水晶,衬着苍绿色的古玉,相得益彰,引人入胜。即使隔着玻璃,静静的文物仿若有生命在跳动,一件在历史的长河中辗转的古玉,仿若正像人们述说着什么,印证着什么,那远去的战国,远去的生命。

  文物寸余大小,器物内未加打磨,留有“斧凿”痕迹。器表磨制光滑,阴线刻篆体文字,每面3字,铭文36字,另有重文符号8个。铭文内容为:“行气,深则需,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春在上,地其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据珍宝馆陈列内容设计及负责人钱玲介绍,在我国现有的文物藏品中,玉器上刻有铭文的极少,想不出有哪个可以参照的文物进行对比。这凸显了《行气铭》的珍贵,但也给文物的考证带来了争议。文物上的这段铭文,郭沫若的解释为:“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经路相反而退进,退则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天津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刘渤,负责保管此玉多年,高高的个子,戴着一副大眼镜,很是和蔼。看着展窗内的《行气铭》,他向记者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好像这件古玉有说不完的故事。“简短的几十个字,却论述了呼吸和行气的全过程,以及静气功经验的总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字学价值。除此以外,该器物表面晶莹光滑 ,边角处理锋润,抛光均匀,经过二千多年的流传,至今表面光亮度极高,穿孔大小均匀,也可验证战国时期的抛光技术和钻孔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让世人为之惊叹。”刘仍沉浸在古玉的震撼中。

李鸿章后人旧藏?

  天津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行气铭》曾是合肥李氏旧藏之物,这里的合肥李氏,据钱玲介绍,相传是李鸿章的外甥。这一仅有的线索为这块古玉增加了一丝神秘色彩。

  老收藏家认为,李氏家族百余年来即做官又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在收藏界颇有威望。尤其是李鸿章,1870年被清政府派往天津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主持北洋防务,文物极有可能在那时已流传到了天津。

  据资料记载,李鸿章的侄孙、李经羲的儿子李国松,也是南北知名的大学问家和大收藏家。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他的书房钥匙,串在随身携带的钥匙串上,谁也拿不走。即使是朋友来借书,也要登记。他的收藏遍及青铜、甲骨、瓷器、古钱、字画各类。他一生深居简出,不屑做官,但又要维持一个大家庭的开支,只得将拿出藏品来典当维持生计。《行气铭》是否因此流传它处不得而知。

  还有一种猜测,就是李鸿章另一侄孙,李家老五李凤章的孙子李荫轩,他的不少藏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至今,在上博的青铜器馆内,仍可以看到藏品的介绍牌子上,注明了“李荫轩丘辉(其妻)捐献”的字样。据天津博物馆有关人士介绍,《行气铭》是征集而来,那么,此文物也不排除兄弟博物馆之间的交换之物。无论如何,此玉几经辗转流传,1976年才被天津历史博物馆征集珍藏,现展于天津博物馆内,使天津市民有幸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此件珍藏。

小囊匣 大用途 

  那么是什么方法使距今两千余年的《行气铭》保存得完好如初,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刘渤介绍,保护玉器的关键是防尘、防震、防蛀。而《行气铭》的保护装置,竟只是一个不大的紫色囊匣。

  记者在展厅看到了原装囊匣内的木托。古香古色的木托上,安放着国宝《行气铭》。此木托分为上下两层,每层配有一个囊匣,上层木托托扣住内层囊匣,下层木托托扣住外层囊匣,两个囊匣内壁衬有柔软锦缎,起到了防尘、防震的作用。木托中间有一圆柱,此圆柱的大小正好可以置入“行气铭”的空心内,使文物得到固定,防止了震动对宝物的伤害。一个小小的囊匣却设计得如此的巧妙,也正是它的保护,更多的人才可以看到古玉的原貌。

  

争议一:文物功用

  据刘渤介绍,迄今为止,对《行气铭》的考释和评价,很多学者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对它的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但是说法不一,各持己见。目前,对于“行气”铭的功用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些专家认为此玉件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玉珌(bi),即是一种安在剑鞘尾端的玉制品。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它曾被命名为《玉刀珌》, 影印在《艺賸(sheng“剩”字繁体)》里。国学大师甲骨文学者罗振玉又将其命名为《剑珌》,并将拓文载于他所编撰的《三代吉金文库》中。四十年代,学者闻一多也在他的《神话与诗》一书中,论及古代导引行气时,特别提到此文物,并将它命名为《玉珌铭》。

  而有的专家认为此文物是用于装饰的佩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经郭沫若考证,判定玉铭为战国初期的玉石制品,将其定名为《行气玉佩铭》,并将铭文的内容做了译述。目前,天津博物馆内对此文物的说明,也是采用郭沫若的译述。

  除此以外,原天津博物馆保管部主任,深圳博物馆原馆长、文博考古专家王壁则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此文物是一件杖首的装饰器物。“根据器物本身外部光泽晶莹,中空部顶端不透,而且内壁异常粗糙的情况推断,它应当是用作一个圆柱状物体的外壳或装饰物。用它套在某个圆柱状物体上,内部粗糙面就不必外露,这就是为什么通体光滑洁净而内壁粗糙的原因。”从铭文看,讲行气之法,养生之道 ,大多适用于老者。所以,王壁认为这件带有“行气”铭文的玉器,作为当时杖首的玉饰更为妥当。

  王壁对玉珌和玉佩的观点予以了反驳,他认为,“汉代玉珌与战国时期玉珌形制大同小异,而都与此器形状相去甚远,故指其为刀珌或剑珌都是没有任何凭据的。”而作为玉佩,很早就已出现,玉佩要求美观、便于佩带,所以都有穿孔。而此件玉器,虽有穿孔,但笨重、穿孔又位于器的下部。“ 系孔佩带后,上部朝下倒悬,所刻铭文也全部倒置,看上去不雅。”美观的玉佩,字体怎又会朝下呢?

  目前,对于此玉器的功用的说法还有很多,甚至有人认为,玉石是上古男性生殖器的崇拜物,此铭文正是一篇介绍房事交合术的“手头铭”。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缺乏例证,《行气铭》的功用也成为古玉的一大谜点。

争议二:铭文

  据刘渤介绍,从命名到铭文的字形、字义、字音和全文内容,不同的专家持有不同的意见。为此,记者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铭文字义意见,选取说明。

  郭沫若在其《奴隶制时代》中说:“石刻中有《行气玉佩铭》,铭文的内容用今天通用的文字译述如下:‘行气,深则需,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春在上,地其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

  闻一多在其《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说:“新气即经纳入,还要设法固守,不使它泄散。《玉珌铭》曾发挥过这派守气理论:‘行气居则1,1则神,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明则2,2则优,优则天,天其春在上,地其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陈邦怀则在其《战国‘行气玉铭’考释》一文中认为,“其文曰:‘行气:吞则1,1则神,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明则长,长则復(复),復则天。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巡则生,逆则死。’”

  古玉有十二面,全文四十五字,以行气二字为首面,其中“则”字共有十一个字,再除去重复出现的字,实际用字仅二十二个。分歧较大的铭文包括:

原文:3  4  5  6  7  8

郭译:深 萌 退 几 春 顺

闻译:居 明 优 其 春 顺

陈译:宎 明 復 其 本 巡

  其中,5字被认为是最难考释的。郭沫若将其释为“退”,闻一多释为“优”,而古文字学家陈邦怀则将其释为“復”。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有许国经《‘行气玉铭’铭文新探》一文。文中作者认为,5字字本作“复”,后作“復”。此字三代金石篆文形体与“退”相近,故有楷化为“退”者。根据三代金石篆文拓文形体差别,并结合玉铭文义,许国经认为闻、郭二说欠妥,并引用周法高主编的《金文诂林》收载此字的文章,予以例证。并将此铭文释为,气在体内走原路循环往复。

  除释文不同外,对于此处是否应有重文符号专家们也各有异议。因为在玉器第二面至第七面中共有八个字的下面刻有重文符号,而此字理应也有重文符号,但是这里却没有标刻。在闻一多的考释中未提及重文符号,而郭沫若只是说,“有九个重文”。只有陈邦怀认为,“从文理上看,第七行首字之下漏刻重文符号一个。”也有一些专家表示,此处不必刻有重文符号,只是其中的深奥还未了解。

  小小的一块古玉,竟有这么多的奥秘还未了解,它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专家的视线。其中郭沫若更是对此玉情有独钟。据刘渤介绍,郭老先生曾多次表示,希望来天津欣赏《行气铭》原物,而不只是考证文物的拓片,但终因事务繁忙而未能如愿,也曾为难以弥补的遗憾。

  

二.

  “行气,深则需,蓄则伸……”看着古玉上的铭文,记者想起了清晨练习太极拳的老人。老人心无杂念,沉浸于呼吸的表情,仍然历历在目。难道这就是《行气铭》所阐述的行气方法?战国时期的古人是如何得出这套气功行气的方法呢?

  据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那时就有用“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病痛的记载。也有专家认为,古人向往长生不老,炼丹求仙成了人们的一种追求。无论是治病,还是求仙炼丹,都是通过身心调炼,达到养生为目的。

  养生健体是原始气功发展的基础,并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前气功确切的起始时间尚未定论,但是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气功专论,就是《行气铭》玉件上的铭文。

精雕细琢制古玉

  这件光泽润滑的古玉,没有珠光宝气,却有其温润内敛中散发出的典雅与大气。小小的器物如同读不透、看不明的一幅画、一首诗,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可感受到历史的深邃与神秘。方寸大小的古物,却琢有三十六字铭文,八个重文符号,且每个字协调一致,人们惊叹之余,不禁要问两千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行气铭》下面,那个钻孔就是铁器使用的成果。”天津文玩高级鉴定委员张耀庭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铁器也开始广泛使用,这使玉器的发展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因为琢玉需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或钻孔,《行气铭》下端的小孔,就是经过铁器加工后,才使得钻孔内外大小一致、均匀,很难察觉斧凿的痕迹。

  《行气铭》上的铭文,使这件古玉的价值倍增,这些铭文在古代是如何制作的呢?张耀庭介绍,文字或图像有凹下与凸起两种形体,像《行气铭》一样凹下的,通称为阴文,而突起的通称阳文。

  在古代,只有贵族才能佩戴玉件,而普通百姓则无权消受。“那时,国家设有专门的玉器制作部门,那里也是能工巧匠集中的地方。”《行气铭》器身上的每个铭文用笔力度、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每个字结构比例,均协调一致,恰到好处,可以说明工匠的高超技艺。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天津刻印名家陈小石介绍,古人琢字,需先将器物打磨平滑,即抛光。战国时期,抛光技术虽原始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行气铭》外表温润、光亮,就是抛光技术高的体现。“在古代,一般用牛皮蘸上较细的砂浆的方法,加以打磨,使玉器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花费十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手工完成。”

  抛光后,工匠会在玉器上写好字,然后再根据字形,以圆盘形状的铊作为工具,通过圆盘的转动,以水和解玉砂为介质,由工匠手工一点一点琢磨而成。“古人制玉比较笨重,琢磨一个字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现在琢磨一个字,通过电脑控制,金刚砂砖头可以在一分钟内转动一万转。而古人手工磨制,一分钟只有几十转。”

  玉的硬度高,要想在其身上琢字,需要特殊的材料才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的他山之石,就是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解玉砂、砖石粉等。“不过,在古代广泛使用的还是石英砂即解玉砂。金刚砂和砖石粉的硬度更高,砖石粉琢磨出来的玉更加细腻,是后人多为使用的磨玉。

  

气功的渊源

  据陈讲,古人制作一件玉器很费时,一点一点地琢磨,像《行气铭》这样的古玉,至少要花上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也许就是,古代玉器上少见铭文的原因之一吧。那么,这几十字的铭文如此特殊,在古代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目前多数专家肯定的认为,《行气铭》上的铭文记述着,气功行气的过程。其实,“气功”一词在古代并不多用,而正式将气功作为一个名称使用是现代的事。有资料显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对“气功”两字作了全面解释。“‘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从此,“气功”一词流行开来,并成为各种炼气养生功法的总称。

  《行气铭》上刻有的铭文内容,正是一种通过行气而达到养生的方法,符合当时古人希望长生不老,强身健体的思想。此种行气理论,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绵延了数千年,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很多领域推崇使用。无论是传统中医学还是学术思潮、体育竞技、武术拳法,都有相关气功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容。

气功与中医

  早在秦汉时期,气功作为一种重要医疗手段,已有专门著作,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天津南开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孙淑周介绍,气功与中国传统医药学中有相应的联系。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气功锻炼的方法、理论和治疗效果等内容,已有记载。

  除此以外,古代还有流传气功导引术方面的相关著作。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发现两篇气功方面藏书,载在一卷帛书上。一篇是文字写的呼吸导引治疗哪些病种及治疗时所需用的呼吸方法,即治疗不同病种的方法。另一篇则是一幅《导引图》,图中共有40幅各种人体运动姿势的图像,且每幅图都注有文字说明。

  画面全为单个的导引动作,导引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图中注明了导引作用,并且注明了意识活动要与动作协调,而且已有模仿动物“鹞背”、“龙登”、“熊经”、“鸟伸”的动作。古代气功导引术实际上就是模仿动物动作的保健体操,也是古人在实际生活中与劳作相结合,推导、联想出此种保健养生操。从这些图像与说明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的病种及症状需采取不同的气功方法治疗,这也体现了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和特点。

  “中医中讲‘气行血行’,就是气的运行与经络相通的道理。气功讲究用意念带动调整体内机能,使经络通畅,血脉运行。而导引则是通过动作促进行气的一种方法。无论是《行气铭》中的行气理论还是《导引图》中的动作,从中医角度来看,都是通过动作而增加体内气的运动,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孙主任很骄傲地说,“我们的老祖宗的健身思想,即使在现在也是先进的,我们要做好的只是继承和发扬。”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能不提的就是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创编了著名的导引术“五禽戏”。 因为在古人看来,某些长寿的动物之所以能活得久,与它们的日常动作有紧密的联系。人们希望延年益寿,于是就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进行身体锻炼。

  《三国志》记载,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朽的经验常识,模仿五禽的动作,即虎、鹿、熊、猿、鸟五戏,创编了一套健身体操。华佗告诉弟子关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简要地介绍了五禽戏的由来以及临床上的应用。

  据资料记载,到了六朝、唐时,一些文人、道士根据前人经验又创造了“八段锦”。此套锻炼身体的方法简单易行,广为流传。即使在今日,花园楼宇间,仍然能看到人们健身的的动作中,有“八段锦”、“五禽戏”所描绘的动作,而这些健身动作所配合的呼吸规则,是与《行气铭》内容一致的。

  

气功与体育

  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说起武术,很多人会想起电视、电影中那些飞檐走壁,点穴用功,扶危济贫的大侠。其实影视作品虽来源于生活,但也有一定的夸张成份。武术的确注重内功的练习,并有流传“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练武人讲究内外兼修,才是练武的正路。《天津通志.体育志》中记载,近代活跃于津门的著名武术家马礼堂、王子平等,同时也是气功大师、老中医。

  天津体院民族传统体育系系主任梅杭强博士讲,气功讲究行气,而在日常武术锻炼中,更讲究的是动作套路,但是在做这些动作时,正确运用呼吸也是很关键的,即动作带动呼吸。“起,吸;落,呼”是人们在作动作时,自然而生的呼吸方法。无论是高抬的动作、平缓的动作、发力的动作还是蹲下的动作,都相应地离不开呼吸中的提气、托气、发力前的聚气与蹲下时的沉气。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太极拳、《八段锦》都是我国固有的健身运动,在动作伸展、起伏的同时,也是与呼吸的运行相协调的。

  太极拳吸收了古代导引、吐呐等养生功法的精华,使气功锻炼的一些要领、方法成为太极拳基本功当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而且太极拳锻炼也讲究意念的引导,要求心静、体松,要求调身、调息、调心,从这一角度讲,也可将太极拳列为气功功法之一。那个清晨打太极拳的老人,置身闹市却可心静如止水,专心打拳,这就是调息、调心的境界吧。除此以外,神奇的《易筋经》被誉为少林功夫之源,而它所记载的就是一种疏通人体经脉,达到强筋壮骨的功夫。

  梅主任认为,气功的应用还应包括体育比赛中的心理调节。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的比赛成绩都与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有关,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同。象射击、赛跑、乒乓球、射箭等运动,情绪上细微的波动都有可能影响到比赛成绩。所以,在赛前运动员更需要进行心里调解,缓解压力。

  梅主任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只是运动员的专利,气功中讲的一些健身行气的方法,适于每个人。无论是《易筋经》还是《八段锦》都属于刚柔相济的健身功法,不但适合中老年人,也适合青年人,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武林秘笈。五禽戏则是仿生型和舞蹈型的结合,动作优美,得到很多女士的青睐。  目前“五禽戏”、“八段锦”等许多功法,已被国家列为全国推广体育项目,使更多的人们通过运动及呼吸调节强身健体。近日,记者在天津图书馆见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为流传的《袖珍八段锦图》。此书有如衣服口袋大小,便于携带,书页已经泛黄,但书中讲的八套动作,依然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