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军训多久:建设国家级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基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43:23
 张妍 刘忠奎 吉星

  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让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多长见识,为将来做大事做准备,多参加海外学术交流,熟悉国际环境。哈工大还将严格控制师生比,只做质量不做规模,为办成国际一流大学,为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材不懈努力。

  研究生教育是一所大学教育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首先要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

  新中国工业化的科技排头兵、中国航天科技人才的摇篮、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基石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了90华诞。90年来,尤其是新中国诞生后的60余年,哈工大走过了光辉历程。哈工大始终站在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前沿,从引入冷热加工、动力化、建筑等工业化集群技术到开创信息、新材料、航天、新能源环境等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哈工大不断推出一批批创新成果,培养出一代代工程科技领域的精英与高等教育的领军人物。其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当年“八百壮士”创建的师生群体竭诚科技创新,以科研、育人成果为国奉献的大学精神。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哈工大不断积累的实力呈现出勃勃生机,仍坚守着人才培养的立校之本。

  哈工大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体悟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责,也是大学实力的集中体现。几十年来,哈工大精神代代相传,已形成了一支以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己任,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为代表的整体素质高、学术实力强、结构合理、团结协作,育创新型人才,出高水平成果,能打硬仗的师资队伍。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哈工大审时度势,探索国家、行业、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研发人才、管理科技骨干的需求,用好自身雄厚的行业背景资源,做好本科、硕士、博士各层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学校正在建成国家高技术创新领域、新型工业化的人才培养基地。

  上篇

仰望群星 薪火相传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全国招收、调入一大批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作为全国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样板学校,前苏联选派多批出色专家前来指导。经几年教育、培训后,当时全国高校人数最多的青年教师群体脱颖而出。这一群体被当年“少壮派”校长李昌称为“八百壮士”。历史证明,这是一群不可多得的青年教学、科研精英。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和祖国同沉浮、共命运。在国家发展顺利的时期,他们献身教育、奋力钻研,作出了轰轰烈烈的业绩;在国家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们坚韧不拔,恪尽职守,白天干体力活、挨批斗,晚上挂上窗帘,灯下苦读。这种报国情、事业心、苦学志代代相传,形成了哈工大的大学精神,构建了哈工大的教师群体。如今“八百壮士”和他们的亲传弟子已进入老年,但仍有人奋战在教学一线;晚生后辈们逐渐成长起来,秉承师长们的衣钵,薪火相传,使哈工大的校风、学风依旧。

  是科学家,更是优秀的教育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师群体,既有当年的“壮士”,也有他们的门生、再传弟子。他们当中不乏出色的科学家,很多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其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家科技领域的空白。这其中还有很多人既是教育家,又是成功的高等教育管理专家。哈工大老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教授就是这样的学者。

  黄文虎教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后任教哈工大近60载。他解决了国内多项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工业设备故障诊断学的开拓者。他的团队研制的“20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被列入1995年国家科技重要成果推广计划指南项目。他的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奖励。他晚年率领课题组完成了“921”项目“载人飞船船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和“载人飞船地面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多次获奖。

  1981年,黄文虎走上哈工大副校长的领导岗位,两年后被任命为校长。当时,哈工大正处在“文革”之后、南迁北返的恢复时期。黄文虎任职期间,哈工大被列为国家15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进入被批准试点建立研究生院的首批院校之列,获得用于实验室建设的900万美元世界银行低息贷款等等,哈工大迅速恢复了元气,为日后的迅猛发展打下基础。如今这位耄耋师长,仍然以敏锐的思维、严谨的学风、高尚的品德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学生们感叹:跟黄先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严师、慈父、良友”是黄文虎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

  可以称为高等教育专家的还有“老先生”秦裕琨院士。秦裕琨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他一生主要从事硫化床燃烧和煤粉燃烧等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研究,科研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奖励。其中“风包粉系列煤粉燃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荣获200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秦裕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秦裕琨被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他是一位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人民教师,一位被学生深深爱戴、被大家尊称为“老先生”的好老师。

  1963年,秦裕琨编写的教材《蒸汽锅炉燃料、燃烧理论及设备》由中国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我国锅炉专业课程的第一本教材。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他顶着“白专道路”帽子埋首钻研,编写出这本专业教材。

  作为一位高等教育管理专家,秦裕琨担任哈工大教务长和副校长等职务期间,强调教师要把书教好,主张专业课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做学生的人生导师。秦裕琨老师先后被省市授予“优秀教师”、“先进教师”的荣誉称号。担任副校长时他提出建立教学监控及奖励机制,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工作,扩大办学规模。他提出了会聚优秀的学生、创办实验学院的建议,实验学院率先实行学分制,因材施教。

  视育人为天职 上好课是本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王光远教授更是一位讲求为师之道、甘为人梯育英才的老学者。

  王光远195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毕业后留校被任命为建筑力学教研室主任。王光远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建设部科技委委员、中国模糊分析与设计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成员。

  王光远院士是中国结构设计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的研究使中国结构设计的领域扩张延伸。弟子们将他一生的研究成果归纳为:建立了“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结构模糊随机优化设计理论”、“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和“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提出了“广义可靠度理论”与“地震工程全系统全寿命费用最小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他完成的项目——“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理论”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模糊随机振动理论”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光远院士把为师之道概括成三点。一是要高标准,导师要站在科学的最前沿;二是要严要求,不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学生;三是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要甘为人梯。他说师者何求?学生就是最大的财富。

  早在1952年,王光远就潜心研究教学法,创建了当时哈工大全校教学效果最好的教研室。1959年,他成为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研究生指导教师。“文革”后,他又为建设部和黑龙江培养出第一名博士。他的学生中,已经产生了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模范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何钟怡教授,是哈工大学生眼中的“大师”。“何钟怡教授的课是能吸引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校区学生反复重听的课;是可以站着听的课;是年年有学生自发录像、录音、复制的课;是很多同学听了一遍后,第二年还要继续听的课……”

  1977年,何钟怡从助教破格评为副教授,1981年他作为当时学校最年青的教师被公派到美国哈佛大学。1987年,他担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在美国哈佛大学克莱蒙实验室工作的近3年时间内,他建成了高剪切、高稳定度层流管路系统,在国际上第一次将双光束激光测速仪成功运用于高曲率小管径的脉动流速与能谱测量,首次侧得了高聚物溶液的内流能谱,第一次达到了使双光束激光测量散射体长度接近于其实际极限值,参与提出了高分子溶液减阻机理的新假说等的新观点。

  学成之后,他谢绝了哈佛知名教授的盛情挽留,按原计划回国。他说:“我们出国就是要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报效祖国。”

  难讲的课,别人不愿讲的课,何钟怡教授总是勇于承担,而且讲得最好。这几年他主讲研究生课程“实验理论基础”。他综合自己从教多年来所学、所干、所思,把这门课上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有的学生感慨地说:“来哈工大读书,得遇何老,我辈足以。”

  组建创新后备军 培养德才兼备新英才

  哈工大的教师们念念不忘为国家培养优秀高层次人才,在组建团队,带研究生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善义教授是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他是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家顾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咨询专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咨询专家、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曾任哈工大航天学院院长、哈工大副校长等职。

  杜善义长期致力于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和飞行器结构三个跨度很大的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并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已培养了博士54名。

  他曾在中国科技大学钱学森先生任主任的近代力学系学习。对于钱先生的教诲他牢记在心。“钱先生那时候讲的理论,现在来看,正是我们要做的东西。在科学上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预测力很强,看得遥远。”

  杜善义被称为“跨力学、材料、航天三界的复合之才”,而他培养学生的也是复合型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上,杜善义力主理工结合、学科交叉,不将研究限制在某个固定专业上。他招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可以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基础。这样学生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一起解决一些在复合材料研制和应用中非常棘手的科学问题。

  杜善义经常鼓励研究生敢想敢干。学生冷劲松跟杜先生读硕士时候,大胆地提出智能材料这一研究课题,杜善义鼓励他付诸实践,与他合写《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专著。冷劲松出国留学时还常与杜先生通电话,探讨学术问题。2004年冷劲松学成回国。他说:“杜先生在时刻吸引着我,让我无法割舍。”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教授在哈工大教授群体中属于“中生代”。他在陶瓷的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航天应用等方面有突出成果。他曾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荣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培养研究生60余名。

  周玉吸引学生的是他的智慧、他的凝聚力,还有他的严格。周玉把自己对于科研工作的认识贯穿到教学中去。他认为不能把让学生修够学分、顺利毕业作为培养目标,而应当指导研究生把学业与工程科研项目结合,争取出高水平的成果。他经常帮学生制定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去做。

  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周玉不但在教学管理上以严格著称,而且对研究生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谁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他就会直言批评。当临近毕业的时候,他教导研究生不要急于“收秋”,以求论文的成果和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最大化。周玉的博士生冯海波在论文初稿完成后提出答辩要求。看了该论文后周玉提出:“你的论文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效果会更好……”周玉还充分利用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新的研究方向。

  下篇

  俯首大地 悉心耕耘

  哈尔滨工业大学强调育人工作第一,并建章立制,通过建立大学教师准入制度、设立优秀教学奖项、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选拔优秀教学带头人等各项措施,把老前辈们呕心沥血为国育人的好传统规范化、制度化。

  2008年5月,哈工大21名新开课教师获得由教务处颁发的《本科主讲教师授课资格证书》,正式获得本科授课资格。这标志着哈工大本科课堂教学准入制度开始施行。哈工大于2007年6月出台了《本科课堂教学准入条例》,规定所有新教师在开课前一学期必须通过试讲,为该课程主讲教师助课满一学期,再经专家组认证通过,获得资格证书后才能正式授课。

  哈工大自1994年设立“教学优秀奖”以来,每两年评审一次,遴选出一批批中青年优秀教学骨干。1998年,哈工大进一步改革申报办法,要求报名者提前两年申报,跟踪考评,经过两年的学生评教和专家跟踪听课,才能参加最后的评审。这一制度激励青年教师为本科教学工作改革与提升持续努力。

  哈工大还规定,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并要求院士、博导、教学名师、教学带头人担任指导教师。竞赛内容包括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演示等。青年教师要全面展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板书等基本功,竞赛成绩纳入院系教学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1997年,哈工大设立了“教学带头人”制度,提高优秀教师待遇,加强青年教师的成长导向。2003年,哈工大开始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奖励制度。目前,学校已评选“教学带头人”104人,49位教师当选校级教学名师。2001年,哈工大的“教学带头人”评选扩展到博士生导师。

  从1988年航天学院在本科新生中试行导师制以来,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已在哈工大的各个院系相继推开。能源学院于达仁教授给自己的每个学生都设计了一本厚厚的“培养档案”,开篇就是素质测评。他认为:“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内在的优点弱点都挖掘出来,教师可以跟踪教育,也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分析的框架。”

  哈工大自1995年开始实行教学质量的自评与督导检查制度。经过十几年的探索、调整,校、院二级督导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完整、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反馈体系。在哈工大,各院、系领导每年都会收到一份“教学工作状态统计评价表”,对院系领导听课次数、教授上讲台比例、学生评教结果、青年教师培养状况、实验教学、毕业设计实际题目、多媒体教学情况、教材更新程度、优秀课程建设、教材出版等各个方面进行总体打分、评价、排序,排名前后、评价高低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本科生培养:创新求索育英才

  2004年,哈工大学生自主创新研发的项目多次获得际科技发明博览会大奖。哈工大学生机器人代表队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冠军……“十一五”期间,哈工大学生代表队在20多类国际、国内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439项。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12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18项、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7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国家级奖14项、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大赛获国际奖12项。

  哈工大学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其原因在哪里呢?

  有着严格工程训练传统的哈工大在新时期的做法是,打造大实验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使得毕业生“上手快、肯实干、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传统优势增添了科技创新色彩。

  自20世纪90年代起,哈工大一批实验室在国内较早实行对学生开放。学生在网上预约实验,自主安排实验时间。1997年,哈工一批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启动,先后投资近6000万元对实验室现代改造,1999年建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近年来,哈工大开设本科生创新研修课程,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题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使学生及早得到科研训练和创新指导。2000年以来,哈工大规定所有科技创新活动由学校提供实验条件和“创新基金”支持,学生自主选题。学校建设了14个科技创新开放基地,已有近两万人次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立项一千余项。学生研制的“磁偏转式烹饪油烟净化装置”获法国巴黎尤里卡万国发明博览会最高奖;“电吸引电离纯水再生离子交换树脂装置”获得了香港国际科技发明博览会金奖。

  “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到‘知道自己知道’,参与这个项目让我完整地经历了一次科研过程,体会了其中的艰辛与快乐。”研究生高安柱大二时,和几个同学一起研制的“小型壁面清洁机器人”样机,成功实现了壁面吸附、行走、清洁的功能,申请了国家专利。实验学院的丁同禹和伙伴们研制的“井下无线定位系统”,也是针对目前我国煤矿生产现实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航天学院徐国栋教授根据工程应用的特点,虚拟出一颗“卫星”邀学生们一起来做,让学生们了解卫星研制的过程,鼓励他们创新。

  将教师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实验教学,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是哈工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哈工大土木学院已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成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本科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中心在本科化学实验中引入了渗稀土、纳米材料制备等前沿性内容。大学物理教研室将新成果中放到实验展室表演。

  近年来,按照学校的要求,哈工大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科研、预研或工程实际的题目比例为95.2%,部分学院学生毕业设计全部是这类“实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学生做实题,锻炼实际能力,培养了创新潜质和团队精神。

  研究生教育:锐意改革创一流

  哈工大是新中国最早以研究生培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科大学。在新时期,哈工大深谙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悉心探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途径,改革培养机制,区别培养目标,建立高质量的培养体系。

  1994年,哈工大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哈工大修订了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材。所制订的新课程体系更注重加强基础理论,拓宽和深化专业知识,使硕士具有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践表明,硕士生培养两年制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社会对硕士层次人才的需求,显著提高了培养效率。这项改革得到了近20所大学领导、专家的赞许。目前,哈工大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国务院学位办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行两年制。

  培养机制改革是哈工大研究生培养中又一次大胆尝试。改革前,导师的责权利不明确、研究生待遇偏低等问题长期困扰研究生教育。2006年,哈工大率先在全国推出改革方案:对于硕士生,以创新培养基金设置为牵引,建立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招生及培养体系;对于博士生,以国家及学校资助为主,强化导师资助制,明确导师在博士生招生及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实行基金申报制,优化教育及科研资源,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博士生。

  3年多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见效:建立起了硕士生基本奖助学金体系,改善了研究生的成长环境;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的考核选择及资助力度,增强了导师的责任心;显著提高了博士生的待遇,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和研究。教育部对于哈工大研究生培养改革给予高度肯定。

  新时期研究生培养已不仅仅是为大学培养师资。从2007年开始,哈工大开始改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研究生本人志愿、课题方向、就业形势等,区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个系列进行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位论文的要求上都有各自明确的定位。2007级研究生小孟和其他同学一道,在师生互选大会上确定了自己的导师。师生沟通后,小孟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继续深造、考博。而同一专业的小姜则选择应用研究型,“毕业后去工作。”经过3年多的探索,哈工大这项改革进展顺利,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2008年,哈工大启动了“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项目,引进国外著名大学的课程体系,聘请国外高水平学者讲授相关课程。如今已有十多名国际高水平学者陆续走进哈工大,“共建课程”课堂场场爆满。哈工大还聘请境外高水平学者来兼任博士生导师。自2003年,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12个国家的70多所著名学府的100多人来校做兼职博导。“他们的学术水平、科研方法对我们开阔眼界、启发创新很有帮助,还提高了外语水平。”外来博导受到博士生们的欢迎。

  经过多年探索,哈工大已形成了一套以大学不同阶段逐步实现培养目标的阶梯式教育,其方法是课内教育与课外培训相结合。这是一套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多元化培养为手段,名师名课为主线,质量监督为保障,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具有工程类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百年树人,任重道远,哈工大将在努力向国际一流大学学习的同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国家级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本版图片冯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