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招生名额各省:鱼际穴应用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51:00

鱼际
【取法】仰掌,在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⑴支气管哮喘 ⑵急性扁桃体炎 ⑶小儿疳积 ⑷自汗 ⑸岔气 ⑹屈拇指长肌腱鞘炎
【机理】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火穴,因肺主一身之气,故鱼际穴可理气清肺利咽喉,治疗以上诸症。
【刺灸法】针刺;割治;埋线
【治疗经验】
◎高玄根:10多年来运用此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甚好。针刺每日1-2次,一般留针10分钟后,喘息即开始缓解,听诊时肺部哮鸣音减少,20分钟后喘息和肺部哮鸣音基本平息。轻者1-3天喘止,重者7-10天喘止。埋线每2周进行l次,轻者1-2次即愈,重者4-5次可愈。埋线适用于路程较远就诊不便的慢性发作性哮喘。
操作:①毫针刺入法:用28号或30号1寸毫针,沿掌骨边垂直进针,轻微缓慢捻转,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②管针穴位埋线法:将1cm长羊肠线装入腰穿针孔管内,待穴位常规消毒后将针身刺入穴内,将羊肠线送入穴内,取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在针孔处轻揉片刻即可,不必覆盖纱垫。
典型病例:廖XX,女,7岁。1988年7月2日初诊。诊断:支气管哮喘。患儿反复发作已1年余,此次发作已3天。就诊时张口呼吸,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微咳,痰少,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细数。X线胸片提示为小儿肺结核。予针刺双侧鱼际,直刺入,轻捻转,留针15分钟后两肺哮鸣音及喘息基本消失,30分钟后两肺哮鸣音完全消失。连续治疗3次,至今已1年余未发。
◎朱凤生: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往往针到喘止,尤其单纯性哮喘不合并感染者。日针1次,1次针一侧,留针2小时以上,针后第2天不论是否发作,都应连治1个月。若定时发作者,宜在发作前1-2小时治疗。
以针刺鱼际穴来诊断支气管哮喘,目前未见报道。笔者体会是,若针刺后数10秒钟到6分钟以内,出现类似支气管扩张药物吸入试验样作用(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试验),即支气管通气改善,就可确定为支气管哮喘。笔者根据《中华呼吸杂志》报道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诊断的30例哮喘,采用针刺鱼际,其中27例在2分钟内出现通气改善,6分钟以内3例。其中反应最快者40秒钟即可出现。本方法还可以避免支气管扩张药物吸入试验的心动过速,简便易行,几乎没有禁忌症。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半毫针,75度角进针,得气后,针尖尽量靠近第一掌骨内侧骨旁,深约0.8-1.2寸,针感以局部极胀为度,留针10-15分钟后,整个手掌出现麻木感,胀大感。一般留针2小时,必要时可留针6-10小时。留针超过2小时者,宜折弯针柄,用胶布固定。用于诊断支气管哮喘则在进针后2分钟内连续小幅度捻转,至出现支气管通气改善现象为止。
典型病例:刘xx,女,28岁。1977年7月14日就诊。诊断:支气管哮喘,早孕。患者孕2个月,于妊娠47天起出现咳嗽气急,胸闷如压,端坐呼吸,以夜间9时至次晨1时为甚,患者怕服药影响胎儿,遂来诊治。当即针一侧鱼际,3分钟后喘息遂减,半小时后喘止咳停。以后每晚7时来家针刺,次晨5时自行起针,连针2个月,喘未作,后足月顺产一女婴。
按语:近年来,笔者在中医呼吸专科门诊使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哮喘。针灸由多穴减为鱼际一穴,取得良效。
◎冯建国:针刺鱼际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操作:用1-1.5寸毫针,直刺0.5-1寸,得气后,快速持续捻转2分钟,对支气管性哮喘有即刻止咳作用。如第1次行针后,患者哮喘状况无缓解,可以每隔5分钟再持续捻转l次,时间为1分钟,一旦哮喘缓解,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黄xx,男,26岁。病程20年。于深秋或冬天气候骤变时多发。1980年12月14日门诊,胸闷,气急,咳嗽,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听诊两肺有弥漫性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当即针刺鱼际穴,针后捻转1分钟,患者胸闷、气急即得改善、再捻转1分钟后,两肺听诊哮鸣音消失。
◎程隆光:针刺鱼际穴治疗急性咽喉疾患,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侧刺双鱼际,每日针l次,一般2-4次获愈,对急性扁桃体炎尤验。临症治疗扁桃体炎300多例,治愈率95.2%。
操作:用1寸半毫针。实热型:①实质型:高热振寒战栗,单侧或双侧扁桃体肿大,刺单侧或双侧鱼际,刺入后呈60度,针尖刺向腕。②滤泡型:隐窝肿胀,扁桃体上有脓点或伪膜者,针尖刺向劳宫,针入1.2寸,得气后行雀啄样提插1-2分钟,慢慢将针拔出。虚热型:进针后针尖朝向拇指,捻针2-3分钟,静置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唐XX,女,15岁。1982年12月4日就诊。前夜突发恶寒头痛,全身违和,背及四肢痠痛,咽喉干痛,吞咽说话时疼痛加重,并延及耳部。查:体温40℃,口臭,开口困难,咽部充血,全扁桃体肿大,软腭、悬雍垂亦水肿,语音嘶哑,舌红苔黄,脉洪数,白细胞14000/mm3,尿色黄。诊断为:乳蛾(急性扁桃体炎实质型)。处方:针刺鱼际(双),针尖刺向腕,行提插2分钟,当即咽喉疼痛减轻大半,出针。当晚汗出退烧,翌日复诊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扁桃体红肿显著消减,共针2次治愈。
◎翟兴明、翟润民
疳积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营养不良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脾胃等脏腑关系最密切,故提出“治疳必治脾,治脾先调肺”的理论,即疳积从肺治,法用调肺健脾,消积导滞。取肺经荥穴进行割治,每应手取效。笔者曾总结45例,痊愈42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93.3%。
操作: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2-5掌指,并固定大拇指呈外翻状,使割治部位充分暴露,消毒。右手持手术刀,刀刃朝上,避开血管,迅速戳入穴位,行纵行切开,刀口长约0.4-0.5cm,深0.3-0.4cm,此时皮下脂肪溢于皮外,医者易刀换钳,把暴露之脂肪慢慢全部撕掉,用消毒棉垫按压片刻后,用消毒敷料盖好固定。预防感染。并嘱患儿节饮食,忌肥甘厚味,7日后若未愈者,再割另只手。注意按规定操作,刀口不宜过深。肺结核、高热和极度衰竭的患儿,或局部有水肿、疮疡,疤痕以及有出血性疾病者均不宜割治。
典型病例:肖xx,男,1岁半。于1979年4月15日诊。患儿纳少,消瘦、反夏飧泄3月余。因溺爱非常,饮食不节,肥甘恣进,日久积滞胃脘,脾胃受损,而成疳积。检查:神清,面萎黄,消瘦,心肺(-),腹膨软,肝在肋下1cm,质软,脾(-),舌淡,苔薄白,指纹淡滞。脉证合参,证属疳积。处方:鱼际穴割治(左侧)。7日后复诊,患儿自割治后,精神好转,食欲增加,飨泻停止,肝亦明显缩小,自此食增肌丰痊愈。
按语:肺主一身之气,与大肠相表里,其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疳积乃脾胃不和,气机不畅所致。泻鱼际可以激发肺经经气,使其发挥主气、调脾胃的作用,故对疳积有特效。
◎詹永康:单用鱼际一穴治疗自汗,诸书均无记载,而笔者承刘春益老师传授,用之每见奇效。
操作:消毒后用l寸长细毫针直刺0.8寸,咳嗽进针,无需捻转提插,不要求强烈针感,留针20分钟,男先针左,女先针右。在未施针前,可令患者擦去头身之汗,进针后及留针时,自汗渐止。
典型病例:崔XX,男,45岁。1958年3月4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5天前因感冒头身痛咳嗽,在当地就医服麻黄五积散2剂,感冒愈而自汗不止,每天需换衣10多次,并恶风气短。昨天曾延医服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浮小麦等药,已服完2剂无效。诊脉浮大中空,舌质淡体胖大,苔薄白少津。此为发汗太过,大汗亡阳。用针刺双鱼际穴,咳嗽进针,刺入8分留针,针感不强只有轻微胀感,留针时自汗渐止,再开龙萸止汗汤加味嘱服3剂。次日复诊云:因药未配齐未能服,然针后16小时未再出汗,今晨又见头部微汗,乃再用双鱼际穴针刺共针2次而愈。观察随访7天未再自汗,气短恶风随愈。
刘xx,女,28岁。1965年10月9日初诊。产后8天,一直自汗不止。曾服中西药及注射治疗,时轻时重,近2天来夜均出汗不止,脉沉细弱,舌红苔薄白。针双侧鱼际,咳嗽进针,不运针,留针20分钟。连针3次,第一次针后自汗顿止,但稍活动仍有头部出汗。针2次后,活动时头部仅有微汗。第3次针后自汗全止。
按语:鱼际除治喉痹外,确有止汗之功,30多年来屡试屡验,其机理当为肺主皮毛司开合也。
◎殷庆兰:岔气是因闪挫后引起呼吸、咳嗽时胸肋间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临床近30年经常用鱼际穴治疗此病,每每获效。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针直刺8分,针尖略向胸,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法进行捻针,同时让患者作深呼吸,患者立即就会感到呼吸通畅,疼痛减轻或缓解,一般1次即愈,重者2-3次即愈。
典型病例:马xx,男,37岁。1988年2月1日就诊。病起于3天前,因负重不慎而闪挫,引起胸闷胀痛,呼吸、咳嗽加重。就诊时由两人搀扶,活动受限。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苔薄白,脉弦。辨证:气机不畅,经络受阻。处方:鱼际。治疗经过:单手进针,得气后一边捻针一边让患者做深呼吸,2分钟不到,呼吸平顺,咳嗽时痛亦减轻。留针10分钟,起针后,患者不需他人搀扶,自行走回家。
按语:鱼际为肺经荥穴,可宣发肺气,调理气机,疏通经络。故可治疗由气机不畅,经络受阻的岔气一证。
◎邢贵芳:临床用鱼际穴,温针灸治疗属拇指长肌腱鞘炎效果甚好,隔日温针灸1次,轻者10次治愈,重者10-20次即愈。
操作:用31号1.5寸毫针,治疗屈拇指长肌腱鞘炎时,针尖向第一掌骨小头掌侧方向进针,深约0.8-1寸,得气后,捻转行针1-2分钟,至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用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再换一段艾条继续施灸,灸2-4段艾条为止。
典型病例:郭xx,女,38岁。1979年8月6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感觉左手掌指关节疼痛,晨起疼痛较剧,稍活动后反而减轻,以后渐渐出现拇指掌指关节屈伸不利,有时在屈伸活动中常突然停留在半屈曲状态,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常需另一手扳动才能伸屈,且可感到局部犹如枪机突然跳过一样,并能听到一弹响声。检查:第一掌指关节掌骨小头掌侧有压痛,并可摸到米粒样的结节。诊断:屈拇指长肌腱鞘炎。治疗:鱼际穴温针灸,留针60分钟,2厘米长的艾条,灸4段,隔日1次,15次治愈。
按语:鱼际穴位于第一掌指关节后赤白肉际处,有疏通局部气血、舒筋活络作用,故治疗屈拇指长肌腱鞘炎有较好的效果。
来源单穴治病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