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体院毕业丢人:关于死亡~佛教如是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8:43:21

关于死亡~佛教如是说

死亡在佛教看来,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一种愿望。认识真谛,追求永生的人,应该按佛教的教义,克制自己的一切官能感觉,弃绝世间一切声色。正因为如此,死亡便是通往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但理想境界的到达取决于人在尘世中的生活,取决于他的所作所为。

因为人死后可能会有四种遭遇:1.立即获得再生(即所谓的中阴身转移、轮回),2.入地狱(经过若干劫,直至轮回结束又回到人世间),3.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或东方琉璃世界(但经过若干劫,还要回到人世间),4.进入涅槃境界(完全虚无,什么都没有了)。

佛教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苦海,因此要我们好好修炼、虔诚敬佛,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便能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人世间八苦是:

1.    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2.    老苦:即老年体弱的痛苦;

3.    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

4.    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5.    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时的痛苦;

6.    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时的痛苦;

7.    求不得苦:即所求而得不到的痛苦;

8.  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覆盖真性之痛苦。(五阴: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

既然人世间是苦的,那么人就应该追求不苦的、无苦的生活。然而,追求不到又是苦。这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命题。不苦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无苦的就是涅槃境界。因为在涅槃境界里,什么都没有了,连快乐、幸福都没有了,难道还有苦吗?佛说:“弟子们啊,有一种境界,无地、无水、无明、无气、无空、无智、无含混、无灭念、无念、无此界、无彼界、无日、无月。我不把这种状况叫做新生,不叫做过程,不叫做现状,不叫做死,也不叫做生。它没有根基,没有延续,没有停顿,这正是苦难的尽头。”

所以,人应该尽力挣断转世轮回的锁链,以进入极乐世界或涅槃境界。极乐世界在梵文中的意思是“熄灭”,是死后灵魂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的一个不太确定的范围。极乐世界在《阿弥陀经》里有很详细的描述,读后使人向往。但是,人们在尘世中为了追求能到极乐世界去,竟不按佛的教导修炼,而是不择手段,于是又种下一个个恶因。而这些恶因又会按照自然规律结出恶果,于是乎,想到极乐世界去的人反而去了地狱。而在地狱里他们将遭受严酷惩罚,其间的磨难有:吞滚烫的铁球、烧烤拷打、冰冻、蒸煮(显然,这一切都应当理解为一种比喻)等等,这些都使人对死亡感到恐惧。因为我们谁也没有把握说自己死后一定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除非现实现世已经求到“法”,或已经得到“证”。我见过许多佛教徒,均称自己已明“法”,但从其所作所为来看,并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教的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并没有听说过以恶行来偿还业债的。

总之,佛教带给人们的是,要尽快摆脱、离开这个苦难的人世间,去到那不苦的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去无苦的涅槃境界。因此,修炼是现实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修炼得好,便没有死亡恐惧。确实,从若干佛教徒临终的状态看,他们都很安祥,没有苦难感、没有恐惧感。但这并没有排除现代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暗示”。这是不是心理暗示,只有死去的人才知道了。所以,人生在世,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然而,佛教只是凭教规、戒条来束缚人们的行为,这就象现代国家一样,凭法律来束缚人们的行为。这办得到吗?当然,佛教的说理很多,比喻、暗示也很多,但所缺乏的是证据。没有谁能够带领人们去地狱或者西方极乐世界去旅游一下,果真能这样,我相信,所有的人旅游回来绝对信仰佛教。因为现代泛科学主义已经使得人们一切都要相信证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