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满江红学校:【艺海拾贝】乾坤诗话--99个毛主席的诗话故事(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7:36:56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乾坤诗话
——99个毛主席的诗话故事(上)
张承永编著  2010年12月9日
前言
乾者为天,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坤者为地,柔顺宽厚、博大载物,两者精神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形成毛泽东特有的刚柔并济、进退有度、顶天立地的精神——道法自然,这是毛泽东师法天地之道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是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论家。他研读古代诗话词话,与同时代学者、诗人研讨总结诗词创作经验,他在诗学理论的研究、探索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创建了一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着鲜明的毛泽东的诗学个性色彩,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为理论基础,完备的马克思主义诗学理论。他在北京或在外地,常约见或邀请学者、诗人到他自已的住处与他们谈诗论词,与他交往的人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叶剑英等,有学者名流柳亚子、郭沫若、臧克家、周谷成、刘大杰、冒广生、杨振宁、周世钊,还有他身边的卫士、工作人员等研讨诗学理论。如与文学史家刘大杰谈李白、杜甫,谈李商隐,研究他的无题诗;与词学家冒广生谈词的写作,谈词的声韵格律;与诗人郭沫若、臧克家多次论诗谈词,征求他们对自已诗词的修改意见,等等.
《乾坤诗话》是从毛泽东两百多个诗话故事中选编的九十九个诗话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引人入胜,格调健康高尚,语言风趣诙谐,选编时因有的故事文字太长,或因内容欠紧凑,故在收入时进行适当的删节、改写或缩编,并于每章篇首配以诗作,以增加传统文化的品位和诗韵色采。
目录
(一)毛泽东最早的诗作
(二)毛泽东少年被罚作诗
(三)毛泽东《咏指甲花》
(四)毛泽东仿诗明志
(五)毛泽东改诗抒怀
(六)戴麓钟指点毛泽东学诗词
(七)毛泽东最早的咏月诗
(八)毛泽东爱写打油诗
(九)毛泽东与萧三对对联
(十)毛泽东诗词的背后 被捕脱险后写诗
(十一)毛泽东与陈毅诗交
(十二)毛泽东的“白云黄鹤” 之诗缘
(十三)毛泽东逆境填词
(十四)毛泽东的“战地黄花”
(十五)毛泽东为彭德怀赋诗
(十六)毛泽东为丁玲题词
(十七)毛泽东吟诗送朱德上前线
(十八)毛泽东论给徐特立老祝寿诗
(十九)毛泽东书信寄诗情
(二0)毛泽东教会女儿李讷的第一首诗和给李敏讲民歌
(二一)毛泽东智慧幽默说名道姓由名吟诗
(二二)毛泽东誉为“洛阳才子”的雷英夫
(二三)毛泽东与周恩来诗情
(二四)毛泽东与周恩来陈毅黄炎培联句
(二五)毛泽东为诗人徐迟题写“诗言志”
(二六)毛泽东与柳亚子诗交
(二七)毛泽东与柳亚子论“诗格”
(二八)毛泽东诗词见胸襟
(二九)尹瘦石柳亚子为毛泽东画像题诗
(三0)毛泽东与于右任诗交
(三一)毛泽东与张恨水的“婉约诗交”
(三二)毛泽东题诗赞功臣
(三三)毛泽东与齐白石诗画往来
(三四)毛泽东妙笔生花 齐白石“废画”成宝
(三五)毛泽东生日程潜赠诗册
(三六)毛泽东在惊世决策时刻的浪漫诗情
(三七)毛泽东的“少两点”
(三八)毛泽东的“一字师”
(三九)毛泽东为何为曹操翻案
(四0)毛泽东吟诗送尼赫鲁
(四一)毛泽东的游历诗
(四二)毛泽东故园寄思
(四三)毛泽东题诗赠厨师
(四四)毛泽东吟咏杜甫诗
(四五)毛泽东赠周世钊游泳词
(四六)毛泽东与藏克家论新诗
(四七)毛泽东应《诗刊》约投稿
(四八)毛泽东填词慰忠魂
(四九)毛泽东为红线女书写鲁迅诗
(五0)毛泽东论《回乡偶书》
(五一)毛泽东南宁灯下看楚辞
(五二)毛泽东杜甫草堂前谈诗
(五三)毛泽东“江峡”轮上吟仿诗
(五四)毛泽东题诗赠蒋介石
(五五)毛泽东转交李白手迹诗墨宝
(五六)毛泽东广州写仿诗
(五七)毛泽东故乡诗情
(五八)毛泽东为贺子珍吟诗
(五九)毛泽东的“半字师”
(六0)毛泽东手书《清平乐·六盘山》石屏
(六一)毛泽东和邵华谈诗论文
(六二)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
(六三)毛泽东与胡乔木“不拘形迹”的诗交
(六四)毛泽东词赠蒙哥马利元帅
(六五)毛泽东书诗赠日本友人
(六六)毛泽东为何推崇屈原
(六七)毛泽东与藏克家冒广生论格律诗
(六八)毛泽东香山吟诗
(六九)毛泽东为陈毅改诗
(七0)毛泽东与周谷城论诗并为其续吟诗
(七一)毛泽东为刘大杰吟诗
(七二)毛泽东为女演员改名解诗
(七三)毛泽东教卫士学诗
(七四)郭沫若题扇毛泽东《沁园春·雪》赠胡志明
(七五)毛泽东开出名单情他们修改诗词
(七六)毛泽东书写叶剑英诗并改诗名
(七七)毛泽东默写《三垂冈》
(七八)毛泽东赠诗《三垂冈》及创作《七律·冬云》
(七九)毛泽东忘了的一首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八0)毛泽东悲痛写悼诗
(八一)毛泽东为赵朴初散曲改标题
(八二)郭沫若用毛泽东诗词集句作对联
(八三)毛泽东曾被党内“大姐压迫写诗”
(八四)毛泽东与郭沫若诗交
(八五)毛泽东题诗赠六龄童
(八六)毛泽东改吟杜甫诗
(八七)毛泽东诗论外交
(八八)美国总统尼克松引用毛泽东诗句
(八九)尼克松向毛泽东索要墨宝
(九0)毛泽东为乔冠华续打油诗
(九一)走进中南海的女人和毛主席谈诗论词
(九二)毛泽东改诗悼董老
(九三)毛泽东晚年喜听古诗曲
(九四)两眼失明的毛泽东为大夫题写鲁迅诗
(九五)毛泽东爱读杜甫诗
(九六)毛泽东纵论历代诗人
(九七)毛泽东与国粹对联
(九八)诗外诗——毛泽东各个时期的“十六字诀”都是里程碑
(九九)毛泽东生前写下的最后一封论诗信和最后一句话
(一)毛泽东最早的诗作
诗曰:韶峰高耸傲苍穹,滴水洞前拥劲松。
喜看藏龙卧虎地,天生灵气见神童。
1902年正月的一天,刚满八岁的毛泽东来到外婆家拜年。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一群耍狮子的队伍进村来了。毛泽东兴高采烈地跟随大人去看耍狮。按照当地习俗,狮子耍到谁的身边,谁就要赞几句吉利话以讨个口彩。那些吉利话通常都是整齐押韵而富有诗意的顺口溜。当狮子活蹦乱跳地耍到毛泽东身边时,小小年纪的他灵机一动,脱口赞道:
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
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这首活泼有趣的顺口溜,从一个儿童的视角,生动地描写了狮子的可爱形象和春节期间烧酒煮肉的热闹农村气氛。“擦菜子”是当地自制的一种腌菜,“擦菜子煮豆腐”是湖南人十分喜欢吃的菜。他的朴素语言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陈杨桂中国教育报)
(二)毛泽东少年被罚作诗
诗曰:开天辟地创新篇,敢搏风险敢领先。
万丈高楼平地起,英雄霸气出当年。
毛泽东从小就胸怀大志,富有诗才,记性特别好,有时简直是过目不忘。一次,先生出去有事,要求学生在教室读书,不许出房间。可先生前脚刚出门不久,毛泽东就把书背会了,也就跟着先生的后脚出去了。先生回来不见毛泽东,便派人把他找来,厉声责问:“为什么跑出去了?”毛泽东回答说:“书背熟了。不信,我背给您听!”先生也明知背书难不倒他,便指着天井对他说:“不让你背书了。你有本事不服管教,那就作一首《咏天井》诗来,做不好我再打你的板子!”
毛泽东不动声色,绕着天井转了两圈,仔细观察着那四四方方的天井:四周围着高高的墙,井水清澈见底,几条小鱼嬉戏在水底卵石间,煞是可怜。由此他想起被先生关在小屋里读书的小伙伴,触景生情,即兴吟出一首《吟天井》: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学生们听了,高兴地都拍手叫好。先生心中一惊,没想到毛泽东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章。先生先是一阵尴尬,继而转怒为喜,板子自然不用打了。
13岁的毛泽东吟出这首诗和出自青年毛泽东手笔的《沁园春·长沙》和《湘江评论·发刊词》等诗文中的磅礴大气如出一辙、一脉相承。表明他与生俱来的霸气和渴望挑战艰险,搏击风浪的人生信条。毛泽东的性格极富挑战性和斗争性,愈挫愈奋,压迫愈深、反抗愈烈,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斗争历程和创作生涯中。
(陈杨桂 :中国教育报)
(三)毛泽东《咏指甲花》
诗曰:出身布衣自农家,人小志高吟小花。
以物寄情喻弱势,终生未改爱桑麻。
那是一个夏天,毛泽东到外婆家附近的保安寺玩耍。他看到寺院四周盛开着色彩斑斓的凤仙花。这是一种不择土壤、随处生长的小花,因花瓣可用来染指甲,故俗称指甲花。望着顽强生长、傲暑盛开的指甲花,少年毛泽东不禁萌生写诗欲望,并联想起古人各得其趣的咏花诗文:陶渊明归隐田园,独爱菊花;周敦颐生性清高,独爱莲花。此时的毛泽东却偏爱枝叶弱小、意志坚强的指甲花。从保安寺归来,毛泽东吟成了一首五言诗《咏指甲花》:
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
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
万草被日出,惟婢傲火天。
渊明独爱菊,敦颐好青莲。
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这首诗以浅近、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指甲花的生长特性和笑傲炎夏的坚强性格,结尾点明题旨,寄托了少年毛泽东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陈杨桂:中国教育报)
(四)毛泽东仿诗明志
诗曰:少小离家久未回,峥嵘岁月缤毛摧。
临行借以诗言志,展翅皓鸿天际飞。
1910年秋,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才答应他的要求。17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学堂读书。
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是他改写的一首诗留给父亲,以表达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诗的全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据《毛泽东年谱》注云:“这首诗曾载《新青年》第一卷第五期,原文'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署名西乡隆盛。”可1910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还没有创刊。而西乡的全集,里面没有这首诗。又据说作者是江户时代末期的名僧月性,诗题为《题壁》,月性和尚号清狂,在周防妙元寺出家,曾因忧国而周游四方,广交名士。他擅诗,著有《清狂吟稿》一书。《题壁》是他27岁离开故乡时所作,抒发了自已发愤图强的壮志和四海为家的胸怀。
(《人民网》人民领袖毛泽东)
(五)毛泽东改诗抒怀
诗曰:飒飒西风岸柳斜,深塘藏有越冬蛙。
一声鸣鼓惊天下,唤出阳春暖万家。
毛泽动在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学堂就读期间,先生令学生吟诗抒怀,毛泽东写了一首《咏蛙》诗:
独坐池塘为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毛泽东少年时期最后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毛泽东人小志大,借青蛙寄寓自己大济苍生的伟大抱负和藐视天下的英雄气概和胆略。
这首诗是16岁的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
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据1992年9月12日《社会科学报》发表的文章指出此诗非毛泽东所作,谓民国初年,安徽英山县金铺区新屋嘴乡人郑震谷(一说程正鹄)赴辛亥革命后第三届甘肃天水县知事,该地绅士见其身矮貌丑,作《青蛙图》以讥之。郑遂作一诗反讥。诗云:“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又说《咏蛙》诗作者是湖北英山人。也有的说严嵩幼时曾作过《咏蛙》诗:“独坐池边似虎形,绿阴树下弹鸣琴。春来我不先开口,谁个虫儿敢出声。”还有的说“唐人所作”。可见此诗有可能流传已久。毛泽东幼年、少年时看过或听过这首诗后曾加以改写引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陈杨桂:《中国教育报》)
(六)毛麓钟指点毛泽东学诗词
诗曰:情系黉门数十春,呕心沥血育新人。
满堂弟子千秋业,一世园丁几代恩。
粉笔无心催白发,夕阳有意照黄昏,
高风亮节为师表,怀玉当思琢玉人。
毛麓钟酷爱历代著名诗歌辞赋,尤其喜爱宋词元曲。毛麓钟很喜爱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认为它反映了古人珍视友情的思想主题,全诗以口语写心中事,毫无雕琢之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模仿。他十分赞赏诗中那哀婉动人的故事,悠扬宛转的诗句,还有那给世人留下的谆谆告诫。他将这首长诗亲手抄录给毛泽东,让学生吟咏、揣摩。
由于毛麓钟的严格训练,毛泽东对诗歌辞赋的学习进步很快,他不仅熟读了几百首古诗,即使是很生僻的诗句,也能稔熟于心,倒背如流。从庾信的“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年种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到辛弃疾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等,他都能即兴吟唱,信口背诵,毫无差池。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圈阅、批注、手书,引用的古诗词共约1662首;涉及的诗人415名。其中凭记忆手书的古诗词117首,上起宋玉的《大言赋·句》,下迄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即包罗了2000余年间58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中有不少是长诗,如《木兰辞》(四百言左右),李白《梁父吟》(三百言左右),《梦游天姥吟留别》(三百言左右),白居易《琵琶行》(六百言左右)。这些浩繁的巨著,竟能“凭记忆”默书,其记忆力之惊人诚叹观止,可见其对古诗词之热爱和读诗时所下的功夫。,他的这种熟读古诗的兴趣和超常的记忆力到老不衰,一直伴他度过一生中轰轰烈烈的最后岁月。
1972年主席休克的紧急抢救也秘而不宣。幸亏毛主席生命力强,让医护人员及时抢救过来,让我们转悲为喜,这一次抢救成功又值得庆幸。
我们心中一快石头刚刚落地没几天,7月初朱德委员长又突然逝世。不到半年时间,毛周朱并肩战斗近半个世纪的三位老战友已痛失两位。老人家在精神上很难承受这许多次的突然刺激,他那时的痛苦心境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后来在他的病情趋于平稳稍有好转时,由于这段时间诸多的不愉快的事情加重了他的怀念故旧和寂寞悲哀之感。他只好诵诗读赋,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有一天,主席让我找来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庚信的一首赋《枯树赋》。
他很喜欢诗赋。《枯树赋》写得很好,也很长。这首赋主席是早已熟读过的,前些年他还嘱印过大字体,全赋大部章节他都能背诵下来,即使是在这病魔缠身的晚年仍能背出。今天他特意指名让我找这首赋读给他听。这是一首以树喻人,曲折动人,讲的晋朝一个人,来到一棵大树下,看到这棵大树过去也有过生长繁盛的时期,而现在已经逐渐衰老了,使人在内心中油然产生出一种悲凉的感觉。读来令人感慨万分的赋。
在他的病床边,我读着这首赋,读得很慢,主席微闭着双目,体味那赋中描述的情景,回顾着自己一生经历。
主席让我连续读了两遍,他边听着,边默记者。后来毛主席对我说,你拿着书,看我能不能把它背出来。我看着《枯树赋》,此时,他虽不能像过去那样声音洪亮的吟诗,但他仍以那微弱而又费力的发音,一字一句地富有感情地背出: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稍许,主席又让我看着书,他慢慢地背诵第二遍。老人家的记忆力真是惊人,他背得很好,除少数几处需偶尔提示一下句首外,均全部背诵自如了。他的声音,他背诵时的表情至今历历在目,令我终生难忘,感慨万千。
我读了两遍,主席背了两遍,近半个小时,已超过医生的规定时间。为了不使老人家太劳累,只好停住,请他休息。其实,那天老人家精神还好,也许本来可以边背边讲,可惜我当时只顾得医生的叮嘱,不敢引起老人家多说话,不敢让他动感情。以至没有听他细谈,没有让他讲出此时此刻的心境和感想。至今想起,还十分遗憾!如果当时不要急于劝阻,听他慢慢谈,这该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啊!
究竟是这首赋对人间事物描写得真切、透彻,还是它抒发了主席自己的感慨,这不是用几句话能说明白的。用我贫乏的语言和词汇是难以描述的。后来主席常常想起来就吟诵着这首赋,直到他不能讲话为止。这是他诵读的最后一首赋,也是我为他最后一次读诗读赋。
(2010年9月8日《长沙晚报》、毛泽东机要秘书张玉凤撰写题为“毛主席病中诵读《枯树赋》)
(七)毛泽东最早的咏月词
诗曰:诗人无不爱银钩,把酒临风喜放讴。
多少花前月下咏,不同意境不同歌。
1918年底毛泽东与蔡和森游历洞庭湖滨,了解社会情况,读“无字书” 时,年仅25岁的毛泽东写的《归国谣·今宵月》:
“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
此词是他们当时游历生活的写照,这是毛泽东最早的咏月诗。
(《广西日报》)
(八)毛泽东喜欢打油诗
诗曰:百卉园中拥百科,打油诗体广吟哦。
阳春白雪颂风雅,下里巴人大众歌。
毛泽东善诗词,但他在生活里也喜欢写打油诗。他的打油诗调侃友朋,令人发噱,可谓是别树一帜。
现在所知的毛泽东较早写的一首打油诗,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写的,据冯雪峰后来回忆,这首诗以“蒋干宋美龄”开头,紧接两句是分别调侃林伯渠、李维汉夫妇,全首诗只有三句,第四句要求同座的人续上。结果却没有人能够做到,因为其中的动词必须是小说中的人名,且必须富有幽默感,还得与调侃对象沾上边,这有很大的难度。当时,刚从上海到中央苏区的冯雪峰非常叹服地说:“这样的才智和机敏,一流文人也赶不上。”
红军长征初期,路过湖南,行军匆匆,有一天张闻天在马背上打瞌睡,稍不小心脱缰跌下马来,虽然未受大伤,却也有些狼狈不堪,毛泽东闻讯赶来,当即凑趣念了一首打油诗:
洛甫骑马过湖南,四脚朝天滚下山。
人未伤,马没死,菩萨保佑你平安。
也有记载说,毛泽东就张闻天坠马,还写有另一首内容贴近的打油诗:
洛甫洛甫真英豪,不会行军会摔跤。
四脚朝天摔得巧,没伤胳膊没伤脑。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也写过打油诗。1941年10月,中央机关机要人员黄有凤、赵雪明结婚,毛泽东在婚宴上当即赋诗一首:
两个机要,白头到老;
比翼双飞,永不掉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经常参加中南海周末舞会。有一次他和几个歌舞团演员分别跳舞,当得悉有个小演员叫王君苗,是河北省深县人,独生女,另一个小演员叫朱立刚;王君苗皮肤白,毛泽东叫她“白丫头”,朱立刚皮肤稍黑些,毛泽东就叫她“黑丫头”。他就以深州水蜜桃为名,随口念出一首打油诗:
深州大蜜桃,
独生一根苗,
遇上朱(猪)八戒,
吃了。
(《文汇报》)
(九)毛泽东与萧三对对联
诗曰:同学少年意气顽,风华正茂爱诗篇。
以文会友多情趣,借阅图书对对联。
1936年,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起他早年在湘乡小学堂读书的往事时说:“我平常只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毛泽东提到的那位作家,就是诗人萧三。萧三不满四岁即入私塾读书,1907年读完八年私塾后,与二兄萧子升一道考入父亲萧岳英任教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两年后即1909年秋,毛泽东从韶山考入该校读书。此时毛泽东16岁,萧三13岁。毛泽东得知萧三有一本专写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名人的书《世界英雄豪杰传》,便前往借阅。萧三虽与毛泽东有些往来,但和其他同学一样,瞧不起这位湘潭来的“乡巴佬”。“书倒有一本。可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毛泽东说:“请仁兄出一联如何?”“这书里讲的都是英雄豪杰,你听着,上联是:
目旁是贵,聩眼不会识贵人。
快对!”毛泽东从容答道:“请听:
门外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听了十分敬佩,立即将书借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得十分仔细,密密麻麻在书里作了圈圈点点,并即兴写了许多批语。不久毛泽东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子任”,意为要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崇高的责任。
后来毛泽东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在一部叫做《世界英雄传》的书里,我也读到了拿破仑、俄国叶卡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可见那本书对毛泽东影响之深。
(孙琴安:《毛泽东与文化名流》)
(十)毛泽东诗词的背后
被捕脱险后写的诗
诗曰:文韬武略见雄奇,越是履险越有诗。
霹雳一声星火起,罗霄山上展红旗。
毛泽东在率领起义军挺进湖南东部时,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诗的背景是:毛泽东受湖南省委的委托,秘密来到湘东赣西发动群众,组织秋收暴动。他首先在张家湾主持召开军事会议,随后又改编了工农革命军。就在他奔走于浏阳、安源,动员矿工组建起义军的途中,被地主民团武装抓了起来。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被捕,也是他一生中惟一一次被捕。
然而,国民党民团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队“共产分子”中,竟会有毛泽东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如果知道这位长发盖耳、两颊瘦削、肤色黝黑的瘦高个子便是共产党中央委员毛泽东,民团绝不敢将他一杀了事。这样的“大人物”,交上去是可以受大赏、邀大功的。但毛泽东此刻的身份只是一个企图组织“暴乱”的“乱党”分子,那自然要“格杀勿论”了。
民团士兵奉命将毛泽东等人押到总部后处死,士兵们已经脱下了毛泽东的鞋。因为按民间的迷信说法,处死犯人前取走他的鞋,可以免得将来被打入地狱的鬼魂追寻报复。然而,毛泽东却大难不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多年后,毛泽东向美国记者斯诺饶有兴味地讲述了他这段经历的前前后后:“那时候,民团奉命把我处死。但是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打算贿赂押送的人释放我。民团士兵都是雇佣兵,枪毙了我,于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所以他们同意放我,可是队长不许。于是我决定逃跑,在离民团总部大约只有二百码的地方,我找到了机会。
“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在那里一直躲到太阳落山。士兵们追捕我,有好几次已经走得很近了,我几乎觉得一定会再被抓到,可是最后终于没有被发现。天黑了,他们放弃了搜寻。我翻山越岭,连夜赶路。我没有鞋,脚伤得很厉害。路上我遇到一个农民,他同我交了朋友,给我地方住,又领我到了下一个乡。我身边有七块钱,买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吃的。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危急关头毛泽东为什么能死里逃生?这与毛泽东对中国农村各阶层人士政治态度和经济状况的深入了解,对湖南农民运动的了如指掌是分不开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是被捕脱险后写的词,可以说是青年毛泽东胸怀天下的艺术写照。
(2008年04月16日 10:11   来源:新华网)
(十一)毛泽东与陈毅诗交
诗曰:诗交情往未能忘,同背宋词在井冈。
噩耗传来惊坐起,强支病体到灵堂。
毛泽东在党内与人往来坚持以公务论。但对陈毅有工作之外的“诗交”。毛泽东曾说过:“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爽直。”其实,他们二人所走的道路十分相似,诗词已成为两位伟人产生心灵交映的重要媒介。
毛泽东不但对陈毅有着工作之外的“诗交”,还帮其改诗。他们二人多年间诗词唱和,其内容都充满了惊天地、泣鬼神、傲视一切艰难的豪情壮志,不同于古今其他文人墨客的作品,是伟大的革命家在斗争过程中的抒情言志。
井冈山时,陈毅就成为毛泽东的诗友,每有余暇,两人便在一起谈诗论文,吟咏中国古典诗词。陈毅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他和毛泽东都喜欢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
“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情。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他们在山间小径讨论军情,有时这首小词便随口而出,激动的心情往往如“林中波涛”。
1929年5月下旬,毛泽东率红军第二次人闽,不几天,便很顺利地攻下汀州、龙岩。陈毅写了首小诗,题为《反攻下汀州龙岩》:
闽赣路千里,春花笑吐红。
败军气犹壮,一鼓下汀龙。
毛泽东在陈毅的笔记本上发现了这首诗。陈毅请毛泽东斧正。毛泽东拿起铅笔,将“败”字画上了一个大圆圈。后来,陈毅将“败军气犹壮”一句改为“铁军真是铁”。
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在赣南山林中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一次,面对搜山敌军的大火包围,陈毅在沉着应战之余,写下了后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集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首面临死亡关头的“绝命”诗,自称到了阴曹地府,也要召集旧部组成十万大军,怒斩“阎罗”———视死如归的正气,通过此诗跃然纸上。后来的数以十万计的浩荡新四军,正是靠陈毅等人在危难逆境中保存下的革命种子发展而成的。
1948年1月上旬,陈毅来到了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亲往迎接。当陈毅说到孟良崮、莱芜战役时,毛泽东笑着对他说,你不写诗了吧?你打了胜仗总是要写诗的。陈毅接着便朗诵起他的《莱芜大捷》:
淄博莱芜战血红,我军又猎泰山东。
百千万众擒群虎,七十二崮志伟功。
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
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li)元凶。
毛泽东听罢,连说:好诗,好诗!
陈毅推崇毛泽东的诗词,并用自己的深刻理解来教育子女。他的大儿子陈昊苏回忆说,在自己刚刚懂事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指着墙上的一幅挂轴,从头到尾讲解了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雪》,由衷赞赏这首词是“一座雄伟的高峰”。
毛泽东一生喜欢游泳,兴之所至,便迸发出壮怀激烈的诗词。1956年6月,毛泽东在武汉横渡长江,写下名篇《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首词在《人民日报》发表后,陈毅特意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让张茜给孩子们详尽地讲。他对孩子们说,毛主席已是60多岁的高龄了,但革命豪情仍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青春焕发,你们这些正当年华的孩子,一定要在大风浪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革命意志。1960年冬,陈毅写《冬夜杂咏》组诗时,特意创作了一首《长江》,歌颂了毛泽东横渡长江的壮举,抒发了对领袖的衷心敬仰:
有人雄今古,游泳渡长江。
云此得宽余,宇宙莽苍苍。”
陈毅还经常把文物出版社精致印刷的《毛泽东诗词手稿》拿给孩子们看,并要求他们反复观摩,从中汲取教益。1966年春,陈毅利用休假时间将毛泽东诗词37首工工整整、一字一句地抄录下来,装订成册,字里行间渗透了对领袖的热爱。
1972年1月6日,将帅诗人陈毅在北京日坛医院逝世。1月10日下午3点是中央为陈毅举行追悼会的日子。照例午睡的毛泽东突然决定参加追悼会,他抱病来到八宝山,双泪长流,向鲜红党旗覆盖下的陈毅的骨灰盒深深地三鞠躬。他紧握张茜的手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陈毅同志是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随后,有一首《沁园春·步咏诗韵悼念陈毅同志》作为“毛泽东未发表诗词”广为流传:“星陨朔方,天地失色,山海无光。是人杰盖棺,丹心一片,诗豪绝笔,青史千……”不管这首词是否为毛泽东所作,但他和陈毅的诗中真情和深厚友谊永远彪炳史册!
(国防大学教授 徐焰)
(十二)毛泽东的“白云黄鹤”之诗缘
诗曰:一世英名万代传,白云黄鹤续新篇。
珠峰纵使削千尺,仍是中华第一山。
武汉,古称江夏,夏属荆州;殷属南国;周属周南;秦属南郡。位于长江、汉水汇合处、京广铁路线上,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汉口古称夏口,为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武昌、汉阳亦在历史上闻名。现为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地位重要,久有“九省通衢”之说。据考证距今3500年前就是商代的方国宫城,长江流域唯一的古代商城,又是在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名城,同时还是一座诗的城市,“诗以名楼传后世,楼因名句誉中华”。名胜古迹非常丰富,有武昌的黄鹤楼、汉阳的归元寺、古琴台、晴川阁、楚天台,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八路军办事处旧址、毛泽东同志曾下榻过的东湖风景区等。
毛泽东曾多次来到这个被他称之为“白云黄鹤”之地,数次畅游长江,登临黄鹤楼,并与唐代著名诗人崔颢、李白等心交神往。
一九二七年,正值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整个形势面临着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扑朔(shuo说)迷离的烟云,笼罩着大地,毛泽东身在武汉。
登楼赋诗是历代诗人抒情言志的习惯,这位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的一代诗人兼革命家,又在这足以引发诗情的黄鹤楼上以其独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他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尤其是在这关系到中国命运的严峻春天,他有一肚子话要说。登楼赋诗,历代多有名篇,如唐人王之焕之《登鹳雀楼》、崔颢之《黄鹤楼》、杜甫之《登岳阳楼》,而崔颢之《黄鹤楼》被宋代严羽誉为唐人七言律诗之首。就连李白也为之敛(lian 连)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时,毛泽东很自然地想起崔颢的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和李白的感叹,然而,他绝无敛手之意,他怀以苍凉悲壮的心情,一吐心曲: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lei泪)滔滔,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黄鹤楼》
他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一九五六年六月他又来到了这个“白云黄鹤”之地,于六月一日、三日、四日连续三次横渡长江。他一生酷爱游泳,一九二五年所作《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浪遏(e额)飞舟?”便是诗人青年时代奋勇进取,劈波斩浪的艺术写照。毛泽东对长江也有特殊的感情,他把浩瀚的长江比作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下面这首词便是他一九五六年六月,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写的感兴之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
在这同一个地方,他又一次写下了与上一次情景和心情完全不同的华章。
(《毛泽东诗词史话》) 第59、227页)
(十三)毛泽东逆境填词
诗曰:庭院临江波映阶,霜花两岸送香来。
喜看金秋天气爽,诗涌激情信满怀。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天很晚了,已经怀孕的贺子珍还不见丈夫归来。看到东边日头西边雨,她心里有几分说不明的迷惑。她真正等到丈夫归来是深夜两点钟。“今天的会怎么开得这么晚?”贺子珍迎上前去,接着毛泽东的风衣,顺便挂在墙上。毛泽东没有回答,似有难言之苦。“有什么事吗?”心细的贺子珍从丈夫脸上的阴云读出了破绽,毛泽东还是没搭话。公事不在家中说,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因此对党的秘密,贺子珍与别人一样一概不知。毛泽东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以烟消愁,想着心事。是啊,他怎么也想不通会议竟是这么个结果,他养的"孩子"——红四军被人领走了,他知道"孩子"还在蹒跚学步,还有不足,怎么不能说一句半句呢?他说的话,哪怕是批评都是为了“孩子”好啊!他真想哭一场,可是在妻子面前,他又是一个男子汉。
"有什么事你就说出来嘛!不说憋在心里怪难受的。"贺子珍见丈夫愁云满面,心里更难受。木已成舟的事,说就说了吧,毛泽东在妻子的一再追问下,便如实讲了会议的事。
“我不干前委书记了。”
“谁干?”
“陈毅。”
此时的贺子珍也犹如五雷轰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团迷雾在贺子珍心中升腾。原来红四军“围魏救赵”,解围井冈山的计划没能实现,这固然是一件憾事,但善于从实际出发决定斗争方针的毛泽东,毅然决定红四军在赣南、闽西开辟新的根据地。这时,就红军乃至整个根据地建设的根本问题,党内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的起因是要不要设立中共红四军军委。与此同时,原来在井冈山时期已存在的一些非无产阶级思想,随着设立军委争论的展开也浮出水面。他们强调“军官权威”,主张“司令部对外”、“政治部对内”。对于这些错误思想,红四军军长朱德是抱赞同态度的。他认为毛泽东个性太强,喜欢个人说了算,搞“家长制”。身为红四军前委书记兼党代表的毛泽东深深感到,红四军内部的争论不停止,势必妨碍红四军本身的发展。
6月8日,毛泽东主持的红四军前委在上杭县白沙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一份书面意见,列举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他就担负不起自己的政治责任,请求马上更换军委书记。
不料,毛泽东的信发表后,红四军党内军内的争论更加广泛和激烈起来。这期间,军部曾在龙岩小池召开第三次攻打龙岩的作战会议,没有通知毛泽东参加。毛泽东虽然表示过不担任前委书记,但他仍然是红四军党代表。这样重要的会议,竟然不让他参加,使他感到气愤。刚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不久的陈毅,和毛泽东一样,对红四军党内军内的意见分歧忧心忡忡。他曾当着毛泽东和朱德的面说:你们争论的双方,好比一个是晋国,一个是楚国。你们两个大国天天打架,我这个小小的郑国在中间简直不好办。我跟哪个走?站在哪一边?我还是希望你们两方面团结一致。6月22日,红四军第三次攻克龙岩城。前委决定抓紧有利时机,召开全军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解决上述争论问题。大会在讨论前委组织机构时,决定毛泽东和朱德仍按中央指示为前委委员,另外选举陈毅、林彪、刘安恭、伍中豪、傅柏翠等5人和红四军一、二、三、四纵队各1人为委员。在选举前委书记时,由于毛泽东的观点未被多数人接受,加上他对部下要求严格,常常严厉批评甚至训斥一些团、营级干部,所以落选了。陈毅被选为前委书记。红四军“七大”开了一天就结束了。这次大会停止了争论,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意见分歧仍然存在。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再次请求离开前委,希望中央送他去莫斯科学习和休养一个时期,在未得到中央通知前由前委派他到地方做些事,换一个环境。新前委同意了他的请求。
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前委领导岗位后,将自己的坐骑交给部队,以前委特派员的身份,由夫人贺子珍和蔡协民、曾志夫妇陪同,7月8日离开龙岩城,步行前往中共闽西特委驻地上杭县蛟洋。毛泽东到蛟洋后,适逢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他集中精力指导闽西特委开好这一重要会议。会未开完,他就患了恶性疟疾,再也坚持不了,只好退出大会。
接着,他由贺子珍陪同,到上杭、永定农村,一边治病,一边指导地方工作。落难中的毛泽东看到贺子珍的肚子一天天地大了起来,连连叹息:“我生病,你又要生产。喜事也变成了伤心的事,祸不单行。”
贺子珍道:“只要你想得开,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鹰有时候比鸡飞得还低,但是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你说是吗?”
“说得好!”毛泽东连连赞叹。也许是子珍的劝慰有效,此后病中的毛泽东精神尚好。
10月11日,农历重阳节,毛泽东住在临江庭院,望着窗外黄菊盛开,两岸霜花一片,触景生情,填词一首: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书写完,又感情浓重地朗诵了一遍,在旁的贺子珍也由衷地笑了,她不但为丈夫的诗词写得好而高兴,同时也为丈夫这种身处逆境而志存高远的心胸感动。
摘自《贺氏三姐妹--三姐妹的三种不同命运》
(十四)毛泽东“战地黄花”
诗曰:自古诗词注释难,只能意会不言传。
个中奥妙谁知晓,唯有作者解迷团。
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前,红一军团按照毛泽东军事路线,攻打福建漳州,获得空前大捷,全军上下备受鼓舞。舒同奉命参加打扫战场,不期与毛泽东相遇,马上立正敬礼。毛泽东握住他的手说:“小伙子,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就是舒同吧?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二人边走边谈,毛泽东看见遍地有许多子弹壳,随手拾起一枚,诙谐而深情地说道:“战地黄花,这就是战地黄花啊!”舒同猛然想起“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名句,这不是出自毛泽东1929年10月写的《采桑子·重阳》一词么?许多指战员都把“黄花”理解为菊花,或其他花卉,而今作者毛泽东却对此做了另一番诠释!
(2008年07月08日 17:22   来源:新华网  冯都)
(十五)毛泽东为彭德怀赋诗
诗曰:冲破千险敌胆寒,铁流万里到三边。
鏖兵吴起斩追尾,即兴吟诗歌凯玄。
毛泽东诗词中点名赞颂过的高级将领有三人,他们是黄公略、彭德怀、罗荣桓。都是毛泽东在井冈山和江西苏区时期的老战友。彭德怀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毛、朱而名列第三。
长征后期,中央红军主力进入陕甘,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支队,,又称陕甘支队,彭任司令,毛兼政委。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随陕甘支队一纵队到达陕北保安县的吴起镇,不久,20日,宁夏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尾追而来。毛泽东当即对彭德怀说:“我们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立即布置歼敌阵势。10月21日,彭德怀率师在吴起镇西南山上对准马鸿宾的三十五师骑兵团下手,一举将该团歼灭。随后又打垮了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团。红军乘胜进攻,打挎了敌人另外三个团。敌人受此迎头痛击,溃退回去,不敢进入陕北根据地。吴起镇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异常兴奋,立即挥毫赋诗一首:
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足见毛泽东对彭德怀军事才能和功绩的肯定。但彭德怀不居功自喜,立即把诗的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人民网)
(十六)毛泽东为丁玲题词
诗曰:冲破牢笼回圣城,欢迎会上吐心声。
同是三湘故里客,题词赠给“武将军”。
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湖南临澧人,生于1904年,比毛泽东小11岁。早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丁玲就听说毛泽东是一个奇人。毛泽东的第一位妻子杨开慧是她的同学,曾向丁玲谈起过毛泽东。但她真正与毛泽东接触,却是在她到达陕甘宁边区以后。
1933年,丁玲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后,随即押到南京,被囚禁了3年多。直到1936年秋天,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她才逃出南京。1936年11月1日,她从西安出发,直赴保安。那时,毛泽东就住在保安。其实,在丁玲尚未来到保安之前,毛泽东便已闻知她的名字,因此对她的到来也很重视。就在丁玲来保安不久,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中共领导人便在一间大窑洞里,为她举行了一次欢迎会。丁玲第一次受到这么高的待遇,心里又高兴又激动,就像远游的孩子回到家里一样,滔滔不绝地讲了她被绑架后在南京的一段生活情况。毛泽东望着她的浓眉大眼,很有兴趣地听着。当丁玲讲完以后,毛泽东问:“你这么远来到苏区,打算作点什么呢?”“当红军。”丁玲坚定地回答。“好呀,”毛泽东高兴地说,“昨日的文小姐,今日的武将军。还有一仗打,可能还赶得上,跟杨尚昆他们前方总政治部上前线去吧!”
11月22日,文艺协会举行成立大会,丁玲、成仿吾等16人当选为干事。次日,在第一次干事会上,丁玲又当选为中国文协主任。也就在这时,毛泽东同意丁玲提出的要当红军上前线去的要求,在11月24日,随杨尚昆等北上定边。随后又随彭德怀、任弼时领导的一方面军从定边南下,前往三原前方司令部。丁玲在前方表现出极大的战斗热情,并积极写作,这使毛泽东非常高兴,特在12月底赠送丁玲《临江仙》词一首,用军队电报拍发到前线交给她本人,词云: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可是,丁玲当时不在聂荣臻的司令部,所以未能读到毛泽东的词。直到她从前线回到延安,有一次在毛泽东的窑洞里交谈,才知道毛泽东曾给她写过一首词。“你上前线,我曾写过一首《临江仙》的词,你看到了吧?”“没有哇。”丁玲摇摇头,感到很奇怪,“写的什么内容?”毛泽东没有回答,而是坐在桌旁,摊开一张不大的白纸,提起毛笔,凭着记忆,将《临江仙》词又抄写了一遍。他当时是横写的,没有题目和词牌,也没有落款。丁玲望着他那潇洒流利的笔势,心里十分得意,也十分感激。抄完以后,毛泽东便把这幅墨迹递给了丁玲:“拿去吧。”“谢谢主席!”丁玲双手接过,脸上充满了笑容,心里乐极了。
当时丁玲不过三十出头一点,性格活泼,她与毛泽东又是湖南同乡,因此很谈得来,经常到他那儿去,与毛泽东说说笑笑,彼此都很随便。
丁玲觉得毛泽东比较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因为他常常带着非常欣赏的情趣向她谈李白、李商隐、韩愈和宋词,谈小说则是《红楼梦》。因此,丁玲感到他的旧学很渊博。毛泽东每次去讲课,警卫员总来通知她,而她也就坐在露天广场上,经常听毛泽东讲。有几次,丁玲到毛泽东那儿,毛泽东都是一边跟她谈着话,一边就用毛笔随手抄几首他自己作的词,或者是他自己喜欢的词。有时随抄随丢,有时则抄了送给丁玲。“你对这首词印象怎么样?”有一次,毛泽东把自己作的《忆秦娥·娄山关》一词抄给她,顺便问道。“这……”丁玲那时的旧诗词根底不是很深,她虽然觉得此词写得雄伟有力,却一下说不清,看到最后,便指着词尾的两句说:“'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一幅多么好的图画呵!”
一次,毛泽东对丁玲说:“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有时要几年,几十年,有些人你一生也了解不透。”又一次,当别人要丁玲谈谈对边区的观感时,她说:“边区就像个小朝廷,林老就是个财政大臣。”毛泽东知道了这话,非但不批评她,反而对此说法很感兴趣。
1937年2月,毛泽东写信给红军后方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任命丁玲为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同年春,一次毛泽东来到丁玲的住处,看到了一群从国统区来延安抗大学习的青年,便笑着说:“丁玲,我看这些知识分子很喜欢同你接近,你这里有点像文化人的俱乐部。”
毛泽东曾留心读过丁玲写的文章,闲谈中有时也作一些评论。一次,毛泽东对她说:“你有点名士气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1月28日 第七版)
(十七)毛泽东吟诗送朱德上前线
诗曰:百年赤县夜茫茫,星火燎原起井冈。
战斗友情深似海,吟诗送友上前方。
1935年元月下旬,毛泽东送朱德上前线时,紧紧握住朱德的手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手足情。”
(《人民网》人民领袖毛泽东)
(十八)毛泽东论给徐特立老祝寿诗
诗曰:风雨潇湘志未移,平生无愧为人师。
喜逢花甲诞辰日,众凑小诗作贺词。
1937年1月31日,毛泽东发起了为徐特立祝寿的活动。为了庆祝徐特立60岁寿辰,丁玲和周小舟、徐梦秋买来一块红缎子,准备写一首诗贺他。3个人正在凑诗,毛泽东来了。“你们在做什么呀?”“我们正在凑诗呢。”“这好呀。”毛泽东高兴地哈哈大笑,“来,念给我听听。”当丁玲他们把凑成的诗念给他听时,毛泽东说:“前边两句写徐老长征时的神态,很好。'衣服自己缝,马儿跟着跑’,真是那样,很现实,这是谁都知道的。诗末两句'青山与绿水,徐老永不老’,也好。”
(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二期
(十九)毛泽东书信寄诗情
诗曰:隔山隔水难隔声,鸿雁传书寄友情。
信里有诗诗亦信,珠联璧合价连城。
毛泽东书信的“诗情”当中,不仅能真实地读到兼伟人与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之伟大,而且还能真实地读到伟人毛泽东私人交往过程中的真实思想和情感。
诗情之一,“答诗”
1937年6月25日。毛泽东在致廖仲恺夫人何香凝的信中写到,“承赠笔,承赠画集,及《双清词草》,都收到了,十分感谢,没有什么奉答先生,唯有多做点工作,作为答谢厚意之物。”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致诗人柳亚子的信中写到,“'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饮茶’,这是你几年前为我写的诗,我却至今做不出半句来回答你。”
1956年12月5日,毛泽东在致周世钊的信中写到,“时常记得秋风过许昌之句,无以为答。今年游长江,填了一首水调歌头,录陈审正。《水调歌头·长江》: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上述三封书信,前两封写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要指挥全国战场的对日作战,肯定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分散精力去写诗,所以,毛泽东强调“唯有多做点工作,作为答谢厚意之物”,“至今做不出半句来回答你”,也就可以理解了。
“诗情”之二,“赠诗”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在致李淑一的信中写到,“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面。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诗情之三,“和诗”
“和诗”往往是在读了别的诗词、诗兴大发之后而写的诗。如: 1955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致周世钊的信中写到,“承录示程颂万遗作,甚感,并请向曹子谷先生致谢意。校额诸件待暇当为一书,近日尚未能从事于此。读大作各首甚有兴趣,奉和一律,尚祈指正。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
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
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
卅年仍到赫曦台。”
不难看出,在这封信里,毛泽东“读大作各首甚有兴趣,奉和一律”就是在读了周世钊的“大作各首”、诗兴大发而后写下的。
诗情之四,“赞诗”
在毛泽东的书信当中,称赞别人诗词的信不少。如:1945年10月4日,毛泽东在致诗人柳亚子的信中写到,“诗及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先生诗及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可惜我只能读,不能做.但是万千读者中多我一个读者,也不算辱没先生,我又引以自豪了。”
194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致吴创国的信中写到,“你的诗也写得好,我就喜欢看这样的诗。”
1951年7月30日,毛泽东在致张元济的信中写到,“三次惠书,并附大作及书一函,均收到了,谨谢厚意。积雪西陲一诗甚好。
1964年3月18日,毛泽东在致华罗庚的信中写到“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诗情之五,“考诗”
1958年2月10日,毛泽东在致刘小奇的信中写到,“'笔记小说’,有说贺知章事者。今日偶翻《全唐诗话》,说贺事较详,可供一阅。他从长安辞归会稽(绍兴),年已八十六岁了,可能妻已早死。其子被命为稽司马,也可能六七十了。'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儿童我认为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贺知章在长安做了数十年太子宾客等官,同明皇有君臣而兼友好之遇。他曾推荐李白于明皇,可见彼此惬洽。在长安几十年,不会没有眷属。这是我的看法。他的夫人中年逝世,他就变成独处,也未可知。他是信道教的,也有可能屏弃眷属。但一个九十多岁象齐白石这样高年的人,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象的。他是诗人,又是书家,(他的草书《孝经》,至今犹存)。他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史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些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在信的落款之后,毛泽东又写到:
“复寻《唐书●文苑●贺知章传》(《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页二十四)亦无不带家属之记载。”
“近年文学选本家,有说'儿童’是贺知章之儿女者,纯是臆测,毫无确据。”信中“儿童相见不相识”,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一句。原诗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信中提到的“少小离家”即指此诗。从毛泽东考证唐代诗人贺知章给刘少奇的这封信中,不但可以让人体味到伟人毛泽东与刘少奇谈诗论词的私人交往之情,也能从中感受到毛泽东对治学、对历史所持的严谨态度。
(2007年10月26日 14:50   来源:新华网)
(二0)毛泽东教会女儿李讷的第一首诗和给李敏讲民歌
诗曰:幼时马背学吟哦,继承国粹喜琢磨。
四十年来家国事,至今犹记大风歌。
1995年,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来到沛县参观,说起毛泽东确实是很欣赏刘邦的。她说:“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是父亲教我的《大风歌》。那是在延安时期,有一天毛泽东把她抱到马背上,一起在黄土地上遛达。毛泽东提出要教女儿背诗,便兴致所至地高声吟诵大风歌。李讷问:“大风歌为什么只有三句?”毛泽东以他一贯的幽默说:“这就叫千古绝唱嘛。”
“汉高祖刘邦打败了楚霸王项羽,回家乡沛县时吟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也希望国家平定了,再不要发生战争呢!”“这首诗写得很好,很有气魄。”
一个星期天,毛泽东要去视察十三陵库区,带着女儿李敏出去。汽车向前飞驰,突然,一座龟驮石碑一闪而过。毛泽东叫停车,带着李敏下车,围着石碑转了几圈,还停步细看碑文。一会,他问李敏:“娇娃,你说说王八为什么要驮石碑呢?”
李敏摇了摇头。
毛泽东略为想了想,便用他那浓重的湘音唱道:“望望东来望望西,望见王八驮石碑。我问王八犯什么罪?上辈子卖酒兑了水。”
上了车,他接着给女儿讲:“驮石碑的不是王八,也不是乌龟。它的真名叫赑屃(bi xi),神话里传说,它是龙王的儿子。龙王有九个儿子,九个儿子中数它力气大,而且性格好,又善背重东西。它的身体形状和其他兄弟也不一样,它体形像龟,可头部又像龙。古人为死者立碑时,就想怎么能让碑经久不倒,能保存千秋万代呢?就想到了它,就把它请来。把碑立在它的背上,想借助它的力气,让人名传千古……明代十三陵的石碑,是功德碑。就是靠它这龙首龟身给驮到现在,它还要继续驮下去……有的石碑上面还盖着亭子,叫碑亭。以后别竖那么多碑,叫它驮得太累了。还是多建些亭子好。人们可以夏季避雨乘凉,冬季可以避雪嘛!”
(〈文汇报〉
戴逸如、邱延生《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纪实》第351——353页、张贻玖《毛泽东和诗》第2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李敏《我的父亲毛泽东》第75——7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二一)毛泽东智慧幽默说名道姓由名吟诗
诗曰:姓氏文明传统风,一生寄托寓其中。
名含诗韵添风雅,解读吟哦趣更浓。
1938年的一天,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遇到了来自东北的寒光(后改为韩光),问道:“青年同志,叫什么名字?在哪个部门工作?”寒光说,我叫寒光,是寒冷的“寒”,正想改为韩信的“韩”。毛泽东风趣地说:“寒冷的'寒’,不改也可以,不是有一首古诗说'寒光照铁衣’嘛!”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见到周而复。他立刻握住周而复的手说:“作家,我们在延安见过,'周而复始’。”(“周而复始”见《汉书·礼乐志》:“精建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这既点出了周而复的名字,又蕴含他与周而复曾经见过面,一语双关。
在会见一些文艺界人士时,当周恩来介绍到电影演员白杨时,毛泽东随口吟道:“白杨萧萧易水寒。”当介绍到电影演员陶金时,他又顺口说道:“啊!沙里淘金。”
(《党史博览》  王树人)
(二二)毛泽东誉为“洛阳才子”的雷英夫
诗曰:烽火连天走过来,遇王兴起笑颜开。
“洛阳才子”多才俊,誉满延安情满怀。
5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一场大雪给首都北京披上了银装。中南海的夜晚灯火通明,领袖们都在为国操劳着。工作了大半夜尚未睡觉的毛泽东,步出菊香书屋作踏雪休息,恰好遇到周恩来也在散步,身边还有军事秘书雷英夫。毛泽东对周恩来赞赏了一番雪景之后,侧过脸对雷英夫微微一笑,随即打开了话匣子:“嗯,你是洛阳人,洛阳那个地方历来就有帝王之气,还有学气才气,出了不少大知识分子。”接着,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对雷英夫说:“你这个人,遇事善于想问题,有的想得很透,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古人有字号,表明自己的情趣和境界。我记得在延安时给你取了个字号,是叫'洛阳才子’吧! ”毛泽东为何给雷英夫取“洛阳才子”的雅号?此话还须从头说起……
雷英夫生1921年河南洛阳孟津县,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初,考上了八路军利用二战区名义在山西临汾办的一所军校,1938年6月,被组织送往延安学习,分配到抗大六大队,从此,他有机会接触到毛泽东。
1938年8月26日。毛泽东来到抗大接见全体学员并做报告。毛泽东讲完话,许多学员围上去请他签名留念。雷英夫看准机会,一下挤进了圈子里,递给主席一个本子,请主席题个座右铭。毛泽东接过本子,在上面题了两个遒劲的大字“斗争”,并签上了“毛泽东”。雷英夫激动万分,“啪”地一个立正,给主席敬了个军礼,主席伸出巴掌和雷英夫紧紧地握了手。雷英夫感到无比幸福,好几天舍不得去洗手!
1938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在抗大总校成立一个参谋训练队,参加人员必须是党员,历史清白,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工作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雷英夫被幸运地选中了。一天上午,毛泽东给参谋队讲课,题目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雷英夫坐在前排,这是班长的位置。他拿出毛泽东为他题写“斗争”的笔记本,端端正正地写上了“讲课教员毛泽东”。这次见到毛主席,雷英夫不再激动和紧张,而是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听课和笔记上,他听得是那样专注,记得是那样认真。课后,代总参谋长滕代远让人把雷英夫等几个人的笔记要走了,说是主席要检查。毛泽东认真地翻看了雷英夫的笔记,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娃娃的笔记有两个优点。第一,重要的问题一个没丢,应该记住的东西基本上是我的原话。再一个,就是很少有错别字,参谋写错字,是要误大事的呀。”毛泽东听了参训队干部介绍雷英夫的身世和学习情况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雷英夫毕业后,就留在我这里,当参谋。”
1939年6月,从重庆回到延安汇报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向毛泽东反映:南方局军事组叶剑英那里急需参谋人员。毛泽东不假思索地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在抗大参谋训练队当班长,他叫雷英夫,这个娃娃机灵,有军事头脑。”周恩来接过话头说:“主席推荐的人没错,就这么定了,把雷英夫调南方局,对外是十八集团军参谋,对内是我们南方局军事组参谋。叶剑英急着用人,就让雷英夫提前离开参谋训练队,到重庆报到。”毛泽东点头表示同意。就这样,雷英夫未毕业,就被调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给叶剑英当了参谋。年仅18岁的雷英夫,主笔起草了《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相》一文,揭露了国民党的滔天罪行,教育了全国民众;特别是他协助叶帅起草了一份讲演稿,使叶剑英在蒋介石召集的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慷慨陈词,舌战群儒,力挫反共顽固派的气焰,打了一个大胜仗。
1945年春天,党的“七大”召开的前夜,王家坪爆出一条特大新闻——毛泽东在朱德、叶剑英的陪同下来到了王家坪,专程看望雷英夫。当时雷英夫正在校阅一篇稿子的小样。“雷秘书,主席看你来啦!”叶剑英响亮的嗓门从屋外传来,雷英夫又一次见到毛主席,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毛泽东说:“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叶参谋长都给我讲了。”叶剑英在旁边插话,说:“主席听说几个重大材料都是你写的,一定要来见见你。”毛泽东说:“我不能不来,八路军的大秀才不多,你的笔压住了蒋介石的气焰,戳穿了他的阴谋诡计,是立了大功的。”接着,毛泽东又问了雷英夫许多个人情况和学习情况,雷英夫说到自己离家参加八路军时,写了一首诗以明志。毛泽东一听诗就显得高兴,忙问:“是一首什么样的好诗,能背出来听听吗?”
雷英夫想了想,有点不大好意思地背诵道:
男儿仗剑出潼关,不驱倭寇誓不还。
待到班师回归日,定斩豺狼祭红天。
毛泽东听
点着头说“嗯,有味道,革命的坚定性很强,是一首有抱负、有志向的诗。”说他着,好像沉思了一下,接着说:“你的确很有才华,能写文章,还会做诗,是八路军里的才子。我要给你取个字号。”毛泽东站起来,一手插腰,一手摸着一颗衣服扣子,低着头在屋里踱起步来,一会儿,他说:“好送你一个'洛阳才子’的雅号。”
从此,“洛阳才子”这个雅号,经朱德、叶剑英之口,在延安流传开了。
(张丁、张兵:《领袖身边的军事高参》第69——70页,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二三)毛泽东与周恩来诗情
诗曰:想是以诗疗疾时,强支病体听新词。
瑶章一曲开颜笑,天外之音无尽期。
1941年1月5日,根据蒋介石命令,新四军军长叶挺率领新四军军部教导团及第三支队共九千余人由安徽泾县云岭起程北移,次日行至茂林地区,即遭国民党七个师八万多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被迫还击,激战至十三日。面临全军覆没之际,叶挺执行组织的决定,前往国民党顽军上官云相处交涉。上官云相将叶挺扣留,并加紧对新四军的攻击,至十四日夜新四军除一千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1月17日国民党当局诬陷新四军“叛变”,并宣布取消其番号。这就是国民党顽固派蓄谋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在《新华日报》上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并题诗: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二月二日,叶剑英到达延安,带来周恩来给毛泽东的信件和他为抗议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而写下的这首诗。毛泽东:“收到来示,欣慰之至,报纸题字亦看到,为之神往”。
1963年1月,毛泽东将自己新作的一首词书写给周恩来:
“书赠恩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郭词见一月一日《光明日报》
满江红·和郭沫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历,几声抽泣。欲学鲲鹏无大翼,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千万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首词后来公开发表时,作了一些修改。题目改为“和郭沫若同志”;“欲学”句改为“蚂蚁缘槐夸大国”;“千万事”改为“多少事”;“革命”、“工农”两句改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1976年元旦,毛泽东的《重上井冈山》和《鸟儿问答》两首词发表,已处于病危之中的周恩来从昏迷中醒来,恰好从广播里听到,便让秘书去买来诗词,并让他们读。当读到“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周恩来不禁隐隐的笑出声来。可是,膀胱癌和肠癌的剧痛很快又使他双唇紧抿。秘书收起诗词,他虽然疼得额上沁满汗珠,仍然坚持示意让秘书把诗词放在他的枕边。
(曹应旺《周恩来与毛泽东诗词》,《大地》1993年第11期、《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第243页)
(二四)毛泽东与周恩来、陈毅、黄炎培联句
诗曰:心交神往已多时,转手赠予题画诗。
更有一番“窑洞对”,谈文议政论周期。
十年内战中,黄埋头于教育,对共产党知之甚少,但是与当时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对敢于反抗社会黑暗统治的人们寄予同情。抗战中的重庆,反共高潮迭起,黄应沈钧儒之请,参观有其子沈叔羊画作的画展,沈的画上有一把酒壶、几只杯子,写着“茅台”二字,沈老请黄题词,黄忽然想起,前几年社会上传说,长征中红军路过贵州在茅台池中洗脚。针对此传言黄题了一首七绝讽喻:
喧传有人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
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
沈自己称此画仅为其父“画以娱之”。然而由于黄题上这首诗,这幅画作陡然升值,被呈送到毛泽东手中,最后挂在延安杨家岭接待宾客的中共会客堂里。
1945年7月,时任国民参议员的黄炎培到延安访问,第二天,毛泽东宴请黄炎培,喝茅台酒,周恩来、陈毅作陪。席间,宾主谈笑甚欢,陈毅一时兴起,提议联句助兴,大家赞同。毛泽东首句:“延安重逢喝茅台,”周恩来接句:“为有佳宾陕北来。”黄炎培念了自己过去诗中的一句:“是假是真我不管,”陈毅接着也念了黄炎培过去诗中一句:“天寒且饮两三杯。”
毛泽东听了黄、陈的联句后,连说:“不算!不算!从头再来。”他又起首句:“赤水河畔清泉水,”周恩来续句:“琼浆玉液酒之最。”黄炎培接着念:“天涯此时共举杯,”陈毅续句:“惟有茅台喜相随。”
吟罢,大家相视,抚掌大笑。
这次饮酒联句,一时在延安传为佳话。
1952年,陈毅在南京设茅台酒宴接待赴南方视察的黄,还提起这首茅台诗,动情地说:“当年在延安读任之先生茅台诗,十分感动,在那艰难的年代,能为共产党人说话的空谷足音,能有几人!”陈当场作诗答谢。
1956年12月4日毛泽东致信黄炎培,将《浪淘沙·北戴河》和《水调歌头·游泳》书赠黄炎培,以答其历次赠诗的雅意。黄炎培对毛泽东游泳长江中怎么可能仰望长江上的“楚天”有所不解,写信请教。毛泽东于1957年2月11日回信说:“游长江二小时漂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黄炎培之子黄方毅来源:《北京青年报》、2001年7月9日《老年文摘》和8月8日《团结报》

(二五)毛泽东为诗人徐迟题写“诗言志”
诗曰:不朽江山不朽文,激情岁月激情人。
挥毫题下诗言志,独领风骚振国魂。
1945年9月,在重庆的一次聚会上,诗人徐迟向毛泽东请教关于诗应该怎样写的问题,毛泽东即在徐的一个小本子上题写了“诗言志”
三字作答。毛泽东写的这三个字,可谓字字千金,一语中的。这既是他关于诗的一种见解,也是他对诗人的一种主张和号召。所以,古人说歌以咏志,然后,把那些艳诗丽词称之曰“无病呻吟”。
“诗言志”之说,最早见于《尚书·尧典》,是中国诗学理论中对诗的本质特征的经典概括,被历代诗人奉为圭臬。屡见于先秦以来的古籍,为历代优秀诗人所遵循。“诗言志”,是中国古代人对于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作为中国诗歌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原则,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史。这样的诗歌传统,必然被毛泽东所接受。他青年时代在湖南师范读书时写的《讲堂录》,就记述了关于诗歌特征的一些语录,这些语录自然反映了他当时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录中所记“有情而后著之于诗,始美且雅”;“性情识见俱到,可与言诗矣”等,就属于“诗言志”的范畴。他从青年到中年写的诗词作品,也鲜明地表现了忧国忧民、奋发有为的豪情壮志。因此,他在抗战期间提倡“诗言志”,就不是偶然的了,而且他又使这条古老原则增添了新的光彩。
但是,毛泽东不仅肯定了“诗言志”的积极内涵和优秀传统,而且又给它赋予了新思想、新内容。关于“诗言志”的“志”,他没有直接进行诠释,但我们可以从他的大量诗词品评中看出来。从1937年到1944年期间,他在给何香凝、柳亚子、萧三等人的书信中,屡屡以不可抑制的激情,赞美他们的诗中所表现的那种不被恶势力所压倒的“骨气”和为民族解放全力以赴的“战斗”,就清楚地表明了他之所谓“诗言志”的新内涵。毛泽东自己的诗词所表现的“志”,不论是战争年代的作品还是和平时期的作品,都具有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侮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具有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而毛泽东诗歌的背后,就是毛泽东坚定不移的革命乐观主义与爱国主义。长征时,在雪山之巅,毛泽东说“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即使困难如雪山,毛泽东也是斗志昂扬,横看苍穹;而毛泽东诗最大的精神财富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人民五亿不团圆,所以,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多少苦难,毛家还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六位烈士,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然后万方乐奏有于阗;革命成功仅一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新中国面临新挑战时,毛泽东大气魄地出兵朝鲜,战胜了美帝,写下了“正和前线捷音联,
妙香山上战旗妍”的绝笔。
中国的诗歌,起源于风骚,风者风体,以春秋时期各国风体为主,如魏风、秦风,风体的深义,推而广之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骚者,以楚辞为主,然后以屈原的《离骚》而闻名,故曰“骚体”,再形成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而唐时的李杜,则分别又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代表。所以,风骚成为中国诗歌的代名词,而诗人毛泽东,确实独领风骚,他的诗歌,既现实,且浪漫,往往是在现实中浪漫,在浪漫中现实,达到了浪漫与现实的高度统一。
(李清华《雾都较量》第129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二六)毛泽东与柳亚子诗交
诗曰:浴血八年战始休,弥天大勇下渝洲。
请君收起攘安策,天地人和民自由。
柳亚子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生于1887年,江苏吴江人。
早在1926年4月底,柳亚子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资格,从上海到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届第二次中央会议。当时毛泽东、恽代英等也参加了会议。毛泽东、恽代英的岁数虽然都比柳亚子小,但柳亚子却很看重他们的才华。
不久,国共分裂,毛泽东在湖南一带组织和领导农民运动。柳亚子有所闻,在诗中十分赞叹。
1944年,柳亚子在重庆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毛泽东闻讯后,特意给他写了封信,信云:
亚子兄:
广州别后,十八年中,你的灾难也受得够了,但是没有把你压倒,还是屹然独立的,为你并为中国人民庆贺!“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饮茶”,这是你几年前为我写的诗,我却至今做不出半句来回答你。看见照片,样子老一些,精神还好罢?没有病罢?很想有见面的机会,不知能如愿否?敬祝
健康!
毛泽东上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从信的末尾看,毛泽东很想与柳亚子见见面。好在天赐良缘,不到一年,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仅隔了一天,8月30日,风尘仆仆的毛泽东就在重庆曾家岩和柳亚子见面了。
这天晚上,柳亚子异常兴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以致竟通宵失眠,却在枕上做成一首七律,原题《曾毛润之老友》,后又改为《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诗云: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本来,柳亚子对毛泽东到重庆谈判,非常担心毛泽东遭不测。但当他见了毛泽东,听他谈了对时局的分析,不觉大喜过望。在重庆的一次宴会上,当听到有人谈到延安最近的状况,竟高兴得跳起来,大呼“毛主席万岁!”随后又连呼了两声,并赋诗云:“尊前跋扈飞扬意,低首擎天一柱来。”
9月6日,毛泽东又和周恩来、王若飞一起到沙坪坝津南村来访问柳亚子,彼此进行了愉快的交谈。
恰巧,柳亚子的邻居卢延英长子卢国琦见毛泽东等来,便请求毛泽东等题字留念。于是,毛泽东便在小孩子的本子上写道:“为和平、民主、团结而奋斗。”周恩来写道:“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王若飞写道:“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独立、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柳亚子看见了这些题词,非常高兴,当即赋了一首七言绝句。诗云:
兰玉庭阶第一枝,英雄崇拜复何疑。
已看三杰留鸿爪,更遣髯翁补小诗
(孙琴安  李师贞著  岳洪治缩编)
(二七)毛泽东与柳亚子论诗格
诗曰:诗格即人格,胸怀天地阔。
豪情慨以慷,感发兴由得。
1945年秋,毛泽东由延安到重庆谈判期间,曾多次致函柳亚子。其中有云:“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这里所说的“一首词”,指的是1936年2月他写的长调词《沁园春·雪》。这里所说的“诗格”指的又是什么呢?
关于“诗格”,在中国古典诗学中也是由来已久的。它的含义大致有这样几种:一种是指诗的体制、格式或格律;一种是指诗的品格、风格或格调。毛泽东这里所说的“诗格”是属于后者。因为他在寄词之前,曾收到柳亚子的赠诗,并当即复信赞赏:“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这就为他的“诗格”作了注解。陆游和陈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力主抗战,反对求和;所作诗词,慷慨激昂,为历来诗评家推为高格。然而毛泽东竟以为柳亚子超过了陆游和陈亮,其诗格之高可想而知。毛泽东说自己的《沁园春·雪》略近于柳诗,显然是谦逊之辞,但也说明了他是多么重视“诗格”。柳亚子接读毛词后,极为激动,赞赏不已,当即次韵奉和,盛赞毛词高格:“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其中“黄州太守”,指的是北宋大词人苏轼。他打破了唐五代以来婉约词风的传统,开创了豪放词风的新生面。柳词所谓“稼轩居士”,指的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辛弃疾将豪放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柳亚子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是这样的词坛巨擘的豪放高格,也是比毛词逊色的。在“诗格”上,柳对毛之评价,大体说来不算是溢美,毛词《沁园春·雪》确是绝唱,自有词这种艺术形式以来,以《沁园春》的词牌咏雪的,还没有如此雄浑的作品,千古词人向他折腰敬服是可以想见的。
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毛泽东为什么将“慨当以慷”的作品视为高格?这是因为中国文学史历来以“建安风骨”为高格,而“建安风骨”就是以“雅好慷慨”为其特征的。毛泽东所说的“慨当以慷”一语,就出自领导“建安风骨”的曹操之《短歌行》。1949年所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又用此语:“天翻地覆慨而慷。”总之,他很喜欢“慨当以慷”的作品。关于这个问题,他自己作了回答,即给柳亚子信中所说的:“读之使人感发兴起。”这句话十分重要,因为它将慷慨高格的审美价值的精髓很集中地提炼出来了。
(陈俊山摘自:《毛泽东百周年纪念》)
(二八)毛泽东诗词见胸襟
诗曰:倾倒山城万巷空,文韬武略见奇雄。
一篇咏雪从天降,难坏一帮混世虫。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在重庆期间,广泛接触各方面人士。9月6日,毛泽东回访柳亚子先生,并把旧作《沁园春·雪》抄送给他。毛泽东离开重庆以后,此词先在重庆一些私人之间流传,后又经时任《新民报》编辑吴祖光先生的收集、安排,刊发在11月14日的《新民报》第二版的副刊“西方夜谭”《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的词一经发表,立即在山城重庆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时使得政治气氛十分紧张的山城平添了几分风雅。
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过去对毛泽东所知甚少,大多以为是草莽英雄。甚至还有人相信红军过贵州时在茅台酒里洗脚的谣传。《沁园春·雪》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胸襟、气魄、文采,不能不令文化人震惊与敬佩。多么符合圣与王融为一体的人格思想!治国平天下不寄予这样的“风流人物”还去何求?相比之下,那身着戎装、神情呆板的“蒋委员长”倒酷似“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介武夫。当知识分子为毛泽东的诗词所倾倒,纷纷提笔唱和时,这种中国文人式的对话已经流露出文化人的价值取向或选择意向。这种心理上的倾向性,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为日后他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奠定了文化的和心理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真的是独领风骚了。
抗战胜利后,重庆和谈及后来的“双十协定”被撕破后,中国前途的选择,不仅仅取决于国共双方的军事实力的对比,也不仅仅取决于两党的政治力量对比,最终取决于人心所向;人民群众要通过人去了解、选择,因而,也体现在两党最高领袖的个人魅力之间的较量。
应该说,同毛泽东相比,在吟诗词方面,蒋介石虽然望尘莫及,但他并非是一无所知的草包。他当然懂得毛泽东的词意。毛泽东的“狂妄”使他十分恼火;毛泽东的“野心”使他不寒而栗;毛泽东的文采使他妒火中烧。他难以容忍,无可奈何。
蒋介石也从报纸上读到了这首词,他不相信这是毛泽东填的词。尽管他不会填词,但凭着直觉,他品味到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好词,该词借古说今意境不俗。他找来了谋士陈布雷。这是一位替蒋介石起草文件的文人,有“国民党内文胆”之称。
蒋介石问他:“布雷先生,你看毛泽东这首《沁园春》词是他做的吗?”尽管蒋介石希望陈布雷说出“不是”二字,但是陈布雷是一个忠实于主人的文人,他觉得不能对蒋介石撒谎,于是他说:“是的。”回答使蒋介石有点感到失望,他又问:“布雷先生,你觉得这首词写得如何?”“气度不凡,真有气吞山河如虎之感,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啊!”“难道就没有不尽人意之处,譬如说音韵、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方面?”蒋介石千方百计地想找出一点差错,以平衡自己妒忌的心理。“嗯,我细细看了看没有什么毛病,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嘛,因为是诗词,也只能这样说了。据我所知,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是非常精通的,填词作诗,算不得什么难事。”“我看他的词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蒋介石突然又评价起毛泽东的诗词来,眼睛死死盯着陈布雷。“这个嘛,倒是有。”陈布雷小心地回答着。“那好,你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以评论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毛泽东的'帝王思想’,要让全国人民知道,毛泽东来重庆不是来和谈的,而是为称帝而来的。”
于是,一批御用文人对其“领袖”的苦衷,都心领神会,竟然不自量力地跳出来鼓噪一番,“欲与毛泽东试比高”。他们打起“反对复古,反对封建”的旗帜,斥责毛泽东有“帝王思想”,声称要同毛泽东辩论辩论。据统计:在1945年12月4日以后不长时间内,国民党控制的报刊连续发表了所谓“和词”近30首,文章10余篇,大肆“围剿”毛泽东的咏雪词。
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这一围剿,郭沫若首先在12月11日《新民报晚刊》发表了一首和词,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内战卖国政策,严厉批判了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行径。在郭沫若的带动下,许多进步人士也奋起反击,在重庆一时出现了一场以《沁园春》唱和词的形式展开论战的激烈斗争。
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大局为重,对反动派围剿未予理睬。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重庆的《新华日报》既没有另外发表和词,也没有反驳文章,只是在1946年5月23日,转载《新华日报》华中版上锡金的《咏雪词话》时写了一段“编者按”。其中写道:
毛泽东同志咏雪一词刊出后,一时唱和甚多,然而也不乏好事之徒,任意曲解丑诋,强作解人,不惜颠倒黑白,诬为封建帝王思想。虽“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945年重庆谈判后,在重庆乃至全国围绕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以《沁园春》的词牌为唱和形式展开的这一场斗争,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上、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
(摘自《知情者说》第二辑张树德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二九)尹瘦石、柳亚子为毛泽东画像题诗
诗曰:黄土高原刮旋风,吹得山城万巷空。
老友新朋诗兴起,画家也要绘毛公。
1945年8月,柳亚子与画家尹瘦石在重庆正准备举办一次“柳诗尹画联展”。这天,当柳亚子应毛泽东之约,正要到毛泽东那儿去时,恰好尹瘦石来了。
“嘿,你来得正巧。”柳亚子说,“毛泽东先生今天正要邀我去谈谈,你何不同往,为他画一张像?”
这话正中尹瘦石下怀。因为他当时正想画出一批当代英雄的群像。所以柳亚子的话使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当毛泽东的车子来接柳亚子时,尹瘦石连衣服也来不及换,便匆匆陪同前往。
柳亚子向毛泽东介绍了尹瘦石。
“喔,艺术家!”毛泽东握住他的手摇了几摇,“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艺术人才是极为重要的!延安有一所鲁艺,在抗日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不过,那里的艺术家都是窑洞里培养出来的'土包子’噢。”
尹瘦石忙说:“我也是'土包子’,没有留过洋的。”
毛泽东大笑:“我们是彼此彼此了。我只读到师范,没有进过大学。恩来他们去法国勤工俭学,我也没有去。我是觉得对中国的问题还未充分了解,首先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就一头钻进线装书里研究历代兴亡史了。不过,我对于美术却研究甚少。记得小时候,最不耐烦的是图画,在纸上画了一条横线、一条弧线就交卷。先生问我画的是什么,我说,这是李太白诗意'半壁见海日’!”
说罢,毛泽东又朗声大笑。
这时,柳亚子又介绍说:“尹先生是多年知交,虽年纪轻轻,却极富才华。端木蕻良说他'龙蟠蠖曲谁家笔’,'勾勒直寻吴道子’!”
毛泽东笑道:“好嘛!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后继有人,将来'土包子’一定能胜过'洋包子’。中华民族随着政治的独立崛起,一定会迎来文艺的复兴!”
柳亚子随即说:“我和尹先生正在筹备一个诗画联展,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者何?”毛泽东问。
“独缺润之兄一幅画像。今天我请尹先生来,就是想为你写真,你要为他作'模特’噢!”
“可以。”毛泽东不假思索,一口应诺。
10月5日,尹瘦石如约以赴,到红岩村给毛泽东画了一幅写生肖像。当时毛泽东坐在藤椅上,穿一件黑夹大衣,头发很长。尹瘦石约画了40分钟才画完。
第二天,当尹瘦石将肖像带给柳亚子看时,柳亚子一见,非常高兴,当即挥毫作了一首七律,题为《十月六日题毛主席之绘像》,诗云:
恩马堂堂斯列健,人间又见此头颅。
龙翔凤翥君堪喜,骥附骖随我敢吁?
岳峙渊渟真磊落,天心民意要同符。
双江会合巴渝地,听取欢虞万众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12月31日 第七版)
(三0)毛泽东与于右任诗交
诗曰:喜文爱墨两相知,重聚渝州互赞诗。
莫道书生空议论,吟哦声里见雄奇。
于右任原名伯循,陕西泾阳县人,生于1879年。他是清代举人,早年留学日本时,曾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以后,出任交通部长。1927年以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常委、军事委员会常委、国民党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等职,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
由于他早年曾创办《民力报》,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知道他的大名。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时,他还曾谈起过《民力报》和于右任,他说:
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报》,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深受这篇报道的感动,发现《民力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材料。
这份报纸是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领导人……
于右任早年虽曾任靖国军总司令讨袁,但以其气质而言,仍是一义士文人。他的旧体诗词苍凉慷慨,声誉极高;他的书法更是驰誉海内外。早在二十年代,论书法者便有“北于南郑”之称,“北于”即于右任,因他是陕西泾阳人,“南郑”则是郑孝胥,他是福建闽县人。至于他的草书,则更是冠绝当代,无人可及,有“当代草圣”之称。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在会上,于右任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担任执行部的工人农民部长,邵力子为秘书;胡汉民为组织部长,毛泽东为秘书。在二十年代中期有一段时间,于右任在上海工作时,曾与毛泽东有过不算太少的接触。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8月30日即与周恩来由山洞林园赴城内拜访于右任,正好于右任因公外出,未能见面。当天晚上,张治中在桂园为毛泽东举行宴会,并邀请了于右任、孙科、邹鲁等人前来参加。毛泽东终于与于右任见面了。他俩自1924年在上海国民党执行部共事以后,多年未见,所以这次相逢,大家都感到十分欣慰。
9月6日中午,于右任设午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并邀请张治中、张群、邵力子、丁维汾、叶楚伧等人出席作陪。由于毛泽东和于右任二人都喜欢诗文,在宴席上,两人就漫谈起诗文来了。
不知怎么回事,于右任竟知道毛泽东曾作有《沁园春·雪》一词(一说是从柳亚子那里见到),于是极力称赞,对该词的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则尤为赞赏,认为是激励后进之佳句。
毛泽东因读过于右任参观成吉思汗陵墓时所赋《越调·天净沙》一词,并熟诵其中的句子,于是笑着答道:“若何'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启发人意之深也。”
说罢,于右任与毛泽东皆拊掌大笑,举座皆欢。
1949年初,国共再度和谈,周恩来对于右任的女婿屈武说:“和谈一破裂,解放军就过江占领南京,你设法找到于老,叫他留在南京。届时派专机接他北上参加新政协,共商国事。”
“好。”屈武一口应诺。
然而,屈武刚要把周恩来的话转告于右任,他已被何应钦派人接到上海去了。
于右任到了上海后,一次夜深人静时,其夫人沈氏问于右任:“上海要解放,怎么办?”
于右任安慰道:“不要怕,上海解放了,共产党、毛主席会保护我们的。”
但此话说过不久,蒋介石便派人把他接往香港,随后转往台湾,任台湾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
于右任虽然到了台湾,但毛泽东对他的书法却极感兴趣。如1958年10月16日,他在给田家英的一封信中说:
田家英同志:
请将已存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
1964年,于右任在台湾去世,终年86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12月03日 第七版    孙琴安  李师贞著  岳洪治缩编)
(三一)毛泽东与张恨水的“婉约诗交”
诗曰:未曾谋面早相知,仰慕大名恨见迟。
谈笑风生如故友,既评小说又论诗。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由延安飞抵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抓紧一切时间同在渝的知名人士会面。
9月13日这天,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会见了《新民报》的部分工作人员。当和张恨水握手时,毛泽东说:“张先生,久仰了!”张恨水也不奇怪,因为同事赵超构早在访问延安归来后就对他说过,毛泽东专门谈起过他的小说,还特别提到他的《水浒新传》写得很好,具有鼓舞大家抗日的意义。
几天后,张恨水又接到周恩来秘书打来的电话,说第二天下午有个活动请他务必参加,地点是周公馆。
第二天下午,周恩来派车将张恨水接到周公馆。一见面,周恩来就笑着告诉他:“张先生,毛主席要单独见你,我都不能陪呀!据我所知,毛主席这次到重庆还没有单独见过哪一位呢!前几天,徐迟、马思聪二位也是一起会见的。”周恩来带着张恨水去毛泽东的卧室兼办公室。正在写东西的毛泽东一见张恨水进来,忙站起来和他握手。周恩来便出去了。
毛泽东笑着说:“你的名气并不比我小呢,我不仅看过你的书,也常常在报纸看你的连载小说。”
毛泽东特别问起《啼笑因缘》。张恨水就向毛泽东介绍了他所了解的素材。毛泽东听后说:“原来不是写自己呢?看来'恨水不成冰’是谣言么?”张恨水告诉说自己的名字本是笔名,是从李后主“人生长恨水长东”而来,本为珍惜光明之意,非如人们流传所言。
两人接着又谈起了诗词。毛泽东说:“我在报上看过你写的诗词,很有功底。你那幅'抗战无惭君且死,同情有泪我何言’对联,很有韵味嘛!”张恨水谦逊说:“涂鸦之作,不值一提的。”
毛泽东在这里讲的是指1939年,新四军湖南平江通讯处的几位留守人员被害,举国哗然同愤。张恨水也恨极这种“相煎何急”的暴行,他立即写了一幅挽联:抗战无惭君且死,同情有泪我何言。
(摘自《党史纵横》2009年第5期  田茫茫文)
(三二)毛泽东题诗赞功臣
诗曰:两军对垒远相持,隔海遥望未有期。
情报传来经万险,挥毫题写庆功诗。
1949 年11月27日,我女特派员朱谌之秘密赴台湾,通过我地下工作者“密使一号”吴石(时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获得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和《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
毛泽东主席亲自审阅过中共中央军委总情报部呈交的军事情报,他特别注意国民党绝密文件《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并追问来源。李克农报告说是来自国民党上层“我们的人”,发报给三野十兵团。但按情报规定李没有说出吴石姓名和职务。毛泽东知道后,当即嘱咐:“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哟!”还在红竖格信纸上欣然赋诗: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毛泽东并批示全国展开剿匪,至少使中共提早一年完成,让吴石成为又一个“一人抵几个师”的传奇特工。
1950年3月1日,时任“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的吴石,据称由于受被破获的“中共台湾省工委事件”牵连,被台湾特务机关秘密逮捕,罪名是“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受该案牵连而后被捕的人有:朱谌之(女,吴石的联络人)、王璧奎(吴石妻)、聂曦(××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长,吴石的老部下)、陈宝仓(前“联勤总部”第四兵站中将总监)、方克华(××公署主管人事的中校参谋)、江爱训(主管补给的×处参谋)、王正均(吴石的副官)等。
1950年6月10日,吴石、陈宝仓、聂曦、朱谌之等4人,被台“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其余的人也分别被判刑。吴石临刑前从容吟诗提笔写下: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
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1987年,吴石的忠骸已回归京华,北京石景山公墓的吴石墓志铭为:
吴石,字虞薰,号湛然。一八九四年生于福建闽侯螺洲。早年参加北伐学生军,和议告成乃入伍生,而预备学校,而保定学校,嗣更留学日本炮兵学校与陆军大学。才学渊博,文武兼通,任事忠慎勤清,爱国爱民,两袖清风,慈善助人。于抗战期间运筹帷幄,卓著功勋。胜利后反对内战,致力于全国解放及统一大业,功垂千秋。台国防部参谋次长任内,于一九五零年六月十日被害于台北,时年五十七岁。临刑遗书儿辈,谨守清廉勤俭家风,树立民族正气,大义凛然。一九七五年,人民政府追赠革命烈士,夫人王碧奎,一九九三年二月九日逝于美国,享年九十岁,同葬于此。
(姜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三)毛泽东与齐白石诗画往来
诗曰:一付对联一片心,送画赠诗至情真。
相知相悦常来往,同是潇湘故里人。
1950年春齐白石选了一幅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并补“毛泽东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和“九十翁齐白石藏”两款,及青石雕花砚等一并送给毛泽东。
没几天,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王樾等人来访,齐白石很高兴地谈起送了两幅作品给毛主席的事。当说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对联时,张伯驹不由自主“啊”了一声,原来此联写错一个字。出自清代安徽完白山人邓石如之手的后一联原名为“天是鹤家乡”,而齐白石却写了“云”。齐白石经张伯驹提醒,马上紧张起来。毛主席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竟然送他一副错字对联,不但对毛主席不恭敬,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张伯驹忙安慰老人说:“齐先生,你这个'云’字改得比邓石如的'天’字好。他上联若是'地’,那么下联'天’字不可动;可上联却是'海’字,恰与你的'云’字相对,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毛主席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经张伯驹这么一说,齐白石心情才平静下来。
(2009年01月16日 13:32   来源:人民网)
(三四)毛泽东妙笔生花
齐白石“废画”成宝
诗曰:能书会画善诗词,席上三人皆大师。
谈笑风生身手显,巧将“废品”化神奇。
齐白石是湖南湘潭人,原名齐纯芝。早年因雕花手艺出众被称为“芝木匠”,后专营卖画、刻印。1953年获文化部“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兰花》《虾》《钟馗》等。
齐白石与毛泽东出生地都属湘潭县,一个是白石铺杏子坞,一个是韶山冲,两地相距只有45公里。
齐白石生于1864年1月1日,毛泽东比他小29岁,他们虽然是同乡,但前半辈子并没有见过面,只是互相仰慕已久。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和齐白石开始了亲密的忘年交。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白石老人收到了毛泽东主席写给他的一封亲笔信,读了那真挚亲切、谦逊有礼、尊老崇文的信,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了表达他对毛主席的一片崇敬之情,精心选出了两方名贵的寿山石章料,操起刻刀,精心镌刻了“毛泽东”朱、白两方印章,用宣纸包好,托诗人艾青呈献给了毛主席。
毛泽东收到白石老人赠送的两方印章后,看了又看,还发现包印章的是一幅画作,便让秘书田家英将此画保存起来,裱好。于是几天后,便出现了一场“争画”的趣闻。
酷爱书法艺术的毛泽东收到白石老人赠送的两枚印章,深为喜爱。为
了答谢白石老人,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设宴,请郭沫若作陪。
入席后,一个伟大领袖、一个文坛巨匠、一个画坛宗师,三人谈诗论画,不亦乐乎。毛泽东主席端起酒杯,向白石老人敬酒,感谢他赠送印章和国画。白石老人为之一怔,便问毛泽东主席:“主席,吾什么时候为您作过画?”
毛主席听后,笑着对秘书田家英说:“把画拿来吧,请齐老亲自验证。”
这是一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有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有一头憨厚的老牛侧着脑袋望着小鸟出神,颇有意境。白石老人见了画后才恍然大悟,这是他练笔的“废品”,也就是一张废画,没注意用来给毛主席包印章了。不曾料到,毛泽东竟然请人用全绫装裱起来,成了一件珍品。
白石老人看了,不好意思地说:“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这废作说什么也不能给您,您若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马上给您画。”
“我喜欢的就是这一幅嘛!”毛泽东主席固执地说。白石老人听罢站起身来,一甩长髯,说:“若主席再不允许,我可要抢了!”
郭沫若见势忙走过来,用身体挡住画说:“这件墨宝是送给郭沫若的,要想带走,应当问我!”
郭沫若解释说:“这不,画上还标着我的名字嘛!”
白石老人看看画,没发现一个字,便摇摇头,猜不透其中的含意。
郭沫若竟然笑了起来,他指着画说:“齐老,您看这树上画了几只鸟?”
“五只。”
“树上五只鸟,这不就是我的名字吗?“郭沫若把“上五”两个字的语气说得很重。
白石老人手捋长髯大笑起来:“好!郭老大号正是'尚武’,您真是诗人的头脑哇!”
毛泽东主席笑道:“你们快快与我松手,没看见画上标有本人的名字吗?”
“您的名字?”郭沫若和白石老人都愣住了。
看着两个人发愣的样子,毛泽东主席不禁大笑起来,怡然自得地说:“请问,齐老您画的是什么树呀?”
“是李子树呗。”
“画得茂盛吗?”
“茂盛。”
“李树画得很茂盛——这不就是敝人的名字吗?”
“李得盛”与毛泽东主席转战陕北时的化名“李得胜”同音,所以毛说此画是白石老人赠给他的。
白石老人乐了:“如此说来,拙画还小有意思。那么,劳驾二位在卷上赏赐几个字,如何?”
二人欣然应允。毛泽东挥笔题书“丹青意造本无法”,郭沫若接对“画圣胸中常有诗”。
白石老人得此墨宝,喜出望外:“两位这样夸奖老朽,吾可把它带走啦。”伟大领袖、文坛巨匠斗不过画坛宗师,三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这正是:毛泽东妙笔生花,齐白石“废画”成宝。
横披:郭老凑乐。
(李克勤《毛泽东妙笔生花  齐白石“废画”成宝》)
(三五)毛泽东生日程潜赠诗册
诗曰:风雨人生变幻中,河西已是转河东。
乡情不改人依旧,诗册一帧赠寿翁。
1949年9月7日晚,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亲自来到北平火车站,迎接曾是国民党元老、一级陆军上将的程潜。程潜见到毛泽东,激动地说:“主席,您那么忙,怎么来了?”“我再忙也要来的!我们是老乡,您又是我的老上司,不来岂不是失礼了吗!”毛泽东风趣地说着,上下打量了老人一眼,又道,“这次请您来参加政协会议,我们一起共商国是,您有什么意见和想法可要说出来哦!”
1912年前后,他先后担任了湘军都督府参谋长、湖南军事厅厅长等职。程潜当时绝没有想到,在他属下,竟有一个名叫毛泽东的普通士兵,日后会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巨人。
辛亥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怀着“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壮志,离开韶山,求学于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南成为第一个响应起义的省份,革命气氛高涨。毛泽东决定立即参加革命军,并带头剪去了头上的辫子。当时清帝还没有退位,斗争还在继续。毛泽东决定到正规军队去为革命尽力,于是成了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旅)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的一名普通列兵。在军营里,毛泽东每日参加课操训练,学会了军人的基本动作要领。半年后,当南北议和实现统一时,毛泽东便退出新军继续去求学了。因程潜是湖南督军府的参谋长、军事厅长,故毛泽东后来一直尊称其为自己的“老上司”,对程潜十分尊重。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还说:“枪上肩、枪放下、瞄准、射击等那几下子,我至今没有忘记,这还是从程颂公指挥的新军那里学来的。”1952年的一个秋日,金菊怒放。毛泽东邀程潜到中南海游赏观景,他们漫步欣赏着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和名花异卉,两人登上一条小船后,毛泽东亲自操起木桨用力划起来。程潜不安地说:“主席,怎么能让您来划船呢?还是我来吧。”“哪里的话嘛!您是古稀高龄了,又是我的老上司、家乡人,哪有让您划的道理!”两人泛舟水面,愉快地交谈着。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0寿辰。这天除了亲属之外,毛泽东只请了四位湖南老人,即程潜、章士钊、叶恭绰、王季范。程潜携夫人郭翼春和女儿程熙一同前往。家宴上的菜,全是湖南风味,毛泽东还特地让伙房烧了程潜爱吃的豆豉辣椒和熏鱼,使程潜再一次感受到毛主席的关怀备至。这一天,程潜特地将自己写的组诗十二首装帧成册,请章士钊先生给封面题字,奉献给毛主席作为生日的祝贺。
毛泽东与程潜的交往前后达半个世纪。1968年4月9日,87岁高龄的程潜因病在北京逝世。
(摘自《真理、真情与魅力》何仁学等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三六)毛泽东在惊世决策时刻的浪漫诗情
诗曰:军旅闲哼马背诗,开元仍旧忆当时。
妙香山上红旗展,丰泽园吟酬唱词。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即便是在1950年秋季,作出抗美援朝那个震惊世界的决策之际,他也显现出了诗人本色。
出兵朝鲜是毛泽东毕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1950年9月下旬,朝鲜半岛的战火向北燃烧。唇亡齿寒的危急使新中国面临着是否出兵参战的重大选择。在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依旧、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要派兵跨出国门与美国乃至“联合国军”打仗,下这个决心真不容易!长期跟随毛泽东担任秘书工作的胡乔木回忆说:“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这一年的10月1日,毛泽东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参加了群众庆典并检阅了部队。虽然北京城内还是一片节日气氛,东邻朝鲜的紧急消息却不断传来。据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回忆说,当天“金日成首相发来一封急电,请求中国直接出兵援助。我马上把电报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迅速说:'请在京的政治局委员过来开会!’”
入夜后,天安门广场上国庆的焰火尚未熄灭,中共中央便在中南海颐年堂的会议厅里召开会议。从10月1日起直至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艰难决策的“18个日日夜夜”。为了最后下定决心,毛泽东因焦虑多少天日夜不眠。当时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李银桥记述道:“毛泽东考虑出兵不出兵,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睡不着。开会那天,他的东屋里坐了一屋子人……满屋子烟雾腾腾,从五六点钟开始研究,一直到后半夜。”有的中央领导人后来回忆说,在考虑出兵不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主席一个礼拜不刮胡子,留那么长,想通以后开了会使大家意见统一了,才刮了胡子。如此反复思考,焦虑到了一个星期不刮胡子的状况,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都是少见的。
在1950年国庆节后十几天内,中共中央反复开会讨论,开始的两次会上,主张作战的是少数派,中央领导人多数表示了对出兵的担忧。据时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回忆说,“大家发言的倾向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因为我们的国内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美国又这么强。林彪的发言比较有代表性:我军打蒋介石国民党军队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过美军还很难说,它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把它逼急了,它打两颗原子弹或者用飞机对我大规模狂轰滥炸,也够我们受的。这里,不能因为林彪后来叛党叛国了,就说林彪害怕美帝国主义;其实,当时参加会议的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高岗、张闻天、李富春、邓小平等人,多数都基本同意这一认识。主席也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主席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有的会议就不让记录。但毛泽东还是主张出兵。开始,基本上就是主席一个人倾向于打,第二次开会时周总理倾向于打。后来主席就让在西北主政的彭德怀速来北京参与讨论。结果彭老总放炮,认为必须要打、一定要打,再由主席坚持,大多数人也就同意了。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决策就初步形成了。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毛泽东的正确。中国出兵朝鲜,在政治上大大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经济上保障了国家恢复建设,在军事上也打出了国威军威。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在1951年元旦的日记中也曾这样写道:“主席决定志愿军入朝之举,实在是英明万分的、有远见的决定,事至今日已如黑白之分明。如果当时要让我来决定,我则会偏于'苟安’!”
艰难时刻仍与诗友吟词唱和1950年10月上旬是毛泽东日夜苦心思索决心难下的时候。尽管如此,他作为新生共和国的主席仍要出席一些必要的活动。10月3日晚,为欢庆国庆一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盛大歌舞晚会。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了精彩的节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参加了晚会,并邀民主人士柳亚子等一同观看。毛泽东与国内著名诗人柳亚子相识几十年,并有诗词唱和交往和深厚的友谊。
当天参加晚会时,毛泽东虽因不断开会并苦苦考虑出兵的决策而连天未眠,但依然谈笑风生。当来京参加国庆盛典的各族代表向中央人民政府首长献旗、献礼致敬时,毛泽东对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我来和。”
面对毛泽东的这番盛情,柳亚子十分激动。他即席填成一首《浣溪沙》,“用纪大团结之盛况”,并马上呈给毛泽东。词曰: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接到柳词后,毛泽东当场步其韵奉和,写出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全词是: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在冒着极大风险确定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之际,毛泽东仍有诗情与柳亚子唱和,充分体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宏大气魄。这首《浣溪沙》又以其婉约和豪放并蓄,后来在全国脍炙人口。被誉为中国近代诗圣的柳亚子在称誉“老友润之”时,曾称赞“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在作出抗美援朝军事决策的艰难时刻,这一点也充分显现出来。
半个月基本不下床,前线传捷后又发诗兴
从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入朝至12月间取得第二次战役大捷,这两个月内是毛泽东集中精力于朝鲜半岛的紧张时刻。从现存的历史资料看,志愿军入朝之初,他经常一天便起草几封电报,同前线指挥员、友方领袖以及国内各部门领导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络。
在那段日子里,毛泽东常常就在床上看文件、起草文电,实在太累了便倒下休息一会儿,接着再继续工作。据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回忆,在此期间他有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下床,就在床上办公和吃饭,睡眠极少。
当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写出《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后,柳亚子回到家中兴奋异常,又填词一首送到中南海。不过,此刻毛泽东正在全神贯注地指导朝鲜战场的斗争,无法再回复柳亚子。11月间,志愿军出国后首战告捷,美国纠集的所谓“联合国军”向南败逃。初战的胜利使毛泽东能够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处理一些其他事务,并在闲暇时细看了一下柳亚子写来的词。虽然朝鲜前线的斗争形势仍然严峻,毛泽东却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一首和词。词的最后写道: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这里所讲的妙香山在朝鲜清川江边,是第二次战役的前线。
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1950年秋天,他果断决策出兵同世界头号强敌美国较量,体现了非凡的胆略;在烽火燃起的同时,他又将诗人风采跃然纸上,更令人钦佩不已。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之际毛泽东留下的瑰丽诗词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绝唱。
(2010-07-05 09:34    来源:《中国国防报》)
(三七)毛泽东的 “少两点”
诗曰:学问岂能靠瞎蒙,为人做事要宽容。
劝君莫作山中笋,皮厚嘴尖腹里空。
有个“大学问家”著文说:“刊载《清平乐·蒋桂战争》,其上阙“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其中,“黄粱”的“梁”,下面应是“米”字,但笔误为“木”。郭沫若在解说时认为这是毛泽东故意这样写,以此为提倡简化字起了表率作用。这样解说显得很牵强,反而给人欲盖弥彰感觉。新中国成立以来,郭沫若的一些表现常为人所不齿,如写“百花齐放”组诗,频频写翻案文章,都显得做作,眼前这件事又是如此。”
这段话不外是说:第一,说毛泽东做学问不严肃,写别字:第二,是说郭沫若释词“牵强”,为毛泽东“笔误”遮丑,反而“欲盖弥彰”;第三,是说郭沫若的此举“显得做作”,“为人所不齿。”
对此,倒有所看法:
首先,毛泽东的黄梁再现的“梁”字,并不是“笔误”。此乃毛泽东根据书法艺术的要求,正如郭沫若所说,是“随意挥洒”,古今许多大书法家为了书写布局、呼应、均衡的需要,有意将有些字故意少一二划或多一两点是常有的事,况且,毛泽东写的“黄梁再现”的“黄粱”并没有错,并非“下面应是'米字”,其实,在古代“黄粱”是可以写为“黄梁”的。为了确证,请看文学院的古代汉文字专家李思维教授,抄录了如下“粱”“梁”通用的条目:
《礼记大全卷》十二:“白黍黄梁”。
《明名臣琬琰录》卷四:“黄粱梦”》。
《咸淳临安志卷》十五:范必大《晓起议事》: “若若誇但缓,纷纷梦黄梁”。
《畿辅通志卷》一一九:陈孚《丛台度》:“回仙逆x今存否,世上黄梁梦正酣”。
又卷一二零:范成大《邯郸道》: “困来也作黄梁梦,不梦封侯梦石湖。
《江西通志卷》一四八:王古《妙峰寺》: “浮生黄梁梦,幻事何时了”。
《浙江通志卷》二七二:元·于石《小石塘源》:“为子炊黄梁“
可见,将“黄粱”写为“黄梁”是古已有之,并非别字,也非“笔误”。不需要郭沫若为毛泽东的“笔误”去“遮盖”,倒是有的人“视误”了。不是毛泽东“少两点”,而是有的人少了一点,少了一点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的知识。
郭沫若在1965年2月1日《光明日报》上的文章《红旗越过汀江》是这样写的:“以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龙岩多写了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这里,郭沫若只是说毛泽东“随意挥洒”“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并未说“这是毛泽东故意这样写,以此为提倡简化字起了表率作用”。郭沫若作为著名的文字学家,著名的书法家,作为文学改革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说毛泽东在书写诗词时“随意挥洒”,“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又有何不可呢?郭沫若的文章写的很自然,合情合理,既不“显的很牵强”,更无“欲盖弥彰”可言,倒是这位“大家”孤陋寡闻,不学无术,竟指鹿为马,无中生有,“显得很牵强”。
(张永健《毛泽东并未“少两点” 郭沫若也不“牵强”》)
(三八)毛泽东的“一字师”
诗曰:海纳百川气若虹,伟人自有伟人风。
骚坛今又传佳话,领袖诗家一字功。
1952年元旦,罗元贞先生致信毛泽东主席恭贺新年,并对当时正在全国各地传抄毛诗《长征》提出修改意见。他认为第五句“金沙浪拍云崖暖”中的“浪”字与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浪”字重复,建议改“浪拍”为“水拍”。毛阅信后于1月9日亲笔即复,对元贞先生的好意深表感谢。此事传开,罗元贞先生就被人们称为毛主席的“一字师”。罗先生更是激动不已,还即兴赋诗曰:
万里长空万里风,九天飞下朵云红。
吾门今有传家宝,一纸亲题毛泽东。
此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境界开阔,情真意切。一个“飞”字极见作者喜出望外之状。“朵云”语出《新唐书·韦陟传》:韦陟以“五彩笺”为书信,自谓署名所书“陟”字“若五朵云”。后因以“朵云”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此典用在这里,确实恰到好处,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毛主席的景仰和把毛主席复信作为传家宝而珍藏的深情厚意。还应该提到的是,罗先生的这首示儿诗如实记载了中国诗坛一段很有意义的佳话,无疑具有史学价值。后来,毛泽东专为《长征》诗增补了一条自注:“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此诗时已改为“水拍”。罗先生还赋诗示儿:
半因胆识半因时,敢作毛公一字师。
圣藻飞来寒舍暖,闻韶喜赋示儿诗。
还有一位指出毛泽东诗词中用词不当的“小人物”、毛泽东的“一字师”。黄任轲作为毛的“一字师”的时候,年仅二十岁,系复旦大学一名在校学生,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一九五七年一月,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发表在《诗刊》创刊号上。黄同学读到其中的“把酒酎滔滔”,感觉其中的“酎”字是“酹”字的笔误,遂写一封“北京,毛主席收”的信件,寄往北京。不久,黄同学就受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的复信,信中说:“黄任轲同学:你的来信毛主席已经看过。他说你提的意见是对的,嘱我们代复!此复,并致敬礼!”
(李旦初《诗文短论(10则) 》中华诗词 2005年6期、周红国)
(三九)毛泽东为何为曹操翻案
诗曰:一从命世便超凡,武略文韬创建安。
碣石遗章留胜迹,文姬归汉谱诗篇。
舞台虚构涂花脸,世上误传骂贼奸。
千古是非曲折事,盖棺论定也真难。”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参观殷墟。他对随行人员说: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吟诵曹操《观沧海》一诗后,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十分喜欢曹操的诗。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雄健大气和毛泽东的诗确有有相同之处,所以毛泽东把他引为同调。尤其是《龟虽寿》、《观沧海》,毛泽东不仅反复吟诵,而且反复手抄。有一次他对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1954年7月23日,他曾专门给在北戴河休假的女儿李敏、李讷写了封信,专门指出:
“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
不仅如此,1954年夏,毛泽东还专门为曹操赋词一首《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词的下阕:“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寥寥数语,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毛泽东不仅爱读爱吟曹操的诗,而且练习书法时也常书写曹操的诗。《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就收入了两首曹操的诗,一首是《观沧海》,一首是《龟虽寿》。
有一次,毛泽东同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坐的是什么汽车来的,爸爸干什么,看谁的官大。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这使我很担心呀!
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为曹操辩诬: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正在莫斯科访问。当晚,他请胡乔木、郭沫若到住处一道用餐,边吃边谈中,毛泽东首先提起《三国演义》的话头,他们夹叙夹议,谈得很热烈。毛泽东忽然转向翻译李越然,问:“你说说,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李越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毛泽东说:“诸葛亮用兵固然足智多谋,可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把他扮成个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
1958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武汉召开的座谈会上谈到曹操,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三国演义》把曹操当作奸臣来描写,《三国志》则把曹操当作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两千年也要翻。”此后,郭沫若、翦伯赞等史学家纷纷发表文章,在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
1959年2月,毛泽东读了《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翦伯赞写的《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后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的两晋统一铺平了道路。
1970年3月,在四届人大将要召开的时候,毛泽东提出了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为了说服中央委员,毛泽东说:“三国时,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要把他放在火炉上烤。”接着,毛泽东又说:“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皇帝,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1975年,毛泽东谈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时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
在1976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把曹操和孔子、秦始皇、朱元璋并列,认为他们都是对历史贡献巨大的人。这一年,毛泽东为了说明在实践中才能增长才干的道理,还举曹操没有上过大学的例子加以说明。
当然,毛泽东也认为曹操有以下两个主要缺点:一是有时也优柔寡断。1966年3月,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谈话中说: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二是不能严于律己。毛泽东曾批评过曹操不能严于律己。《三国志》中的《武帝纪》说曹操“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则在眉批中写下“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一语,批评曹操对人严而责己宽。
(《魅力毛泽东》新华出版社2009年8月版)
(四0)毛泽东吟诗送尼赫鲁
诗曰:初约延安错失机,如今相见惜来迟。
金秋十月天高爽,漫咏楚词若所思。
1954年10月19日,尼赫鲁以印度总理兼外交部长的身份,与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一起访问中国,15年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为了欢迎这位“故人”,毛泽东打破外交惯例,破格热情接待。根据印方史料,尼赫鲁乘敞篷车由机场到宾馆时,沿途竟有100万人夹道欢迎。在北京期间,尼赫鲁与毛泽东一起谈话的时间甚至超过他与周恩来一起的时间。最令人动容的是,当毛泽东与尼赫鲁在中南海话别时,不但亲自送后者上车,还心情复杂地吟诵了大诗人屈原的诗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由此留下了中印两国外交史上的一段传奇。
原在15年前两人就有书信交往,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就曾写信给尼赫鲁,对派出援华医疗队一事表示感谢。信中说:“我对伟大的印度人民和印度国大党给予中国人民的医疗上和物质上的援助表示感谢,并希望国大党和印度人民继续给中国人民以援助,以协助我们驱逐日本侵略者。”7月11日,尼赫鲁回信称:“我们许多年来怀着敬仰,关注着您的事业与八路军的命运……如果国际形势允许的话,我很可能在八月底或九月到中国作短期访问。如果我去了,殷切希望能有幸会见您,并向八路军致敬。”
尼赫鲁到达重庆后不久,毛泽东就发电报邀请他访问延安。电文说:“闻先生到重庆,中印两大民族从此更加亲密团结,为争取两大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鄙人谨代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向先生致欢迎与慰问之忱,并欢迎先生来延安一行,以便亲聆伟论。”
9月2日,最终未能成行的尼赫鲁复电毛泽东说:“我极想到延安观光并拜访您,但欧洲战争爆发,以致局势严重,使我必须立即返印。我很遗憾,竟这样突然地离开中国。但我希望能再有机会到中国来。我谨向您和英勇的八路军致敬,谨祝中国解放事业成功。”回国前一天,尼赫鲁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招待会上再次真诚地表达了这一愿望,言语中充满了对不能到延安访问的遗憾。
此后几年中,尼赫鲁与毛泽东又多次通信。在双方的这种神交中,由于相似的革命经历和政治追求,二人很快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感情,从而为后来中印两国关系的“蜜月”期埋下了伏笔。
毛泽东毕生只去过两个外国的领土,一个是苏联,另一个便是印度驻华使馆。1951年1月26日,毛泽东曾莅临印度大使馆参加印度国庆招待会。后来,应印度大使小尼赫鲁(尼赫鲁的侄子)的邀请,毛泽东又赴印度使馆参加晚宴。由于主人怕印度菜太辣,便少搁了香料,但爱吃辣子的毛泽东尝了一口就问:“印度咖喱在哪儿?”主人马上把菜送回厨房,加足香料,毛泽东才吃得满意。席间,毛泽东还讲了中国民间有关“归西”的典故,说中国人死后都希望到印度去投胎,一时语惊四座。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陈凡)
(四一)毛泽东的游历诗作
诗曰:潮涌钱塘造势奇,西湖春晓染苏堤。
喜看南国风光好,绿水青山皆入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断地外出。在许多年份里,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远离京城的地方。
离开北京,毛泽东最喜欢去的是南方。在南方,他又最喜欢被他称作第二故乡的杭州。在这里,他住过四十多次,加起来有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1955年4月初,他第二次来杭州的时候,正是暮春三月、群莺乱飞、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的季节。
闲暇之中的毛泽东,依然是一派诗人本色。
当时在杭州,毛泽东最喜欢的一件事情是登山。
杭州城北灵隐寺背后,有一处北高峰。登临此处,举目四望,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犹如立在眼前的一幅幅山水墨画。
毛泽东曾三次登临北高峰,写下一首《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摇下,欢迎有晚鹰。
毛泽东不光在杭州游览,还远足到了莫干山。
游览莫干山的时候,毛泽东曾在传说为莫邪、干将用过的磨剑石旁停下脚步。磨剑石四周的石崖有多处石刻,毛泽东喃喃自语:“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仿佛是在吟那上面的题刻。
下山途中,毛泽东游兴未尽。他又到观瀑亭观瀑,顺芦花荡西行至塔山远眺,东看太湖,南望钱塘江。
好一派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好一方碧波荡漾的心湖,映出舒坦清丽的河山。
该回去了。毛泽东似乎还沉浸在“此间乐”之中。尽管不想刻意作诗,还是随口吟咏出一首七绝《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这首七绝,名为“莫干山”,但并没有写莫干山,更没有写发生在莫干山的悲壮故事。
也许,他这个时候不想写沉甸甸的诗。我们的诗人陶醉在大自然里面,诗中透露出大自然给予他的赏心悦目的心境。
在杭州的六和塔脚下,著名的钱塘江十分从容地向东边的大海流去。慢慢地,它受到杭州湾海浪的阻挡,在外宽内窄的海宁盐官镇出海口一带,汇聚成前推后拥的钱塘江潮。
毛泽东自幼爱读的汉代枚乘写的洋洋大赋《七发》。他很称道枚乘的文笔,写了一篇《关于枚乘〈七发〉》的文章,说其“文好。广陵观潮一段,达到了高峰。”
不光要从前人的描述中领略观潮胜境,毛泽东还要亲眼去看一看。
1957年9月9日,毛泽东又一次来到杭州。11日,也就是农历八月十八“潮神生日”那一天,毛泽东从杭州住地乘车到海宁七里庙,观看了钱塘秋涛。
伫立江边的毛泽东被这迎面扑来的汹涛巨浪感动了,观潮回来,他写了一首题为《观潮》的七绝: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如今,在海宁盐官镇观潮处,人们把毛泽东的这首诗刻立成了一座诗碑。
(《中国网》央视国际2009·9·30)
(四二)毛泽东故园寄思
诗曰:一别故园数十冬,故交老友喜相逢。
激情诗兴顿时起,酬唱声中寻旧踪。
1955年6月,毛泽东到南方考察农村合作社情况,来到了长沙。
在这里,毛泽东见到了他的故交旧友,其中就有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同学周世钊。
6月20日那天,他们一道去寻觅旧踪。一路上,毛泽东的兴致很高,和周世钊谈笑风生,忆及故人旧事。
周世钊禁不住赋诗一首: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周世钊把这首七律和其它词作一起寄给了毛泽东。当年10月,他收到了毛泽东的应答之作《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毛泽东对故乡的怀念,充满了诗意。
1961年12月26日生日那天,他给远在长沙的老同学周世钊写信说:“'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 。
(《中国网》央视国际2009·9·30)
(四三)毛泽东题诗赠厨师
诗曰:大江横渡视天低, 乘兴长吟游咏词。
“又食武昌鱼”味美,诗章一首赠厨师。
1956年5月31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一次,毛泽东游长江后在船上吃饭,厨师杨纯清给他做了四菜一汤,其中有一盘清蒸武昌鱼。毛泽东喝了一小杯茅台酒,吃了一小碗米饭,武昌鱼全吃光了。
毛泽东回到东湖住地,对杨纯清说:“杨师傅哎,你做的武昌鱼蛮不错。这武昌鱼还有典故:岑参有'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马祖常有'携幼归来拜丘陇,南游莫忘武昌鱼。’看来武昌鱼历史悠久。”
毛泽东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条幅,对杨纯清说:“杨师傅,我刚刚写完一首新诗给你,要不要?不吃你做的武昌鱼,我是写不出诗来的。”这就是那首《水调歌头·游泳》。
(杨纯清:《辣椒、娃娃菜和武昌鱼》、《毛泽东在湖北》第314——315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
(四四)毛泽东吟咏杜甫诗
诗曰:古今佞臣忌前贤,数典妄为忘祖先。
莫道西湖游客醉,岳王坟畔唾权奸。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赫鲁晓夫那个秘密报告送到党中央。在中央讨论《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那篇文章时,毛主席给我们念了一首杜甫的诗: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的意思是:王勃等人的文章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体裁,现在一些人轻薄地批判耻笑他们,将来你们这些人身死名灭之后,王、杨、卢、骆的文章,却会像万古不废的江河永远流传下去。我想,这首诗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使我们注意不要以轻薄的态度来评论毛主席。
(黄克诚)
(四五)毛泽东赠周世钊游泳词
诗曰:同窗好友喜吟哦,书赠“泳词”互砌磋。
鸿雁往来传信息,诗情涌似洞庭波。
一九五六十二月五日,毛泽东致周世钊信说:“……时常记得秋风过许昌之句,无以为答。今年游长江,填了一首水调歌头,录陈审正。”接着抄录了这首当时题还为《水调歌头·长江》的词。秋风过许昌之句,是指周世钊1950年9月下旬,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路过许昌时所作的《五律·过许昌》。全诗如下

野史闻曹操,秋风过许昌。
荒城临旷野,断碣(jie节)卧斜阳。
满市烟香溢,连畦(qi其)豆叶长。
人民新世纪,谁识邺中王!?”
(李健:《毛泽东诗词史话》第221页)
(四六)毛泽东与藏克家等论新诗
诗曰:一从五四创先河,便有新诗遍地歌。
百卉园中春意暖,嫩枝老干共吟哦。
1957年元月14日,臧克家接到《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诗刊》编委袁水拍打来电话:“毛主席要召见我们,下午3时我坐车来接你。”据他回忆说:那时,我住在笔管胡同7号人民出版社的宿舍,没有电话,电话是由斜对门的油盐店传呼的。幸而我当时身体衰弱,极少出门,没有误了大事。当时我心情兴奋紧张,不时看手表,在等候下午3点钟。我的住处到新华门,二十多分钟可达,我心急却嫌路远。车子驶入中南海,直达勤政殿门前。进入殿门,房间空阔,静寂无人。对面有一副屏风,别的没有任何摆设,长长的沙发,一个又一个,十分简朴。殿内静静的,静静的,我的心却很紧张,很紧张。
一会儿,一个高大的身影从东边门里出来,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呵,毛主席站到我们身旁了。他安祥和蔼地同我们握手,让座,自自然然地从烟盒里抽出支香烟让我,我说:“我不会吸。”主席笑着说:“诗人不会吸烟?”毛主席的神态和谈话,使我的心平静怡然了。作为《诗刊》主编,臧克家获得了受到领袖接见的殊荣。毛泽东与他们谈了许多。当然,诗人嘛,谈话总是离不开诗,不多时,话入到主题上来了。毛主席是喜欢、看重民歌的。他说:“《诗经》是以四言为主体的,后来是五言,现在七言的多了,这是顺着时代演变而来的。现在的新诗,太散漫,我以为新诗应该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求发展。我个人喜欢用词的形式写作,习惯了,用起来得心应手。”
毛泽东说到了李白杜甫。对杜甫,毛泽东虽然肯定,但却更欣赏李白。这当然与毛泽东的浪漫气质相关。毛泽东还提到了臧克家的山东同乡、明代的诗人李攀龙。可惜,臧克家没有读过这位诗人的作品,所以无从应对。
现代诗人,毛泽东提到了王统照、汪静之、陈梦家……对新诗,毛泽东评论说,新诗太散漫,记不住。应该精炼,大体整齐,押大体相同的韵。对旧体诗,毛泽东以为,《诗经》以四言为主体,后来由四言发展为五言,现在民歌大都是七个字,四个拍子,是顺着时代演变而来的,是时代的需要。要在民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看来,毛泽东对旧体诗更感兴趣一些。
(摘自:《缅怀毛泽东》)
(四七)毛泽东应《诗刊》约稿
诗曰:盛世文坛万象新,宏扬国粹振诗魂。
诗刊园地春来早,征得当今第一人。
1956年,中国作家协会经有关领导同意,决定创办一份《诗刊》杂志。这份杂志,由诗人臧克家担任主编,徐迟、严辰任副主编。在组稿过程中,大家都希望能够在创刊号上,发表毛泽东的诗作,可不知能否获得毛泽东的同意。当时,在一些文章的引用中,以及群众抄录的文字里,都有毛泽东诗词在流传,可是,由于大都并非正式发表,辗转传抄间,字词甚至句子都有不能统一之处。当时《诗刊》编辑部,就陆续收集了毛泽东的八首诗词。他们便想请毛泽东订正,并希望能得到毛泽东将这些诗词在《诗刊》正式发表的允诺。
可是,想来想去,大家都觉得这事大不容易。毛泽东当时的忙,可想而知;同时与《诗刊》同仁并没有什么特别交往。此时冒昧相求,大约不会得到什么回音的。可随着创刊号发行日子的临近,《诗刊》同仁间这样的愿望倒更加强烈起来。身为副主编的徐迟,曾对大家说,要想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大家一起来动脑筋,想出一句话,告诉毛主席。这句话必须是他一听就可以立即答允给我们他的诗词的。只要想出这一句话,只许一句话!
徐迟这样说,大家以为笑谈。要想用一句话来打动深通文字的毛泽东,太难,甚至不可能。于是,大家便不去想它。可是,有一位诗人却注意到徐迟的提示,他并没有将此作为笑谈,而认认真真开始想这样一句话。他就是著名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家、诗人冯至。
冯至当时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授,他是《诗刊》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主张发表毛泽东诗词的倡导者。听到徐迟的想法,他便开始了认真琢磨。当年11月,徐迟又一次去了北京大学燕南园,在冯至家里闲聊。聊过一个上午,又在冯家吃午饭。说着说着,又扯到给毛泽东写征诗稿函的事。这时,冯至突然冒出一句话来,是他想的徐迟需要的话。徐迟一听,跳了起来,大叫:“就是这句!”
回到编辑部,徐迟迅即以他诗人的激情,以冯至的这句话为骨干,完成了一封致毛泽东的既亲切真挚,又强烈表达意愿的征求诗稿信函:
亲爱的毛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决定明年元月份创办《诗刊》,想来您喜欢听到这个消息。因为您是一向关心诗歌,因为您是我们最爱戴的领袖同时也是我们最爱戴的诗人。全世界最爱戴的诗人。
我们请求您帮我们办好这个诗人们自己的刊物,给我们一些指示,给我们一些支持。
我们希望在创刊号上,发表您的八首诗词。那八首大都已译成各种外国文字,印在他们的《中国诗选》的卷首。那八首在国内更是广泛流传。但是因为没有公开发表过,群众互相抄诵,以至文句上颇有出入。有的同志建议我们:要让这些诗流传,莫如请求作者允许发表一个定稿。
其次,我们希望您能将外边还没有流传的旧作或新诗寄给我们。那对我们的诗坛,将是一件盛事;对我们诗人,将是极大的鼓舞。
我们深深感到《诗刊》的任务,美丽而又重大;迫切的希望您多给帮助;静下来要听您的声音和您的吟咏。
信写好之后,大家传看,均感满意。主编臧克家亲自用毛笔将信抄录一过,并署下自己的名字;副主编徐迟、严辰及其他编委,也都一一签名。当时的落款时间是1956年11月21日。
信函发出时,附上了收集来的《沁园春·雪》等八首诗词。大家都怀着企盼的心情等待着。可是,到了年底仍没有复音。因为准备1957年1月创刊,《诗刊》已经准备发排了。新年元旦刚过,毛泽东秘书田家英打来电话。当天正好徐迟值班,田家英说:“你们给主席的信,收到了。主席问什么时间发稿?”徐迟高兴地回答:“万事俱备,只等毛主席诗词了。毛主席诗词什么时候可以给我们?”田家英没有说具体时间,只说主席同意发表。徐迟听说后,异常兴奋,他立即打电话告诉臧克家,臧克家当然也很兴奋。元月12日,《诗刊》编辑部又接到电话,说中共中央有重要信函送来,让负责人在编辑部等候。一会儿,文联总收发室打来电话,说中共中央急件送到。正在等候的刘钦贤立即跑去取回。编辑部当时徐迟在,接过信函,拆开来,毛泽东的一封信和诗词稿,呈现在眼前。《诗刊》寄去的八首诗词,毛泽东认真作了校订,此外,他还将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添加了十首。这样,数量就大大超出了《诗刊》同仁的期望,成了十八首。这且不说,毛泽东还有一封亲笔信,也同时寄到:
克家同志和各位同志: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歉!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末,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
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
(《缅怀毛泽东》责任编辑:程海宏)
(四八)毛泽东填词慰忠魂
诗曰:满天烽火满天云,血染河山泪湿襟。
多少英雄泉下盼,凯歌一曲慰忠魂。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1957年5月11日写给李淑一的。李淑一当时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杨开慧的好友。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丈夫柳直荀(曾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牺牲时后,结想成梦,和泪填了一首《菩萨蛮·惊梦》词:
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愁多少。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就是这首词,历经数十年风雨,李淑一于1957年1月寄给毛泽东主席请他指正;也正是这首词,令毛泽东主席“大作读毕,感慨系之”,于同年5月11日,挥笔写下感天地、泣鬼神的词章《蝶恋花·答李淑一》,诗词唱和,传为佳话。
1957年5月的一天,李淑一手举一只大信封,步履轻盈地迈进长沙市第二女中初三的教室,声音有些发颤地对学生们说:“毛主席给我写信了!”霎时间,学生们都愣住了,李老师从大信封中抽出一个小信封,左下方是遒劲、潇洒的三个字:毛泽东!在学生们的掌声中,李老师饱含激情地朗诵了毛泽东主席赠给她的《蝶恋花·游仙》(后改为《蝶恋花·答李淑一》)词。
这首词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也表达出一代伟人对烈士遗孀和昔日老友的关爱。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并赋此词。词曰: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词中的“杨柳”指的是杨开慧和柳直荀。毛泽东在此词中以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了为国赴死的先烈,与李淑一共同缅怀了自己的革命伴侣。
(2010年03月08日 10:48   《天津日报》
刘继兴)
(四九)毛泽东为红钱女书写鲁迅诗
诗曰:龙飞凤舞势雄奇,鲁迅名诗绝妙辞。
南国艺人多有幸,伟人墨宝文豪诗。
毛泽东一生推崇鲁迅,在文艺界尤其如此。一九五八年,
在武昌召开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原名邝健廉,粤剧艺术家,抗日战争胜利后去香港。女随团应邀为全会演出。演出结束后,在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登台接见的时候,红线女请求毛泽东给她写几个字,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了。当晚,他书写了:“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第二天,叫工作人员将此题词转交给了红线女。毛泽东在书写的鲁迅诗句前面写了一段类似小引的文字:“1958 年,在武昌,红线女同志对我说,写几个字给我,我希望。我说:好吧。因写如右。”
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为红线女题词》,一九五七年,香港有一些人骂红线女,我看了高兴,其中有黄河。他骂的是他自己,他说他要灭亡了。果然,已经在地球上被扫掉,不见了所谓黄河。而红线女则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了劳动人民的红线女。一九五八年,在武昌,红线女同志对我说:写几个个字给我,我希望。我说:好吧。
因写如右。
毛 泽 东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一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根据手稿刊印。
1954年春,毛泽东在去视察绍兴东湖农场途中,来到了鲁迅故乡绍行城。那天,在谭启龙、胡乔木、田家英、罗瑞卿、叶子龙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鲁迅故居。在参观将结束时,毛泽东问谭启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是否记得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谭启龙说:“记得。”毛泽东一边步出鲁迅故居,一边慢慢背诵鲁迅的《自嘲》,背完后他说:“鲁迅的这首诗叫《自嘲》”,其实是他的“自白”。鲁迅的确是硬骨头,你看,交了华盖厄运,破帽、漏船的逆境中,仍不肯屈服,仍对敌人“横眉冷对”,仍甘心情愿当人民的老黄牛,这不是硬骨头么?
(李约翰、镡德山、王春明:《和省委书记们》第70——84页)
(五0)毛泽东论《回乡偶书》
诗:曰:忙里偷闲闲里忙,闲来考证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中事,引起高人论短长。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征询刘少奇、周恩来对《工作方法六十条(草稿)》的意见,交谈中,刘少奇向毛泽东请教作诗,毛泽东笑一笑说:“你的文化底蕴比我深么!要谈诗,还得容我想一想哩。”刘少奇说:“实事求是么,对于诗,我确实不如主席。”又说:“我看了几首唐诗,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人考证说'儿童’是他的子女,不知主席怎么看。”毛泽东说:“瞎考!那样考的话,'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又如何考啊?”周恩来在一旁笑了,说;“借喻、比喻、拟人、夸张,是诗里常用的手法。”毛泽东说:“恩来说得是么!神奇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大胆的夸张,严谨的平仄格式和对仗,是唐诗的特点,也是诗的意境之所在……”之后,
1958年月10日,毛泽东又以书面形式就《回乡偶书》这首唐诗和刘少奇论诗商榷。
“少奇同志:前读笔记小说或别的诗话,有说贺知章事者。今日偶翻《全唐诗话》,说贺知章较详,可供一阅。他从长安辞归会稽(绍兴),年已八十六岁,可能妻已早死。其子被命为会稽司马,也可能六七十了。'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儿童我认为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贺知章在长安做了数十年太子宾客等官,同明皇有君臣而兼友好之遇。他曾推荐李白于明皇,可见彼此惬洽(切,恰qie,qia)。在长安几十年,不会没有眷属。这是我的看法。他的夫人中年逝世,他就变成独处,也未可知。他是信道教,也有可能屏弃眷属。但一个九十多岁像齐白石这样高年的人,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象的。他是诗人,又是书家(他的草书《孝经》,至今犹存)。他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此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日上午十时”
邱延生:《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纪实》第690——691页、《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35——536页)
乾坤诗话--99个毛主席的诗话故事(下)
2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