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一个人的图片:歌德之母 摈弃优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1:29
 

    成就事业要忍受时间的凌辱——弗·米斯特拉尔

      被恩格斯推崇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的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他不但在文学艺术方面造诣极高,而且在哲学、历史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也为人类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人们称他是天才。

      有人认为,歌德的天才式的智慧源于他有一个富裕显赫的家庭。还有人更直接地认为歌德开明的母亲是歌德成长的关键。

      歌德的确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卡斯帕尔是裁缝师的儿子,家境殷实,而他的母亲伊丽莎白则是法兰克福市长泰克斯托尔的女儿,更是出身显赫。然而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德国并不少见,却鲜见有歌德式的人物诞生。因而我们可以说,富庶的家庭不是决定歌德命运的先决条件。

      1749年8月28日,沃尔夫冈·歌德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出生。生下他时,母亲伊丽莎白才18岁。

      在婴儿时代,歌德并没表现得多么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但是歌德是家中惟一的男孩子,所以家里的人包括外祖母都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歌德的母亲伊丽莎白尽管是市长的女儿,但绝不娇惯和有恃无恐,相反,她倒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也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据她后来回忆,作为母亲,她当初并没有想到歌德会成为杰出的诗人,但希望他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的想法倒是有的。为此她从小尽量有意在歌德面前淡化家庭的优越条件,着意培养歌德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她说:我从不给孩子优越感。在她看来,要使孩子懂得这些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发和感染。

      歌德的母亲文学功底很深,平时喜欢给儿子讲有趣的故事。为了使歌德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当小歌德正听得津津有味时,她会故意停下来,要他自己设想下面发生的故事。如果歌德猜得不对,她也不说出答案,而让他继续想,直到找出合理的答案为止。

      有时歌德在听故事的时候也中途插话:“妈妈,公主不应该嫁给那个肮脏的裁缝,即使是他帮她杀了那个巨人。”母亲听了,心里很高兴,因为歌德已经学会动脑子了。

      有一次母亲讲完了关于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之后,歌德就用蜡做了大卫和歌利亚的像。然后他让他们做长时间的辩论。大卫表现自负,而歌利亚则勇敢从容。歌德一怒之下便把大卫的脑袋敲了下来。

      歌德丰富的想像力和构思能力就是那时培养出来的。歌德7岁能编出饶有诗趣的《新帕利斯》童话,与此不无关系。

      歌德的母亲看到孩子有了不同寻常的想像力和独立思维的能力,便暗暗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她知道,尽管孩子天真无邪,活泼好动,但学习任何技能都不能有悖孩子的天性,不可拔苗助长。

      为了给孩子带来新鲜感,母亲把歌德的外婆接到家中。

      歌德的外婆对这个小外孙疼爱有加,为逗歌德开心,经常请人在家中演木偶戏,还送歌德一套表演浮士德故事的木偶戏玩具。可没想到歌德对木偶戏十分喜欢。歌德和其他孩子便兴致勃勃地排演这个剧目,并且拉来一批小观众。

      歌德的母亲一边看表演一边分析孩子的思考及表演方面的缺陷。她发现当有大人在场时,歌德显得有些害怕,吐词有些结巴。为此,歌德的父母特意找亲朋好友充当观众,让小歌德站在椅子上,面对观众用稚嫩的童音做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歌德变得口齿伶俐了,演讲起来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可没多久,演员和小观众都厌烦了来来回回表演的这些老剧目。歌德决定自己动手做行头、装饰,自己编剧本排演。尽管他们表演的节目简单而幼稚,但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令歌德的父母喜出望外。

      歌德长大后也坦言:“这种儿童的玩意儿和劳作从多方面训练和促进了我的创造力、表现力、想像力,以及多种技巧,而且是在那样短的时间,那样狭小的地方,花那样小的代价,恐怕没有别的途径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了。”

      为了开阔歌德的眼界,增加知识面,歌德的母亲总是耐心地给小歌德讲解遇到的各种事物,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父母常带他到各地旅游,每经一处,父母总是讲讲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和自然知识。讲解和旅游使歌德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歌德小小年纪便知道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和生性特点。歌德一生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后来歌德专门研究过自然科学,曾发现人类腭间骨,并撰写有关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

      歌德8岁就能阅读德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14岁开始写剧本,25岁发表了后来风靡全球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完成这部小说,仅用了四个星期的时间。

      歌德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勇气和才能使母亲喜出望外。她告诫儿子绝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绝不可滋长出少年得志的优越感,因为人生之路绝不可能如此平坦。歌德牢记母亲的教导,从没有表现出骄傲和轻浮的作风。

      1775年11月,歌德来到魏玛。次年进入魏玛公国宫廷参政,开始了他近十年的官宦生涯。这时候,他每出版一部著作都会读给母亲听。母亲每次都听得很认真,兴奋之时常常骄傲地喃喃自语:“这是我儿子!”

      1782年,歌德的父亲去世了,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片悲伤和恐怖的氛围中。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德的母亲强忍内心的悲痛,要歌德像她一样坚强起来,笑对生活。母亲曾给她的朋友写信,叙说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她说:“我喜欢快乐的人们。如果我是一位掌权的公主,我将像恺撒一样颁布一道法令,只允许高兴的脸庞出现在我的殿堂上。因为作为一项规则,它们只属于有基本良知的善良的人们。”

      1786年9月,歌德离开德国开始了为期数年的意大利之旅。而这期间他的母亲已经病倒了。在病榻上,伊丽莎白尽管无比思念儿子,但却不愿让任何人把自己病重的事告诉歌德。1808年,歌德的慈母伊丽莎白·歌德离开了人世。在弥留之际,她用一双迷茫的眼睛注视着窗外,脑海里反复出现歌德童年生活的幻影。她常默念的一句话是:“想起他小时在我脚边玩耍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歌德的母亲伊丽莎白以母亲的辛劳和仁慈在歌德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在日后的生活中,歌德把对母亲的缅怀和报答付诸他的实际行动。1831年,他完成了震动世界的伟大诗剧《浮士德》,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