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声音作文300字:《北京爱情故事》为何走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6:54:56
】【打印】【纠错】


《北京爱情故事》发布会
正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将于今晚落下帷幕。作为一部讲述年轻人奋斗故事的电视剧,该剧在青年观众群体中赢得了大批“粉丝”。喜欢这部电视剧的观众,亲切地称呼其为“北爱”,而剧中所触及的种种社会现象,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
不过,“北爱”的意外走红,也折射出了当前青春题材电视剧类型缺失的尴尬问题。有业内专家指出,由于青春剧的制作和播出未成气候,“北爱”的热播固然能够填补年轻观众的收视空白,但是又有哪部电视剧能够将这股青春热潮续接下去?恐怕还得打个问号。
学者挑刺儿遭“围攻”
《士兵突击》“兄弟连”联袂领衔出演,当红女星杨幂倾情加盟,30多位明星友情客串,与经典日剧《东京爱情故事》几乎雷同的剧名——《北京爱情故事》还未播出,便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再加上该剧所涉及的“北漂”、“大龄未婚”等年轻人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成功地引起这部分观众的情感共鸣。
据统计,《北京爱情故事》在京开播当日,即取得最高收视率2.38%的好成绩,随后其收视率一路攀升,并于1月30日达到了4.28%的水平。与此同时,该剧还登上百度搜索榜首位,成为网络上最受关注的影视作品。
这部戏火到什么程度?知名学者熊培云的遭遇足以说明问题。不久前,熊培云在网上发出微博,指出该剧在剧情上有落入俗套之处,谁知立即遭到大批网友的“围攻”,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北京爱情故事》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自然有其高妙之处。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徐帆认为,这部电视剧与之前一些讲述“豪门迷梦”的所谓“青春偶像剧”明显不同,剧中人物的命运遭遇都带着浓浓的生活质感,让人感同身受。而那些看似诙谐幽默、细细品味却能咂出一番辛酸和无奈的台词,也道出了很多人的难言之隐。
青春剧成“稀有品种”
虽然《北京爱情故事》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但鲜为人知的是,该剧在开播之前,电视台方面其实并不放心。全国各大电视台中最早播出该剧的是浙江卫视,该台推广部的沈丹萍表示,当初将该剧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算是一次比较大胆的行动”。她解释说,浙江卫视的传统收视人群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而这部电视剧却是以20至30岁的年轻观众为主打人群,“要是参照以往的规矩,我们绝不会把一部青春剧作为开年大戏搁到黄金时段播出。”
电视台方面的种种忧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电视观众年龄偏大的客观事实。在这样的因素影响下,以年轻观众为目标对象的青春题材电视剧,无论是创作还是播出,长期以来都处于低迷态势。“纵观整个影视圈,也数不出几个主打青春剧的创作团队。”一位业内人士说,以当代都市为背景的青春题材电视剧,几乎是个“稀有品种”。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甚至断言,在国产电视剧传统类型里,青春剧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规模和类型,甚至没有合适的播出渠道。据广电总局公示的备案剧目,2010年,其全年同意公示的951部电视剧中,当代青少题材仅有30部;而在2011年,其同意公示的剧目增加至1040部,当代青少题材却减少至18部,所占比例不到2%。另外,尽管有个别青春剧以当代都市题材剧的类型进行备案,但其总体比例仍然不高。
“青春梦”落地不容易
青春题材剧的匮乏,与其创作难度不无关系。任宝茹创作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曾走红一时,但这位著名编剧却认为,反映青年人题材的作品,创作难度确实太大,“因为这些电视剧的受众很难把控,拿不住他们的心。”而编剧马广源则指出,很多人将青春剧理解为只会“造梦”的青春偶像剧,“但那是灰姑娘和王子的成人童话,其实根本没有落地。”
不过,让青春剧实现“落地”并不容易。“你戏里的情节、台词都得契合他们年轻时尚的个性。”马广源说,“跟不上他们的所思所想,你就很难找到他们的情感共同点,若是扒网上的过时段子,有可能反倒被嘲笑。”而任宝茹则认为,“80后编剧虽然贴近他们自己的生活,但由于他们身上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尘埃落定,其作品常常是时尚有余,而沉淀不足。”
正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将于今晚落下帷幕。

作为一部讲述年轻人奋斗故事的电视剧,该剧在青年观众群体中赢得了大批“粉丝”。喜欢这部电视剧的观众,亲切地称呼其为“北爱”,而剧中所触及的种种社会现象,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
不过,“北爱”的意外走红,也折射出了当前青春题材电视剧类型缺失的尴尬问题。有业内专家指出,由于青春剧的制作和播出未成气候,“北爱”的热播固然能够填补年轻观众的收视空白,但是又有哪部电视剧能够将这股青春热潮续接下去?恐怕还得打个问号。
学者挑刺儿遭“围攻”
《士兵突击》“兄弟连”联袂领衔出演,当红女星杨幂倾情加盟,30多位明星友情客串,与经典日剧《东京爱情故事》几乎雷同的剧名——《北京爱情故事》还未播出,便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再加上该剧所涉及的“北漂”、“大龄未婚”等年轻人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成功地引起这部分观众的情感共鸣。
据统计,《北京爱情故事》在京开播当日,即取得最高收视率2.38%的好成绩,随后其收视率一路攀升,并于1月30日达到了4.28%的水平。与此同时,该剧还登上百度搜索榜首位,成为网络上最受关注的影视作品。
这部戏火到什么程度?知名学者熊培云的遭遇足以说明问题。不久前,熊培云在网上发出微博,指出该剧在剧情上有落入俗套之处,谁知立即遭到大批网友的“围攻”,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北京爱情故事》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自然有其高妙之处。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徐帆认为,这部电视剧与之前一些讲述“豪门迷梦”的所谓“青春偶像剧”明显不同,剧中人物的命运遭遇都带着浓浓的生活质感,让人感同身受。而那些看似诙谐幽默、细细品味却能咂出一番辛酸和无奈的台词,也道出了很多人的难言之隐。
青春剧成“稀有品种”
虽然《北京爱情故事》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但鲜为人知的是,该剧在开播之前,电视台方面其实并不放心。全国各大电视台中最早播出该剧的是浙江卫视,该台推广部的沈丹萍表示,当初将该剧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算是一次比较大胆的行动”。她解释说,浙江卫视的传统收视人群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而这部电视剧却是以20至30岁的年轻观众为主打人群,“要是参照以往的规矩,我们绝不会把一部青春剧作为开年大戏搁到黄金时段播出。”
电视台方面的种种忧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电视观众年龄偏大的客观事实。在这样的因素影响下,以年轻观众为目标对象的青春题材电视剧,无论是创作还是播出,长期以来都处于低迷态势。“纵观整个影视圈,也数不出几个主打青春剧的创作团队。”一位业内人士说,以当代都市为背景的青春题材电视剧,几乎是个“稀有品种”。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甚至断言,在国产电视剧传统类型里,青春剧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规模和类型,甚至没有合适的播出渠道。据广电总局公示的备案剧目,2010年,其全年同意公示的951部电视剧中,当代青少题材仅有30部;而在2011年,其同意公示的剧目增加至1040部,当代青少题材却减少至18部,所占比例不到2%。另外,尽管有个别青春剧以当代都市题材剧的类型进行备案,但其总体比例仍然不高。
“青春梦”落地不容易
青春题材剧的匮乏,与其创作难度不无关系。任宝茹创作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曾走红一时,但这位著名编剧却认为,反映青年人题材的作品,创作难度确实太大,“因为这些电视剧的受众很难把控,拿不住他们的心。”而编剧马广源则指出,很多人将青春剧理解为只会“造梦”的青春偶像剧,“但那是灰姑娘和王子的成人童话,其实根本没有落地。”
不过,让青春剧实现“落地”并不容易。“你戏里的情节、台词都得契合他们年轻时尚的个性。”马广源说,“跟不上他们的所思所想,你就很难找到他们的情感共同点,若是扒网上的过时段子,有可能反倒被嘲笑。”而任宝茹则认为,“80后编剧虽然贴近他们自己的生活,但由于他们身上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尘埃落定,其作品常常是时尚有余,而沉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