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贝尔姐妹2017世锦赛:跟着古人过“大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6:49
跟着古人过“大年”2010-02-12 15:05


唐云、来楚生合作的《岁朝图》

在东南亚地区,我看到一些华人后裔过新年的隆重,他们对天地和祖先的虔敬,来自传统中国的祖先承传,一切都令人追思千古感慨不已。中国古人是怎样过大年的呢?翻开华夏历史,让我们跟着古人代脚步一起走进被遗落的记忆吧。

中国大年本名“元旦”

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

正月初一:古称履端、元旦。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说:这一天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

中国传统历法胜于西历

现代通用的公历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365.24219天(即一个太阳年)为一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历符合太阳运行的情况,但是它存在一个大缺点──与月亮的变化无关。公历中每个月的十五日不一定是月圆之日 。

中国传统历法,即现代人所谓的“阴历”,据说发明于夏代,所以称"夏历"。夏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因为它的制订是兼顾太阳和太阴──月亮的运行情况。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阴阳调和,夏历的制订就必然地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情况。它以月亮圆缺一次的周期为一个月,并把其中的朔日规定为初一,这样每到望日(即十五或十六)这一天,就一定是月圆之日。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年十二个月,为354或355天。这样就比太阳年大约少了11天,所以每十一年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实际上就有十三个月,为383天或384天。通过平年与闰年的搭配,这样就最终与太阳年保持一致。

夏历内专门设计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年完全保持一致,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太阳直射线位于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和南回归线的时刻。由于同时考虑太阳与月亮各自的运行情况,所以夏历的新年在单纯依据太阳的公历上的日期就不能固定。但正月初一的日期在公历上的不固定,并不说明中国传统历法不科学。

中国人祖先强调和谐,阴阳调和才能生生不息,所以中国的历法对太阳与月亮并重。这种历法对于指导农事更科学准确,也更直观地体现天象与人间的对应变化与互动。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改称西历一月一号为元旦,取代了夏历元旦,而原来中国人千百年所熟知的“元旦”被泛称为新年。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年在大陆被改称为“春节”。更有甚者,试图完全取消夏历,同化西历。真如此,不但传统的元旦(也就是大年初一)将被取消,元宵节、中秋节等等与月亮有关的团圆节也都会被取消,因为我们总不能在公历的元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这些月相不定的日子去“团圆”啊!那炎黄子孙就真得 彻底失掉了祖先的衣钵,成了过继给西人的子孙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损失和悲哀。

正月初一“拜”天地人

在本朝建立之前的数千年,正月初一这一天几乎都是一样的。

开门炮仗。正月初一早晨,炎黄子孙家家户户大都是男女老少黎明即起,欢聚一堂,拯速衣冠,点香烛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开门大吉。开大门放炮仗后,设斋果茶酒于庭,拜天、地、祖先,称“新年开门大吉”;然后晚辈向长辈作揖拜年,长辈赏给幼小晚辈红桔、花生、糖果等等。

吃“年饭”。大年初一,很多地方有早餐素食的习惯,主食米饭,用除夕夜备好的米饭(除夕夜按次年月数量米,闰年13升,平年12升),称为吃“年饭”,取吉利之意,谓之“年年有余”。开膳时头一碗敬奉长辈吃,长辈夹菜给晚辈,寓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新年吉利、富足。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出行”拜年。初一至初三,三天早晚放鞭炮,小孩穿上新衣服,跟随长辈出门(又叫“出行”)访亲拜友,称为“拜年”。亲友赏给小孩熟红蛋(2或4颗)或花生、糖果类。



新年的拜年与贺年

传统元旦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处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活动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其中包含着拜年和贺年两种:拜年是向长辈叩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贺年是平辈相互施礼道贺。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是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拜年之风的流行演变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

宋朝时,兴起“飞帖”之风。因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大户人家就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士大夫为节省时间和精力,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不能亲自去的朋友处代为拜年。

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类似于现今贺年卡。

士大夫用飞帖、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可以说是现代新年赠送贺年片、贺年卡的鼻祖。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成为时尚,盛行不衰。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看年景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东方朔在武帝时期并不被重用,而他的《岁占》影响深远,是因为岁占的内涵来源于道家私饟。当时社会崇尚黄老道学,东方朔的岁占在实际生活中灵验有效,因此才广为流传。

为什么正月初一是鸡日呢?因为鸡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五德之禽”。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着《尔雅·翼》中记载鸡有五德,汉代博士韩婴在他的《韩诗外传》中也采用此五德说:鸡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拚,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韩婴的私饟是汉代人的普遍认识,文武勇仁信五德配合五行学说,体现中国古人对盗的的完美追求。这是鸡被放在一年之首的主要原因。

贴画鸡

中国民间至今仍保留着新年在门窗上画鸡或者贴剪纸鸡的习俗,古人把鸡作为吉祥物,可不是因为它的发音跟“吉”接近,而是用来驱鬼怪邪气。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晋朝人着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度朔山上的天鸡,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新年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预示着新年的开始。

老华裔过新年

我有幸在泰国看见华裔过新年的场面。泰国是中国潮州人的天下,虽然很多华裔子孙已经不会中国国语,也不懂潮州话了,但是仍然保留着船筒中国的礼仪。过年那天,我见过他们在公司门外场地上,立起一个临时的香台,一阵鞭炮过后,年轻的男男女女一起跪拜,这大概是跪拜各行业的祖先了。

正月初一,老年人在家里接受儿孙的跪拜和祝福,然后全家拜祖。一位70多岁的老华人说,他是很小时候就到了泰国,儿女多数都不会国语。每年都要按照中国的传统过年,他父亲是这样,他也是这样,不能忘记祖先。“一辈留一辈,这是老一辈的责任。”他说的很平和,我却有流泪的感觉。老华人还记得传统,如果是当代大陆出去的,自己都不会跪拜了,拿什么传统b留给子孙呢?怎样寻根问祖呢?

结语

新年的鞭炮即将响起,让我们等待祖先和神明的降临,双手合十,忏悔过去一年的罪过,虔诚地祈祷,愿神赐给我们善良和勇气,愿神赐予我们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