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午餐食谱大全:江西出口这样赶超(人民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42:17

三年间出口总量从中部地区垫底到跃居前列——

江西出口这样赶超(人民观察)

本报记者 刘士安 吴齐强

《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31日   01 版)

  新春之际,南昌海关传出消息:2011年江西外向型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全省外贸出口一举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8亿美元,同比增长63.1%,高出全国平均增速42.8个百分点。

  回望过去,才知爬坡过坎不易。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先后袭来,生产成本上升、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罕见雨雪冰冻和特大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接踵而至,江西外贸出口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风云变幻。

  砥砺奋进,方显进位赶超气概。短短3年时间,江西外贸出口规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2009年的73.6亿美元、2010年的134.1亿美元到2011年超越200亿美元,全省出口总量在全国排位前移8位,居第十二位;在中部地区更是从2008年以前长期垫底迅速跃居前列。

  十载引资结硕果

  凤凰奔着梧桐来

  “不东不西”的自嘲,反映出江西外贸出口曾经的尴尬和无奈。进入新世纪以前,全省利用外资一直在3亿美元左右徘徊。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山清水秀的江西凸显出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优势。江西对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加,江西发展的路线图愈加清晰: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省委书记苏荣多次指出:“对外开放决定江西的前途和命运”,“要坚持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抓好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紧抓实。”代省长鹿心社强调:“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举措,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以项目为抓手、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江西的发展方向和步伐坚定不移。

  山门洞开,江西吸引外资风生水起,连续实现重大突破——2002年突破10亿美元,2004年突破20亿美元,2007年突破30亿美元,2009年突破40亿美元,2010年突破50亿美元,利用外资保持中部地区第一位。

  要想凤凰来,先得筑好黄金台。近年来,江西省走出去、引进来,组织和承办了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每一场盛会,江西加速崛起的态势都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客商云集带来商机无限。其中,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连续10年举办,成为江西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累计签约项目1730个、金额近368亿美元。

  刚刚过去的2011年,江西的招商引资更是好戏连台: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签约项目76个,签约金额86.1亿美元。第九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签约重大项目74个,签约金额25.85亿美元。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江西签约重大投资项目共117个,签约金额940.62亿元。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签约重大项目155个,签约金额888亿元……

  引资平台的建立和品牌效应的释放,对江西省外贸出口规模扩大产生巨大联动效应。数据显示,目前江西省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达7000多家,而新世纪之初仅有2000多家。

  招商引资对江西发展的最大贡献,是不断巩固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最近5年来,外来落户江西的项目中,工业项目超过90%。而外向型工业项目的增多,直接决定了出口企业数量的水涨船高,为江西出口规模的迅速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

  专家分析指出,江西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腹地,招商引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拥有广泛的海外市场。投资企业落户江西,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实现出口,在迅速扩大江西外贸出口规模的同时,还促进了就业,繁荣了物流、金融、商贸等相关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

  转型升级真功夫

  赢得竞争主动权

  在中部崛起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下,江西举起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大旗。

  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业发展关乎江西经济崛起的全局。

  江西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要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动摇,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促进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核心不动摇,矢志不渝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体现了路径明确后的信心和决心。

  借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江西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工业三年强攻,狠抓产业招商、技术进步和项目推进,迅速转向发展。

  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大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工业结构优化,成为江西外贸出口质量、效益提升的主要动力。

  2009年以来,江西省引进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项目中,绿色食品产业项目60%以上落户赣州、吉安、宜春、上饶;生物和新医药产业项目60%落户南昌、宜春、吉安;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项目55%以上落户宜春、上饶、抚州、南昌;金属新材料产业项目55%落户上饶、赣州、鹰潭……区域发展思路清晰,产业集聚势头强劲,带来江西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

  工业项目尤其是出口企业数量的增长,为江西出口规模的迅速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至2011年末,江西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由2005年的2042家上升到6500家左右;每年的外贸出口增额中,新增发生出口实绩企业贡献了30%以上的份额,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出口占了全省出口的九成多,外贸出口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在江西,外贸出口还有一个亮点不能不提。

  拥有国内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的水产养殖一直是优势产业,2011年,全省水产品自营出口额首次突破2亿美元,达2.2亿美元,连续11年居全国内陆省份第一。

  “日本和港澳客商点名要‘鄱阳湖’品牌的水产品,销路很好。”江西鄱阳湖四海国际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亮告诉记者,“种养业也要有工业化的思维,水产养殖标准化、产业化必不可少,要想走出去,‘名、优、特、新’一个不能少。”

  调结构、抓转型,创新是灵魂。江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从2005年的59家增加到现在的103家。仅一个新余市,就先后建立了新钢、赛维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国家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吸引了37名博士、76名硕士从事科研工作。

  2011年,在全省出口总额的产品结构中,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以及机电产品占据了近50%的份额。

  在不进则退、风帆林立的中部地区,江西靠实力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

  优化环境与服务

  助力企业竞扬帆

  香港易达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陈敏华的话,道出了江西外贸飞速发展的另一个奥秘。他说:“我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发现,在几个内陆省份中,江西是通关速度最快、运输成本最低的。”

  通关速度只是江西外贸出口突飞猛进的一个因素。

  近年来,江西紧紧抓住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的宝贵机遇,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对接国际规则,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江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刘翠兰还有一个职务:“百人服务团”副团长。她认为,副团长的职务让她更忙。

  2008年末至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曾一度令江西外贸出口速度迟滞。关键时刻,江西发出扩大出口“决战100天”的号令,“百人招商团”分赴沿海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百人服务团”深入企业“面对面、一对一”地扶危解困。

  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大多数把江西作为生产和加工基地,出口报关往往还在原地,什么原因呢?报关速度慢、出口退税周期长……

  “百人服务团”一家家企业调查诉求,又一家家反馈意见。2008年以来,江西全面开展以改善政风行风为目标的主题活动,全力打造“中部地区最优投资环境”,效果立竿见影——企业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实行即到即办,立等可取;生产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从一月一次到半月一次,2011年开始一周一次,大大减轻了企业筹措流动资金的压力;报关基本实现了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南昌海关进口通关时间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出口通关时间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省级外贸发展基金从2009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5000万元。超过200家企业,把报关地放在了江西。在2011年冲刺“200亿美元”的关键时刻,省商务厅牵头,省政府办公厅、南昌海关、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外汇管理局、省国税局等6个部门从11月起集中办公、即时调度,倾力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

  一个篱笆三个桩,合力形成加速度。曾亮感慨地说,政府部门为扩大外贸出口付出的所有努力,最终体现在了发展环境的优化和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上,从而形成了促进江西出口规模迅速壮大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