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员服饰等级:高考作文技法秘笈 - 邢老师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27:53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

中考高考 2011-04-23 19:17:15 阅读18 评论0   字号: 订阅

 

一、老题新作 平中见奇

     我们在考场上,有时会遇到一些很常见、甚或各地考生都可能曾经写过的老题,这时,千万不要轻易下笔,因为稍一不慎,就可能会沿着自己曾经的思路去写,结果必然会落入窠臼,自然不受阅卷老师青睐。那么,此时就不妨来个“老题新作”,即以一种新颖的构思方式来展示老话题。

这里的“新”就是指要有新观点,或者有新材料,或者有新体裁,或者有新角度,总之要有一些新东西,故名“老题新作”。唯此,文章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取高分才有可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首先,观点的出新往往靠逆向思维来实现,也即不人云亦云,而是自己想的刚好和人家的相反,这尤其适用于既成定论的观点,因为人们都对它早已深信不疑,若能对它进行否定并言之成理,自然会给人以豁然开悟之感。比如大家都赞扬菊花傲霜的精神,但反过来一想,它则是不敢与百花争艳却在百花远去之后才出来炫耀自己的家伙,这不正和生活中某类跟不上时代步伐、害怕竞争而又不甘被忽视的人很相似吗?这样,菊花则成了某种可恶者的代名词,却又很新颖;这样,有了新观点,文章自然会高人一筹,“千古文章意为高”吗。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平时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看世界,同时要善于“钻牛角尖”,能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不过一定要能自圆其说。下面这篇以“问”这个常见的话题写的文章基本上就做到了这一点:首先,它命题新——“高考不考”,这种悬念式标题一下子就会吸引人想知个究竟,而且它还是文章的线索,紧紧地串起了系列情节,使文章显得收放自如、浑然一体。它的暗含的观点也很新——难道我们只为高考而学?并且也很发人深思。

其次,新观点大多是很难发现的,因为我们的视野、阅历、知识很有限,思考的面自然会很狭窄,那么就可以想办法在材料上出新,自然也会打动阅卷老师。比如写作“感动”这个老话题,尽写些妈妈冒雨给自己送衣服、老师带病上课等等,恐怕谁读了都会生厌,而若选取白芳礼老人蹬三轮车挣钱资助几十名大学生、胡总书记百忙中亲笔给孟菲写信就很新颖;又如为了赞扬“飞蛾投火”,则不妨说以我党初创时13人的力量来推翻“三座大山”无异于“飞蛾投火”,但可贵的是为了追求光明,他们这样做了……相信这不但是很新鲜的选材,而且例证很有力度。材料的出新关键要靠我们平时要关注时事,尤其是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可以说是“万能素材库” ,几乎适用于所有话题,而且都很新颖。这篇《高考不考》的选材也很新。一般考生写作“问”这个话题,多是直接切入,就“问”说“问”,而此文则由小叶开始因“问”挨批到最后再也不“问”来针砭时弊,看似与话题若即若离,实则暗中契合紧密,因为这一切故事皆由“问”而生,这样选材来写作此话题实在新。

再次,也就是最容易做到而且最有效的一点——体裁新。对很多同学来说,在考场上往往一时很难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就不妨从这里着手,努力在文体上做文章——对老题进行新包装,即所谓的“旧瓶装新酒”。比如写“诚信” 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位考生则以《赤兔之死》为题,通篇用古代白话文讲述了一个马甘愿追随主人至死不渝的古老传说,一下子就打动了所有阅卷老师;再比如写作“环保”这个几乎被写腻了的话题,有位同学以处放体的形式写了篇《地球就诊记》,讲述地球去宇宙医院看病,水星给“她”检查,发现其面容枯黄,主要是缺水等所致,木星检查说其头发(暗指林木)脱落是滥砍滥伐所致,等等,并分别开了药方,实在新颖耐读。其实仔细分析,内容再平常不过了,关键“包装”新颖,所以脱颖而出。看来,这实在是最有效而便捷的方式,其妙处还在于可以回避我们有关知识的不足(可以藏拙),可以把自己曾经写过甚至读过的文章换一种新颖文体移到考卷上来,省事省时还能拿高分,何乐而不为?要告诉大家的是这里所言新文体主要指:小小说、寓言、书信、网络论坛式、访谈式、广告式、实验报告式、数学证明式、说明书式、处方式等等。如果能熟练运用这些文体,相信大家的考场作文很容易出彩。这篇《高考不考》的文体就很新。在考场上用小说的形式来写作文的毕竟还是少数,而该考生通过对话描写来展开故事,写主人公小叶的变化,从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让人沉痛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危害。“高考不考”,四个震撼人心的文字,饱含了无法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尴尬和无奈。文章纳欧·亨利式的结尾,言尽而意无穷,又给人留下了发人深思的空间。颇有小说之神韵。

正是具备了“三新”,该文胜出自在预料之中。

附:例文

高考不考

                               四川一考生

“嗯?小叶,有什么事吗?”看见小叶走进办公室,高老师奇怪地问。

“唔,老师。”小叶拿着书,咬了咬嘴唇,说,“这里我觉得很奇怪,书上说……可是……”

高老师听完后,看了看小叶,说:“你问这个干什么?”“唔,不干什么,我就是想知道……”“不要整天胡思乱想,这个高考不考的。”高老师打断了小叶的话。

小叶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回到教室的。“老师是不是生气了?”小叶问她的同桌。“我不知道你一天哪来那么多问题。”“可是我们才四年级,为什么老师要说‘高考不考’呢?”“呵,我们上小学还不是为了上初中,上初中还不是为了上高中,上高中还不是为了高考啊?”

小叶不吱声了,她有种很累的感觉。

两年很快过去,她上了初中,可她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课,还是那样上,不过是换了老师,在小叶看来其实没什么改变。在她问教科书上的一个明显的错误时,老师说:“唔,我们要以教材为准,教材怎能会错?再说了,高考不考。”

“‘高考不考’,我讨厌这四个字。”小叶愤愤地说。

“人的功利心是很强的。”镜子里的小叶对小叶说。

“你们觉得小叶怎么样?”老师们在办公室里讨论,或者应该说是在闲谈。

“怎么说呢,是一个奇怪的孩子吧。”“好像她一年就没有说过两句话。”“不过,读书倒是蛮用功的。”……

“我叫她来谈一谈好了。”

“小叶,过来一下。”老师走进教室,说道。

“……”小叶面无表情地跟在老师后面,走进了办公室。

“我们刚才在讨论你的一些问题,知道吗,小叶?”小叶摇摇头。

“你不会说话吗!”老师有点生气了。

“高考不考……”小叶艰难地挤出了这四个字,“这不是你们告诉我的吗?”

老师愣住了……

二、新题老作 妙在转换

     我们在写作文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新鲜得甚至有些陌生的题目(话题、材料),以致于有时一看到题目(话题、材料)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细心地分析其内涵,然后就可以巧妙地转换成比较熟悉的题目(话题、材料),再进行写作,自然也就容易了。此即所谓的新题老作。

    进行新题老作时,最好先把所遇到的题目(话题、材料)转化成话题而非题目,因为这样在写作文时可供选择的范围就大了,然后再把这个话题分割成若干小话题,从中选出自己最熟悉而又有话可说的来写,难度自然就大大降低了。比如针对去年福建高考题中的那两个不规则图形来写作,首先要看懂紧靠各个图形的那段话:圆形的是——我规范、稳定、周长短、面积大……很多尖角的多边形的是——我新颖、多变、周长长、面积小……其要求是根据自己对两幅图的感悟来写文章。这个材料似乎十分新颖,其实细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它不过是诸如规范与新颖、保守与创新、规矩与个性的碰撞、稳定与多变、张扬个性与约束自我、圆滑与棱角、尺有所长和寸有所短、兼容互补与优势融合、个性与规则等关系型话题的的另一种形式罢了,而且,这些话题可能自己平常都遇到过,再写起来,按照曾经的“老作”进行宿构即可,如此“新题老作”岂不妙哉?在比如今年高考天津卷的作文题——“愿景”,这就是一个非常新的词,很多考生当场就蒙了,实在不知该怎样落笔。所以网上的调查,天津的作文“愿景”难度是排第一名的。其实,“愿景”的词义考题中已经解释出来了,就是所向往的前景,说得通俗些,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愿望。那么,就可以把它转化为诸如愿望、理想、期待、希冀、我的明天、现实与理想、走向明天(未来)等再熟悉不过的话题,从中选取一个自己比较喜欢来写,着实并没什么难度,关键就在这一“转”。下面这篇《愿景》就是采用的这种写法:

该考生开篇先用两个美丽的比喻,对“愿景”一词进行形象化的处理,而且那优美的文笔很容易一下子吸引住阅卷老师的眼球。接着奇峰突起,一下子转进了一个极富禅意的故事,不仅增加了文章的传奇色彩,而且生动地告诫人们:愿景之于人生的意义,同时,考生在这里也暗中把“愿景”转换成了“希望”,接着的一小段总结——“面对挫折和不幸不要再说失望……就是愿景”既总结了故事,又再次暗示了“愿景”即另一种“希望”;然后,考生用了一组排比,对主题进行强调,而这里尤其明显的是考生已经在把“愿景”当做“希望”来写了,无非是没用“希望”一词来替代罢了(当然不能替代,因为题目就是“愿景”)。紧接着,又用一组排比进行呼告:无论怎样,都不要放弃“愿景”,这里的“愿景”又和“希望”有什么两样?行文结尾,考生再次呼告:“紧握心中的愿景……”既呼应了题目,又深化了中心。而且,这里的“愿景”更明显就是“希望”。总之,考生是在对“愿景”的理解的基础上,在心中先把它转化为“希望”这一极为熟悉的老话题来写的,自然也就化难为易了。所以,今后大家再遇到这样的话题,就不妨来个新题老写,写来也就顺手了,但要注意的是,若所给的题是话题,直接根据理解转化即可;而若是命题,就像“愿景”,就要先把它在心中或草稿上转化为熟悉的老话题,并从中选定一个词或短语来,用写作这个词或短语的构思行文方式写作即可,但切莫真的替代了题目。

 

附  例文

愿 景

天津一考生

愿景是向日葵迎着太阳的笑脸,每一张都绽放着生命信息的密码。

愿景是感动时落下的泪滴,每一颗都包含着心底最深挚的感触。

漫游山间,薄雾缭绕,偶遇一素服道人。他见我面容愁苦,遂低语曰:“施主,为何闷闷不乐?”

“人生越来越苦楚、坎坷。我生来平凡,毫不出众,貌平平,智慧有限,多年来更是一无所成,身边的朋友寥寥无几,人生无望,难道不该伤心欲绝?”

道人微微笑道:“你看那树根下的蝉蛹且有它的愿景,它在静静等待,总有一天会破壳成蝉,在天地间留下它嘹亮的歌声。那么,你又为何不给自己一点空间,一份希望?”

“可是有了愿景,梦想就会成真吗?”“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也不错

啊。”

夕阳西下,道人远去……

面对挫折和不幸不要再说失望,不要再说放弃,因为憧憬就在我们的手心上,举起你的手掌对准太阳,热血与阳光混合的殷红在心中沸腾,在双眸中涌动,那种感觉就是希望,就是梦想,就是愿景。

老鹰有它的愿景——翱翔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永远无畏地俯瞰大地。

鱼儿有它的愿景——沉浸在清澈的碧水里,永远自由地亲吻碧波。

小鸟有它的愿景——穿梭于静谧的森林间,永远快乐地歌唱幸福。

不要因为遭遇挫折失败而惧怕困难,因为希望就在手掌上,愿景在心里;不要因为美梦醒后的失望而放弃生活,因为希望就在手掌上,愿景就在心里;不要因为凄风苦雨的吹打而感到茫然,因为希望就在手掌上,愿景就在心里。

坚信有爱的人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有愿景的人生就会在平淡中增添几分精彩。

所以,抹去沮丧的眼泪,拂去身心的疲惫,笑着面对未来的路,紧握心中的愿景……

 

三、大题小作 以小见大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可写范围极其广、时空跨度非常大的话题(题目),即所谓的“大题”。一定程度上,这类题目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而另一方面这类题也往往使学生觉得难于把握,难以落笔——觉得似乎什么都可以写,却又不知道究竟该写什么,或者写出来总觉得很空洞。那么,此时,就不妨进行“大题小作”。

“大题小作”就是从所写的大话题(题目)中寻到一个小巧、易于切入话题(题目)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从而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达到小中见大的目的。这里的“小”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上的:在题材上化大为小,就是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那些易于被人忽视、看似平凡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小”的情节化、深化,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大”( “小”要能体现原整体事物的神髓);立意上化大为小,即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不受重视的“小”意思来切入话题(题目),展现大主题。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大题小作的要领如下:

一、分割法:就是把一个大话题(题目)分割成若干子话题,这些“子话题”一定要在

大话题的范围内,可以是大话题某方面的具体化,然后再选出一个自己最熟悉、感兴趣的子话题来写即可。比如“幸福”这个话题就很大,那么,就可把它分割为:在父爱(母爱)中感受到的幸福、在老师(同学)的关爱里感受到的幸福等,这样,也就有具体的东西可写了。

     二、限制法:即在大话题(题目)的前后加上相应的词语,从而让该话题(题目)更加清晰具体的一种方法。比如以“爱”为话题,就可把它变为:母爱如歌、爱,是难以忘却的、沉重的爱等,这样,也就易于下笔了。

    下面这篇《喝茶》就是把“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这一大话题“分割”后、把主题具体到“喝茶”上进行“小作”的考场佳作。该考生先简洁地交代一下背景,接着就以主人公老李更喜欢小兰来切入话题:小兰是亲生的、嘴又甜,故而喜欢她,这就暗扣了话题——感情的亲疏影响着对事物的认识,接着,又用一个小情节——小兰给他送茶来加深这一点。实际上,这也是对大话题的一种巧妙分割并把分割后的主题具体到了这个情节上。再接着,情节的发展却奇峰突起——原来每次都是大兰泡的茶,这时,老李也一下子顿悟:“感情亲疏不能代替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至此,在考生欲扬先抑的手法里再次呼应了话题,深化了主旨。这样写来,既使故事情节很紧凑,富有跌宕美,而且从小事中让人明白了大道理,实在妙不可言。那么,今后,大家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也不妨试着运用这一手法,但要注意,化大为小时,“小”一定要在话题的范围内,“小”的情节还要能对应大话题,否则,定会跑题。

     附:例文

喝 茶

河南一考生

  老李是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品茶,二是逗宝贝孙女玩。

  说起品茶,老李是行家。怎么辨茶、闻茶、敬茶,怎么区别各种不同种类的茶,什么信阳毛尖啦,清香茉莉啦,牡丹绣球啦,他能跟你说得一套一套的。说起孙女,老李有两个,大的叫大兰,小的叫小兰。虽然两个女孩一样乖巧可爱,衣着打扮完全相同,但老李私下里更喜欢小兰,不仅仅因为大兰不是他的亲生孙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小兰嘴更甜,手脚更勤快。每天老李回家,小兰总是为爷爷捧上一杯浓香可口的茶,而大兰不是正在看书就是躲在房里。“到底是亲生的孩子疼人呀!”老李想。

  一天下午,老李紧皱眉头一边思索着工作中的难题,一边往家里走去。刚一进门,就见小兰捧着冒着热气的茶迎上来,她脆生生地喊:“爷爷,您喝茶!”然后一边把茶杯捧到爷爷手中,一边把他扶到沙发边。老李打心眼里高兴,工作中的烦恼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他一边抚摸着小兰的头,一边问:“大兰呢?”

  “她呀,看书呢。”小兰不以为然地朝里屋呶呶嘴。

  老李不再说什么,细细地品起茶来。

  第二天上午,老李突然回到家中取资料,一进门就见小兰正在看电视,见爷爷回来了,小兰习惯性地端起茶几上的杯子,甜甜地喊着:“爷爷,您喝……”这才发现杯子里什么也没有。她忙倒上茶叶去拎茶壶,只见她晃晃悠悠地举起硕大的茶壶,那壶嘴就像个左顾右盼的蛇头,突然“呼”的一下吐出一股热水,直扑杯底,杯里少得可怜的几片茶叶全被扑出来了,小兰忙放下茶壶,捡茶叶,捡好茶叶却又打翻了壶盖。老李诧异地看着这一切。大兰一声不吭地从里屋走出来了,她默默地洗好杯子,熟练地倒入茶叶,又仔细地倒好了水,然后轻轻吹了吹,把杯子递给小兰,看了爷爷一眼,又默默地转身进屋了。小兰高举着杯子,欢天喜地地喊着:“爷爷,爷爷,您喝茶!”

  老李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每天为自己泡茶的,不是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亲孙女小兰,而是一直被自己冷淡的大兰。而自己却……老李木然地接过杯子,却再也品不出先前的味来。他突然找到了那个这几天一直困扰着自己的社会学难题的答案——“感情亲疏不能代替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释然地放下茶杯,匆匆向所里赶去。

四、小题大作  贵在拓展 

        所谓小题大作,即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手法。由于我们生活的范围有限,掌握的素材往往都是生活中极为平常的现象,似乎很难用以写出大气的文章来,因而写出来的文章常常缺乏深度、力度,没有内蕴。其实,那些材料看起来好像很普通,但却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只要我们能够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中来展开,就会使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张扬时代精神,写出的文章自然不会小家子气。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就是由人力车夫毅然扶起一位女人的事件来赞美车夫勇于负责的精神,同时对自己那种自私的心理进行了深刻解剖和批评,进而把它与所谓的“国家大事”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正是车夫这种勇于负责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之所在的深刻主题。同时,还要学会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这样文章就会富有深度和力度,自然也就增加了文章的深刻性。当然,写作选材时,也并非随意拿出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有一个深入发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也就是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即便处处描写“小”,但时时都要表现“大”。这样,我们的文章就可以收到滴水藏海之效。

     比如下面这篇《红绣鞋 白布里》就是这样的,对它如果依题撰文,单写这样的一种(双)鞋子,自然很容易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平面上,文章就显得单薄,可该考生却聪明地把它和整个中国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自然就深刻起来:文章开篇便营造了一个诗意的背景,在那副醉人的水墨画里,极为自然地让“镜头”轻轻一转,便切入了正题——“所有的怀念都是缘于一双小小的绣花鞋”,这同时还设置了悬念——那是怎样的鞋?其中蕴含着什么故事呢?实有一石双鸟之妙。接着,考生继续在优美的想象里描述那绣花鞋是什么样子,那典雅的抒情语句让人读来直觉得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然而,就在此时,考生笔锋倏地一转,不禁感慨到:“谁都不曾料到……缠出了多少血泪?!” 给人以奇峰突起之感,让人不由得陷入沉思。这里,也就慢慢地把笔触向整个旧中国妇女命运的大背景伸展,也即开始了“大作”,可考生并不急着由此顺下去,而是又让“镜头”把背景推向了过去——祖母穿着红布鞋轻移莲步的美姿,然而,这美姿仅仅只是因好奇而好看,其实呢,它束缚了手脚,更束缚了上代人的灵魂,以致祖母只能以与“年龄不相符的羡慕的眼光看着我‘飞’”,那一个沉重的“羡慕”里该裹着祖母们多少辛酸的泪呀。这回忆中的一个典型细节又生动地点出那个时代妇女的命运,看似闲笔,实则不闲,而是继续“大作”的深化,尤其是接下来谈祖母所以裹脚、“她尽量在我面前展现美丽一面”以及“她在生前穿着的青面小鞋……白发被风吹过。”这样的描写虽美,但却很凄婉,让人对那个时代生发出无限的感叹。其实,如果至此收束全文也很完整,可作者并没有,而是继续写道:“曾祖母教过妈妈打盘纽,一个个精致得像艺术品,但始终不曾再做红绣鞋。”这里,再一次含蓄地把故事的背景与整个大时代交融,暗示了新时代的美好,也巧妙地点出了妇女们在新时代地位的提高,并由一句“红绣鞋已成过往”自然地道出了旧时代一去不返,中国妇女命运的彻底解放。总之,全文由极为普通的“红布鞋”入手,让这个小小的素材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于平淡的故事中巧妙地展示了新、旧中国妇女的命运,实在是“小素材不小”,因为它巧妙地承载了大主题,获取满分当属很自然的事。

今后,大家遇到这类题目,要尽可能地展开想象,拓展故事空间,注意关照时代风云,以期由小故事展现大道理。当然,小题大作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这也应注意。

    附:例文

红绣鞋 白布里

浙江考生

    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笼着如诗如画的江南时,我却常常梦到冬日有着暖暖阳光的午后,老屋的后院,背倚着门的曾祖母手里拿了针线微微笑着。所有的怀念都是缘于一双小小的绣

花鞋、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泪水和欢笑。

    我所知道的绣花鞋,我所想象的绣花鞋,应该是有着鲜艳的红色缎面,折射出令人陶醉

的酒红色的光芒,它应该有金色丝线织就的凤凰牡丹并蒂莲,它应该着在三寸金莲之上,那款款移动的步子,应该伴着宫廷才有的芳香和历史才有的沉醉。

    我常常仰头观望日落时的天空。一团团白色的云朵就像美人踩过蓝绸时的香粉屐痕,听

说女子缠足始于五代南唐李煜。谁都不曾料到,这一缠竟缠了千年,只不知缠出了多少血泪。

    小时候看着曾祖母小心地挪动莲步,觉得很好看。也曾私下学着走得摇曳生姿,“花枝乱颤”。新鲜感过去之后还是会嫌像被什么缚住了手脚,如此不得自由。于是和一大帮伙伴欢笑着、奔跑着、自由自在,像极了天上的鸟儿,飞得无拘无束。我想曾祖母一定在用那种

与年龄不相符的羡慕的眼光看着我“飞”过巷子。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都是要缠足的。听曾祖母说她出生于宣统三年。那便是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时候,史书上说孙中山在中华民国成立之时便颁布法令禁止女孩子缠足,不知是新法令的春风没有惠及此地,还是真如所说丑恶的势力并未彻底死亡,我的曾祖母便缠了足。

    我倒没有听她说过缠足的种种痛苦,她尽量在我面前展现美丽的一面,老人都是一样的,总像是传说的那样,要把最后的最好的一切都留给后代。比如我看到了她留下来的红绣鞋,一双极其美丽的红绣鞋。虽然我只看到她在生前穿着的青面小鞋,由爷爷扶着散步,白发被

风吹过。

    奶奶说曾祖母年轻时也是美丽的女子,所以我看着这双红绣鞋,总会想象一个美丽的新娘。在那个年代的乡村,美丽是不会永远属于一个年轻女子的,她有的是什么呢?三日入厨房,洗手做汤,从此脱下美丽的嫁衣和华美的红绣鞋,开始劳作,相夫教子,担起生活的重

担,任沧桑爬上红颜、青丝变为白发,只有红绣鞋,在她百年之后依旧美丽如初。

曾祖母教过妈妈打盘纽,一个个精致得像艺术品,但始终不曾再做红绣鞋。

    我抚摸过红绣鞋的花纹,刹那间依稀望见飞天流转的衣纹,关于一个女人承受一切的

美丽。

    我去看戏文里青衣流转的水袖,看她美妙的身段,却永远也找不到红袖添香、红鞋轻舞

的神韵。

红绣鞋已成过往,曾祖母承担一切风霜的美丽永在我心中。

红绣鞋,白布里。一个女人最平淡的传奇人生,由它默默无语地讲述。

 

五、虚题宜实写 难中好求易

   

面对一些看来很抽象甚或空洞的话题,往往让人感到无从下手,这时就不妨用“虚中求实”的方法来切入话题。“虚中求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准立意的支撑点,有了它,也就有了结构全文的生发点。支撑点常常表现为某一具体物件,也可以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事件,也可以是某一人物,有时还可以是一句话、一首诗、一个问题等。支撑点选得巧妙,也就容易展开话题、打开思路了。比如“北京的符号”这一话题,其本身就非常“虚”,若单从字面来看,根本就无从着笔,可是,如果也对这个“虚题”进行“实写”,为之找准支撑点——能承载“符号”的具体事物,恐怕也就容易多了。下面这篇例文就是巧妙地以卖糖葫芦的“吆喝声”为支撑点来切入“北京的符号”这一话题的:

  作者开篇就写自己小时候“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这样落笔不仅把少年的心性表现得真切有趣,而且巧妙地设置了悬念——让人不禁思量:这又与“北京的符号”何干?可作者并不急于抖开“包袱”,而是笔锋一转,引出了“老北京”,并把自己对吆喝声的迷恋进一步深化——跟着老人一起吆喝。这吆喝声里也为读者展示了“老北京”(实则暗指老一代北京人)的友善、勤劳、淳朴;这吆喝声也正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正在这时,风波陡起——“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这更叫读者着急:吆喝声可以忘,可是“北京的符号”你不会给忘了吧?这其实又是一个悬念,它继续吊着读者的胃口。再接下来,可谓“峰回路转”——又遇到了“老北京”,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吆喝声、那有着北京独特风味的吆喝声。正是在这次吆喝声里,作者水到渠成地点明了“吆喝,老北京的符号”。至此,“包袱”抖开——那别致的吆喝声就是“北京的符号”。读者也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是把“北京的符号”这一“虚题”以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为支撑点(因为北京的这种吆喝最独特,那种京韵很别致,因而它能够作为支撑点)来“实写”的,同时,它也一直是作为全文的线索贯穿始终的。如此构思,真真妙绝。

  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进行“虚题实写”时,所选的支撑点务必要准确,给“虚题”一定要有对应性,否则,一不留神便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附  例文

        北京的符号

北京一考生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来吃。有时候还偷偷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经常来我家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一家子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他爷爷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但他一口悦耳的吆喝声让我深信不疑。那会儿我还小,也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谁吆喝得好听就买谁的吃。于是,我跟这个“老北京”混了个脸儿熟。

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经过我家的门口,他的身后就会跟着一个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五岁小破孩。“老北京”很喜欢我。每天收摊前,都会给我一串糖葫芦作为“报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脑袋说:“多好的孩子啊,以后要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可就毁喽!”年幼的我,不懂这话的意思,于是认真地说:“卖糖葫芦多幸福啊,赶明儿我一准儿干这个!”“老北京”笑了笑,不语。

十五年后,我长成二十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却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前途而奔波,现在的我,理想是当个白领,再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见了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虽然十五年过去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勾画了十五年前的那个小破孩。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我一只糖葫芦,说:“提前付你的工资,来,像当年一样,帮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而,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二十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要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可就毁喽!”然后,他独自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胡同深处、四合院、门墩儿、小破孩、妈妈……

一股热浪冲击着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一切,敞开喉咙——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号,有着老北京醇厚的味道。时代变迁,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声却穿过岁月,飘向2008。到那时候,让全世界的友人,都来听听这地道的吆喝、品品这醉人的京韵吧——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六、实题虚写 化拙为巧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实题”——以具象的、可感的事物命的题目,如:“门”、“脸”等,写作这类题目时如果也跟着一味地求实,直接顺着题目来写,不仅会觉得可写的范围极小,而且写出的文章往往也会显得呆板而不灵动,缺少生气,造成平面化的结构和表面化的意蕴,让人读来索然寡味。而若化“实”为“虚”——即以象征手法写其比喻意或引申意,这样不仅会扩大写作范围,而且写来也易于出彩。比如“门与墙”这个题目,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实”的话题,若只从字面意思来看,恐怕除了写一篇很平淡的说明文外,几乎没什么可写,可如果进行“虚写”,为之找准恰当的喻体——能体现“门”与“墙”的比喻意的对应物,自然就好写多了。下面这篇文章就是这样写的:

该考生开篇即通过类比写出“我”心灵上有一堵自己垒的墙——“长城”,这里既以比喻手法照应了题目中的“墙”,又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她”为何会这样?“她”又受到了什么打击?谁又会为那“墙”开一道“门”?接着,考生就把笔锋转向“她”的过去,以倒叙手法来为读者解惑:因为父亲因诚信而受的伤害给“她”的影响太大了,从而“她”把心灵封闭起来了——“一堵墙在她心中一砖一砖地垒起来了”,这里,也再次以比喻手法照应了“墙”,这道“墙”在“她”看来挡住了人生的风雨,其实也挡住了阳光。那么,这道“墙”究竟会不会打开一道“门”呢?这里,考生再次暗设悬念,使得行文波澜再生。同时,考生又插入了一笔:“她”上网的情况。这实际上是在为“她”的心灵开门作铺垫。接着,考生运用蒙太奇手法,一下子让时间跳到一年后(有了这些时间的铺垫,不至于使“她”的转变显得突然),通过写大家为“她”过生日而感动了“她 ”,使“她”“心里那堵墙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这里实则暗写“她”心灵之门的打开,也巧妙地照应了题目。这里,也把“门”这一具象的事物“虚”写成了“心灵之门”,这样就使文章显得很灵动。最后,考生又再次回应开头,从而使文章显得首尾一体、天衣无缝。

这里,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实题虚写”时,一定要把握好“实”与“虚”的相似点,一定具有可比喻性,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附 例文

                     墙与门

                    一考生

 “秦始皇筑起一道长城,挡住了胡人南下的马蹄;我给自己筑起一道长城,挡住了别人糖衣下的炮弹!”
    历史老师在讲台上激昂地描绘着大秦横扫六国的壮观场面,讲述着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她在纸上随意而又郑重地写下上面两行字。
   “阳光地带”是现如今十分时髦的词组,可在她的心里却找不到哪怕一平方厘米的阳光地带。
    父亲在她小学时就去世了,倒在对朋友的信任和朋友一次又一次的谎言和欺骗中,临终前,父亲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叮嘱女儿:千万不要随便地把心交给别人。她含着泪重重地点头。
    于是,一堵墙在她心中一砖一砖地垒起来了,一天比一天高。
    她用怀疑和不屑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信任、沟通、理解、友爱……一大串温暖的字眼在她心中如同一片棉絮落在水里,惊不起一丝涟漪。慢慢地,她变得沉默;慢慢地,她变得孤单;慢慢地,她变得怪僻。没有人跟她沟通,也很少有人跟她接触。
     她在寂寞中长大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从她眼前掠过:第一次,她不屑;第二次,她还是不屑;第三次,她稍稍注意了一下;第四次,她禁不住问自己,她们为什么那么快乐,她们为什么可以那么坦然地交朋友?
     有一天她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有些人为了寻求自我保护,先是把心门锁上,继而在心门之外又筑起了一道墙,他们以为这们会永远留住阳光,可慢慢就会发现,正是这堵墙埋葬了所有热情和梦想。她的手指僵在了键盘上……
     一个新学年开始了,她到了一个新的集体。热情的同桌先是作了一通自我介绍,然后便讯问起她的姓名、生日、爱好来,她从未遇到过如此主动的同桌,但她还是像做试卷一样机械地回答。同桌真诚地说:“到你过生日时,我们一起切蛋糕好吗?”她假装没听见,大声念起英语。同桌并不在意她的冷漠,每天为她擦好板凳、提醒她下一节的课程及老师将要提问的内容。慢慢地,她心里有了一股说声“谢谢”的冲动。
    生日那天她自己都忘了。与其说是忘了,不如说从来就没刻意地记住过,因为她享受不到过生日该拥有的热闹与快乐。早上进班里,她感觉到同学们有些神秘兮兮的,但她事不关已,不以为意;晚自习时,班里的灯没亮,她有些奇怪,学校从没停过电的。推开教室门,班内忽地一下亮了起来,不是灯光,而是烛光,一个布满奶油花朵的生日蛋糕上一支支蜡烛热情地燃烧着,烛光像精灵一样在同学们的微笑上舞动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在烛光中飞扬……
    她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歌声给狠狠地击了一锤,一股热流从心底冒出,肆无忌惮地爬满脸庞,心里那堵墙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依旧是历史课,依旧是秦朝的那段历史,不同的是,老师又补充了中国如今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部分内容,她又郑重地写道:
   “秦始皇筑起了一道长城,挡住了胡人南下的马蹄;我在心里筑起一道长城,拒绝了本该属于青春的甜蜜。
    邓小平为中国开启了一扇门,加速了中国奔跑的步伐;我为自己开启一扇门,敞开了我那渴望阳光的心扉。”(注:此文系某校以“门与墙”为题目的考场作文。)

七、平题怪作 文以奇胜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很平淡而又不易写出新意的话题,这时,如果对着话题就直接议论或抒情,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就会流于一般,自然不会引人注目。不过,我们不妨在“包装”——文体上动脑筋,运用一些不常用(比如电视脚本、故事新编等)的、新出现(比如焦点访谈式、论坛式、博克式、网络论坛回帖式、处方式、广告式等)的或杂糅的复合型(比如日记体寓言等)文体进行写作,即所谓的“平题怪作”,就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比如今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是:“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个题目就很平淡也很难写出新意,因此,要想出彩,就得从文体上下功夫。这篇《少陵问天》即是。该考生以不常见的川剧剧本为载体,以杜甫为主角,他一出场的台词就是结合其身世、诗文所编,而且开唱就慨叹:“有杜甫气不忿遥问苍天。”一下子就扣住了“问”这一话题,颇有先声夺人之妙。紧接着的唱词以其回忆和对现实的关爱来彰显其所以“问”的原因,既进一步展开了情节,也随着深化了主题,实有一石双鸟之妙。紧接着配角——邻翁上场,他的演唱和念白交待了杜甫质问苍天的直接原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也正是考生的高明之处——原来他是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演绎成了这出独幕剧。如果剧本就此结束,似乎也很完整,但那样却不能彰显杜甫以苍生为念的博大胸襟,考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继续安排杜甫在倾诉中陈心曲——以老翁的不理解来反衬自己的志向所在,自己“问”苍天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对国计民生的考虑,是出于对民生太平的期待,这一次“问”,既把情节推向了高潮,又回应了开头、照应了题目,使文章显得手为一体,妙合无痕。其实,仔细看来,本文内容似乎也没什么新奇之处,所以被评为满分,关键就在于考生以文体取胜。这就是“怪”作的妙处。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怪”作时要注意选用的文体一定是自己熟悉的,而且所写的文章一定要符合所用文体的特点。

 

  附 例文           少陵问天(川剧·胡琴)

四川考生

 

浣花溪畔,骤雨初歇,茅屋为秋风所破。

(杜甫:正生  邻翁:老丑)

(在鼓乐声中,杜甫手拄竹杖,缓步而上。)

杜甫: (念白)风雨飘摇夜,山河沦落秋;屋破何所惜,唯愿河海清。想我杜甫,幼习诗书,有匡扶社稷之心,救济天下之志。怎奈长安难容,而今白首皓发,穷居破庐。苍天啊,你何其不公啊!

【二黄导板】(唱)有杜甫气不忿遥问苍天。

【夺子】(唱)问一声皇天爷何等不公。(转唱)【二黄一字】叹杜甫自幼儿立下夙愿,为社稷保疆土,盼国泰民安。因此上在寒窗苦把书念,习孔孟,学孙吴,勤学苦练。等待到大比年上开科选,有杜甫上京城赴考求官。原指望三篇文章悦龙颜,又怎奈未获半点官衔。安史反,长安战,唐室己乱,有杜甫四处漂泊流离沛颠。(转唱)【大过板】 (转)【二黄二流】你看那朱门里酒气熏天,你看那深沟壑尸骨填满,你看那罗绮筵花红绿暗,你听那呼儿卖女声好不凄然。(转唱)【二黄三极】 老天爷呀,你何曾睁开了半只天眼,看人间。

(邻翁在鼓乐声中上场。)

邻翁:(唱)【二黄三板】正在后院起阑珊,耳听有人在喊皇天。来庭前仔细看,却是杜先生在斥问苍天。(念白)我还以为是哪一个,却原是杜先生,想必刚才那阵旋头风,把屋上茅草又刮飞了。你莫喊,我帮你盖起来也就是了。

杜甫:(念白)深谢了! (唱)【西皮导板】老邻翁焉知晓我志高远。(转唱)【西皮一字】修一屋焉保得社稷江山,满怀激愤问苍天。(转唱)【西皮二流】问苍天,何日赐我三剑,斩尽胡虏社稷安?问苍天,你何日借我广厦千万间,大庇那天下寒士俱欢颜?任凭那飞沙走石,狂风暴雨漫天翻,我自风雨不动然安如山。问苍天,你可曾睁开眼,看一看那白头征夫?问苍天,你可曾开圣听,听一听那深闺重怨?但求你助他们早遂心愿。(转唱)【西皮三板】也不枉百姓顶戴、口诵青天。

邻翁: (白)杜先生,房子都修好了。

杜甫: (白)深谢了。(转唱)【西皮三板】任它狂风将我茅屋翻千转,我心系黎民志气坚那,志气坚……

(激昂的鼓乐声中,杜甫迈着坚定的步伐下。)

 

八、怪题平作 化难为易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题目,这往往让人乍一看,不知所以,难以下手。其实,只需要化怪为平,转化成平常的话题,自然也就没什么困难可言了。比如去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该题画了一个圆形,并在旁边写着“我规范、稳定、周长短、面积大”等;还画了一个有很多尖角的多边形,并在旁边写着“我新颖、多变、周长长、面积小”等;要求根据对这两幅画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作文。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就怪怪的,但只要吃透其含义,转化成一个平常的话题就不难写了。通过思考,我们发现它其实就可转化为规范与新颖、保守与创新、规矩与个性的碰撞、稳定与多变、张扬个性与约束自我、圆滑与棱角、尺有所长和寸有所短、兼容互补与优势融合、个性与规则等关系型话题,选取其中任何一个来写即可。下面这篇《八·十八·二十八》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作者先把这个题目转化为了“个性与世故”这一很平常的话题,然后精心虚拟了自己人生的三个片段:八岁时“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既以此照应了题目中多边形的“我新颖、多变、周长长、面积小”,而且彰显了少年时代富有个性这一主旨,并用两个生动形象的事例作为有力的支撑,既富有情趣又耐人深思;然后,作者运用蒙太奇手法一下子把故事背景推到十八岁时,这既是人生的转型期,也是本文故事的过渡,这时的“我”“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多变也不稳定”,这也正像那两个图形的交叉,已没什么特点可言了,这也就同时扣住了两个图形;接着,又用拼贴画的方式,剪取了“我”二十八岁时的状态——“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圆了,我稳定,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这样,暗喻了人生从新颖、多变到稳定、圆滑的过程,恰如由那个不规则图形一步步变为圆的过程,如此切题,非常巧妙。结尾用“重复”的手法既与开头相照应,又体现了深刻的人生感悟,且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思索。如此构思行文,怪题和平常题也就没什么两样,岂不妙哉?

附 例文

八·十八·二十八

                             福建一考生

    “啪!”一巴掌猛地打在屁股上。我大哭起来。“老师怎么教你的,小草是绿的, 太阳是红的。看看你,怎么画的!”我透过泪眼,看着那张被撕掉的画:小草是黄的,太阳也是黄的。为什么非要把小草画成绿的,把太阳画成红的?我戴爸爸那个太阳镜,看到的小草和太阳就是黄的。我不解。

  “还有你的作文,”老师的喊声把我拉回现实,“让你写爸爸、妈妈,你怎么写的?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本来就是嘛,妈妈陪我读书,爸爸背我上学,不是书童、车夫,是什么?”我不服,和老师顶嘴。

  那年我八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 面积小,人生阅历浅。

  “太过分了。”我回到家,把书包一扔,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怎么了? ”爸爸关切地问。“今天考试,居然有人作弊,老师看到了也不吭声。”“他有没有抄你的?你有没有受影响?”说到作弊,父母如临大敌,紧张地问。“那倒没有。只是这样对努力学习的同学太不公平了,我要去举报。” “别傻了,没影响到你就行了。举报?万一人家报复怎么办?再说了,那么多作弊的,你举报得过来吗?”听听父母的话有道理,于是打消了举报的念头。

  回到房间,我想起刚刚被老师读过的作文。写友情的,只是我所描述的友情与我遇到的相差甚远。文中用了很华丽的辞藻,而我拥有的友情都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又很温馨的。“文章很唯美,但很违心。”我苦笑着对自己说。

  那年我十八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善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

  “我的这件衣服怎么样?”女伴向我展示她新买的衣服。“不错,和你很配, 你穿上它年轻了十岁。”我赞不绝口。其实那件衣服很难看,但我在“赞美”的时候, 竟没有任何感觉,全然没有说违心话时的忐忑。

  老板刚刚批评了我,说我的工作方法不对,并告诉我另一方法。于是,我很听话地按老板介绍的方法去工作,尽管方法更不对。管那么多呢,这是老板交代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不关我的事。再说了,和老板顶嘴没好下场。多年的经历,已经让我有经验了。

  这年我二十八岁,已经被打磨成一个圆了,我稳定,周长短,我面积大。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

  一天,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哭着扑过来。“老师说太阳是红的,小草是绿的。可我戴爸爸那个黄黄的眼镜看到的太阳和小草就是黄的,老师说不行,还打我。”女儿哭哭啼啼地讲完。这些话猛地击中我的心,尘封已久的记忆大门猛地打开。我想起了那黄的草、黄的太阳, 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想起那个未经世俗打磨的不规则的多边形。我的泪水悄然滑落,为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立意贵在角度巧            

                      

文章的出彩之处往往在于立意的不同凡响,而决定立意成败的又往往取决于立意的角度。 总之,如何选择作文角度,对于文章的成败,常常是至为关键的。所谓“角度”,即指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以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以怎样的思维方法来观察、审视客观事物,从而进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所选角度不同,思路自不同,立意当然也不同。尽管有些考场作文主题是唯一的,不能反其意而为,但是只要巧妙地变换一下立意角度来表达,就会让阅卷老师不忍卒读。比如变简单的歌颂为反思,以关注未来,从而增加立意的深度;或从人文角度进行内省,表达忧思,从而提升立意的高度;或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审视,推因析果,从而拓展立意的宽度,等等。总之,转换立意角度、进行多维思考的技巧很多,只需把其中一两种灵活掌握,就可在考场上妙笔生花,获取高分。常见立意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  顺水推舟法,即直接根据材料(话题)中心,由此及彼,联系实

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观点和看法往往是对原材料(话题)中心的具体化。如根据今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中“乌鸦抓羊”的那则寓言中牧羊人说的“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乌鸦”就可立意为:找准人生定位、正确认识自我、追求理想也不能盲目、等。例文《一场关于乌鸦的讨论》(以下简称《一》)的第二段在立意上即属此法,考生直接由鹰代表所说的话点明了“要正确给自己定位”的观点,也是由牧羊人的话直接得出的结论,也正符合了试卷中“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的要求。接着,考生在第四段又通过猴子的话来对此论进行深入论证,从使得观点进一步深化。

二、  琵琶反弹法,即以原材料(话题)的中心为对立面,反其意而行,

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从而使自己的立意别具一格,新颖别致,自会引人注目。这里仍以“一”中牧羊人的那句话为例,联系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牧羊人”可以是保守者的象征,那么,据此就可立意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呵护新事物、经验主义要不得等,就显得很新颖、富有个性,写来自然会不同于一般。例文《一》中第三段的立意则属此法,考生借乌鸦之口,来对牧羊人的看法进行否定,独出心裁地提出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观点,并用“神六”飞天佐证,可谓破立自然,生发巧妙,从而使得自己的观点超出“正确认识自我”的窠臼,并在第六段中借麻雀之口对立意进行层递式推进,使得观点新颖而发人深省。

三、  两相兼顾法法,就是对原材料(话题)的中心进行辩证思维,在一

篇文章里不妨从两(多)个角度看待原材料,进行多角度审视。此法尤其适用于关系型话题,当然,其他材料(话题)也适用。比如还以今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为例,则可对牧羊人的话进行这样辩证地看待:老年人是有经验,这是可取之处,但也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因此也需要与时俱进;对那个小孩所言“它也很可爱呀”则可这样剖析:这一方面说了明少年的进取精神,但也要看到他们容易犯想当然(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忽略客观因素)的错误;对乌鸦的隐喻者则可这样评论:赞扬其精神——不敢想就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对自己有了正确认识之后才能再行动,否则,大大有害。这三条立意其实选哪一个来写,都可以。例文《一》同时还采用了此法,这主要表现在第八段中,考生借“国王”的总结来辩证地分析问题,对两种观点都作了客观而准确的评析,并点明了各自得利弊,从而使得文章的逻辑显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令人感叹。

其实,立意的方法也并不只此三种,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是如此的界限分明,不少时候还可以综合交叉运用的。总之,不管采用那种办法,都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物。

附例文

一场关于乌鸦的讨论

河南一考生

这只乌鸦的故事传开后,森林王国的国王决定让臣子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展开一场大讨论,以便让大家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动物们的进步、发展。

一开始,鹰家族的代表就首先站到了台上,高傲地挥了挥硕大的翅膀,满脸不屑地说:“嘁,小样儿,还学我们,也不看看自己算个什么鸟,翅膀要力没有力,爪子要劲没有劲,胡乱学什么呀?东施效颦,徒增笑料。劝你们乌鸦家族以后认清自己究竟是块什么材料,还是给我乖乖地吃虫子去吧。”

鹰的不屑让乌鸦家族的代表气愤不已,但他并不屈服,而是高高地昂着头来到台上,说:“我们乌鸦家族现在是比不上鹰家族,但是我们决不气馁,只要敢想,我们就能成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类当初如果没有‘嫦娥奔月’的幻想,就不会有‘神六’的上天。我们决不会放弃梦想,有一天,我们一定也会抓到羊,你等着瞧吧!哼,哼,我们一定要打破你们的垄断地位。”

这时候,猴子代表笑嘻嘻地挠了挠脑袋,摆出一副智者的样子说:“鹰说得很有道理,无论是谁,都要先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地模仿,最终只会落个邯郸学步的可怜下场。请大家一定要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时,台下一片欷歔,不由叽叽喳喳地议论纷纷,闹哄哄的。纷纷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快嘴的小麻雀代表倏地飞过来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乌鸦的行为应该鼓励,毕竟他在创新,在进行新的尝试。大家想过没有,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他们大量使用灭虫剂、除草剂,如果有一天,我们鸟类真的没了虫子和草类,是否要面临灭顶之祸?如果乌鸦的试验成功了,则无疑把我们的生存之路拓宽了,我们应该感谢他呀,它是有眼光和前瞻性的,他是想在我们的灵魂汇总发动一场池底的革命!”麻雀代表很激动,“我永远支持他!让保守思想见鬼去吧!今年的‘感动鸟国鸟物’我强力推荐他!”

他的话还没完,台下那些年轻的动物就把掌声鼓得雷响,经久不息。

看看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昂,再看看天色渐晚,国王就要求讨论暂停,然后他进行总结性的发言:“想不到,大家的发言如此热烈,而且都很有见地,让我很受启发,这真让我辈很是惭愧。鹰和猴子所言自有他们的道理,无论谁是都要正确认是自己,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但这是否有点墨守成规?要都安于现状,又怎能发展更快更好?”他顿了顿,然后又深情地继续自己的讲话,“乌鸦和麻雀的话很是发人深省,我们都应该有他们那种敢于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但也要一步一步地来。尤其麻雀的话更让我如醍醐灌顶,看来我们真得好好考虑他说的问题了。总之,我们应该时刻看到自身的条件,优势也好,劣势也罢,我们都该接受并且努力让优势更优,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共同富裕……”

    他的话讲完了,皎洁的月亮也在不知不觉间升起来了,轻纱般的月光静静地流泻下来,盈盈地亲吻着每个动物的脸,可大家都浑然无觉,因为他们都深深地陷在沉思里了……

 

巧用镜头摄万象

——镜头剪接法作文之纵向排列法例谈

镜头剪接法作文是最常见的创新构思之一。它借助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选取若干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典型情节,运用新奇灵动的组合形式,将最曲折动人的故事一目了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恰似一幅幅灵动鲜活的画面,让人如临其境,产生“如在画中游”的奇妙美感,其最大妙处是能够让读者真正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在短短的篇幅里,可以古今一体,穿越时空进行交流对话,增加情节的传奇性、趣味性;还可以把本来不相关的内容放置一起,而且之间不用任何过渡也不显别扭,相反还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内在张力,这又是其他文体所没有的。

因为主旨是文章的统帅,是串起文章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 ,所选的镜头片断,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断,抑或是场景描写片断,甚至是情节片断,都要服从表达主旨的需要。因而,运用此法构思文章,就给作者留有非常广阔的自由创造空间。

运用镜头剪接法构思文章时,选好表现主题的镜头后,怎样把镜头剪接成文呢?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纵向排列组合;二是横向排列组合。这里先讲纵向排列法。所谓纵向排列,即以时间为序展开镜头,可以直接按时间先后来展示内容,也可让时间错位,总之要根据情节需要来安排。比如写作《灯》这个题目,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写:祖父点桐籽油灯,奶奶在灯下纺线;父亲点煤油灯,母亲在灯下读扫盲读物;我们用电灯,在电灯下浏览网页。通过这些片断层层深入的描写,由灯的变化来展示时代的进步,这就是纵向排列法。比如下面这篇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麻雀,我让你走》(以下简称《麻》)就是用的纵向排列法:文章开篇先交代一只小麻雀,闯入了心灵,一下子也就为“心灵的选择”作了铺垫,切题高明。接下来,为了表达“心灵的选择”,考生巧妙地推出了四个镜头:初遇(事件起因)——交代和麻雀的相遇背景,虽然简单,但却时间、地点、事件俱全;交流(情节发展)——细腻的描写,恰似特写式镜头,把小麻雀的情状展示得真切、形象,人见犹怜;意外(情节高潮)——如果直接顺着上面的情节就写自己把麻雀放了,文章也就失去了波澜美,而且也太过于单薄,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作者才又推出了此镜头,既巧妙地展示了另一类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有力地深化了中心,并使文章显得跌宕多姿,扣人心弦,让人不禁想象:小麻雀的命运如何?“我”又会怎样去做?决定(结局)——其实这个决定的过程也就正是突出“心灵选择”的过程,考生推出这个镜头的目的也正在于此。这里主要通过心理独白的方式来彰显决定,实际上也就相当于电影中的画外音,正是它,展示了考生的人性之美。这样,这几个片断镜头般地连缀起来,写了“我”对一只麻雀的命运进行的心灵选择,不仅省却了许多过渡性的交代,而且与行文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间,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含蓄美。

这是一种易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构思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在结构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或者用“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将文章分为三到五个部分;或者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或者各部分之间仅仅是空一行。总之,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但是,写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镜头虽然是看似毫无关联的,实则有一条暗线——连接物连接着它们的。一般来说,连接物可以是物——物件、人;也可以是事——对话、音响、动作、细节、心理活动、主题情感等。《麻》文的连接物就是麻雀,全文都是以麻雀为聚焦点,围绕它的命运展开叙述的。

这样的形式减少了过渡语及铺排性文字,集中了场面和笔墨,突破了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使得内容更充实,情感更细腻,节奏更明快,主题更突出,是考场作文出新的“拳头产品”。因此,大家尽可能地学会运用此法,以便在考场上大显身手。

附例文             

麻雀,我让你走
                                     浙江一考生

  

一只刚刚学会飞翔的小麻雀,不经意间闯入我的心灵……

                           初 遇

  雨来得太突然了。我外出吃饭,没有想起带雨伞,只好在老板娘的小饭馆里避雨。雨似乎不解人意,越下越大,噼里啪啦的,还不时夹杂着雷鸣电闪。夜色越来越浓了,我开始担心起来。

  “呼啦”一声,一个轻小的身影闪过,我定睛一看,竟是只小麻雀。雨水打湿了它的翅膀,看来它是飞不起来了。于是,我伸手抓住了它。

                            交 流

  我捧着小麻雀,让它在我的掌心里安安稳稳地伏着。它的头微微低着,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翅膀湿漉漉地耷拉着,似乎极不情愿被人逮住。我抚摸着小麻雀的头,忽然感到它好可怜。真怕它被风雨蹂躏,又落入很残忍的人手里。

  “小麻雀,你放心,等天晴了,我会把你放走的。”我说。

  麻雀的眼睛一只睁着,一只闭着,似乎时刻都在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意外

  “小姑娘,你要把它放走吗?”老板娘问我。“嗯。”

  “这样好吗?我那小儿子一心想抓只麻雀,可就是抓不到。把你那麻雀给我,饭钱就不用给了。”

  “这……” 我有点犹豫了。一只麻雀就能顶十元钱的饭,听起来挺不错的。

                              决 定

  我又看了看小麻雀。它的双眼全闭上了。也许,它听到老板娘的话了,它知道我在犹豫了。可怜的麻雀!也许它已预料到自己的厄运了——惨死在小男孩的手里。

  不!不会的!我想起了鸟妈妈,它一定在找它的小宝宝。小麻雀,你一定也在想家,想妈妈吧?就像我一样,在风雨凄迷的夜晚,想念着那个家……

  “阿姨,对不起,我不能把它给你。麻雀是属于天空的,不属于人。十元钱能换只麻雀,却换不到那份自然和真情。”

  我说完,走出了饭馆,小心地护着麻雀,想象着阳光下它欢快飞翔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