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发易服令:社会责任感教育:让学生走得更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3:26
  社会责任感教育:让学生走得更远 来源:人民教育

  ●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  陈立群

 

  我们曾对学生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让他们说说,高中生应该有哪些权利、哪些义务,应享有什么样的自由,有什么样的责任和担当。结果出来后,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权利写了,义务不写;自由写了,责任不写。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在社会开放进步的同时,我们的孩子过于崇尚个性,往往是讲自由、要权利,却不愿意承担与它们相配套的责任和义务。最近几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意识地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任,你还指望他对社会尽多少责任?

  一般来说,学生只有首先对个人有责任感,想到自己应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会想到应该按社会要求做点什么,从而逐渐表现出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对自我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现在,我兼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和学生近距离接触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可以大致分成三类模式。第一类是“自主当家模式”。这类学生非常清楚自己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会自主利用课余时间。这类学生常常很优秀,但遗憾的是,这类学生较少。第二类是“老师当家模式”,差不多有80%学生都是这种学习模式,老师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完全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第三种是“无人当家模式”,就是老师把大量的自修时空还给学生,他不会自己当家,连时间都不知道怎么用,这样一来事情就糟糕了。

  我送走了这么多届的学生,凡是“自主当家模式”的学生没有考不好的。凡是“老师当家模式”的学生,除非老师特别优秀,把要考的内容都讲到了,不然的话,他成绩不会很优秀。而且,由老师当家的学生在大学里还会有很痛苦的适应期。所以我们现在考虑的,不是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把学生送出去(这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能上本科)。我们关注的是他们将来能够走得更远。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教是为了不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提倡学生在学习上要自主当家,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责任意识。自我责任意识有了,你才会去尽社会责任。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任,你还指望他对社会尽多少责任?即使尽了,也可能是一时冲动。

  在生活上,我也一直对学生强调:自己的前途自己负责,不要过度依赖父母和家庭,依赖他们的金钱和权势。我比较欣赏西方父母的做法。他们把少量财产留给孩子,其余的都捐给慈善机构。西方的年轻人也有个宣言,说父母事业上的成功和物质的丰厚,会使自己丧失通过自我奋斗去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而缺乏了历练的人生,就不完整了。但我们的孩子跟他们不一样,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很有钱、有势、有地位的父母,那真是舒服,躺着享受就好了。所以我现在在学生里边倡导,城市孩子、富裕家庭的孩子要让他自立、自强,要让他知道,父母的是父母的,物质也有靠不住的一面,你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提倡学生对自己负责,其实也是在帮助他们从“自在”走向“自为”。自在的人是有奴性的,没有自我,完全依靠别人。到了“自为”阶段,才能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担当责任,让一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

  实践中,我们是把学习责任感、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结合在一起的。你不能说,我这件事情准备培养他的家庭责任感,那件事要培养他的自我责任感,不是的。

  当下责任教育比较难的地方,一个就是价值取向上的单维,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这两对关系,我们始终没有处理得很好。社会开放了,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应该有他的权利,这个对不对?对的,但相应的,有了自由后,责任也要配套。我给师生讲过一个故事,11岁的孩子玩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破了,父亲说,我先把12美元赔了,但是你要利用星期天帮家人搞卫生或者是做公益活动,用挣的钱来还我。言下之意,就是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就是一种自由与责任相配套的文化。这个孩子长大后,就是美国的前任总统里根。

  其实人总是在承担各种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我们提出,进入杭州长河高级中学的学生要有“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这三“志”,是学生承担责任的精神基础。

  我告诉学生,做人要立志。“志”既是个人之志,也是报国之志。不要把志向理解为考上一所好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得到一份高收入、享受一种安逸的好生活。它们绝不是一个人志向的主要部分,更不是全部。一个人如果不倦地追求这些,那么达成目标之时,就会是他的精神家园荒芜之时。我把高远的志向比作一座山,每个学生的心中都应该有,而且要从小耸立在心中。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等,都是我们帮助学生树立志向时常讲的例子。

  至于“志气”,现在很多学生志长气短,甚至有志无气,缺乏一种践行责任的意志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了不少法子。比如说高一时请学生写下自己高中三年的目标,不只是学习方面的,思想、生活各个方面都要有。到了高三举行“一二·九”成人宣誓仪式时,请学生回忆一下高一时的志向,再对照高一的规划,定一个将来的人生规划。这个规划里就要包含对自我、对家庭,特别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了。所以我们每年的成人宣誓仪式都是一个主题:“青春放飞梦想,责任担当未来。”人生规划写好后,我拿一个瓶子,把所有学生写的小纸条放进去,密封好。再到学校的“成人林”里,把瓶子放在每届学生种的“志向树”下。20年、30年后,你们要来看也行,不看也行,就永远地放在那里,志向就沉淀在那里。这个仪式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鼓励学生要朝着一定目标走去,这是志;二是要一鼓作气走到底,中途绝不停留,这叫气。凡事的成败都取决于这两个字。

  志气到了极点,容易走向高傲和狭隘。所以我们还要求学生养成“高雅的志趣”。即对人生有一种稳定的爱好和执著的追求,对学习、工作和生活表现出兴趣、乐趣和情趣来。有了高雅的志趣,人才会阳光起来,柔和起来,生活也才会美好起来。

  什么叫“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说,就是当你有了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和高雅的志趣后,不管暂时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能承载,都有会继续生长的能力,这就叫厚德载物。所以我甚至认为,这“三志”就是一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基本路径。

  从知到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理念清楚,但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中间就有很大的鸿沟。问题出在哪里?还是出在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上。我们说知、情、意、行,但工作却总是做在“知”、“行”两端上,“情”、“意”被忽略了,中间出现了断层。学校里司空见惯的做法是:老师先讲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然后就开始检查,没有遵守就扣分。我们缺乏情感的激发和意志的强化,责任教育也好,德育也好,难点都在这里。

  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我们开展了一个比较独特的活动。凡城市家庭的孩子,在高中三年一定要利用假期,到宏志生家里生活两星期,这个活动就叫“携手同龄宏志生,走进农村大课堂”。很多城里孩子对宏志生崇拜得不得了,我们就想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走到宏志生的生活中去,看看宏志生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人口是农民,你去感受一下,真正了解我们的国情,不要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一个人要对社会负责任,一定是先从对社会有所了解开始的。

  为什么想到这个活动呢?我儿子曾告诉我,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大一学生,暑假到安徽、江西等最偏僻的农村住一个月。我就想,这个活动太好了,高中也要把它开展起来。日本不是也提出来所有小学生必须到农村去生活一周吗?我就提出高中生去生活两周,让他到生活中去体验,毕竟,社会责任感是从体验中产生的。

  我们的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一起坐公共汽车回乡下,在田里割稻,挖地瓜,摘茧,在水沟里洗衣服,都是自己做。这种体验是非常真实的。只有真实的体验,才能激发感情、强化意志。有一次,我去看这些学生,问他们:宏志生的父母为了招待你们,把家里不多的鸡宰了;还把养的蚕挪到楼上,把楼下的地方空出来给你们睡觉;一双手,那么粗糙,你们读出了什么?孩子说:“他们很困难,但特别纯朴,很有爱心,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吃饭的时候,我看见他们跑过去主动端菜,还把从大铁锅里盛的第一碗饭放到我面前:“校长你先吃。”我特别高兴,对他们说:“你们已经融入这个家庭了。”

  平常我们讲社会责任感,总是在文字里、书本中和黑板上,可真正的社会责任感是在社会中,而不是在封闭的校园里产生的啊。也许学生当时会很不习惯这种生活,但当他回到城市以后,参加工作以后,再去回顾那段经历,慢慢地,他的真切情感会出来:“当时那个家庭我还想再去看看”,或者是在城里看到农村来的人,他就会马上想到宏志生家庭贫困的情景、热情招待他的情景,他就会想,“我要关注他、帮助他,他们不容易的”。情感一下子出来了。

  现在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从知到行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曾经看到一则消息,美国人调查说,中国20岁~29岁喝星巴克咖啡、吃比萨、享受西方生活方式、最近几年收入增长最快的这个人群,是最反感政府拿钱去帮助农村贫困地区的。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国情,不了解社会,对农村没有感情,也就没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我说,责任教育刻不容缓,责任教育任重道远。

  我现在有个新的想法,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两周延长到三周,而且最好让学生出现心理“极点”,让他感到:“这个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网络没有,空调没有,电视还是黑白的,洗澡上厕所都不方便,吃的东西连点油水都没有,实在是受不了啦。”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给他留下的印象可能是持续一生的,而且也是对意志的一种锻炼。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不缺乏那种纯之又纯的道理,缺乏的是回归原朴的生活。现在,几年活动坚持下来,据我们统计,家长的支持率达到了100%,学生的支持率达到了90%以上(有的学生怕苦)。

  多元价值的冲击下,如何进行责任感教育?

  现在,多元价值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冲击不小。整个社会风气,我归纳成6个字:重物质、轻精神。教育也免不了受这股风气的影响。有一次全国数学联赛后,颁奖的领导对获奖学生说,希望你们将来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学生不以为然,他们说,我们是为老师竞赛,我们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就可以评高级、评特级了。多么功利的看法!在这个思想前提下,怎么可能产生责任意识呢?

  所以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好是整个学校都有一种担当社会责任的文化和精神。像我们学校,从2001年起在浙江省第一个创办“宏志班”,到现在共招收了8届563名学生,不仅解决了贫困孩子的就学问题,而且学校还决定,孩子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参加高考,考出来最后不算我们学校的成绩。刚开始教师有意见,认为给别人做了嫁衣裳。我告诉老师们:“跟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相比,高考成绩算在谁头上,孰重孰轻?”宏志班的创办,就是我们学校承担的一个最大的社会责任。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们有4位老师主动请求到灾区支教。他们的担当学生是感觉得到的。在震后捐款的时候,我特别有感触,一个班捐款的多少,不取决于这个班的家长是穷还是富,而是取决于班主任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与诠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班主任作用很大。他的文化底蕴越深,人文情怀越厚,他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越可能有社会责任感。因为学生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熏陶着他们。

  社会责任感教育,西方确实做得比我们好一些。像美国高考,把学生的社会服务纳入了考核。但现在我们要是照搬过来,肯定不行。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强调高考要看社会服务,完全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出面到单位开个证明、盖个章就好了。我们的社会诚信机制还在起步阶段。我现在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孩子要出国,觉得有几科成绩不太好,就拿过来让我们给他改一改。我说,不行的哦。可是过了一两天,说情电话就来了。我很担心,一旦学生服务社会和升大学挂起钩来,至少在当前,是很可能导致造假的。更现实的做法,我认为是教育者应该站在精神的高度上去进行责任教育,立意要高,然后从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载体,从点滴做起。(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