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发型:冬日时节,饮酒有节,有节则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8:14:55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辛者能发散,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温阳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酒在中药里为百药之首,说的是酒在中药里排第一位。既然酒有药性,就要慎重地饮用。           

  人类最初的酒是人类采集的野生水果在适宜条件自然发酵而成的,由于许多野生水果本身就具有药用价值,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称得上是天然的“保健酒”,它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元朝医学《饮膳正要》一书中,对酒的利害总括为“酒味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胃肠,消忧愁,少饮为佳;多饮上身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是也,饮酒过度,丧生之源”。

  饮酒的关键在“少饮”。酒里都含有酒精,酒精可以杀菌,就是所谓的“杀百邪”,因此某些流行病初现时,不少人早晚都喝一小杯酒,人们把一些药如人参等放在酒里给病人服用,借酒“通血脉”“主行药势”,取得了更好的疗效。此外,可以借酒御寒,少量饮酒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体温,这就是下海渔民常带酒出海的原因所在。 

  即便如此,很多人对此还是心有余悸——保健和伤身之间的“度”该如何把握呢?喝酒保健在晚上6点左右最好,也就是晚餐时。因为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而人体此时分解的解酒的酶相对多一些,有利于乙醇的分解,再就是晚上喝酒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有些人还能帮助促进睡眠。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一般情况下,酒的酒精度数越高,则酒量就应相应减少,从一天的总量上来说,白酒一般应控制在50毫升左右,药酒控制在100毫升左右,黄酒也可以在100毫升左右,红酒控制在150毫升~200毫升,啤酒则控制在500毫升左右为宜。

  许多人喝酒常一饮而尽,似乎一杯杯地干才觉得痛快,才显得豪爽。其实这样饮酒是不科学的,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吕氏春秋》说:“凡养生,……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清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也说:“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肺。肺为五脏华盖,尤不可伤。且粗速无品。”涂晋文建议,吃饭、饮酒都应慢慢地来,这样才能品出味道,也有助于消化,不致于给脾胃造成过量的负担。

    冬天的大雪时节是饮酒养生的好时间,大雪是相对小雪而言,说明空气中的寒冷和湿度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十五天内,天地之间的气仍然较虚,养生的主题是温补。主食应以精白面为主,面做的油饼、油条、烙饼等煎烤之物更加补气。蔬菜可以选择辣椒、葱蒜、韭菜、葱头之类偏温热的食物。暂时慎食萝卜、香蕉类寒凉之物,体弱气虚者则应忌吃。有喝酒习惯的人,可适量喝些白酒、黄酒,饮用前一定要加热。
    从大雪到冬至这段时间,人肝气不足,可适量饮用被称为“大阳之物”的酒以补充阳气。喝酒尽量在晚上。酒对应八卦中的坎卦,坎应肾,酉时是肾经最旺,肾主藏,藏精气。晚上饮酒适量地配合养生调理则效果更佳:手指凉、气短者可用酒配合补元气;后背凉者用酒配合温补肾阳;腹胀而便稀不爽者可用酒配合健脾;眼干涩者用酒配合养肝阴。凡面红或绛及脾气急躁者不宜饮酒,如有应酬必须喝酒时,可用酒配合舒理肝气。无论属于上述哪种情况,人都不宜过量饮酒。
    大寒之后,不适宜饮酒。在大寒至春分两个月中,人容易肝气过盛,而酒是壮肝气之物,此时饮酒会火上浇油。

    好白酒是红高粱酿制而成的。因为红高粱的种子直接受太阳的曝晒,由青色晒为红色。高粱米储存了太阳的能量,白酒是这种阳气能量的液体状态。所以,太阳是生命的起源和支撑,酒是太阳之气的转换,是圣洁之物。

古人的许多饮酒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孔子是能饮酒的,他老先生是个酒徒,酒量很大,但他能自我控制,适量而饮。而古人的许多饮酒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孔子强调饮酒适度

  《论语》记有“唯酒无量,不及乱”之句,意即“只要饮酒不限量,但却不至于醉”。《论语·子罕》还记载有这么一段话:“子曰:‘入则事公卿,出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意思是孔子说:“在外侍奉国君和大臣,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努力去操办,喝酒不被酒所醉倒,这些事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在“上古天真论”中说,人们不长寿了,是因为“以酒为浆,以枉为常,醉以入房”。

  白酒要温热了喝

  古人饮酒多温热了喝。商周时期的温酒器皿等,便是有力的证明。酒为什么要温了喝呢?元人贾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

  但喝冷酒也不好,认为“饮冷酒成手战(即颤抖)。 ”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酒中除乙醇外,还含有甲醇、杂醇油、糠醛、丁醛、戊醛、乙醛、铅等有害物质。甲醇对视力有害,10毫升甲醇就会导致眼睛失明,摄入量再多会危及生命。但甲醇的沸点是64.7摄氏度,比乙醇的沸点78.3摄氏度低,用沸水或酒精加热,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乙醛是酒的辛辣气味的主要构成因素,过量吸人会出现头晕等醉酒现象,而它的沸点只有21摄氏度,用稍热一点的水即可使之挥发。同时,在酒加热的过程中,酒精也会随之挥发一些,这样,酒中的有害成分也就减少许多,对人体的损害也就少些。当然,酒的温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酒过热了饮用,一是伤身体,二是乙醇挥发得太多,再好的酒也没味了。

  空腹时不能喝酒

  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

  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乙醇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这也是饮酒养生的一个窍门。

  酒后喝茶伤肾脏

  自古以来,不少饮酒之人常常喜欢酒后喝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则不然。酒后喝茶对身体极为有害。李时珍说:“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孪痛之疾。 ”

  现代科学已证实了酒后饮茶对肾脏的损害。据古人的养生之道,酒后宜以水果解酒,或以甘蔗与白萝熬汤解酒。

    《明史李东阳传》载,正德时的大学士李东阳初入翰林院任职时,有一次在外面喝酒,至深夜方归。其父为了等他回家,忍着寒冷不睡觉,李东阳从此夜间不在外面喝酒了。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中也记有此事,并说李东阳那次深夜饮酒不归的原因并不是“厌厌夜饮,不醉无归”,而是遇酒联句或对弈,“乐而忘倦”了。因为一次夜饮不归,让父亲久等,李东阳极为“愧悔。自是赴席,誓不见烛。将日晡,必先告归。”(《菽园杂记》)

  当然,陆容也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士人都不夜饮,如六部、十三道的官员就常常在夜间喝酒,为什么呢?因为白天他们要忙于公事,没有闲暇,要想喝酒,并且尽兴,只能在夜间,而那些闲散如翰林、六科的官员则是在白天喝酒。按照《明史》所载,李东阳那次夜饮不归正是其初到翰林院任职之时,整个一闲官嘛。

  同是《菽园杂记》,陆容记道:“古人饮酒有节,多不至夜。所谓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乃天子燕诸侯,以示慈惠耳,非常燕然也。”陆容说这话是有根据的。《诗经小雅湛露》中有“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厌厌夜饮,在宗载考”之句,这首诗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天子燕诸侯”的。“燕”古同“宴”,有“安闲、安乐”的味道,诸侯与天子多同宗,他们在一齐饮酒如家人,可以至深夜而不违礼,但如果不是“一家人”就不行了。《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因国变,陈国公子完逃到齐国,齐桓公任他为工正(春秋时齐、宋、鲁等国设置,为掌百工之官)。有一天,公子完请齐桓公到家喝酒,酒兴正浓之际,天色已晚,桓公命人掌灯继续喝,而公子完却说:“我只想白天请您喝酒,没有打算继续到晚上,原谅我不能久留您了。”公子完实际上是在委婉地拒绝桓公夜饮的“非礼”要求。

    除了不夜饮,古人饮酒在次序上也十分讲究,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岁旦饮酒》记:“今人元日饮屠酥酒,自小者起,相传已久,然固有来处。后汉李膺、杜密以党人同系狱,值元日,于狱中饮酒,曰:‘正旦从小起’。”意思是年龄小的人先喝,稍长者靠后。洪迈引《时镜新书》指出,晋人董勋解释过这个风俗的成因,董勋说:通常人们认为年龄小的人长了一岁,所以让他先饮以示祝贺,而年龄大者虽然长了一岁但生命却少了一年,所以后喝。(“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

  之后,洪迈还记录了一些描述这个风俗的诗句,如唐人刘禹锡、白居易的“元日举酒赋诗”。刘禹锡云:“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白居易不甘示弱:“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白居易还有一篇《岁假内命酒》,内有“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之句。顾况也有《岁日作》:“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足见在当时,每逢节日,酒不是乱喝的。

  古人饮酒的讲究当然不止于此。春节元宵,喝酒难免,愿我们效法古人,喝文明酒,也做到“饮酒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