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まじい:利比亚:拜尼沃利德究竟发生了什么 ——陶短房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6 14:35:18

利比亚:拜尼沃利德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2-02-02 02:30:56|  分类: 杂七杂八的过期媒 |字号 订阅

利比亚:拜尼沃利德究竟发生了什么

 

123日,英国路透社的一则消息震惊了世界: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西南170公里的拜尼沃利德市(Bani Walid)突然发生枪战,据“当地消息人士”称,卡扎菲支持者控制了该市,卡扎菲前政权的象征——绿旗在该市街头飘扬。这一说法一度得到某些利比亚军方人士的证实,但利比亚过渡政府内政部、国防部旋即予以否认,并称之为“两派青年人间的摩擦”。

那么,拜尼沃利德究竟发生了什么?

 

未必亲卡扎菲 却已烦过渡委

 

据法新社和阿尔及利亚《祖国报》报道称,冲突发生在亲过渡委的民兵组织“528日旅”和当地市民之间,一些市民称,这些外来的“528日旅”士兵平日里飞扬跋扈,动辄以“搜捕卡扎菲余党”为由对当地市民和周围部落人士加以迫害,因此和地方上的关系趋于紧张。122日,“528日旅”再次以同样理由逮捕一些当地人,次日一早,当地部落代表和被捕者家属登门请求释放或探视,遭到粗暴拒绝,最终激发武装冲突,持续数小时的枪战导致“528日旅”方4人死亡,其余士兵被逐出城外。

“亲卡扎菲势力占领拜尼沃利德”的信息,最初是一些利比亚亲过渡委武装组织所散布,这些组织的人士对路透社和法新社记者称,所谓“拜尼沃利德市民”实则是“卡扎菲死党”,其中一些是漏网之鱼,另一些则是被捕后刚刚获释回乡的,而“要求放人”只不过是这些“卡扎菲死党”为煽动居民和掩饰真实意图所寻找的借口罢了。但利比亚过渡政府内政部率先否认这种说辞,国防部长居利(Ouassama Jouili)更两次表示“局势在当局控制中”,不承认拜尼沃利德曾被卡扎菲势力所控制,甚至完全否认卡扎菲势力卷入这次冲突中。但一些当地人,如土生土长于拜尼沃利德的媒体记者拉希姆(Abdelhamid Rahim)等则对外国媒体称,他们亲眼看到12324两日“该市街头插满绿旗”。

该镇是与卡扎菲前政权关系较密切,而与亲过渡委的东部昔兰尼加各部落关系紧张的瓦法拉部落聚居区,也是的黎波里易手后,卡扎菲残部最后据守的三座城市之一。但卡扎菲本人并非瓦法拉部落中人,且拜尼沃利德在内战中最后仍然通过部落间协商和平开城,使利比亚理论上完成了统一,如今卡扎菲父子或死、或囚、或逃,该地亲卡扎菲人士当然或许会有,却未必会螳臂挡车般在这个弹丸之地公然举起绿旗。

但各方消息都表明,当地人对“528日旅”等外来民兵组织早已愤愤不平,对过渡委和过渡政府的无能、偏袒更表示极度失望。路透社124日报道称,当地约200名部落长老当天上午聚集清真寺集会,打算废除过渡政府指派的“军事委员会”,代之以“当地贤达”组成的行政班子,并“不打算接受当局的指手画脚”。125日国防部长居利造访该城,虽宣称“该城仍在当局控制中”,但阿尔及利亚《祖国报》等媒体称,事实上,当局系以“‘528日旅’不回城”为条件,换取当地部落长老们形式上对当局的继续拥护。

 

不同说法的背后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拜尼沃利德事件,当局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卡扎菲余党作乱”和“青年派别间冲突”。如果按性质划分,前者算“敌我矛盾”,而后者则是“人民内部矛盾”。主张前者的多为民兵组织首领或军方强硬派人士,而当局主要军政领导人则强调后者。

由于过渡委和过渡政府内部派系林立,权威得不到尊重,号令不行,纲纪不肃,在“革命”中立下功劳的各地民兵组织尾大不掉,对收编、改组命令和撤出大中城市的要求置若罔闻,而这些民兵组织中许多远征异地,画地为牢,和当地派系、武装矛盾尖锐,扰民现象突出,当局无力弹压、解决,又引发后者对新政权的不服、不满。去年底、今年初,利比亚国内爆发多处类似冲突,引发广泛忧虑和关注。

不仅如此,这些“革命组织”和“革命群众”内部也有矛盾。

“过渡委”虽起家于东部昔兰尼加,但最终“解决问题”的,却是西部的反卡扎菲势力,后者对前者在的黎波里等地“喧宾夺主”十分不满,去年底,的黎波里市民要求外来民兵组织撤出市外,虽得当局首肯,这些外来民兵组织却阳奉阴违,今年初,更发生米苏拉塔民兵组织冲入的黎波里“救人”,和城内驻守的民兵组织火拼的严重事件,导致45伤。

比这更严重的事件发生在121日。愤怒的示威群众冲入“革命大本营”——班加西“过渡委”总部,向办公室投掷土炸弹,并用塑料瓶攻击了试图出来安抚的过渡委主席贾利勒(Moustapha Abdeljalil)。这些示威群众中包括伤兵和许多前“革命”铁杆支持者,之所以示威,一是对当局的腐败、低效、软弱不满,二是要求在政府中“彻底清除卡扎菲残渣余孽”,三是要求增加对“军烈属”的补助和抚恤。

在这种“有枪就是草头王”和“革命无罪”的氛围下,一些强势“军头”希望“武统”,如实力强大的“曾登旅”(Zenten),该旅军官马赫迪(Abdallah Al Mahdi)就曾对法新社记者称,拒绝服从命令的武装组织“谈不拢只有打”。

正如一些利比亚人士所言,将异己扣上“卡扎菲支持者”的帽子,是各派系惯用手段,因为这样便可理直气壮地出兵“讨伐”,而无需承担“挑起内乱”的责任,“卡扎菲余党说”大多来自民兵组织,奥妙正在于此。

但当局却既不便、也不敢、更无力如此。

说“不便”,是因为矛盾错综复杂,一旦处理失当,后果不堪设想,本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过渡委”和过渡政府负责人不敢负这个责任。

说“不敢”,是因为当局的一些做法已引发国际社会不满。据法国《新观察家报》126日报道,联合国高级人权专员皮莱(Navi Pillay)和联合国特别代表马丁(Ian Martin)相继就当局“令人不安的秘密监狱和其中所发生的酷刑等种种暴行”提出谴责,后者还特别提到在拜尼沃利德所发生的事,认为当局的非法监禁和酷刑“已构成对人权的挑战”。如果说弱势的当局尚有三分底气,这底气主要来自外力支持,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当然不便对拜尼沃利德所发生的事大打出手。

说“无力”,一方面指当局权威有限,无法如臂使指地调动各路人马,平定一个拜尼沃利德并不难,但各地、各城多有不同程度的割据现象存在,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缺乏权威的当局又如何能处处用武?不仅如此,利比亚各派武装战斗力十分低下,在内战中击败卡扎菲,依靠的是盟军支持,而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部摩擦”,显然无法得到外力的帮助,否则彼此都难以交代。

 

旗不会换 事不会了

 

综合各方消息,拜尼沃利德事件暂时缓解,当地长老会议并未真的宣布“独立”,而令当地人憎恶的“528日旅”也未回归,至于如何善后,“军事委员会”作何调整,这些又会产生怎样的新矛盾,就都是后话了。

然而这一事件的含糊了之很可能引发一个危险的先例,即本就对外来民兵组织和“军事委员会”不满的各地(尤其西部各地)会受此激励,开始纷纷打这种“承认政府,赶走民兵和政府派出组织”的“擦边球”,届时当局将陷入剿抚两难、进退失据的窘境,若过分迁就将引发“革命派”不满,反之则西部各部落离心力会继续增强。

此事再次引发人们对过渡当局执政力、控制力的担心,和对利比亚过渡进程、前景的忧虑。据路透社报道,在“班加西示威”发生后,“过渡委”副主席古贾(Abdelhafidh Ghoga)迫于压力辞职,主席贾利勒虽拒绝辞职,却不得不面对内与外、“自己人”与各部落的多重巨大压力。正如《祖国报》126日文章所指出的,如果过渡当局无法平衡利比亚各方、各地的利益和矛盾,建立起有效的行政体系和足够的权威,更大冲突的爆发“只不过是时间问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