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z3crom:临摹的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3:42:26
临摹的意义| 时间:2010-01-11 13:40:06 | 作者:欧阳中石 |    什么是临摹?它通常被用来泛指书法的学习实践。而严格说来,这是两个词汇。黄伯思说:“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编影而摹之,又谓之向拓焉。‘临’之与‘摹,,二者沮殊,不可乱也。”如果考虑到学习时还会用到的其它方法(详下文),则这个概念所包含的还会更宽泛。因而,所谓临摹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书法学习,狭义的则指书法学习的两种具体方法。
    为什么要临摹呢?
    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基本途径。书法艺术是利用笔墨通过对汉字的书写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她的艺术规定性和美的规律,主要地是沉积在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杰出作品里的,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是一个后来的书法家掌握基本的艺术技巧并进而从精神上理解书法艺术的最有效的途径(虽然不是惟一的途径)。这是书法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的特色之一。沈尹默先生说:“临帖可以从帖中吸取前人的经验,容易得到他们用笔和结构的绳墨规矩,便于入门踏稳脚步。”项穆说:“第世之学者,不得其门,从何进手?必先临摹,方有定趋。”不仅学书如此,学中国画也常常如此。沈宗骞论画说:“若初学时,则必欲求其绝相似而几可以乱真者为负。盖古人见法处、用意处及极用意而若不经意处,都于临摹时可一一得之于腕下。”石涛题画时也认为:“古人虽善一家,不知临摹皆备,不然,何有法度渊泥?”临摹就是要使自己摆脱固有的习惯,在一种符合法度的方法上立定脚跟,为自己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才有可能在书法之道里不断进步。
    李流芳说;“然不临摹,则与古人不亲,用笔结体终不能去其本色。”有人以为本色不可去,因为“那是个性”。固然,艺术贵有个性,然而没有经过琢磨的“本色“,却不是“艺术的个性”,而可能是低鄙不能人大雅之堂的个性,这样的个性是毫无艺术价值可言的,任何人不必经过学习就可以拥有它。或许有人还说,历史上有许多作品并非名家所书,现在不也都堂皇地列于艺术殿堂,成为书法史上应该提到的作品了吗,对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书法史上应该提到的作品并不都是经典,有许多是历史研究中的辅助材料,用它来见证历史发展的某些状况和规律;其次,这其中的大多数作品的作者,固然不是高手,却也都是经过了相当的训练的,大多数都还在尽力追求符合法度的书写;最后,人们可能把这些作品也当作学习的对象,但即使是最“前卫”的艺术家,也不会把它们指定为初学的范本,同时也不会把它们奉承为历史的经典。取法它们的学习者多数是在有了较扎实的功夫以后,借助它们来进一步摆脱自己的陋习,从中感悟一些有趣味的东西,作为建立自己风格的启发点。
    可以把临摹的作用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技巧的层次,一是意境的层次。
    书写技巧在书法艺术里,好比语言在文学艺术里,借用现代的观念,笔墨就是书法的“语言”。应该说,每个识字者都有自己书写汉字的习惯方法,也就是有一种自己的“语言”。但问题是,这种语言并不就是“艺术的语言”,正如每个会说话者说出的话不都是文学艺术作品一样。把自己的语言转化为艺术的语言,中间还必须经过艺术规范的检查。而书法的艺术规范,主要的不是直接来自于人们对于现实事物的感悟,而存在于经典作品中。对经典作品的临摹使我们学会用“书法的方式”书写的基本手段。所掌握的手段越多,则表达越有充分的可能,正如一个外语学习者之从贫乏到从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