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高达模型水口处理:亚马逊: 关于一个用户: 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18:23
BBC UKChina:文化鸿沟:莎士比亚到底是谁

前些时候上网看到几篇争论曹雪芹是否真是《红楼梦》作家的博文,其中一种论点推断,这部名著实际上是七位汇聚南京随园的女人合作而成。

据说,第37回提到书中人物组成“海棠诗社”便是暗指这些作家,结社的书中人物同当时几位女文人可以画等号,“曹雪芹”这个名字也是她们七人的代号。


赞赏和怀疑
我对重新评估历史人物和著作既赞赏,又怀疑,总体上觉得对作家的观念或是文学著作的内涵做推敲是帮人提高认识的好事;但谁若对人们普遍接受的史实提出挑战,却让我忍不住担心他是心怀鬼胎,糊弄炒作。

关于《红楼梦》作者身份的争论就比较像是这后一种情况。明明已有具体出生地点和年代的人,又是红学界多年公认的作者,除非你能拿出无法辩驳的证据,我就还是情愿随大溜,相信已经成立的说法。

对于莎士比亚的身份,我的观点也差不多。


50名候选人
但这可绝对不是没有争议的观点。

1785年一位牛津出来的学者詹姆斯·威尔莫特(James Wilmot,1726-1807)去莎翁老家四处找线索,以求证明他是那些话剧和十四行诗的作者,结果却什么也没找到。

威尔莫特由此逐渐开始认为署名莎士比亚的著作另有来头。

自那以来,已有数以千计的论著探讨这个问题,里面推举出来的莎翁戏剧和诗作的作者候选人不下50个。

其中比较热门的包括牛津伯爵德·维尔(Edward de Vere,1550 - 1604)和哲学家、科学家培根(Sir Francis Bacon,1561 – 1626),还有剧作家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 - 1593)。


证据与动机
相信这些不同说法的人并非都是神神叨叨的怪人。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 1939)以及作家亨利· 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和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还有电影人卓别林(Charles Chaplin,1889-1977)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在他们的行列当中。

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莎学家詹姆斯·夏皮罗(James Shapiro)刚刚出了一本新书,查证一些主要怀疑论者的证据,并分析他们的动机。

夏皮罗的《威廉之争》(Contested Will)读起来有点像侦探小说,他发掘出各种伪造的证据和隐蔽的人物,并且试图点破各种逻辑上的缺陷。

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怀疑莎士比亚的作者身份?关键据说在于围绕莎士比亚身世流传下来的确凿信息不多,而知道的那些都显示他是个背景微薄,教育程度和个人阅历都有限的戏子,怎能有这番横溢的才华?

相比之下,其他那些候选人都出自贵族名家,教育良好,而且见过大世面。

在夏皮罗说来,这些论点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它们认定作者自身的经验是创作的源泉,而不肯相信一个缺乏这些的人能展现此等天才。在读莎士比亚的诗句时,他们也都非要找出他倾诉的真实对象,而不肯相信那些真情完全出于他的非凡想象。


集体创作
夏皮罗的书出版之后引起不小的反响,支持者确信即便他没有结束这场争论,也会改变争论的性质,让后人不能再以为能证明就因为莎士比亚经历有限,他就不能有创作天才。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就此书的论点走访了几位著名莎剧导演和演员,他们各有己见。

曾任伦敦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导演的马克·莱伦斯(Mark Rylance)说,他坚信这些戏剧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文艺创作班子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班子里几乎肯定包括前面提到的培根。

“这里面必定有天才,不过不是莎士比亚。”

莱伦斯觉得,他坚持称为“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来的那个人”值得羡慕,不过不是作为天才的剧作家,而是作为在剧场里拌嘴的能手,或者说是个超级编导来羡慕。


灵活而含糊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SC)的创办人和首任导演彼得·霍尔(Peter Hall)却坚信其实根本没有怀疑余地:莎士比亚绝对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家。

“他总是那么灵活,那么含糊,那么滑稽有趣。就在你以为自己终于把他搞明白了的时候,他又一出溜,从你的手缝里跑掉了。他对人类最本质的那些性情的同情和理解也是完全超乎寻常的。”

霍尔觉得一个重要线索,还在于莎士比亚使用的语言和描绘的乡间景色:这些都展现了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德周边的特色,不是其他那些假冒所可能用上的。

“培根能写出莎士比亚来?饶了我吧!这跟让他飞上天一样,根本不可能!”

(鸿冈 2010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