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模型店:网易解读: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不能退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7:25

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病了吗?
经济危机后,有观点认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已走向终结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三年多,欧美等国仍然没有走出经济低谷。这场旷日持久的危机摧毁的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还有民众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不信任。在刚刚结束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全球资本主义精英人物也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的问题。
在达沃斯论坛第一场关于“重塑资本主义”的公开辩论中,主持人首先做了一个关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制度,能否适应21世纪的现实?”的举手民调,近一半到场者认为资本主义无法应对21世纪,仅两成左右觉得资本主义并无大碍。
美国凯雷集团创始人之一兼董事长大卫·鲁宾斯坦警告,西方国家需要严格控制赤字,尽早回归经济增长之路,“不然再过3、4年,资本主义模式可能会终结”。英国政策研究所的国际金融研究学者迈克·约翰逊则对媒体表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倡导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势必会被人们抛弃。
出现了对类似中国模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推崇
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据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主张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认为“谁也不能反抗市场”,反对对市场进行过多的国家干预。然而此次因为对金融市场自由放任而引发的经济危机,被认为是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重创。“自由放任主义结束了”法国总统萨科齐曾说。
在达沃斯论坛对资本主义弊病的讨论中,出现了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这样的“国家资本主义”形态的推崇。凯雷基金创始人鲁宾斯坦称“现在世界上有两种资本主义,一是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另一种是中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国家资本主义。至少目前看,中国这样的国家资本主义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效率。如果西方资本主义不改良自己,国家资本主义就会最后胜出!” 英国《每日电讯报》甚至公开称,“现在到了中国拯救资本主义的时候”。
此次因为对金融市场自由放任而引发的经济危机,被认为是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重创。
“国家资本主义”绝不是救市良方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国家资本主义”是不可持续的
回顾70多年前,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也导致人们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怀疑,而认为政府应该做出行动,对经济现状进行干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兴起于这一时期。国家资本主义是指政权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经济国有,二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强有力的干预。
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期,多个发达国家不同程度的推行了国家资本主义。例如美国的凯恩西主义;欧洲国家的国有化实验,向私营大银行、大制造业公司注入国家资本;以及日本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诱导和干预企业决策等等。
然而欧洲国家的国有化实验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果,经济中明显地出现了效率下降、创新动力减退等现象;美国的凯恩斯主义对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涨也无能为力。
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都陷入了经济滞涨中难以自拔,以致20世纪80、90年代,美国、欧洲等国再次求助于自由市场,转向新自由主义,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和参与,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历史经验证明,在经济复苏的初期,政府干预和国家模式比“市场”更能迅速收效,但长期来看,还是应该让“市场”发挥更多的基础性作用。即是说,国家资本主义只是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的应急措施,是不可持续的,自由市场才是永恒的准则。
“国家资本主义”极易转变成“权贵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政权与资本相结合,这种情况下极易形成权力的寻租,妨碍公平竞争,权贵转化为经济利益。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对资本主义最深恶痛绝的人,是那些混淆了“裙带资本主义”与自由市场的人。当政府高官常常为私营领域的个人或企业提供好处(通常是为了换取政治支持)时,裙带资本主义就会泛滥。这不是资本主义。这被称为腐败。
而在“中国模式”下政府权力与经济的连结程度更为紧密,政府掌握着经济审批权,从而形成一种半管制半开放的状态,市场成为权贵们套现的场所。对此,吴敬琏、张维迎、许小年等经济学家曾多次发出警示,中国应该防止“政府主导型经济”蜕变为权贵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只是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的应急措施,是不可持续的,自由市场才是永恒的准则。
中国模式不是反对自由市场的理由
所谓“中国模式”,其实就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这在世界历史上,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不是第一次,晚清的洋务运动、民国时期的经济也可以说是政府主导型。而发达国家之所以在近年来大肆吹捧“中国模式”,仅仅是因为在自身深陷经济危机难以自拔时,对中国经济迅速从危机中恢复的羡慕。
但这并不能说明政府主导型经济比自由市场更优,恰恰相反,中国的经济奇迹正是因为实施了市场化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因为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释放民间的力量,鼓励私人资本。而中国经济若想继续保持这种发展态势,也必须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
但目前的情况则是,中国在政府主导型经济下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者,这部分人想将目前这种半市场半管制的状态固化下来,让改革停滞,而发达国家对于“中国模式”的鼓吹和对自由市场的质疑,将成为既得利益者推行“国进民退”最有力理由。
(网易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模式不能说明政府主导型经济比自由市场更优,恰恰相反,中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实施了市场化改革。

“大萧条”之后,哈耶克写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他警告世人,为眼前救急而放弃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危险的。历史验证了他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