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折帘头:建阳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成功率达9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9:20:11

大武夷新闻网讯(陈华飞)“我们两家发生毛竹山界限纠纷,找村里的人民调解员调解,很快就有了结果。”5月4日,建阳黄坑镇新峰村的林少敏和宣金达对村里调解员的工作效率真心感激。“以前调处矛盾纠纷,拿固定补贴,疑难案子谁都不想接。现在政府又发奖状又给钱,案子大家抢着干,而且 开始追求调解成功率。”黄坑镇司法所所长徐伯飞对笔者说。

在建阳农村,不管是被调解的村民,还是村里的人民调解员,都感受着建阳市推行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政策带来的种种好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矛盾纠纷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尤其是在农村。黄坑镇是林业大镇,各类纠纷特别是林业产权纠纷层出不穷。干了多年调解工作的新峰村首席调解员罗国华坦言,以往人民调解员的待遇是每人每月40元补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调解员并未发挥出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此,2007年3月,黄坑镇下发《关于推行人民调解工作奖励办法的通知》,在全镇各村推行,并将经费纳入镇财政统筹安排。2008年4月,建阳市在总结该镇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行“以奖代补”制度。

所谓“以奖代补”,就是根据平日调解纠纷时的难易程度和实际工作量,确定标准进行奖励。建阳司法局副局长江建基介绍,为保证有调处必有报酬,市里规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以奖代补”资金,按乡镇人口数量划分三个等级,分别按照5万元、3万元、2万元的标准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分四种类型进行奖励,第一类为口头调解的简单民间纠纷;第二类为有调解记录的一般性个案的纠纷;第三类为群体性的纠纷,其中按10人以下和10人以上两种情况进行奖励;第四类为有标的的民事纠纷,按万元以下和万元以上两种情况给予奖励。此外,各村可结合实际参照当地政府制定的奖励标准,制定相关的配套奖励,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付诸实施。

回龙乡白沙村调解员刘财灵说:“以前调解成功了,简单写个协议书。现在可不行,要想获得补助,必须按要求制作规范的案卷,这对于我们土生土长的调解员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

为此,建阳推行“以奖代补”时,在全市245个调委会中,精心选出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等组成的精干调解队伍共1020人,在调解室里挂牌上岗,聘请首席人民调解员216人,当事人需要调解矛盾,可自由“点将”——在岗位牌里选出几人组成调解队伍来处理自己的纠纷。同时,还以法律法规、调解程序、调解方法、案卷制作等为重点内容,邀请专业人士集中授课,下乡进村面对面指导。

如今的调解工作,已由传统领域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向劳动争议、村企矛盾等复杂性领域延伸。建阳市实行的“以奖代补”制度,激活了调解一盘棋,“奖”出了基层的调解积极性,“奖”出了和谐。

调解意识和调解能力的增强,带来的是调解成功率的上升,治安、刑事及信访案件的大幅度下降。自从实行“以奖代补”机制以来,建阳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151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7%,兑现奖金1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