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九品智慧品科判: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育儿经:和儿子一起成长(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0:53

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育儿经:和儿子一起成长(二)

记得1992年我在珠海工作的时候,月薪是五千元。当时这样的收入,算是比较高的了,但是一年下来,我也没攒下钱。在那儿我所有的钱,都用来带着孩子到处跑花掉了。那时,我带他游历南方的名山大川,去看科技展览和各种艺术演出,只要是孩子能体验的,我都带他去那里亲自体验一下,让他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感受不同的人文、自然、历史,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为了让孩子尽可能有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有一次我们甚至在他快要期末考试的时候还带他出去玩。我想,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很快补上,但一次有意义的旅行,却很不容易重来。所以,我宁愿他一次考试少考两分,也不愿意他失去接触外界的一个好机会。

  一开始是我们带着他跑,后来是我们安排他跟旅行团、夏令营或亲友去,更多的时候是他长大之后自己到处走。他去青岛参加全国英语夏令营的决赛,用夏杨自己的话说,“认识了几个很有思想、很不俗的一生的好朋友。”

  十五岁时,他就一个人跟着成人旅行团去了西藏。有一次他去陕北回来,还学了一口陕北话,那段时间,他还经常唱陕北民歌给我们听。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让他了解了不同的文化,知道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样,和周围同龄的孩子相比,夏杨就显得见多识广,阅历丰富。

  夏杨曾经有两张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在这两张地图上,凡是他到过的地方,他都用红线和济南连在了一起。在那张中国地图上,已经密密麻麻地有了好几十条线,小小年龄的他,足迹已经遍布了全国二十多个省份。

  西柏坡、赵州桥、延安窑洞、乔家大院;北京、上海、新疆、西藏;大海、名山、瀑布、戈壁……人文的、自然的、城市的、乡村的……

  现在夏杨的那张世界地图上出现的红线也越来越多了,我希望他能在学习之余,游历更多的地方,感受更多的自然、文化、历史。我不会为他的旅途过多担心,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旅游的基本常识,更包括是非观念、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防范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他生命的各个阶段培养起来的,是他行万里路跑出来的。

  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女博士曾经说过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老虎为了让虎仔尽早独立,会有意识地往外赶这些小虎;小鸡如果只是依偎在母鸡的翅膀下,也不可能学会觅食;而雏鹰如果沉醉于老鹰的呵护,就永远不能翱翔天空。人作为生物的一分子,更应该用推出的爱,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让他尽早走出家庭,适应社会。

  有一次,夏杨的同学问他:“夏杨,我看你自己到处去,能力挺强的,是从书上看的,还是你的爸爸妈妈教的?”夏杨调侃地说:“为什么就不能是自己练的呢?”

  确实,夏杨的社会适应性是比较强的,他能和各种不同的人交往,和老年人有话可说,和中年人有感兴趣的话题,和同龄小伙伴及其年纪更小的小朋友也会相处得很融洽。这种适应能力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是从他小时候起,我们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他自我锻炼的结果。

  比如到外面去吃饭,需要和服务员交流,我常常让夏杨去把我们的要求告诉服务员。“夏杨,你去告诉阿姨给我们的菜里加点盐”……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事,我们希望他通过自己的表达,达到与别人沟通、取得别人理解与帮助的效果。

  记得夏杨小时候到医院看病,他自己会走路了,我就让他自己去挂号,我在旁边等他。他那时几乎够不着挂号台,他踮着脚挂完号,自己拿着病历,到了医生那里,我让他自己向医生叙述病情。他自己坐在凳子上,我站在旁边。别人看了觉得很奇怪:这个妈妈怎么了?其实我是想通过这些小小的事情,反复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让他用自己的表述,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他的自信和独立性就会一点一点增强。

  当然这种独立性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如同我一开始是抱着他,后来是领着他,再后来是跟在他的身后,再后来看他走出我的视线,慢慢地,他就可以独立地去做一些事情了。

  人的自信和对社会的参与能力,就是在每一件小事的成功中,不断增强起来的。

  小时候,我带他外出,都是让他排队买票,我在旁边等他。有几次去北京,第一次是我带着他到处玩;第二次他长大些了,我在开会,会放他到某个地方玩半天,再回到原处。再后来,他说想去北京买书,我确认他可以独自旅行了,就让他一个人去北京,独自去处理旅行中的各种事情。通过这些事情,他获得了自信、自豪感,并且这些感觉不断被强化。

  我们有意让他多跟陌生人接触,并从不同的人那里接受新鲜的知识、新鲜的刺激,丰富他的阅历。这样他就不会见了陌生人不知所措,无话可说。见多才能识广。

  我们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愿望,都有希望他人以我们的方式来欣赏我们、接纳我们的欲望。我们与他人的心理联系,是我们整个情感生活的基础。

  英语中有一个词“social”,是社交、有社会性的意思。一个人在社会上,必须学会“social”。它不是那种虚伪,又带有“手段”的“social”,而是能够辨别他人的感觉、理解别人的需要、解读别人情感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应用于人生的诸多方面:伴侣关系、养育孩子、销售、管理,甚至各种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活动……

  我在年轻时,虽然内心里有着满腔的热情,但在陌生人面前,我有时会不自信,没有安全感。我不希望我的儿子去经历我曾经的那种害羞和不安全感,我希望他能以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拥有一个良好的“social”能力。不是八面玲珑、能说会道,而是以一种贴心、真诚、令人心悦诚服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赢得别人的尊重、亲近和接纳。

  尤其在这样一个越来越高度国际化的社会中,包括英语在内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不同习俗、民风的了解,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交往的体验,都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社会性。

  所以,只要有可能,我就带上他,一是能够把时间双重利用,既不耽误工作,还能和孩子多在一起;二是尽量多让他参加一些我们的活动,包括参与我们的一些工作。当时在我们的英语俱乐部,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夏杨是积极的参与者。圣诞节时,他扮圣诞老人,用英语给大家祝福;情人节的时候,他主持大人的晚会,一个小孩竟然把气氛搞得特别热烈。他是我们俱乐部里最小的会员,经常跑前跑后地为大家的事热心张罗。

  1997年,我们在济南市植物园,举行了泉城万名儿童“庆六一迎香港回归”签名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参与。我分配给夏杨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活动现场,他给我们做双语主持人;他第一个在那条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如今,那条八米长的签满稚嫩名字的横幅,一直被保存在香港冀鲁同乡会会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应该再加上一条:与万人谈。夏杨很小的时候,我就利用各种机会,让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爸爸妈妈这样一个小圈子里。姑姑、爷爷、舅舅、姥姥、姥爷……让他感受到来自不同亲属的爱,让他感受到来自朋友圈子的爱,让他接触亲人、熟人、陌生人和不同年龄的人,让他在人类社会的大家庭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一个孩子只有经历得多了,见得多了,在各种场合下,他才会有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应付自如,成为一个社会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协作精神较强的人。

  “学习”是个大概念 培养兴趣广泛的孩子

  一个初一的女孩,天真、活泼、热情、可爱,是个很有主见,却不太“守规矩”的丫头。写武打小说、唱流行歌曲、看电视、玩游戏、爱爬山、喜欢所有的动物,还要去西藏寻找梦中的雪原……

  她的妈妈很苦恼地对我说:“我女儿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真是急人啊!”

  我问:“她在班里是个什么名次?”

  她说:“五十个学生,十来名上,也不往前冲冲,稳得好像把那个名次买下了。怎么也得弄个前五名吧?”

  我舒了一口气,笑了。

  一个活力四射、兴趣广泛的孩子,成绩稳定地保持在这样一个名次上,还有什么可苦恼的呢?

  我不明白:还有什么比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年轻生命,更让我们做父母的感到欣慰的呢?

  我当然也明白:在应试教育的竞争中,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患了“名次恐惧症”。在升学的压力面前,人们有时很难看清教育的真正意义,即使明白,也有很多的无奈。但有些事情,我们父母还是可以有所改变的。比如,别那么紧地盯着孩子的分数,尽量为孩子提供多彩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丰富的生活情趣。

  有一个男孩,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一千人中名列前茅,但很遗憾这个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好,再也没有其他的业余爱好,而且与人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不是很好。一般来说,像这样成绩突出的孩子,应该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孩子,而思维活跃的孩子都应是兴趣广泛、综合能力较强的孩子。

  为什么这个孩子会这样?原来这个孩子的家庭是个比较封闭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习成绩好,除此以外,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孩子的成绩上去了,但他的社会性和思维的开阔性,却因为生活内容的单一而被限制了。

  孩子与大量的事物和思想有自然的关系。我们培养的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应该在体育、自然、手工艺、科学和艺术等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在这样活生生的“书”中,学习新的生存方式,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书本知识。

  孩子喜欢的东西,就是他需要的东西,父母在这一点上,不应逆孩子的兴趣而行,而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应孩子的天性。他愿意涂鸦就让他尽情挥洒;他愿意歌唱,就让他一展歌喉;他愿意看动画片,就适当地让他如愿以偿……他的探究心理要满足,他的创造力要发展,他的想象力要驰骋,他的专注力要培养,他的动手能力甚至是在对玩具的破坏中训练出来的,很多很多的东西,就是伴随他的兴趣获得的。

  夏杨在八岁时,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我们在珠海,我就在他的一再要求下给他报了电脑班,他作为唯一的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学。那时还是DOS操作系统,他自己摸索出了简单的编程,还学会了五笔字型。当时他是凭着兴趣在学,结果长大了以后,他发现小时候学的电脑其实很有用。现在他不光用左手一手打字被同学们戏称为“无影手”,而且感觉在电脑面前有一种亲切感,编程似乎无师自通,对系统也格外熟悉,帮同学修理机器,有很多“绝招”。

  夏杨上高中时参加夏令营去澳大利亚,参观一所中学时正碰上学生们上计算机课,他利用VB软件,在短短两分钟里,给他们编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小软件,让那些学生挺惊讶。

  在山东实验中学读书时,夏杨自己做小软件,还编了一种“自恋”的程序。一旦用了之后,它或者会模仿砸鳄鱼的游戏,必须用一个红嘴唇的光标亲夏杨的照片,才能解除锁定;或者系统自动重启,然后在命令符下有问题,问“喜不喜欢夏杨”。如果回答很多遍的答案都是喜欢,就通过了;如果有一次不喜欢,就会有大批的乱码在屏幕上滚动,同时发出响声,很吓人地问“喜不喜欢夏杨”。其实并不危险,是他故意做出来吓唬人玩儿的。

  英才学院网站最初的设计和后来的一些整体结构的策划,都是夏杨自己做的,学院的第一个网上报名咨询系统,也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在记事本里用脚本语言写出来的。夏杨曾负责我们山东英才学院的网站、论坛、招生咨询系统的技术维护,他的编程能力得益于从小对电脑和网络的接触和介入。

  我的一些同事至今还饶有兴趣地提起,1998年,我们刚刚筹建英才学院的时候,需要在电脑里打开一个很重要的资料,但格式很奇怪,怎么也打不开,请了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办法,十四岁的夏杨鼓捣了几下,竟然就很巧妙地解决了,真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夏杨喜欢鼓捣修理东西。他上剑桥大学之后,有一次放假回济南,他的一个在加拿大读书的同学要他帮忙修一修家里的电脑,夏杨欣然前往。修完后不过瘾,接越洋电话还开玩笑地说:“你家里还有什么要修理的,电冰箱、洗衣机,我全想拆开修修。”这种动手能力应该就得益于他从小的各种兴趣。

  我一向秉承“三个开放”的教育原则:向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向课外开放。夏杨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注意发展他兴趣的多样性,看电影、听音乐、练武术、组装航模、做小记者、当电台播音员、旅游、养小蝌蚪……凡是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我们都尽量地满足了他。不是说其他的特长不好,我只是顺应孩子的兴趣。

  夏杨曾经参加小记者班,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台做业余少儿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上给英文的原声电影配音;初中的时候在电台的英语节目里做客座主持,现场接听一些大学生的电话,竟然跟人家聊得比主持人还来劲儿。这些都是他的兴趣使然。

  在夏杨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像很多家长一样,给他报了各类兴趣班,但我给他报的不是“书法”、“绘画”等,而是认为能够培养他的“三个面向”的能力的,包括强壮身体的。比如电脑班、小记者班、航模班、快乐夏令营、拓展夏令营、武术班、游泳班等。我更希望孩子成为熟悉现代科技社会、具有动手能力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我们同时鼓励夏杨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活动和竞赛。他曾经多次在全国中学化学、生物、物理、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奖,也多次获得全国英语能力竞赛的奖项。

  说真的,我并不是特别看重他在这些比赛中的名次,更看重的是他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所培养的一种竞争精神。成功了,他会增强自信;一时失利也是让他体验挫折的时机。这一切,都是在我们尊重他个人选择和兴趣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他能够在学习和兴趣娱乐之间取得平衡,并能在这种平衡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位妈妈对我说:“现在的传媒对孩子影响太大了,那么大的信息量对他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干扰,我们家的电视几乎不开,家里的网线也让我给拔了……”

  我很遗憾这位妈妈付出的“苦心”。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媒介信息是他们须臾不可分离的“社会空气”,它对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假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回到一个“大众传媒哑音”时代,甚至回到没有任何电器的时代,将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做父母的,不要企图捂住孩子的眼睛,关闭他看世界的窗口。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也是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期。据统计,广播问世38年,拥有5000万听众;而达到这个数字,电视用了13年,网络只用了4年。在这样一个传媒异常发达的社会背景下,父母无法抗拒大众传媒对孩子的影响,那我们能够做的,就只能是积极地利用大众传媒,为孩子开启多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培养更多的兴致和情趣,使孩子拥有一个更丰富多彩的生命。

  夏杨小时候,传媒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但我努力寻找机会让他多接触。在他幼年的时候,我给他订了《儿童时代》、《好娃娃》等杂志,在电视媒体上引导他看适合他年龄段的各种节目。上学以后,他把作业写完,愿意看电视、听广播、玩游戏都可以。

  等他上了中学,传媒越来越发达,他利用传媒接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电脑、VCD、DVD、磁带,学英语,看大片,传媒成了他课余拓展学习领域、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渠道。

  当年我在英国留学时,见到那些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光盘,包括游戏软件,那时候国内还很少这些东西,我也是买回来,让夏杨见识。我不限制夏杨玩电子游戏,只要他完成作业,有时我还会鼓励他玩。我想,游戏的竞赛意识、高度集中的状态,能够在孩子感兴趣的虚拟的游戏情景中,强化他的意志力、专注力、竞争精神等品质。

  当然,也要防止孩子上网成瘾。有的父母一看孩子上网,会说“又上网了?不许聊天”,“只许玩一会儿,听见了吗?”这样的监督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我的体会是多关注孩子,随时了解孩子的状态,同时为孩子创设更多、更丰富的生活环境,把他的兴趣引导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多让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交朋友,让他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精彩有趣,他就不会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

  现在有的学校把不准学生看电视,当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有的家长也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一样,不敢让孩子亲近大众传媒。我认为,这无异于把孩子放到了一个孤岛上。大众传媒就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佐餐”,尽管含有杂质,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全息全感、全方位的,现代传媒把一个多元的世界和丰富的信息充分传达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远离它们,无异于捂上眼睛、堵上耳朵、关上心灵的窗户。

  我认为,孩子考高分和业余兴趣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夏杨之所以能考出高分,又有丰富的业余兴趣,在多种信息渠道之间自由切换,原因是他已经养成了快速完成作业、快速掌握课内知识的习惯。另外,多媒介的传播,丰富了他对各种信息的接受,直接扩大着他的思维空间,促进着他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当然也促进了其课业成绩的提高。

  面对孩子越来越丰富的成长环境,父母亲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过滤和筛选能力。孩子小时候,是父母为他过滤、筛选;孩子大了以后,是孩子自己的判断能力在过滤、筛选。孩子有着什么样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标准,是父母有意培养的结果。

  在夏杨成长的过程中,我试图把一种判断是非的标准,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里,用他在不同年龄段能懂的方式告诉给他。潜移默化中,我相信,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因而能在纷繁的环境中,汲取对自己的学业和精神生活有益的东西。

  夏杨是学生命科学的,还担任了剑桥大学很多社团的组织工作,每天穿梭于教室、实验室和各种繁忙的社会活动中。我和他爸爸也提醒他注意时间的分配,但他说:“有机会融入这么丰富的生活,面对这么多的挑战,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

  其实想一想,夏杨今天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他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发展多种兴趣,是从小养成的一种习惯和能力。他已经开始把紧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当成一种自然的生存方式。我想,这还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吧?

  “学习”是个大概念 会考试也是一种素质

  “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家长!临考试了还带孩子出去玩?”老师跟我急了。

  还有八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我竟然替夏杨向老师请假一周,要带他去广东玩一趟。

  老师不急才怪呢!

  我能理解老师的心。但我在向老师表示歉意的同时,和丈夫一起,还是坚持带夏杨去领略那片他不曾见识过的南国风光,因为对他来说,那又是一个全新、未知的世界。

  一周后,夏杨回来参加考试,拿回了双百。

  这是夏杨上小学二年级的事。

  初中、高中时,孩子们已经被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逼得神经发紧,而夏杨经常在考试的前夕,还悠然地听着音乐,或上网,或鼓捣他的那些小物件……

  不是他特别聪明,而是他觉得考试“就那么回事!”

  不是他不重视考试,他说:“考试也是一种能力和素质。”

  虽然目前强大的应试压力,也许会给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在还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代替考试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前提下,我们只能教会我们的孩子从容面对。

  真正的素质教育,既是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道德、体格、心理的塑造过程,同时还应该包括让孩子有很好的应试心态。

  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学生能够免于考试。而且,不仅在学校生活中,在人的工作中、终身学习进修中,考试也是一种适应某种标准的办法。而考试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孩子围着分数转,以牺牲娱乐、兴趣、交友、体育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情为代价,否则即使考了高分,也得不偿失。

  在一次关于孩子教育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挺好的,可就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行。怎么想办法让他的考试名次再上一上?”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我更多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考试成绩的结果。一个平时学习不错的孩子,到了考试应该会有好的成绩。否则,要么他平时的所谓“不错”是虚假的信息,要么就是应考心态不对。是不是父母或他自己过于关注他的分数和名次,给他的心理负担太大?

  有的朋友曾经问我,“你没给夏杨请过一次家教,也没给他报过任何的辅导班,他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那么好?”

  这其实是一种结果,因为夏杨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他较高质量地上好每节课,做好每次作业,并且有广义的学习促进课内学习。这个过程使成绩好成为一种自然的结果。

  我们中国的教育,基础扎实、牢固,这是一个人理解、创造的基础。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也需要累积大量的知识,使之成为创造的原材料。但人不是机器,不能只靠死记硬背,知识是背不完的。好的教育,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只是“授人以鱼”。

  一个好的学生,应该平时爱想爱琢磨,边听边积累,在理解思考中消化课本知识,同时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兴趣。

  我相信一个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孩子,他的课业成绩也不会差,应试能力也应该比较强。

  夏杨的中学老师们在总结他的学习方法时,归纳了以下几点:

  上课会听重点,知道哪些知识之间有联系,哪里是考点,甚至主动想到综合起来可以怎样出题。

  面对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从小问题和自己的思想实验中,总结出重要的规律。

  勤于思考,有出色的应变能力。建立联系,发散对比,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很多时候,都会随身带着笔,有时会非常快速地写上几下,来不及的时候甚至会画在手上,及时记下脑子里闪现的疑点,有时间的时候立刻查资料和独立思考。剩下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不留疑点。

  课后高效认真完成作业,却不在习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肯吃苦,对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敢啃硬骨头,但不钻牛角尖。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钻得进去,走得出来。

  再大的东西也敢想,再小的东西也不放过。答题时,在纵观全局的同时,也不忽略有意义的细节。

  夏杨的课本几乎让他用各种颜色的笔涂成了“大花脸”,那是他上课、做作业时记录的自己的想法,包括疑点、重点、难点。他的检测本上,很多题他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几遍,黑、红、绿、蓝,五颜六色,是用不同方法进行的尝试。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这是孩子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对他“灌输”的一种人生态度。夏杨曾经亲眼见爸爸改稿子,看我备课,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忽略。这种“灌输”不是我们用“语言霸权”“教育”给他的,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示范影响了他。

  在夏杨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培养他认真、严谨、富有思考和创造性的科学探究精神;只要关注了学习的过程,那结果自然也就不会令人失望。

  只为分数而教,是应试教育;只为分数而学,有可能以有损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代价。我希望在考试这一特殊的过程里,能在孩子身上沉淀下一种心理品质——面对压力,应对自如,在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下,努力把事情做好。

  夏杨从初中开始,除了服从学校正常的教学安排,还参加了各类学科的竞赛。像他的同学们一样,考试也曾经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夏杨的应试能力还是较强的,不管是针对课本知识的考试,还是更宽泛的综合能力的测验,他都能很镇定地应对,并且以较好的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面对包括像剑桥面试那样的挑战。夏杨自己说,考试也是一种能力。他今天初步具备应对压力的能力,大概也得益于“久经考场”练就的本领。

  任何事物,包括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评价,都有一个标准。也许目前我们考试的标准有待商榷,但考试让人受益的,不仅在于结果,更包括过程本身。

  考试的时候,高度紧张,这时候培养的是孩子在强压力的环境中,怎样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来缓解压力的能力。让孩子体验,当面对一个非常难的问题的时候,不是着急,也不是压力来了头就蒙,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沉着独立思考,合理安排好时间,一步步解决问题,这些心理品质,都会在一次次的考试过程中沉淀下来。

  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意义所在。向事物学习,就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目的。考试也同样。

  就这样,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在“不管”中,分享着儿子的每一次成绩,而夏杨也在考试中不断提高着自己,却不为之所累。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两个喜得贵子的父亲,同住在一个城镇上。一个父亲是八面玲珑的商人,一个父亲是憨厚诚实的木匠。

  有一天,他们相遇在一个酒馆里。酒后吐真言,商人父亲得意扬扬地对木匠父亲说:“伙计,你猜我给儿子攒了多少钱?”

  木匠父亲憨厚地笑笑,说:“我的收入仅够养家糊口。但我会教他自己去存‘钱’。”

  商人父亲哈哈大笑:“等你的儿子能自己存钱了,我的儿子已经富贵荣华都享尽了。”

  ……

  很多年后,在那个城镇上,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年轻人:一个是生意兴隆的手工家具雕刻商,一个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酒鬼。前者是木匠父亲的儿子,后者是商人父亲的儿子。

  当年商人父亲给儿子攒下了一大笔财富,儿子从小生活在锦衣华服、山珍海味中,骄横跋扈,不学无术;而木匠父亲尽管家境也算殷实,但从小让孩子跟着他学木工,走千家,串万户。儿子看憨厚勤勉的父亲,善良待人,认真做活。慢慢地,自己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手艺人,而且他以比父亲更精湛的技术,更丰富的人格魅力,把一个家庭作坊,做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家具公司。

  “做事先做人。”

  一个人可能会很有力气,体格健壮,也可能会很有学问,学识渊博,但在生活中真正促使他们去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更多的则是他内心良好的品质。

  一个身体健康、品行良好、热爱生活、学有专长的人,是一个健全的人,是一个有能力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人。

  不管是培养自己的儿子,还是培养英才学院的两万名学生,我坚持的都是这样的“全人”教育理念。

  在电视台举行的一次家庭教育报告会上,有一位观众问我:“你的儿子是剑桥大学世界顶尖实验室的博士,你的英才学院的两万名学生是高职学院的专科生。你经常说‘从爱一个到爱一万’,在你心目中,这种爱与自豪是一样的吗?”

  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爱,当然是任何感情不能相比的。那份血缘亲情,在一个母亲的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相信每一个做了母亲的人,都能体会;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英才学院的两万名学子,虽然不是本能的血缘亲情,但那是两万个家庭的信任,是两万个年轻人的未来。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担起了比培养一个孩子更重的担子。

  在我心中,我的儿子和英才学院的两万名学生同样让我自豪。因为,我更看重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是一个人的精神储备和追求人生幸福的能力。每个人的能力大小有不同,一个人能做到自己的最好,能有生存的技能、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贡献社会中能够获得自身的幸福,就可以说是人生的成功。

  我很自豪,看到我的儿子正在健康地成长,甚至有可能踏上更高的国际平台;我也希望,英才学院的学子们,能有良好的技能、良好的精神风貌,不仅靠学历,更要靠能力、靠自信赢得自己的幸福人生。

  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精神比任何外在的资本都更为重要,更为有价值。它像我们生命旅途中的北斗星,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就决心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建立一个精神银行,让他在其中不断地存储各种精神“存款”,在人生的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首先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从夏杨小时候,我们就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家里,我们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有意识地谈论一些社会上的人和事,但在谈论的时候,我们不是很情绪化地随意发表看法,而是通过对这些事情的分析,对孩子基本的是非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我们知道,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这种从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包括在街上,我们要是看到一些事情,也是随时向夏杨发表我们的看法,这个看法本身,就蕴涵了我们的随机教育。

  我们一家三口看电视、看电影之后,几乎都会有一场讨论。慢慢地,我们发现,夏杨在做事情的标准上,对事物的评判上,和我们认同的标准越来越相似,甚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和他搞历史学研究的爸爸一样。

  当然,我们不是希望孩子是我们生活的翻版,他应该有他的独立见解、判断和选择。但我们希望,把那些在我们的生命中,曾经让我们受益的品性,以他最能接受的方式,在耳濡目染中,储存进他的精神银行。

  有句话叫“言传身教”。在对夏杨的教育中,我们除了言传,也注意了利用孩子好模仿的天性。

  父母的身后,时刻有一双小眼睛在盯着我们。父母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孩子。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怎样和朋友谈话,怎样与不和睦的人谈话,你健康的时候是怎样的,生病的时候是怎样的,悲伤的时候是怎样的,欢乐的时候是怎样的,很多事情都会被孩子注意到,而且进行模仿。

  夏杨是一个很乐观开朗的人。他说:“这都来自爸爸的生理和心理遗传。”夏杨的爸爸有一种乐天派的天性,他总会把乐观的情绪传给大家,即使在他工作有很大压力的时候,他也是幽默不断。他经常跟夏杨聊天,对他说:“无论你碰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一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时间可以医治和恢复一切,要学会在挫折面前很快地给自己疗伤。”

  对于父母来说,爱就是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在夏杨的成长中,我经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精神上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照顾。

  每个人一生中总要经历很多东西。我很看重孩子从小在人生过程中沉淀下的品质,这也是属于他精神银行里的储蓄。我让他多参与,让他尝试和体验各种事情:好与坏、成功与失败……不在于结果如何,而是在过程中,他获得的领悟、体会、经验、教训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我们希望把厚实的“精神存款”留给孩子,使他能够应对人生的岁月中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可能发生的挫折危机。这笔“精神存款”有的是“近期支票”,有的则是“远期支票”,但都可以让他处变不惊。

  我相信,父母的每一点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同情心、公正、*的德行,以及勤劳、节俭的习惯,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这些品德和习惯无论多么微小,都会像星光一样,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亲亲我们的小宝贝

  在一家快餐店的桌上,一片印有棕色字的绿纸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我的习惯,有字的纸总是让我的眼睛多停留几分钟。但这一次,我被上面的字吸引住了。

  那是一首诗。

  但你没有

  有一天,我看着你微笑,我说“我爱你”并等着你说话,

  但你没有;

  我在对你做着鬼脸,并呼唤你。我以为你看见了我,我以为你会听见,

  但你没有;

  我要你到外头和我玩球,我想你会愿意,

  但你没有;

  我画了一张图要给你看,我想你会保存它,

  但你没有;

  我在树林后面做了一个堡垒,我想你会跟我在那里露营,

  但你没有;

  我发现了一些毛虫,可以一起出去钓鱼,我想你会去,

  但你没有;

  我需要和你聊聊,分享我的想法,我想你愿意,

  但你没有;

  我要求你和我,共享我的青春时光,我以为你会,

  但你没有;

  我的国家邀我参战,你要我平安返家,

  但我没有……

  看到最后一句,我的心像被什么深深地撞击了一下!眼睛霎时湿润了……

  我把那张绿色的纸折叠起来,装进我的手袋。

  就在当天晚上,我把那首诗抄录下来,送给了我的一位朋友。她正为了工作,准备把她六个月大的女儿,送到远在上海的外婆家。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上,多少孩子曾经像这个出征的青年人一样,渴望着父母像朋友一样的陪伴,但直到孩子长大,甚至直到他在“叛逆”中离家,遗憾仍留在心中。

  我自己曾经在儿子夏杨六岁那年去英国学习,而他爸爸那一年也在上海进修。那一段时间儿子与我母亲生活在一起,尽管姥姥为他付出了很多,但父母暂时的“缺席”,还是让我一直感到内疚。尽管当时我们也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一幕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记得我要去机场了,我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就在学校门口看他过马路进校门,我当时非常希望他能回头看一看我,但他头也没回地走到学校里面。我在国外的那两年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我?

  十几年之后,在儿子的获奖英文作文里面,我知道了他是故意没有回头。他是这样写的:妈妈就要走了,妈妈送我到学校,我就自己下了车,走进校门。我没有回头。我怕自己会哭。过了一会儿,我走了出来,到处张望,发现车已经不见了,妈妈也不见了……

  看到这篇作文时,我流泪了。我没想到小小的儿子能有这样的克制力,也没有想到我的出国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如此的伤害。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谈到婴幼儿的依恋行为和依恋质量对孩子以后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婴幼儿,如果能得到父母亲切而耐心的照顾,一般能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在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孩子能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积极地探究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如果儿童的需求得不到抚养者敏感的反应,被忽视、冷漠甚至虐待,就会发展出非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孩子后期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儿童早期,母爱如果缺失,会对孩子的社会能力、认知及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甚至孩子到了成年,可能会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和能力较差等特征。

  所以,建立安全、舒适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血缘之情哪用得着教育!实际上即使是亲生儿女,如果没有把无私的爱、科学的爱,在亲情教育的最佳培养期给予他,等他长大成人后,我们和他的心灵上,还是会有一些莫名的隔阂。

  那时候我从书上看到,孩子零到六岁是和父母耳鬓厮磨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总希望黏在父母的身上,不仅身体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心爱抚,心灵也同样需要父母细微的呵护和开发。这个时期的他,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思维,他会问这问那,有很多的要求,是我们父母为他付出最多的时候,但也是我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亲情实施教育的最佳期。

  我想:人生几十年,把几年的精力花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件值得去努力的事!所以,在孩子生命的初期,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到了儿子的身上。

  我很庆幸,在孩子学龄前,我的空余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因为在大学里当老师,不需要坐班,又有寒暑假,使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陪伴儿子。

  星期天,我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到公园,到大自然中去,到很多场所去,让他在生活中,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教育。同时,在随机教育中,我和他培养了可以彼此心领神会的一种亲情,经常是我的话说到三分之一,他已经知道接下来我要说什么了。这种和他之间从小就有的默契,一直到今天他二十多岁了,仍是如此。

  以孩子为主体,陪孩子快乐成长,这是我在孩子亲情教育中掌握的一个原则。夏杨小时候,我跟他说话时,总是尽量蹲下身来,看着他的眼睛,很耐心地问他想做什么,需要什么。我觉得那时我是他所需一切的提供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使命。

  正因为有那一段我对夏杨的陪伴,所以到他以后上中学,尽管他学习忙我工作也忙,陪他的时间也少,但我跟孩子之间,那种默契的亲情和理解,已经根深蒂固。

  在孩子生命的初期,妈妈是需要多花点工夫的,等到他可以进入社会教育机构,比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去独立学习,有专职教育者去教育他的时候,妈妈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自己的事,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我一直相信,亲情教育是很关键的,而亲情建立的关键期,就是在孩子的学龄前,尤其是孩子三岁以前。父母如果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他教育也难以实施。

  日本有一位父亲,从儿子出生的那天起,他就没出现在儿子的面前。以后,在儿子成长的岁月里,他也很少和儿子一起嬉戏玩耍、促膝谈心,因为他是一家大企业的副总管,忙工作一直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儿子长大后,他发现与儿子之间总有一种无形的隔阂。退休之后,往日的繁忙、前呼后拥的应酬离他远去,他感觉很难融入家庭生活,自己曾经充实的生活一下子空了,最后患老年抑郁症,留下一封遗书,离家人而去。

  这是我的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朋友,告诉我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日本的媒体曾经就这一事件专门进行讨论,呼吁忙碌的父亲们能够调整状态,兼顾家庭生活,为自己以后能在家庭的港湾里享受亲情做努力。

  其实,我倒觉得这个事件不只值得父亲们思考。现代社会,忙碌的父母太多了,他们无暇顾及儿女,把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或者寄宿制的教育机构。我们为事业的成功付出了努力,因为那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别因此而错过与孩子亲情培养的最佳时期。

  我不赞成把很小的孩子送进寄宿学校,我总觉得寄宿学校像一个“文明监狱”。虽然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秩序感、独立性,但我一直认为人与人的不同,就要看他八小时之外在做什么。孩子在学校里八小时上课,八小时睡眠,还有八小时的业余生活。虽然在学校的业余生活也可能很丰富,但只是单一的环境和固定的一群人。而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在家庭中可能会给孩子提供更丰富的业余生活,包括去不同的场合,见不同的人,还有父母与孩子之间随时的沟通、交流。

  在亲情培养的最佳期,孩子的人格健全、性格塑造、习惯养成、安全感等,都来源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父母之爱。如果这时候把孩子变成留守儿童,或者寄养在教育机构,实际上是放弃了父母应尽的责任,因为唯独血脉亲情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随时向他提供教育的机会,同时也是培养点滴亲情的过程,错过了很可惜。生活即教育,有机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才有机会进行随机的生活中的教育。

  当然我也理解有些父母是工作太忙,没有选择,真的也很遗憾。尤其是现在农村、城市里都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或为了生存或为了事业的更好拓展,远走他乡,留下孩子和老人在一起。这种情况很让人担忧,因为有儿童教育专家做过一个调查发现,长期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约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存在着或重或轻的心理问题。

  别给亲情留下遗憾,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给他更多的爱,但不仅仅是简单的爱。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

  很多年前,一个学贯中西、风雅倜傥的父亲,带着女儿在四处游历中,经历着世间的每事每物:

  在上海时,他带九岁的女儿去风月场所。看那些风尘女子游弋在男人的世界,女儿讶异的眼神透露着她的不解。父亲告诉她,这些人的生存方式可以给予人文的理解……

  在美国时,女儿还差几个月就可以小学毕业,他又带着她去欧洲,探火山口、参观教堂、看*舞……

  在她高中毕业时,这位父亲不让她读大学,要她十七岁就踏入社会……

  这个父亲是著名作家林语堂,那个小女孩是他的二女儿林太乙。

  这是林太乙在她的《林家次女》一书中,写到的一些她小时候经历的情景。

  林语堂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课堂,在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不如校外所见所闻得到的知识多。他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家庭背景中,以他特殊的教育方式,让女儿凡事经历、凡事学习、凡事发问、凡事自省。童年经历的一切,成为林太乙成长的基石。

  这个没上过大学的女孩,气质宁静娴雅。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美国的耶鲁大学教授中文,最终成为这个大学的中文教授。她曾经担任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撰写了《林语堂传》等许多的作品。

  很多年后,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一本书《靠自己去成功》中写到:

  “……我更强调的是,家庭和学校是向社会延伸的,所以既然年轻人到社会上,别人不会为他读书睡觉而关上电视,为考虑他有应酬而不交代事情,他就该学会早早适应在喧闹的环境中读书、在应酬之间工作,甚至在同一时间办好几件事。

  “我是很宠孩子的人,正因为宠,所以我不会为她读书而关上电视,不会怕她危险而不准她去爬山,更不会怕她受苦而阻止她去‘魔鬼夏令营’。

  “当有一天,她大了,要离开我,我会心疼,但不会不心安,因为我已经早早就把外面世界的门打开,让她看见好的,也见到坏的。”

  用这么多的文字,摘录下两个和我们时空距离都很遥远的父亲的爱女之道,并不是说他们的教子方法就一定值得我们去效仿。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都有不同的家庭成长背景。但是两个父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诠释着同一种对儿女的爱——推出的爱。

  小狐狸刚生下来,毛还没干,还站不稳呢,狐狸妈妈就开始疯狂绝情地把自己的孩子往外赶。不管狂风、不管暴雨,小狐狸就这样被妈妈抛到了这个世界上,不得不自己去面对它的生存世界了。

  在我准备做妈妈时,我虽然还不知道两位大作家的教子方法,但我明白狐狸妈妈的“无情”,是动物界的一种自然之爱。人类同属于动物的一种,虽然人类的文明把更伟大的爱赋予了母亲,但有一种爱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越早推出,越早独立;越早独立,就越能找到自己世界的精彩。

  还有,对于孩子来说,试卷上考不到的,社会会考到。

  所以,我认为的母亲的三种爱中,除了无私的爱、科学的爱,还有就是推出的爱。

  现在经常有朋友对我说:“夏杨像个大人,你们家什么事他都能参与,什么事都能帮上忙。”

  的确,夏杨对我们家的家庭事务有十足的热心,从小到大,他经常问我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怎么了?”不管是我高兴的时候,沮丧的时候,还是他感觉家里有什么事的时候,他都会很关切地问一句。有时候我和他爸爸一起商量事情,他也会问:“有事吗?”然后,我们会根据事情的轻重,有分寸地告诉他一些情况。

  我认为孩子有知情权,而且应当从小让他有参与意识。这是对他的尊重,可以在参与中培养他的责任心;更重要的,家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演练场。家庭教育不是关起门来的教育,而应该像刘墉说的“早早就把外面世界的门打开,让她看见好的,也看见坏的。”在真实的生活和世界中,一步一步锻炼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我没有太刻意地让孩子回避什么。我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夏杨,你来。”这样说时,有时候是我跟他爸爸或者亲戚朋友正在谈论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他听了会对他有益。我和他爸爸白天遇到什么事情,见到什么人,包括听别人说了什么事,我们经常会以一种很随机很自然的方式,说给他听,或不介意允许他旁听。他会很认真地听,发表他的看法。无论对错,我们注意不打击他,并且会对他说我们的处理方式,给他讲我们这样做的理由。

  就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夏杨知道真实的社会,什么样的人受别人尊重,什么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为的,甚至能体悟成人世界的一些潜规则。

  其实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而且这种好奇心越得不到满足,就越浓烈。我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事,你少操点心吧。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大人的事情,小孩子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去,去,去,一边去!”“这都是大人去的地方,你不能去。”……

  禁止的结果是怎样呢?等到他有了一定的行为能力或消费能力之后,好多孩子就是带着幼时不曾得到满足的好奇,开始到那些我们父母并不希望孩子去的地方——游戏厅、歌舞厅……

  在夏杨小时候,我们有时候为了应酬,也曾到过这些地方。只要有可能,我就尽量带上夏杨。歌舞厅、游戏厅、五星级酒店、路边小店、大排档、茶馆、咖啡厅……凡是有的,让他经历;凡是经历的,让他思考。让他看到这个社会的真实,让他知晓,在这个人世间,有很多种的生存方式,同时在此情此景中,告诉他我们的标准和选择。

  在让他见到真实社会一面的同时,也是对他进行随机教育的好时机,即所谓的“情境教育”。孩子对那些他曾见过、有体验的东西,会更有感觉。如果你空口对他说,“那个夜总会孩子可不能去,太乱了。”他根本不知道是怎样的乱,这时你的苦口婆心,等于对牛弹琴。顶多对他起一个威慑作用,要么他会更好奇,要么他根本就不在意。那么父母要输入的观念,就很难传递过去。

  还有的父母倒是给了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但在孩子有所体验时,却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随机的正确引导,这样带来的结果甚至比把孩子关进一个封闭的世界更糟糕。我认为,这是真正的“纵容”。

  哪个孩子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让他经风雨见世面,远比在温室里对他的成长更有利。

  夏杨在十七岁那年一个人去英国读高中,在他周围有很多不良的诱惑。无论是英国的孩子,还是在英国的中国孩子,有些人和他一样的年龄,泡酒吧、打群架、男女混居……我嘱咐他不要介入,他说:“我心里早就有数了,哪些不该碰,你们一点也不用担心。”

  其实刚去英国时,他也挺孤单的。他就读的那所中学秩序较差,但他闹中取静,潜心学习。孤独时,宁愿一个人坐在马路边,啃着面包,看人来人往的风景,自得其乐,也不会去寻找不健康的方式,宣泄自己离家的孤独和寂寞。他成了那所中学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考入剑桥的学生。

  孩子是一个具备极大发展可能性的“人”,我们必须在爱的引导下,告诉他一个真实的世界,把信任、平等、尊重和需要给予他们,而不应该把他们孤立在“儿童环境”中。

  很多父母说:“教育孩子真是难啊!你跟他说他不听。”孩子不是一个容器,不能仅仅把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只用我们的语言灌输给他们。父母提供者的角色,应该也包括为孩子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内容,让他们到其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孩子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中,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我为什么不生气

  在我的记忆中,从儿子出生至今,我好像没有因为儿子有过特别生气的场景。我的亲人曾经跟我说:“我看你有时候,简直就是溺爱孩子。”

  我笑了。我承认,我是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很多妈妈,在“溺爱”着孩子——

  比如,小时候他把西红柿抓烂……

  比如,他把家里的录音机拆坏……

  比如,他拿着玩具汽车到处摔……

  比如,他爬到地上翻滚着,把新衣服弄得全是泥巴……

  比如,他把家里的白墙涂鸦成大花脸,甚至在雪白的床单上,也留下他的“绘画作品”……

  比如,他不写已经会的作业,而交给我代写……

  比如,已经成为中学生的他,在一片纸上,悄悄地反复写着一个女生的名字……

  也许您会问我:“这么出格的孩子,你为什么不生气?”

  我说:“我真的不生气。孩子一切都正常,为什么生气呢?因为有些是我故意让他那么做的,有些是我能理解他为什么那样做。”

  我在用我特别的关注,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试着从他的视野看他眼中的世界,理解在他那个年龄的背后,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

  我的一个观点是,做个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孩子个性的快乐的教育者。

  有一位家庭问题专家说:“婚姻就是‘孩子哭,老婆叫,一把屎,一把尿’。”我承认,在家这个屋檐下,因为生活的琐碎,会产生很多的无奈。但如果一个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总是“孩子哭,老婆叫……”的话,那也真的是很糟糕的一种生活。

  一个和睦向上的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土壤。

  母亲塑造着孩子的灵魂。生气、空洞的威胁,吓不住那些聪明的孩子。开明的“家庭管理”,父母不会用专制的手段,去控制儿童行为的一切细节。他们会顺应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做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因如此,我在培养儿子夏杨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快乐而非烦恼。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水,那一端流出的也决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在一家人的饭桌上,在周末清晨的卧谈中,在乡村的田野里,在公园的花草旁,在旅行的火车上……与儿子相处的一幕幕,那样清晰地映现在我的脑海中。

  夏杨小时候,虽然那时候物质不富裕,生活简单,但是很快乐。我和丈夫的工作都不是很忙,没有太大压力,一家人在一块儿,怎么着都高兴。

  夏杨的爸爸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受他的影响,我们家里总是有快乐的气氛。有一次,我和他正在家里的餐厅吃着饭的时候,他突然说:“看,夏杨走出来了。”我吓一跳,下意识地回头朝屋里看。他哈哈笑了。要知道那时夏杨才三个月大呢!听见我们的笑声,幼小的夏杨在屋里竟然也“啊啊”地叫起来了。

  夏杨大了后,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时,也喜欢开玩笑、看小品、听相声、讲幽默故事。有时候因为某件事情不愉快,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开个玩笑,自我解嘲,或者克制一下,不愉快会很快过去。我有时会和孩子唱英语歌曲,唱歌会释放人的郁闷,让人的大脑渐渐兴奋,肺和腹也会得到运动。我希望孩子能在快乐中对生活增强信心,能够感觉到生活中不仅仅是有时单调有时快乐的学业,还有另外很多美好和令人快乐的东西。

  当年我看到一个理论,说是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习东西就比较容易,但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就会减弱,这时面对他们的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不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有益的东西。

  从夏杨小时候开始,我一般不会太违逆孩子的意愿。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教育,这是我一直遵守的原则。用理解的心,去看孩子符合天性的言行,您说,还有什么值得父母大动肝火的呢?再说,对孩子发脾气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错过了教育他的好时机。正所谓要及时“捕捉教育机会”。

  有哪个人的意愿被强行阻止时,是心甘情愿的呢?有哪个人在动不动就被训斥教育时,会愉快地接纳对方的意见呢?大人、小孩都是一样的。

  创造愉快的家庭氛围,保持孩子快乐的情绪,不失时机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这也是“寓教于乐”吧。

  人总是会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因此,应该引起孩子的渴望,激发他的兴趣。对夏杨的教育,很多都是我们在对他兴趣的引导中获得的。在教给他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先给他快乐和兴趣,接下来便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小的夏杨一起坐在长途汽车上,我用英语给他唱“十个绿瓶子挂在墙上,一个掉下来还有九只……”唱着唱着我就把瓶子“bottle”,改成了屁股“bottom”,歌词就成了“十个绿屁股挂在墙上,一个掉下来还有九只……”他听得一愣,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他觉得好玩、有趣,而我所注重的则是激起他对歌词的兴趣之后,对他英语的输入。

  一个幸运的孩子,拥有的应该是克制、有耐心、不断寻求教育方法并不懈努力的父母。在这一点上,我和夏杨的爸爸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避免可能对孩子施加的不愉快影响。

  尽量避免自己的不良情绪。不在自己的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不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东西。

  不在孩子执著于自己的兴趣时,强迫他遵从大人的意见,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营造快乐、鼓励、赏识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家庭中满足成就感和实现感。

  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豁达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看到的是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更多的是缺点。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学生要学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幸福。他的教育信念是“要培养真正的人!”拥有幸福与快乐,更具备创新精神和独立思维的能力。

  在对夏杨的教育中,不管是我们和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还是对孩子实施道德管教的时候,我都遵循“快乐教育”的原则。我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不管干什么工作,他都会上进心十足、创造性十足、合作精神十足,他会不怕成长中的困难,他的人生应该是健康幸福的。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巧用“计谋”和暗示

  在中央电视台的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张越问过我一个问题:“听说夏杨后来听到你向别人说你的教子经验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小时候认为很自然的一些场景,都中了妈妈的‘计谋’了。”

  我说“我只不过是用他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引导他。我是用他喜欢看到的结果,来掩盖我真实的教育意图。比方说,他刚上学的时候,放学后不喜欢写作业,喜欢去和别的小朋友玩儿。我就对他说,‘夏杨你赶快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带你去跟小朋友玩儿’,这样他就很快地把作业写完了。当然我是遵守诺言的。这样一次、两次、三次,他认真高效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得到不断的重复,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他就这样被‘暗算’了。”

  “行为乃发自我们的基本欲望”。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但印象很深。“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这是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内基的话。

  夏杨小时候曾经很向往去幼儿园,因为我经常对他说:“好好吃饭,妈妈就把你送到幼儿园,那里有许多小朋友一起玩。”“好好睡觉,幼儿园的老师就喜欢中午午睡的孩子。”把“幼儿园”当成一种对他良好行为奖励的“奖品”,而不是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当做一种惩罚。

  在他高高兴兴地去了一天幼儿园之后,第二天就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了。他感觉到了幼儿园确实不如家里自由。作为父母可能在这个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哄或训斥孩子一番,告诉他必须去幼儿园,除此以外,别无选择。我想,这样可以实现把他送到幼儿园的目的,但不是让他喜欢去幼儿园的方法。于是,我就和丈夫一起,想儿子喜欢做的事情,想起儿子最喜欢画画、爱和小朋友一起玩……

  晚上我就和丈夫一起,在大大的餐桌上用水画拇指画。果然,他也感兴趣地凑了过来。我说:“不行啊,夏杨。我和爸爸都是小时候在幼儿园学过的,你还没上幼儿园怎么画啊?”为了让他对幼儿园更感兴趣,我又故意说:“在幼儿园学了,会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着画,可有意思了。”这时,我发现小小的夏杨若有所思。

  第二天,夏杨起了个大早,催着我说:“妈妈,快点,我要上幼儿园。”看,目的就这样达到了,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很愉快。我“利用”的是孩子的渴望,而不是靠威胁和强制。

  家庭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渗透性”和“随机性”。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多,对孩子的教育就可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计谋”和暗示教育是可以实现“渗透性”和“随机性”的好方法。

  做妈妈的可以经常跟孩子动动“心眼儿”。实际上“动心眼儿”就是在讲究策略。女性有着天然的暗示本能,如果方法得当,是很有效的。所谓的暗示教育就是用语言、动作、表情等间接含蓄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意见或者做某一件事情。这种方法不直接对孩子提出某种要求,而是通过讲故事、打比方、做比较等方式,把父母的观点巧妙地表达出来。

  小时候夏杨经常把小手弄得脏兮兮,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讲故事暗示的方法,让他小小的心灵自己觉醒,去纠正他的行为。我给他讲小花狗找朋友的故事:小花狗想和小白猫做朋友,把手伸向小白猫,但小白猫看了看小花狗的脏手,皱着眉头走开了;小花狗想和小白兔做朋友,但小白兔看到小花狗的脏手,也皱着眉头走开了……小花狗很伤心,回家马上请妈妈帮助把手洗干净。小白猫、小白兔看到小花狗的手很干净,都向小花狗伸出了雪白的手,爱清洁的小花狗从此赢得了友谊和朋友。记得我给夏杨讲完了故事,他伸出他的小脏手,对我说:“妈妈,我不当小花狗。”然后,我就领他到水龙头洗手,他很愉快,因为他是自愿的,而不是被我训斥和强迫的。

  在暗示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特点,用有暗示的情景或有暗示的语言,来诱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也不能过多地利用孩子的暗示感受性,动辄机械地“暗示”。这样有可能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

  我对夏杨的暗示教育,在小时候和他十几岁后,是不一样的。小时候要稍直白一些,他的年龄越大,暗示的艺术性就需要越强。否则,运用不当,反而失去他对大人的信任感。

  暗示总是和真挚的爱相联系。只有无私的爱,才能真正发现对孩子有益、有用的暗示。有时是为调动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潜能,有时是对他过错的批评引导。

  教育是一种艺术,暗示是一种智慧。

  如果父母动辄拉过孩子说:“来,我得教育教育你。你应该好好学习,你应该懂礼貌,你应该有自信心……”孩子有可能就烦了。谁都不愿意被硬性教育,但谁都会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中,不知不觉被改变。尤其是孩子那样一颗纯洁无瑕的心灵,更需要父母用科学的爱和耐心,与他一起绘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夏杨小时候,有一次朋友之间家庭聚会,我无意听到夏杨在对一个跌倒了的小朋友说:“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是你自己不小心嘛!对不对?”当时我听了这些话,感觉很熟悉,恍然间,又回到了夏杨更小的时候。实际上,这是当年我们教育夏杨的时候,经常对他说的话。

  夏杨的姥爷到现在还记得,他领着四岁多的夏杨玩,夏杨摔倒了,他赶紧去把他抱起来,给他拍拍身上的土。没想到夏杨自己重新又趴到地上,然后自己爬起来,对姥爷说:“妈妈说,自己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

  虽然是幼儿的稚气和天真,但说明这种意识,已经像种子一样,在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了。

  经常看到父母一见自己的孩子摔倒了,忙不迭地去抱孩子,孩子还没哭呢,父母已经心疼得不行了,然后父母的情绪影响到孩子,本来没事的孩子反而哭起来了。

  夏杨小时候摔到了,只要我们确定他是安全的,一般我和他爸爸都会冷处理,告诉他:“是你自己不小心,下次要注意了。”能自己站起来,就不去扶他。后来,在路上,他自己摔倒了,我们就在旁边看着,他自己站起来之后,也不哭,显示出自己很勇敢。

  通过这些小事情,我们培养夏杨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的态度。人一生的路,就是在不停的麻烦和困难中前行。每个人的路都需要自己来走,没有人可以一直陪伴着你。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经常存在着一个个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没有机会去经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从而也失去了长大的机会。

  有的孩子会利用家长的心软来进行“要挟”,有些孩子说:我要买什么。家长不买就躺在地上打滚;还有的孩子说:我累了,你抱我。如果家长不抱,就坐在地上哭闹……通过这些来争取一些不应有的机会,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家长如果这时候心软一让步,就等于怂恿了他。小孩子都有这种天性,但不一定所有的天性都是正确的,有些是需要抑制的,否则,需要的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就有可能使这个孩子养成用不良手段达到自己目的的坏习惯。

  在夏杨*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的表妹摔倒了,坐在地上自己哭,不起来,夏杨俨然一副成人教育者的口吻,对她说:“你在这里慢慢哭吧,只要你哭,我就不理你。等你哭完了,我才和你一起玩。”

  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对待夏杨不恰当的要挟的。这说明,我们对他的教育,已经化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被他用来说服其他人了。

  夏杨小时候,每当他试图要挟的时候,我们就进行冷处理,对他说:“好,夏杨你哭吧,哭完了,我们再跟你说。”让他明白只有通过正常的表达手段,才能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每一代人都要经历沮丧失落的洗礼,每一个孩子都要拥抱属于自己的寒冷——他的考试会失利,他的实验会失败,他的要求可能会得不到满足,他的努力可能得不到回报,他的真情可能会被无情伤害……父母多么爱孩子,也不可能代替他去经历失败的痛苦。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学习赢的学问,我们做父母的从小灌输给孩子的教育,也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技巧和决心。但是,没有一个人一生不会经历失败的痛苦,只会赢的孩子进入社会,一旦遭受挫折,就会特别脆弱。尤其一个总在赢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进入社会和别人冲突的过程中,他们的缺点将会暴露出来,因为他们不懂得接受别人的想法,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妥协,因而,也就不知如何在失败和压力面前,重新振作起来,这时候即使他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知识,对他也一无所用。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中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考上大学后,不再像在原来的中学那么冒尖,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奖学金,又加上她爱上一个男孩子,但男孩子拒绝了她,因此就精神分裂了。最后,只好休学,如今两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好转。

  对孩子来说没有“失败”这个词。一时的挫折,那不叫失败。一个人在人生的路上跌一跤,还能在艰难中站起来,就成为能力,就成为他今后应对人生挫折的精神银行中的“存款”。

  没有永远的赢,也没有永远的输。人的抗压能力,是在失败中锻造出来的。

  在学习成绩上,我们理解孩子暂时的失利或失败。有的家长见孩子输着回家,不问青红皂白,就呵斥孩子,一定要赢着回来。夏杨参加了很多竞赛,有胜也有败,学习成绩也时有上下,但我们在他输的时候,始终鼓励他,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因为如果他不懂得如何在压力和失败面前,重新振作起来,就不会养成克服危机情况所应具备的韧性和耐力。

  夏杨上小学的时候是班长,到了初中,在一次竞选中他落选了,他觉得很没面子。他是在山东工业大学附中读书,我那时正好是山东工业大学的老师,和他的老师们也熟悉。按常理可以试着去跟老师说说,给他补个什么职务,照顾照顾他的“面子”。但我不帮助他,我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心想:让他经受点“挫折”吧。我要让他意识到想重新当上班长,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同学们的认可。我们把这算做是一次“挫折教育”。

  在顺境中不忘形,在逆境中能坚强,适者生存,最终不被打倒的就是强者。如果真正给他以力量,给他生存的能力、承受的能力,就是让他学会自我成长、成熟到完全可以自立于社会,独立于父母。我很庆幸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意识的“不帮助”和“不关心”,让孩子经受过抗挫能力的锻炼,使他积累了在输面前学会赢的经验。

  在独生子女时代,每个孩子都强调“我”,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大声要求,而有的父母也不管合理与否,就满足这种要求。这个世界不是为某一个人而创设的,总有顺心和不顺心的时候。所以,平时父母要“狠心”一点,适当的时候藏起一半的爱。不顺心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要替孩子遮挡一切风雨,让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让他在遇到的委屈中,体验挫折的滋味,他的抗挫能力才会慢慢增强。

  当然,也要考虑他的年龄特点所能承受的,不能一下子把孩子压垮了。像举重一样,一开始让他举轻的,一点一点地增加,从孩子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挫折”,或者是这样那样的“不顺”,顺其自然地教给孩子应对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态度。

  夏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次我看着夏杨受委屈,但是如果不是他承受不了的,我不去帮助和干预,让他自己体验,自己面对。因为,我如果心疼他这一点小委屈,将来的大委屈无法回避的时候,他或许就会承受不了。

  我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一向是倾其所有,买了很多的玩具、很多的图书,但有一次我却故意让孩子失望。

  那是夏杨5岁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去购物。在玩具柜台他选中了一款机器人,然后站在收款台前笑眯眯地看着我,等着我给他付款,因为以前我都会很高兴地夸他,同意他的选择。但这一次,我想有意识地让他体验得不到的滋味。我让他把玩具放回原处,告诉他妈妈的钱没带够,而且他已经有一款很相似的玩具。他很失望,我心里也很不忍。但我知道,不能每一次都让他有满足感,不知道遗憾的孩子,就不知道珍惜。还有,就是让他知道,不是所有的愿望都会得到满足的。

  虽然是一种小技巧,但会给那个小小的心灵一种冲击。相信,小时候经过了一次次轻涛细浪的冲击之后,他将来就有底气能够面对人生的狂涛巨浪。这些领悟和演习,将成为他将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所可能遇到的大量冲击的防弹衣。

  会输的孩子才会赢。虽然没有必要故意给孩子制造困难和挫折,让他去吃苦,但可以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逐渐打造他的韧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他将来走上社会做事,做好准备。

  曾经有一个记者,在我的办公室里问我:“你这个人最大的特质是什么?”还没等我开口说话,旁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脱口而出:“韧性。”

  我辞去公职时,已经是三十八岁的年龄。对于一个女性,这个时候改变职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三千多天以前,英才学院还只是一个想法。今天,它已经成为“山东最具影响力的民办高职院校”,成为“中国十大名牌民办大学”。可以想象,在这三千多天里,我们英才人付出了什么!没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也许早就跌倒在泥泞中了。

  夏杨从我们身上看见了这样的一种精神,也在我们的随机教育中,感受并同化了这种精神。可能这种教育起了作用,他的抗挫能力还是较强的,能够经受住考验,在逆境中承受压力,让自己振作起来。

  他高三的时候希望去考剑桥或者牛津大学,当时我了解到只有到英国去读高中,在英国当地参加高考,成绩好才可以进入这些名校。高三时他去了英国。没想到,他去就读的中学是当地一个较差的学校,学生是些学习较差的孩子,学科学的就他一个外国学生,没有学生公寓,没有食堂,他要自己租房子、买菜、做饭、洗衣服,一个月下来,他瘦了二十公斤。

  记得当时我去看他,从英国坐飞机回来的路上,十一个小时的飞行中,我一直在流泪。什么样的艰苦让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一个月掉了二十公斤的肉!但我心疼之余也很欣慰:他走了过来,克服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学习上的困难、语言上的困难、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和心灵上的孤独,使在异国他乡的这段经历成为他的精神财富。就像他多次说过的,“这段经历给多少钱我都不卖,但给我多少钱,我也不愿重来一次了。”

  以后他还跟我说了一件事,也让我很欣慰。

  在英国学习时,他自己争取到一个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室做助手的机会,曾经有一个白种人实验员看不起中国人,有一次误解了夏杨,对他大喊大叫。夏杨也是一个很有自尊心、很有个性的孩子,从小哪受过这样的屈辱?但他攥着拳头、含着眼泪忍了过来,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发奋学习,为中国人争气。当然,事后,他在恰当的场合,又消除了这个人对他的误解。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自控力。

  现在,夏杨已经读博士了,他现在的实验室曾经诞生了十三名诺贝尔奖得主,实验室里那些世界级的科学家们,具有相当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成果就是在千万次的失败中诞生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一个科学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夏杨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韧性的力量,并很庆幸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适应这样高强度的研究实验。

  放飞我们的孩子吧!让他到人生的春夏秋冬、风霜雪雨中,学会飞翔!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就这一巴掌

  春天的风,已经吹绿了柳枝。正是周末,一个年轻的父亲,用自行车带着五岁的儿子,在公园里游玩。

  “嗨,爷们儿(山东话:不同辈分的爷儿俩之间的昵称)。”公园里打扫卫生的大爷,对着自行车后座上的男孩,招着手。显然,他很喜欢那个胖嘟嘟的小家伙。

  没想到老大爷话音未落,男孩就迅速应对:“那,我是爷爷。”占了人家辈分的便宜,小男孩得意地坏笑着……

  “啪”,一记耳光已经在男孩的话音刚落时,扇到了他的脑袋上。随后是父亲对他的训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

  小男孩脸上的坏笑已经凝固,逐渐变成了哭。他感到了羞愧,把头埋在了自行车的座位上……

  这是十八年前的事情了。小男孩是夏杨,年轻的父亲是他的爸爸。

  这是夏杨从小至今,唯一挨过的一次打。这一巴掌,用他自己的话说“打得我当时特别没面子”,也打得他终生难忘。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我们一直拒绝暴力手段。夏杨的爸爸和夏杨一直是最好的朋友,他说:“动手打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无能的手段。”

  后来夏杨大了,就开他爸爸的玩笑:“那一巴掌是怎么回事儿?”

  爸爸自我解嘲:“‘气急败坏’呗。”

  我的一位朋友第一次见夏杨,随后问我:“你怎么把孩子教育得这么懂事有礼貌?”我笑着跟她说了一巴掌的故事。

  她说:“一巴掌就让孩子懂礼貌?我那儿子从小到大,不知打了多少巴掌了,倔得跟头毛驴似的,整天顶撞我,见了人连个招呼都不打。”

  我又笑了:“那打得太多了。”

  其实,这一巴掌真的是个例外。

  夏杨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尊重、友善、信任、守约的孩子,但他也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他的个性生成在一个注重父母的示范作用、希望带给他快乐童年的家庭环境中。夏杨对人的尊重、礼貌,不是缘于巴掌,而是缘于我们对他和对周围人的尊重和礼貌,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我曾经见过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大街上拖着她那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儿,狠狠地揍他的屁股。孩子“哇哇”叫着,母亲怒吼着:“你还敢不敢?”我不知道这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但我在制止那位母亲时,她对我说的一句话很震撼我,她说:“我得好好教育教育他。”

  这位母亲所理解的“教育”,正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毒条教育留给每一代父母的误区。

  许多父母一生气就打孩子,面对孩子的反抗还会说“你是我生的,我还不能打了?”等到自己的气出完了,又心疼孩子,用买东西、抚摸等去弥补。孩子的自尊心像一个易碎的瓷器,一旦被父母的强势破坏,是很难弥补的。

  孩子生来珍贵而独特。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在每一阶段的心理发育特点,不要在孩子做错事时,予以打骂。我认为,用良好的身教来引导孩子,能为孩子提供稳固的道德发展基础。

  一个刚刚一岁的小女孩,听见妈妈问爸爸:“几点了?”就下意识地抬起自己的左手看手腕。这一动作被爸爸妈妈发现了,他们惊喜地问对方:“你教的?”“你教的?”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他们高兴地抱起自己的女儿,直说女儿“真聪明,成了神童了。”

  其实,这是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模仿。孩子是望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从很小开始,他就在模仿着大人的一切,说话、微笑、愤怒、待人处事……生活即教育,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实质上都是在给孩子施以示范教育,或春风化雨,或电闪雷鸣。方式不同,教育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

  有一位工人工作太累,站一天后,每次回到家就愿意盘腿坐在沙发上,喝点啤酒放松放松。他喝啤酒时喜欢用手往嘴里扔花生米,结果有一天他回家看到五岁的女儿也盘腿坐在沙发上,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往嘴里扔着花生米。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是对孩子的“身教”。

  人们在家庭中,说话容易毫无顾忌。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虽然畅所欲言,但不去说伤对方自尊的话。因为孩子总是要学父母的样子,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尊重他人、拥有良好社会人际关系的人。

  也许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语言,对别人不会大声训斥。耳濡目染,夏杨的口头语中,就比同龄人多了很多这样的礼貌用语。我和夏杨的爸爸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狗窝里放不住窝窝头”。有好书,愿意和大家分享;有好的物品,也愿意和大家分享。尊重、诚信、分享,是我们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最珍视的品质。

  夏杨从小感同身受,受影响很大。

  每个假期,只要夏杨有时间,他总是到学校里来给英才的学生举行青年励志、英语学习、国外文化见闻和科普等各类讲座,把世界名校先进的校园文化和理念,带进英才学子的校园生活。学院的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强化—消失定律试验。它证明,本能的一些东西,在没有得到强化后,会自然减退甚至消失。

  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是说一顿或者打一顿那么简单。我们对夏杨采取的办法,就是对优点强化,对弱点淡化。比如,夏杨对老爷爷不礼貌那件事,挨了爸爸一巴掌之后,回家后他的爸爸也不当着夏杨的面,再跟我提他们在公园的事儿,只说“玩得很高兴”,不在孩子面前再强化这件事。事后,悄悄地跟我说事情的原由,我也不会找个机会就反复教训夏杨,“记住你爸爸打你了吗?你得记住这个教训,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淡化、遗忘负面的行为;强调他正面的行为,用好的行为和意识,去不断丰富补充他的思维,引导他的行为。

  有些父母揪着孩子的一点小错,唠唠叨叨,反复提醒,大错则狠狠出手,实际上是对孩子所犯错误的一种强化。就像人身上的一块伤疤,还没痊愈,你却不断地去触动它,它恢复得就慢,就不容易痊愈,可你要是涂上有益的药膏,轻轻地护理,很快就会好的。但这样做不是对孩子的错误置之不理,而是在给予适当的指教或处罚后,淡化它,就像涂上了治伤的药膏,就不要再反复去揭伤口了。

  假如夏杨在外面主动帮助小朋友,或者对老人有礼貌,或者做了一点值得肯定的事情,我们就反复赞赏他:“哎呀,夏杨,你今天表现可真好,真让爸爸妈妈为你高兴……”要是家里有别人,或者来了朋友,我们也是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说:“人家夏杨昨天做了一件好事……”反复强化优点,行为就会养成习惯,孩子就会成为你所期待的尊重人、有善心、懂礼貌的人。

  孩子从出生到七岁,是道德的前期,这时他心中认为的“好”,是孩子喜欢及想要的。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就得循着孩子的兴趣,强化优点,淡化缺点,用他想要的东西,来吸引他对正确行为的不断重复。

  比如,他喜欢吃糖,他拿了糖,我想让他和小朋友分享,让他在给予中体会分享的感觉。我就对他说:“夏杨,你给小朋友糖,妈妈明天再给你买,而且买得更多。”他给了。第二天,我兑现了我的诺言,并反复夸奖他的行为。然后,我又说:“夏杨,要不把糖再给楼下的老爷爷尝尝吧,他白天黑夜在那儿给大家看大门,多辛苦啊!等周末妈妈带你去公园骑木马。”

  夏杨有点舍不得,他留出了自己享用的,还是把糖给了看门的大爷。被赞赏的愉悦,胜过了吃糖的甜蜜。他又一次在给予中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

  两次,三次……良好的习惯,分享的品性,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强化中形成的。

  所以,后来夏杨知道我的教育方法后,说原来是遭了妈妈的“暗算”。

  我们不是教孩子从小做个“乖巧的小大人”,也不是把一个小小的孩子,教育成一个“道德完人”,我们是根据孩子每一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尊重孩子自我的个性,用他能够接受的方式,去逐渐完成良善行为品质的塑造过程。

  父母会经常对自己一两岁的孩子说:“想不想做个好孩子啊?”然后就告诉他,“不哭”,“不闹”,“不摔玩具”,“不打小朋友”……一系列我们大人认为的正确规则和道德,就这样反复灌输给了幼小的孩子,而忽略了这么大的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渴望。

  儿童需要乐趣和游戏,需要适合他年龄的挑战性刺激。不要用父母的所谓权威,来破坏幼小孩子内心自我的引导。孩子到了青春期,才开始有“利他”的想法出现,并随着成长和成熟,把善行视为有内在意义、值得去做的事情。在此之前的这一段,是由他周围的人际关系决定的。

  在一次女友的聚会上,我们说起孩子的教育,说到父母为什么会打孩子,有一位女孩黯然神伤。她说,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妈妈经常莫名其妙地就打她一顿。直到今天,她才明白,原来妈妈是用她的更年期的年龄和心理,来看那个青春期年龄的孩子的行为,更年期碰撞青春期,当然在妈妈眼中就没有“好孩子”了。

  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就如同撒下的种子,你播种的是罂粟,就不可能收获盛开的玫瑰;你播种的是稻谷,收获的就是香飘万里的喜悦。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

  一位很有社会影响力,也很有能力的母亲,对我说:“我真是很羡慕你,看你家夏杨,二十二岁在经济上、精神上就已经开始自立了,不用你和他爸爸操什么心。我那儿子可真是愁人,除了小学是自己上下来的,初中、高中都是我们给他花高价找的最好的学校,连上大学也是托了关系。大学三年级,我就给他联系好了工作单位,接着毕业、结婚、房子,甚至连车都给他买了。现在三十多岁的人了,一点责任感也没有,没点主见,在单位上也不出色。那么好的一个单位,竞争那么激烈,我退休后,他怎么办?”

  我笑笑说:“他会慢慢长大的,只要你放手。”

  我没好意思把我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你这个妈妈,以爱的名义,把人家孩子可以自己奋斗的一切权利都剥夺了。”

  我想起牧童和仆人的故事。

  一个牧童每天总是很累地回到家,问爸爸:“为什么那头牛不听我的话?我一直用力牵着它的鼻子走。”爸爸没说话。第二天,爸爸和牧童一起去放牛,只见爸爸轻松地牵着牛,到了拐弯处或危险处,才抖动一下缰绳。爸爸对牧童说:“你要了解牛的脾气,不能只凭性子硬牵。”

  一个英国家庭有两个仆人。一个仆人叫乔,负责主人的餐饮;一个仆人叫瑞,负责书房、卧室的整洁,两个仆人都非常尽忠于主人。乔了解主人的口味和用餐习惯,一日数餐,不用每餐都询问主人的想法,每次用餐都会静静地候在一旁,但绝不劝主人用餐。在做好一件事情之后,他会不多言地悄悄走开,而当主人一声招呼,他又迅速出现在主人的面前。而那个叫瑞的仆人,把主人的书房、卧室收拾得一尘不染,但他常常自己做主,把主人的用具、书本放到他认为最合适的地方,还不停地告诉主人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甚至,在主人想一个人看会儿书时,他也会不停地跑过去问一问:“您还需要什么吗?”没多久,主人辞退了瑞,而瑞满腹委屈:我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不喜欢我呢?

  这多么像父母对待儿童期的孩子。

  别把孩子当牛去硬牵,也别把自己当过度忠心的仆人去服侍孩子。孩子自小到大,至少有十八年,甚至更多的时光需要父母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给予孩子独立发展自我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与机会。

  人生会有无数个选择的路口,每一个孩子都将独立地去面对以后的生活,独自承担好和不好的结果。在他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没有一位父母能够永远代替。

  应该说,夏杨是在我们家庭的“放任教育”中长大的孩子,我们尊重他选择的权利,从小就给他选择的权力,让他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很多事情上培养他选择的能力和勇气。

  在夏杨小时候,我们给他选玩具、买衣服时,都带着他去,让他自己选择。比如去买玩具,我会有意识地告诉他:“夏杨,你今天可以买两件玩具,价钱在30元之内。”然后,我就看他在那里为这个有条件的选择犹豫。一会儿他拿起一辆小汽车,一会儿又拿起一个变形金刚,翻来覆去好多次。其实我是让他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一种心理品质,让他知道选择的同时就是在放弃,放弃之后自己是要承担后果的,这种体验不是我用语言告诉他的,而是让他从小在多次的选择中感知的。自己选了以后,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他就不会因为后悔,而去指责别人了。

  教育的目的都需要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实现。生活中有许多这样转瞬即逝的教育机会,可以让父母在随机中,实现对孩子的教育目的。因为有这样的意识,所以我就能更多地捕捉到这样的机会,更多地利用和创设这样的机会,在孩子感觉不到被“教育”的生活乐趣中,达到有目的的教育结果。

  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听话怎么办?那要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红色衣服,你非让他穿黄色衣服;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不是孩子不“听话”,实际上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夏杨小时候,学过武术、航模、小记者、小播音员、英语、电脑等,这些班只要他感兴趣,我就都让他参加,让他自己选择,不强迫他。我注重的不是他的哪项技能,而是通过学这些,锻炼技能之外的素质。他要是喜欢就让他参加,要是他不喜欢了,就算花了钱了,我也不再强迫他。

  夏杨小时候,我曾经希望他练钢琴,可是他当时不愿意,每当钢琴老师来家里上课时,他就躲起来与老师捉迷藏。我也就没再强迫他。但长大后他告诉我:“我觉得弹一手好钢琴,挺陶冶情操的,而且可以寄托感情,宣泄情绪,我现在有点后悔当时没好好学了。”尽管我也为他可惜,但我还是对他说:“你现在明白选择就是放弃的道理了吧?所以每一次选择都要慎重,也要自己承担后果,包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后悔也是一种经历,让他有机会体验,也是一种心理的锻炼。

  我用三句话概括我对孩子“选择”的观念——给他广泛的机会;给出我们的建议;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当然这些选择不是原则上大的方向问题,所以没有必要非让孩子听我们的建议。孩子以后的路让他自己去走,我们又没法代替,只能把我们的意见,充分地表达以后,大家来探讨。

  2006年夏天,他被剑桥大学直接由本科毕业生录取为博士生,也同时收到了他暑期实习的一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年薪百万的录用通知。在这个选择上他有些犹豫。不是被那百万年薪吸引,他在考虑一个职业的起点。毕竟,与跨国银行的金融家和大企业的高层打交道,是一个较高的职业起点,可以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不寻常的人和事,增长阅历,也锻炼能力。但我和他爸爸倾向他去读博士,毕竟他才二十二岁,是吸收知识的黄金年华。而且,他读博士的实验室,在生命科学界有着世上独一无二的地位,能够和科学大师一起工作、学习,对他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很有益。我们把意见讲给他,他也广泛地征求了别人的意见,最后放弃百万年薪,自己选择了读博士。

  他读剑桥时的专业选择,我们也是尊重了他的想法。不管是他的人生重大事情还是一些小事,我们会很认真地倾听他的意见,给他指出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让他自己去做决定,并告诉他:“你做的选择,就应该为你的选择付出努力,并随时准备去承担这种选择给你可能带来的一切。”当然我这样说,并不否定父母反对孩子那些不合理的和有害的,以及父母和孩子都无法承担后果的选择。

  选择,就意味着责任。

  有句话说“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会孩子以后怎样去选择。

  我经常听说有些家长为给孩子安排的事情,和孩子发生冲突。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学琴,愿意去踢足球,但迫于父母的愿望,他去学了,结果内心却永远在向往着足球;一个孩子喜欢白色的衣服,可父母喜欢她买红色的,于是买了,但孩子并不快乐。有的孩子,甚至一生都没有选择的机会,一切都在经验丰富的父母的掌管之下,结果失去了发展和完善自己、并心甘情愿为之付出努力的机会。

  一个孩子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幼稚走向成熟,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选择。尊重他选择的权利,就尊重了他的思维和判断,也就尊重了他的未来。

  我们成人都知道,一个人以后的生活是否幸福,成就大小,不完全取决于他是不是聪明、幸运,很多时候取决于他是否懂得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而不去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其实对他们而言,生活早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