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全套水墨:人生至高的三种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4:04
人生至高的三种境界

           

人生在世,每个人遭遇不同,境况各异,因而对人生的感悟自然也各不相同。有人叹人生像一杯醉人的烈酒,下得腹中,甘苦自知;有人说人生如一趟拥挤的集会,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有人说人生是一段如何的行板,一路唱来,悠然在心;有人说人生如一场残酷的战争,赤膊上阵,却胜败难料……,如此种种,各执其词,其间各有各的得意欢笑,亦各有各的失意悲哀。而一个人究竟以何种心境来面对人生才能步履坚定、从容不迫呢?笔者认为不妨用“与人为善”、“随遇而安”、“宏辱不惊”三种心境一试。

  与人为善——人际融洽、社会和谐的基础

    
  有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盲人,这位盲人有一个在别人看来十分怪异的习惯,那就是每次走夜路的时候,他总是右手拿着竹竿探路,左手还要打着一盏明亮的灯笼。我们知道,盲人是看不见光亮的,他手中的灯笼岂不是白打了吗?于是就有人不解地问他。听了人们的质疑后,他乐呵呵地笑着说:“虽然我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手里的灯笼却为明眼的人照亮了路啊!这样大家的路就都好走了。”
  这个富含哲理的小故事传递给了我们一种美好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要时时处处“与人为善”。与此同时,透过盲人的行为,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举动是何其聪明啊,他用他的“善意”为别人照亮了路,而只要大家看清了路,不就没有人会轻易撞到他了吗?这便是“与人为善”的人生智慧:善待别人,满足自己。正如盲人所说的“这样大家的路就都好走了”。
  “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其本意为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要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与他人一道行善。这句话后经引申和发展,多指要以善良的态度对待和帮助别人。听起来清浅平常的几个字,被哲人植入中华民族的魂魄里后,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孕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时至今日已成为人们心中一株根深叶茂、华盖亭亭的道德巨树。
  当然,“与人为善”的内涵也绝没有字面上听起来那么简单,它不仅是一种浅层面上的道德规范,更是一个人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的外观,是一个拥有健康情感的人对生活、人事乃至世间万物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和宽容。它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在人与人之间,在纷扰世象中,这种行为显得高贵而真诚,平常却美丽。
  那么,怎样才算是与人为善呢?其实与人为善并不难做到,善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愿意,拥有以下三种心态,每个人就都可以成为“施人玫瑰”的天使。一要宽容大度。遇事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考虑别人行为言语的原由,不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不为一句冒犯的话语而心生怨气,亦不为暂时的误解影响自己的心态,坦荡无戚,光明磊落。二要真诚旷达。见到别人的成绩和进步,不要心生妒意,挑剔诋毁,而要真诚地给予欣赏和赞美,并见贤思齐,虚心向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见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隔岸观火,幸灾乐祸,更不能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添油加醋,恶意攻击,要以善意的态度,真心实意地给予帮助,使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与人共同进步。三要乐善好施。当别人遇到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时,善意劝慰,释人之惑,哪怕仅是一句暖心的话语或一个鼓励的眼神;当别人身处险境时,挺身而出,仗义相救,哪怕只是一根救命的稻草,或是一只给人生之希望的手;当别人生活遭遇不幸时,雪中送炭,解囊相助,哪怕只是一点残羹半块馒头。如此,便是与人为善了。
  也许有人会问,我与人为善,人又与我何?虽然,我们并不赞称这种带有功利色彩的发问,但即便如此,与人为善也绝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付出或牺牲。与人为善是一种“好心有好报”的有连锁效应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犹如播种和储蓄,若是广播善因,等到一定的时候,便能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如智者常言:“今天你以一颗真诚豁达之心待人,明天必将收获他人的宽容和真心”。
  一位做着一份很大事业的朋友,曾感慨良深地说,他的事业之所以成功就是与人为善的结果,因为长期点点滴滴的乐善好施,为他换来了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接纳和赏识。同时,这种多年与人为善所植出的心灵绿地,又使他能很好地化解诸多烦忧,使自己身心愉悦。另外,据科学证明,因为与人为善而获得的好心情,还可以给人带来身体上的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个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者的健康指数都明显高于那些自私冷漠或心存阴暗的人,死亡率亦明显要低得多。
  与人为善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灵丹妙药。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但人际关系的和谐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基础。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当成为每个公民首要的道德准则,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能多一份尊重和信任,少一点轻蔑与猜忌;多一份支持和帮助,少一点排斥与拆台;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点挑剔与苛求;多一份坦诚与关心,少一点掩饰与冷漠。一句话,事事处处与人为善,那么邻里之间、同事之间、陌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将团结融洽,一派祥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何愁不会出现事业兴旺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呢?

 随遇而安——一种坦荡旷达的理性心境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唤柔奴,眉目娟丽,善解人意。其家世代居住京师,后王定国迁官岭南,柔奴随之,多年后,复随王定国还京。苏轼前往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眼前的柔奴笑靥灿然,让他眼前一亮。便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闻之,心有所感,遂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阕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本不是一个好地方,但娇弱似水的柔奴却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并且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年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里还仿佛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这则小故事传递给我们的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随遇而安。那柔奴便是因为深谙了“随遇而安”的内涵与要义,因而能做到“此心安处是故乡”,并使自己:“万里归来更年少”。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随遇而安”的解释是:“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然而很多人喜欢把“随遇而安”看作是一种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消极处世的态度,那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或胸无大志,无所作为,或精神脆弱,经不起挫折,或境遇优越,不思进取,这些人总是习惯把“随遇而安”当作自己逃避现实或腐朽怠惰的理由和幌子,其实这是对“随遇而安”的一种误解和亵渎。从词典中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随遇而安”强调的是对环境的“适应”,而“满足”则意味着对眼前状态理性的接纳和认可。随遇而安其实是一种选择,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境界,它并不是对命运之神的逆来顺受,而是对人生境遇的客观冷静地面对。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学会随遇而安,你能够轻松地挫败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这,是面对生活最为强硬的方式。”正如作家所说,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挫折和失败、厄运和灾祸随时可能出现,问题在于一个人该怎样对面拂逆和不顺。
  “随遇而安”告诉人们面对逆境和厄运要学会承认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与其怨天尤人或是一味逃避,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在既有的条件下,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挥和创造,寻求新的道路,以获得进步、快乐和宁静,假以时日,兴许便有了打破困境的出口。这与俗话所说的“既来之,则安之”有相通之处:不管“来”的是何处,只有“安”得下心来,才做得成事情。所以,随遇而安,看似对逆境的妥协与低头,实是一种理性而平和的迂回与抗争,它是至柔的,却又是至刚的。
  面对逆境需要随遇而安,面对顺境同样需要随遇而安。顺境中,应能想到春风得意、富裕安乐不会是一生一世,而应该居安思危,求稳定,求突破,求发展,使顺境得以延续和发展。人性中有一个弱点,那就是遭遇逆境尚知道自励,面对春风得意却往往会忘乎所以。    不因顺境而得意忘形,不因逆境而失意丧志——这才是随遇而安的精髓之所在。陶渊明诗云: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其实快乐不难有,坦荡做人,随遇而安,充实,幸福,快乐便可俯拾即得。

  宠辱不惊——一种淡泊而坚定的人生沉淀

      
  关于宠辱不惊,有一个典故。有一个叫卢承庆的官员在唐太宗时曾任民部侍郎、兵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太宗知其为人中正,很信任他,特让他掌百官的考察选举之事。在他考评官员的过程中,有一位管漕运的官,因糖船沉水,承庆便给他写下了“失所载,考中下”的评语让他看。可那人看后一点也不生气。而实际上船沉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于是承庆又把评语改为“非力所及,考中中。”那人看后也并不喜。承庆很赞赏他这种态度,最后把评语改成:“宠辱不惊,中上”。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关于人生第三种境界的启示,那就是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记得《幽窗小记》里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处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肩上的负荷也越来越沉,心理上愈加的空虚更使人思想变得异常的浮躁,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的道出了人生在世对世间事物、名利应用的态度:得之不幸,失之不忧,宏辱不惊,去留无意。一个“看庭前”,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舒云卷”,则有了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我们主张人生应当宠辱不惊,并不是要人们从此处于麻木状态,放弃力争上游的锐镜与拼劲,而是面对宠与辱都要静下心来,审视自己,不能遇辱一蹶不振,心如枯井,意志消退,惶惶不可终日;也不能得宠就桀骜不驯,咄咄逼人,甚至忘记了自己姓什名谁。宠辱不惊,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处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无足为奇。
  古人云:君子坦荡荡。为君子者,无妨宠亦坦然,辱亦淡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信宠时勿轻狂,莫忘“贺者在闾”。如此清醒应对,便不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古往今来万千事实证明,凡是有所成就者无不具有“宠辱不惊”这种极其宝贵的品格。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外云卷云舒”。对名利得失的淡泊不争,是一种屡经历练后淡泊但更加坚定的人生沉淀,是一种升华,一种洗练,一种清澈而纯朴、诗意而浪漫的人生境界。“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是何等畅快的人生啊。
               
  处世与人为善,遇事随遇而安,临变宠辱不惊,这样三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其共通之处便是理性与平和,而这一点也是人生最难得之处。可话说回来,若是心底干净,真诚做人,又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不可以达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