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金海岛电话:美白砝斑全攻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6:50:07
常用祛斑美白添加剂
曲酸
化学名称:5-羟基-2-羟甲基-4-吡喃酮
曲酸是吡喃酮化合物,它会和铜离子结合,从而使铜离子失去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在体外的非细胞试验中,曲酸能够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方式为非竞争性抑制。在对比试验中发现,现有的美白成分中,它的效果最明显。
90年代初期,日本通过了厚生省的认可,率先使用曲酸类作为美白成分,目前广泛使用。
曲酸是酪氨酸酶的强力抑制剂,但加入后产品稳定性差,易氧化变色,皮肤吸收不理想。新近的研究报道,对曲酸进行结构改造得到的曲酸二棕榈酸酯,不仅皮肤吸收好,疗效肯定,且安全稳定,
祛斑效果强于熊果苷。曲酸及其衍生物是目前祛斑霜的首选添加剂。
常用祛斑美白添加剂
熊果苷
化学名称:对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
熊果苷也即对苯二酚葡萄糖苷,熊果苷(又称熊果甙)源于杜鹃花科常绿小灌木熊果属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α、β熊果苷之分。
溶解性:
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及丙二醇、甘油水溶液,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等。
熔点:198-201℃
特点:
1.酪氨酸酶竞争性抑制
在体外试验的非细胞体系中,对黑色素产生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研究表明,熊果苷能够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方式为竞争性抑制,而且在不影响细胞增殖的浓度下,就可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熊果苷是近年应用最多的祛斑美白剂,对黄褐斑,雀斑和晒斑均有疗效,且使用安全。我国目前大多数祛斑产品均应用熊果苷,但熊果苷单独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复配。
2.安全性较高,无刺激、致敏性等副作用,与化妆品各组分有良好的配伍性,紫外线照射稳定。
3.熊果苷易水解,不宜在PH6以下使用。加入适量的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维生素E有利于稳定。
4.熊果苷具消炎功效,可用于消除红肿,促进伤口愈合且不留疤痕,能抑制头皮屑的生成。
5.通常用量:1~7%。
6.添加方法:
将熊果苷溶于少量冷水中,待膏霜乳化完全后于50℃左右加入。
常用祛斑美白添加剂
维生素C(左旋C)
维生素C(VC)是药用性化妆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黑色素生成抑制剂,50年代已经开始采用。
VC是六碳酸性多羟基化合物,因能防治坏血病故又称为抗坏血酸。VC是很好的抗氧化剂,因其分子结构中的烯醇式羟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受光、热、氧、金属离子、pH值等的变化而分解,本身很不稳定,早期资生堂把VC磷酸化以稳定VC,近年来相继推出维生素C多种衍生物,VC衍生物保留VC的优良作用,稳定性也大有改观。
常用VC衍生物:
VC磷酸酯镁、VC磷酸酯钠、VC棕榈酸酯、VC多聚磷酸酯、VC葡糖苷等。
VC磷酸酯镁分子结构
VC功能
一、抗氧化
VC具有可逆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
VC氧化与还原
VC抗氧化作用有效部分是抗坏血酸离子,不管是VC还是它的抗坏血酸盐----维生素C钠、维生素C钙、维生素C镁等,都发挥相同的抗氧化作用。不同的是,相应的矿物离子会发挥各自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VC参与红细胞内的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系统,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恢复其运输氧气的能力。
VC可以还原黑色素各中间体,阻断多巴至黑色素的氧化反应过程,VC是最早用在美白产品中有代表性的添加剂之一,早在1984年就通过了日本厚生省的认可。
二、促进胶原蛋白质合成
VC已被阐明参与胶原蛋白质合成,故常用于去皱、抗衰老等产品。
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上皮组织、骨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富含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 (为胶原蛋白特有), VC作为脯氨酸羟化酶和赖氨酸羟化酶的辅酶催化羟脯氨酸、羟赖氨酸的形成。这也是VC不足时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创伤不易愈合的根本原因。
三、参与其他羟化反应
VC参与苯丙氨酸羟化为酪氨酸的反应,酪氨酸转变为儿茶酚胺的反应(酪氨酸 → 多巴 →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的过程中需经过一系列的羟化反应),色氨酸转化为5-色胺的反应等均需VC参与,儿茶酚胺、5-色胺是重要的神经递质。胆固醇转变为胆酸的过程也需要VC参与。
常用祛斑美白添加剂
果酸(AHA)
果酸是一类有机酸,在其分子机构中α位置上有羟基或酮基。果酸可以使皮肤角质层细胞之间的粘着力降低,使老旧的角质层细胞更容易脱落,加快了黑色素的代谢,增加角质细胞柔韧性,改变皮肤外观。
果酸的使用效果与副作用并存,其安全性不好掌握,使用果酸后,皮肤会变得对紫外线更加敏感。一般说来,美白产品中只允许使用3%以下低浓度的果酸,祛斑效果差,中等浓度的果酸可以祛斑,但超过10%易引起皮肤损伤。20%以上高浓度的果酸只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来换肤。
常用祛斑美白添加剂
氢醌
化学名:对苯二酚
长期以来作为漂白剂沿用,是一种高效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但存在安全性问题,过敏率高。许多报告认为大量应用氢醌皮肤有中毒、萎缩现象,持续应用高浓度的氢醌制剂可导致褐黄病。 1999年12月1日以前,氢醌在祛斑化妆品中被国家禁用,现在可允许它作为局部皮肤亮白剂使用,但规定其浓度不得超过2%,同时在化妆品标签上还必须标明。由于限制用量为2%,其祛斑效果大打折扣。
氢醌对光、氧、PH值均不稳定。目前开发了氢醌酯,作用较氢醌强8-10倍,稳定性好,皮肤吸收这类酯后,经生化水解而起脱色作用。我国新疆报道已合成和使用对苯二酚单丙酸酯,用于黄褐斑优于氢醌的效果,可制成乳剂、油剂、霜剂等。
常用祛斑美白添加剂
内皮素拮抗剂
当皮肤发生炎症或者受到强烈的紫外线刺激,角质细胞会释放内皮素,它是黑色素细胞大量增殖、加速产生黑色素的信息物质。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由于内皮素本身发现得较晚,所以内皮素拮抗剂是一种较新的祛斑美白添加剂,内皮素拮抗剂是祛斑美白前沿技术。现在国内生产内皮素拮抗剂的厂家屈指可数,内皮素拮抗剂作为祛斑美白添加剂远未普及,值得期待和关注。
黑色素生成原理
如何保持皮肤健康嫩白是很受关注的问题,研发高安全和有预期美白效果的护肤品也一直是化妆品配方设计师们梦寐以求的。
肤色很大程度决定于黑色素的生成、移行和分布。目前,美白祛斑研究重点集中在酪氨酸酶上,关于其激活与抑制机制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与深入,有关理论是化妆品配方设计者公知的。
美白祛斑全攻略系列是本人开发美白祛斑产品过程中所积累的部分资料,现整理后逐一贴出,和大家一起探讨。
黑色素为高分子生物色素,皮肤细胞“生产”黑色素的起始原料是酪氨酸。
酪氨酸是人体内非常普通的一种氨基酸,在黑素细胞黑素体内,酪氨酸由酪氨酸酶催化后生成多巴,多巴脱氢后形成多巴醌,并重新排列成5,6羟基吲哚,吲哚聚合后与黑素体内的结构蛋白相结合形成黑素蛋白,黑素蛋白也即我们通常说的黑色素。
原理图如下:

酪氨酸酶(tyrosinase)
酶(enzyme),也有人称为酵素,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酶促反应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通常比非催化反应高107-1020倍。但是,酶的催化活性也受多方面的调控。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变化,并生成一定的产物,这种现象也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specificity)。
皮肤颜色主要由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决定的,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是由酶催化的一连串氧化反应。酪氨酸酶是合成黑素的主要酶,在合成过程的多个反应步骤中起关键作用。
酪氨酸酶的催化反应机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有人认为酪氨酸酶只有一个双核铜活化点,也有人认为在酪氨酸酶中至少存在两个不同的活化部位。不管其作用机理如何,酪氨酸酶是黑素生成的关键酶、限速酶,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不仅决定黑素合成的速率,还是黑素细胞分化成熟的特征性标志,实验也证明了酪氨酸酶活性与黑素合成量呈正相关关系,其活性改变可引起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如黄褐斑,这也是大家花大量精力研究酪氨酸酶活性激活与抑制的原因,如果能成功地、安全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那么美白祛斑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了。
酪氨酸酶的催化酪氨酸生成黑素的反应过程中必须有铜离子参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同时,反应还需要氧自由基参加。从这种意义上讲,酪氨酸酶是一种含铜需氧酶。皮肤调节机制的精确在此可见一斑,黑色素的生成过程,其实也是氧自由基的自我清除过程。
黑素形成的反应步骤:
1.由含铜的酪氨酸酶,在氧自由基存在的情况下,催化氧化酪氨酸生成多巴,这一步反应开始进行很慢,但在多巴形成后反应加速;
2.多巴在酪氨酸酶催化下转变为多巴醌,多巴醌有两种消耗途径,第一种继续转变为黑素,第二种与半胱氨酸相互作用后转变为褐黑素,褐黑素比黑素颜色浅。
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在反应链中的各个点阻断反应的进行来减少黑色素的合成,这是目前美白祛斑产品配方设计的基本机理之一。
酪氨酸酶抑制基本原理
黑色素在皮肤表皮层内均匀过量沉积,肤色就会变黑,黑色素局部过量沉积,是形成雀斑,黄褐斑的根本原理。酪氨酸酶在黑素合成过程的多个反应步骤中起关键作用,是黑素生成的关键酶、限速酶。
既然酪氨酸酶是“罪魁祸首”,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如果要美白祛斑,把酪氨酸酶破坏掉不就了事?说是这么说,没人敢这么做,实际上也无法做到。
首先,酪氨酸酶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连绵不断如滔滔江水”,弄得了一时弄不了一世;其二,酪氨酸酶把酪氨酸转换成为多巴,多巴既是人体内合成黑色素的原材料,也是合成肾上腺素的原材料,肾上腺素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这估计是大家不敢弄险的原因。
既然不能破坏酪氨酸酶,只好想办法抑制其活性了。
酶活性的抑制属于生物化学的范畴了,在生物化学上,凡是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抑制剂,酶的作用对象,也即“原材料”,生物化学术语称为底物。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生成黑色素的酶促反应中,酪氨酸就是底物。
抑制作用分为不可逆抑制和可逆抑制两大类。
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指抑制剂与酶分子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从而抑制酶活性,且酶活性不能采用透析等简单方法恢复。不可逆抑制包括专一性抑制和非专一性抑制。
以非共价键与酶分子可逆性结合造成酶活性降低的抑制剂,称可逆抑制剂,可逆抑制作用分为竞争性、非竞争性抑制等几种类型。
1.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往往是酶的底物类似物或反应产物;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与底物与酶的结合部位相同;抑制剂浓度越大,则抑制作用越大;
2.非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抑制剂既可以与酶结合,也可以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底物和抑制剂分别独立地与酶的不同部位相结合,非竞争抑制剂对酶与底物的结合无影响,故底物浓度的改变对抑制程度无影响。
目前,在美白祛斑产品配方设计方面,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比较普遍的机理是可逆竞争性类型。
可逆竞争性抑制的本质是:
添加一种化学物,其结构和底物很相似,让酶“误以为”是底物,和其结合,对其进行催化,结果是白费力气。
酪氨酸酶是以酪氨酸作为底物开始催化的,添加一种结构和酪氨酸比较接近的物质,酪氨酸酶同时对酪氨酸和添加物进行结合、催化,结果是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添加物没作用,其净结果是实际作用于酪氨酸的酶数量少了,生产的黑色素量自然就少了。
这种机理比较容易理解,从化学结构上也可以初步推测、筛选美白添加剂,应用比较容易。
氢醌是可逆竞争性抑制机理应用的一个例子,酪氨酸的母体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氢醌化学结构是对苯二酚(一个苯环和两个羟基),结构接近,氢醌和酪氨酸同时与酪氨酸酶结合,
产生竞争,结果氢醌消耗了一部分酪氨酸酶。
目前用得比较多的美白添加剂熊果苷也是属于可逆竞争性抑制机理。
釜底抽薪—络合铜离子
攻略(三)中抑制酪氨酸酶的做法是添加结构和底物相似的化合物,让酶“误以为”是底物,和其结合,对其进行催化。这种机理本质上还不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只是添加物与酪氨酸结构相似,添加物“鱼目混珠”,欺骗了酪氨酸酶,“李代桃僵”而已。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还另有其他方法:络合铜离子就是其中一种。
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酶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全酶)两类。
单纯酶仅由氨基酸组成,结合酶则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两部分构成,辅助因子又分辅基、辅酶两种,辅助因子多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离子,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结合酶只有两部分结合在一起才有催化作用。
结合酶中的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有多方面功能,它们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也可能通过稳定酶分子构象或作为桥梁使酶与底物相连接发挥作用。
酪氨酸酶是一种结合酶,铜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发挥作用。酪氨酸酶活性与铜离子密切相关,理论上讲,没有了铜离子,酪氨酸酶也就完全失去作用了。当然,人体内不可能完全没有铜离子。
铜离子含量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也显著下降。局部皮肤色素脱失(如白癜风)的研究也表明,
皮肤色素脱失患者皮肤中铜或铜蓝蛋白值低于健康人,这直接证明了铜离子对酪氨酸酶活性的直接影响。
其实,人体皮肤中酪氨酸酶活性的自我调节机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控制铜离子来实现的。人体表皮内的巯基化合物,特别是其中的谷胱甘肽,能通过络合铜离子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通过络合铜离子,使酪氨酸酶找不到铜离子配合,从而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这种釜底抽薪的思路也已应用在美白祛斑化妆品的配方设计中。曲酸就是通过络合铜离子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从而发挥美白祛斑作用的,谷胱甘肽也是基于此理论而应用。
清除氧自由基
美白祛斑添加剂的研究如火如荼,大家都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围追堵截”,控制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一系列反应。
细心研究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一系列反应,大家可能会发现,在酪氨酸转化为多巴的反应过程中,还有其他地方可以“下手”: 清除氧自由基。
清除氧自由基与美白祛斑的关系其实在早些时候的贴子已经说过,这贴就重复一遍了。
酪氨酸酶是一种含铜需氧酶,在酪氨酸转化为多巴的反应过程中,必须有氧自由基参加。也就是说,氧自由基既是引发剂又是反应物,酪氨酸酶的催化氧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人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过程。
氧自由基的清除可以阻断酪氨酸酶的催化反应,从而使酪氨酸氧化反应的强度减弱。同时,由于氧自由基被认为是导致皮肤衰老的重要要原因之一,故清除氧自由基在配方设计时越来越受重视。
氧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从氧化性而言,个人认为,过氧化氢也应该算是一种氧自由基。
大家熟悉的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就是很常用的自由基清除添加剂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自由基清除剂,SOD可以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为过氧化氢。
从氧自由基清除机理来讲,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和SOD都可以作为美白祛斑辅助添加剂使用。
同样是维生素,在美白祛斑方面,维生素E的名气就远远不及维生素C了。其实,维生素C也是一种非常有效自由基清除剂,只不过维生素C的还原能力比较强,它不单单能把自由基清除掉,还能把已形成的多巴醌逆转为多巴,阻止多巴醌进一步氧化成多巴色素。
从化学角度上讲,自由基清除和多巴醌还原过程都属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维生素E的还原能力不能和维生素C相持并论,这也是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在美白祛斑方面倍受青睐的原因。
黑色素种类探微
有人的皮肤需要变白,有人的皮肤需要变黑。
从化妆品产业看,特别是亚洲市场,美白祛斑是永远的需求;从医学的角度讲,白癜风(局部色素脱失)的医治也让医生们伤透脑筋。化妆品美白祛斑是想让黑色素生成减弱,而白癜风的治疗却是为了让黑色素局部生成增加。这两种工作,归根到底都必须弄清楚细胞黑色素代谢机理。
目前,很多化妆品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都不遗余力,对细胞黑色素代谢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关于细胞黑色素代谢机理的研究现已进入基因和信号传递层面,非常深入。九十年代中期,黑色素代谢方面也发现了一些新东西。
我们通常说的黑色素,其实包括三种:DHI黑色素,DHICA黑色素,PHEO黑色素。
DHI黑色素和DHICA黑色素合称优黑素(Eumelanin),也有人称为真黑素。
PHEO黑色素称脱黑色素(Pheomelanin),也有人称为褐黑素。
1. DHI黑色素
DHI黑色素是三种色素里颜色最深的一种,黑色到暗棕色,分子量也最大,不溶于酸碱。
这种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黑色素,由酪氨酸酶催化氧化而来。
2. DHICA黑色素
DHICA黑色素颜色比DHI黑色素稍浅,棕色,分子量也比DHI黑色素小,微溶于酸碱。
3. PHEO黑色素
PHEO黑色素颜色最浅,为黄色到红棕色,相对分子量也最低,溶于碱。
分开来讲的原因,是想把现在比较新颖的关于黑色素代谢的理论也贴上来和大家探讨。
大家可能都听过“三酶一素”。
“三酶”其中一酶是酪氨酸酶,作用在DHI黑色素代谢途径,相关代谢机理的研究已经有年头了;有另外两种酶作用于DHICA黑色素代谢途径,这种代谢机理的应用另辟蹊径,比较新颖了。
黑色素生成新机理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黑色素的生成是一个简单的单酶、单产物系统,即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氧化下生成黑色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情况并非如此。黑色素可细分为三种,其生成途径各不相同,合成途径中起作用的酶也不相同。如下图:


目前比较关注DHI、DHICA黑色素的代谢,除了酪氨酸酶,已发现还有多巴色素异构酶和DHICA氧化酶参与黑色素代谢,它们合称“三酶”,“三酶”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真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1.在DHI黑色素的代谢途径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酪氨酸酶。
2.在DHICA黑色素的代谢途径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多巴色素异构酶和DHICA氧化酶。
酪氨酸酶参与黑素生成途径的起始步骤:酪氨酸-多巴-多巴醌。
在DHI黑色素的代谢途径中,酪氨酸酶还能氧化5,6-二羟基吲哚(DHI)生成5,6-吲哚醌,最后转化为DHI黑色素。
在DHICA黑色素的代谢途径中,多巴色素异构酶(TRP2 )使多巴色素转入第二条代谢途径,在多巴色素异构酶的作用下,多巴色素转变为5,6-二羟基吲哚羧酸(5,6-DHICA),DHICA在DHICA氧化酶(TRP1)的作用下,转化为DHICA黑色素。
目前,关于多巴色素异构酶看法还有些分歧,有人提出多巴色素异构酶主要作用是稳定酪氨酸酶。虽然生物学意义上存在分歧,但是,不管怎么说,多巴色素异构酶的黑色素的影响确实存在,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同时抑制三酶的活性,理论上可以有更好的美白效果,相关技术已经有人申请专利。
很容易理解,单独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可能只减少了DHI黑色素的生成,棕色的DHICA黑色素代谢还在进行,也就是说单独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只可能使肤色变浅。
目前已发现甘草提取物可以同时抑制酪氨酸酶和多巴色素异构酶的活性,有报道说曲酸对DHICA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大家都在关注,配方设计师们都翘首以待,准备坐享其成:)
内皮素拮抗剂
黑色素是在黑素细胞里合成的,很容易让人想到:如果没有黑素细胞,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就好比没有了“厂房”,黑色素的生产是无法进行的,岂不美妙?因此,在黑色素代谢机理的研发过程中,并非所有人都锁定在酪氨酸的代谢过程,而是另辟蹊径。
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确实存在另一些细胞因子,刺激了黑素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翻开了美白祛斑产品配方设计的新一页,内皮素就是其中一种,内皮素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为美白祛斑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内皮素(ET)是迄今所知作用最强、持续最久的收缩血管的活性多肽,人体内的内皮素有3种,其中ET-1主要在内皮细胞内表达,通过旁泌方式调节局部血管紧张度。虽然很早就知道内皮素对许多细胞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因冠状动脉对内皮素的反应非常敏感,故关于内皮素的科研集中在心脏、血管用药方面。
研究发现:皮肤角朊细胞也能够释放内皮素,而且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后角朊细胞释放内皮素的量也增加。继而发现,黑素细胞上有特殊受体能与内皮素结合,内皮素被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后,刺激了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增殖并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使黑色素急剧增加。试验也证明了内皮素不仅能刺激黑素细胞产生黑素,同时也是黑素细胞分裂剂,其细胞信号传递机理已初见端倪。
如果添加一种物质,能够对抗内皮素作用,就能够消除内皮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东西就是所谓的内皮素拮抗剂。
内皮素拮抗剂的作用机理不同于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是通过抑制内皮素对黑色素细胞增殖的调控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的。
内皮素和前面所提到的酪氨酸酶、多巴色素异构酶、DHICA氧化酶合称“三酶一素”。内皮素拮抗剂这种东西听起来很美妙,配方设计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内皮素拮抗剂并非新鲜东西,在高血压、心脏病应用方面历史悠久:)但是,这一类心血管应用颇多的拮抗剂并非都能对皮肤旁泌的内皮素起作用,没法直接移植到化妆品,这确实很费解。于是,寻找化妆品用的内皮素拮抗剂之漫漫长途开始了。目前据报道,已多多少少发现了一些有用的内皮素拮抗剂。
由于内皮素拮抗剂是一种比较新的原料,相关资料也非常少,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虽有厂家销售这类添加剂,但是技术材料非常保密,讳隐莫深,让人用起来有点不放心。市面上也有一些产品标示添加了“内皮素拮抗剂”,是否真如所言,只有天知道了。
话说回来,内皮素调控黑色素细胞增殖机理是正确的,内皮素拮抗剂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东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成熟并应用于美白祛斑化妆品中。
祛斑与皮肤微生态失衡
高端化妆品配方设计一大趋势是生物技术的应用,酶活性的激活与抑制、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技术、基因工程研究等等,其实都属于生物化学范畴,这些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化妆品,前几例配方解构中,已经可以看到这些技术的应用。化妆品高端技术应用方面,国外产品还是先走一步。
在皮肤色素沉积机理的相关研究中,正在进行的皮肤微生态研究非常新颖,个人感觉这类技术潜力无限,在不久的将来,微生物在化妆品的应用极可能成为高端化妆品的主流技术,也请同行予以重视。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有大量微生物存在,根据其存在情况不同分为常驻菌(如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暂驻菌或共生菌(如棒杆菌、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及产色素的微球菌)。这些微生物菌群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生态圈的微生态系,不同菌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皮肤表层的微生物屏障。微生物屏障极其重要,由优势菌群形成的微生态系可以抵御致病菌侵蚀皮肤,存在所谓的“定植抗力”。“定植抗力”指阻止致病菌在皮肤上定居、繁殖和致病的能力。从这角度讲,正常的菌群是皮肤外表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菌群失调导致疾病在医学上并不是新鲜事,滥用抗生素导致人体体内菌群失调便是一例,其治疗方案便是调整人体内的菌群,维护菌群的生态平衡,此法以菌止菌,立竿见影,委实高明。
对皮肤黄褐斑区菌群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暂住菌如产色素微球菌比正常皮肤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产生褐色、桔黄色的微球菌增加显著。这一发现令人鼓舞,提示皮肤表面也存在微生态。
实验得出结论:不同温度下,产色素微球菌制造的色素量差别很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色素产量也高。温度低,色素产量就下降。黄褐斑在春夏季明显加深,到了冬季色斑明显减轻,这一现象和实验吻合得很好。基于以上研究,从微生物角度提出了色素沉积的新机理:
皮肤外层存在的菌群形成一道屏障,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微生态失衡,皮肤正常菌群改变,细菌之间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干扰现象减弱,皮肤定植抗力降低,导致某些产色素微球菌大量繁殖,并与表皮粘附、结合,它们产生的色素超过皮肤局部的自净能力而被皮肤吸收沉积于表皮内。
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即这些过度繁殖的菌种,其代谢产物刺激了酪氨酸酶等的活性,从而导致色素沉着。不管机理如何,结果都导致了皮肤局部色素沉着。
目前,以调整皮肤微生态为目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微生态失衡机理也很好地解释了粉刺的成因。通过调节微生态菌群,增强皮肤的定植抗力,可望成为美白祛斑产品的又一设计思想。
肤色反弹与负反馈调节
使用美白祛斑化妆品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是否安全,停用后肤色是否反弹。
为什么肤色会反弹?解释很多,个人认为:皮肤自身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
黑色素生成是一个很精密的系统,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皮肤生产黑色素目的在于保护自己,为什么黑色素不会无限制的生产?理由很简单,皮肤细胞自己认为已经足够了,所以停止生产,就象我们吃饱了就不想再吃东西道理一样;同样,如果皮肤细胞觉得黑色素产量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反应就会启动,就象人饿了,就想吃东西。如此理解虽然简单得有点愚蠢,但是事实如此。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概念:反馈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存在信息反馈通道,反馈通道与前馈控制信息通道相联系组成信息流回路,形成 “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控制信息” 的闭环信息通道。
反馈原理是控制论基本原理,这原理应用广泛,“放之四海而皆准”。所谓反馈,就是把被控制对象在控制信息作用下产生的输出信息返回传送给控制器,以便根据控制效果来调整控制作用。根据反馈的方式和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负反馈与正反馈。
正反馈作用在于增益,“放大”,使系统趋于崩溃,蝴蝶翅膀一扇动,最后可能带来暴风雨:)
负反馈作用相反,负反馈目的在于纠偏,属于“多退少补”机制,力图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负反馈对于一个系统的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负反馈调节作用在酶促反应方面确实存在:酶促反应中,酶催化产生的“成品”能够影响酶的活性,简单说,“产品”库存过多,机体会通过反馈途径自动减产,以免“产品”积压。也就是说,“产品库存量”能反过来控制和调节“生产进程”。按照我的理解,负反馈实际属于自限机制。黑色素的生成应该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
前面已经提到:多巴另一消耗途径是在体内合成去甲肾上腺素,进而转化为肾上腺素。实验发现:加入去甲肾上腺素,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可以通过负反馈调整作用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明白,负反馈机理可以应用在美白祛斑产品的配方设计。确实如此,如果细胞通过负反馈得到的信息是黑色素生成足够,黑色素生成反应将减弱。儿茶酚的作用机理估计就是利用负反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其实,做好防晒,皮肤细胞没受到紫外线刺激,故不启动黑色素生成反应,本质上也是一种负反馈机理。
对于负反馈机理,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的是人为干预黑色素生成进程后,皮肤细胞所产生的“误会”。如皮肤细胞通过负反馈得到的错误信息是黑色素生成不足,肤色反弹将难于避免。这在美白祛斑配方设计时至少给我们两方面的启示:
1.     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时,必须同时消除和削弱导致黑色素生成的外因,比如紫外线、自由基等。
2.     不可过度抑制黑色素生成进程中的某一环,尽量避免负反馈机制激活细胞合成黑色素,从而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不得不说:汞超标
关于美白祛斑化妆品,大家听得最多的负面报道可能是汞严重超标,一超就是几万倍。美白祛斑产品为什么要偷偷加汞化合物,屡禁不止呢?汞化合物祛斑的机理如何?
1.    汞化合物祛斑的机理
汞化合物作为美白祛斑剂应该说是比较有效的,其美白祛斑机理并不复杂。
人体内很多酶都需要铜、锌离子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酪氨酸酶就是一例,前贴已经说过铜离子对酪氨酸酶的影响了。
二价汞离子和很多有机配位体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加入汞离子后,汞离子替代了铜离子,与酪氨酸酶结合,严重影响了酶的活性,因而起到了很好的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果,这是汞化合物祛斑的机理。
2.    为什么一超就是几万倍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GB7916-87规定,化妆品中汞的最高允许浓度是1PPM(百万分之一),超过此浓度,产品就不合格了,1PPM就是每公斤一毫克。
目前,以汞化合物为祛斑有效物的添加量通常是3%-5%,甚至更高,也就是每公斤化妆品含汞化合物30-50克,其实,也只有这样的添加量,才能看到祛斑效果。
以3%添加量计算,超标就是3万倍了。
3. 国家标准GB7916-87关于汞的规定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GB7916-87规定,汞化合物并不是绝对不可以在化妆品使用,有两种汞化合物属于限用物质而不是禁用物质,GB7916-87规定如下:
1.不超过1PPM,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需要标明。
2.有机汞做为防腐剂使用,最大允许浓度是0.007%(以汞计)。
以上条文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眼部化妆品以有机汞作为防腐剂,最大允许浓度是0.007%而不是1PPM。但是,眼部化妆品极少用有机汞作为防腐剂。
4.美白祛斑偷偷加的是什么汞化合物
据我所知,目前在美白祛斑化妆品里面偷偷加的汞化合物基本上都是氯化氨基汞。
氯化氨基汞看起来陌生,其实大家应该听说过白降汞软膏,白降汞软膏属于眼科用药,用于治疗角膜炎,睑缘炎,也可治疗皮肤病。白降汞软膏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氯化氨基汞了,白降汞软膏通常含1%~2%氯化氨基汞,一般只是小面积短期使用,这东西应该是一个淘汰药品,不过很多医院好像还在用。
关于汞的危害,明天再续帖了。
汞危害
首先必须说明一点:
并非所有的美白祛斑产品都添加汞化合物,美白祛斑化妆品添加汞化合物是一种违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不合格产品,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美白祛斑产品,是不可能加汞的,大家千万不要误会:)
提醒大家:
祛斑产品属于特殊化妆品,特殊化妆品必须有特殊化妆品的批准文号,在产品上有标示。如果该产品声称“祛斑”而没有特殊化妆品的批准文号,特别是美容院线产品,你先打个问号。
美白祛斑化妆品违规添加汞化合物,危害不浅,不可不察也!
汞,就是通常说的水银,是金属元素中唯一在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
汞在36℃开始蒸发,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汞蒸气具有扩散性和脂溶性, 通常所说的金属汞中毒,常常是由汞蒸气引起。
汞化合物通常以无机汞和有机汞两种方式存在,无机汞有三种价态:Hg,Hg(Ⅰ),Hg(Ⅱ)。
无机汞毒性较低,有机汞有的剧毒,甲基汞毒性最大,会致命。通常所说的“汞有剧毒”指的是甲基汞。甲基汞进入人体后主要侵害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小脑先受其害。甲基汞还可通过胎盘屏障侵害胎儿,使新生儿发生先天性疾病。汞慢性中毒主要是神经性症状,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肌肉震颠,运动失调等。
虽然美白祛斑化妆品违规添加的汞化合物不是甲基汞,但是汞离子对酶促反应干扰是一样的,使用添加汞化合物的美白祛斑化妆品造成汞中毒的个案时有发生。
汞化合物有两个特点比较讨厌:
1. 强络合性
人体内很多酶以金属离子为辅助因子,这些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影响重大,比如: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镁离子等,体内许多重要酶的活性中心含有巯基,二价汞离子能与体内很多巯基化合物络合,如酪氨酸酶、乳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等,汞离子取代了其他金属离子与各种酶结合,干扰了酶促反应,影响了正常的代谢,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2. 累积性
汞化合物在体内有累积性,汞化合物的累积性和它的强络合性有关。
汞化合物进入人体不易排出,在体内慢慢蓄积于脑组织、肾脏、肝等器官,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对脑组织、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汞中毒后,必须进行驱汞治疗,否则汞无法排出体外。
黑色素的移行途径
黑色素在黑素细胞生成后,要破坏它就不容易了,大家想想,漂白头发用的是什么东西,就知道黑色素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但是,如果能够加速已生成黑色素的消耗,理论上也是可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的,同样是美事一桩,所以美白祛斑产品配方设计很自然会考虑到黑色素的移行机理。
黑素体成熟后,常常呈复合小体的形式,两三个聚在一起,外有一层膜包裹,通过树枝突输送到角朊细胞内。在角朊细胞内,黑素体被溶酶体所降解,随角朊细胞向表层分化推移,最后随角质细胞脱落,这是黑色素消耗的第一种途径:向外移行,随角质脱落。
真皮层有一种细胞叫噬黑素细胞,会吃掉黑素体。当黑色素代谢异常,噬黑素细胞就会出动,吞噬认为异常的黑素体,这估计是人体的自净机制吧。在许多炎症性皮肤病,特别是损伤了表皮和真皮交界的基底膜的一些皮肤病,真皮上层会出现大量的噬黑素细胞。真皮内的噬黑素细胞还会游走到表皮,将角化不良的细胞和小体吞噬后又返回到真皮。在真皮内没有游离的黑素体,它们是以被吞噬的状态存在于噬黑素细胞内,所有噬黑素细胞内的黑素体,均来自表皮色素单元。黑素体被真皮内的噬黑素细胞所吞噬后,在噬黑素细胞内进一步被消化掉,带到淋巴结,或经血循环从肾脏排出,这是黑色素消耗的第二种途径:向内移行,从肾脏排出。
据我了解,第二种途径好像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估计是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招来噬黑素细胞,万一噬黑素细胞吃个不停岂不糟糕。第一种途径就好办了,加速角质脱落,角质一脱落,黑色素也随着就脱落了,让黑色素“供求平衡”,甚至“供不应求”,这种机理的实际应用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之“果酸换肤”了:)
加速角质脱离---果酸
果酸源于水果,果酸分为AHA和BHA,分子结构中α位置上有羟基或酮基的有机酸类化合物称为AHA,如羟基乙酸、乳酸等。水杨酸通常归入BHA,其实并不准确。
果酸能够使皮肤角质层细胞之间的粘着力降低,使老旧的角质层细胞更容易脱落,角质层脱离加快,实际上加快了黑色素的代谢,从而改善皮肤的肤色和外观。试验证明,PH值为3的含乳酸配方,确实能加速细胞更新,使用8周以后明显改善皮肤的肤色和结构,有嫩肤效果:)
研究表明,在PH5或更低时,皮肤中大量的酶如脂肪酶、磷酸酶等有最大的活性,各种酶之间的关系也有改变,果酸(AHA)可能激励皮肤内聚葡萄糖和其它细胞间基质的生物合成,使皮肤形成较均匀的毛细管网络,从而增加皮肤的保湿能力,使皮肤更丰满,细小皱纹消失。
果酸的治疗效果和刺激性同在,果酸必须以酸的形式才能促进皮肤细胞剥落与更新,在PH3左右,促进皮肤细胞更新能力最大,刺激性也最大,随着PH值增加,促进细胞更新能力减弱,刺激性也减低,PH6以上几乎无促进作用了。
果酸的刺激性还与使用浓度有关,含果酸10%以上的产品易引起皮肤损伤,含果酸20%以上高浓度果酸产品必须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用于换肤。一般说来,美白产品中只允许使用3%以下低浓度的果酸,此用量下,角质脱落比较慢,美白祛斑效果差,但是比较安全。有些没白祛斑产品特别是院线产品,为了追求速效,在低PH情况下,使用高浓度的果酸用来祛斑,使消费者皮肤无法忍受,导致局部发红、刺痛甚至起泡烧伤,以致有些消费者对果酸深恶痛绝。其实,果酸如正确使用,应该说是一类不错的原料,让果酸背了千古骂名,确实有点不公平:)
使用果酸产品,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     使用含果酸产品,果酸浓度必须从低到高,逐步递增,让皮肤有个适应过程,不能一味求快,急病下猛药会适得其反。
2.     使用含果酸产品,皮肤会变得对紫外线更加敏感,必须注意防晒。
现在有些化妆品声称能够“安全、快速” 美白祛斑,甚至有些产品说“七天见效”。愿望是良好的,是否真的能够“立竿见影”呢?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我们先看看酪氨酸酶究竟身在何处。
表皮是厚度约为0.1~0.3mm的细胞重叠层。从表面到基底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黑色素细胞主要在表皮基底层,生产黑色素的“部件”是黑素体,黑素体在黑色素细胞内,黑素体为黑素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酪氨酸酶就在黑素体里面。
我们可以看到,化妆品直接涂抹于皮肤上,酪氨酸酶抑制剂要发挥作用,它必须“翻山涉水”,通过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到达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穿过黑色素细胞膜,再穿过黑素体膜,才会和酪氨酸酶“短兵相接”,此历程可谓艰难险阻:)
很多酪氨酸酶的抑制剂,在体外试验效果显著,让人欣喜若狂,实际应用到产品中,很多时候基本没效果或显效很慢,令人沮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透皮吸收问题,添加剂“路途”实在艰难跋涉,“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
在这一点上,内皮素拮抗剂就好一点,它不需要透过穿过黑色素细胞膜和黑素体膜,历程短点,容易发挥效果。
美白祛斑无法“立竿见影”的另一原因,是角质层的代谢需要时间。
表皮最下层的基底细胞不断增殖,向上移行,形成角质细胞,此过程称角化过程,约需14天,角质细胞移行到表面后通常停留14天然后脱落,此过程共为28天,称为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也有资料认为基底细胞的分裂期约为19天,细胞通过时间为40—56天,这样角质细胞从新生到脱落约需45-75天,平均约两个月。黑色素是和角质一起脱落的,那么,换种说法,美白祛斑化妆品在使用一个月后能看到肤色有改变,这产品是相当伟大了。
中医论黄褐斑
中草药用于美容历史悠久,中医美容方剂散见各类典籍,国粹也:)日韩等国对于中草药美容研究颇有心得,已发现中草药确有美白祛斑作用,成绩不俗。中医美容在国内也越来越受重视,兹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中医讲究气血,气血乃人体生命活动之物质基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血运行受阻,就会沿着经络循行的部位发生病变。中医认为,黄褐斑病发在皮、其病在内,认为黄褐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将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归纳为外受风热阳邪蕴积肌肤,内存肝、肾、脾功能失调,血弱血滞不能荣面,临床表现为肝气郁结、肾虚火燥、脾虚血弱、风热蕴肤等证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黄褐斑的基本证型规范为:气滞血瘀,肝肾阴虚。
一、肝郁脾虚
情绪不佳,肝气郁滞,血瘀于面可导致黄褐斑。
脾虚不能生化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养。实验证明脾虚模型大白鼠血清锌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氧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升高。
二、肾阴虚
肾阴虚则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污浊之气上蒸于面,瘀滞而成斑。
研究表明黄褐斑患者多有雌二醇升高,多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等性激素失调症状,表明黄褐斑的发生与性激素紊乱有密切关系。临床用补肾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等治疗有效。
三、气滞血瘀
中医学认为面部及眼周紫黑或晦暗无华、面色不泽是血瘀证表现之一。
对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报告指出,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支持黄褐斑存在血瘀病理。
黄褐斑的形成,首推肝气郁结,气滞致血瘀;肾虚火燥,血热滞结成瘀;脾虚气弱,血失推动也可致瘀,风热蕴肤,经络失畅亦为血瘀的原由。
以上述症型,临床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燥湿,滋阴补肾,理气活血等方法,辨症施治,中医施治常用消遥散,知柏地黄汤,柴胡疏肝散,六味地黄丸,养血疏肝丸等,均取得一定疗效。
黄褐斑疗效术语解释
基本治愈:
(1)肉眼视色素斑面积消退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
(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8;
(3)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55。
显效:
(1)肉眼视色素斑面积消迟大于60%,颜色明显变淡;
(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
(3)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15。
好转:
(1)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
(2)评分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
(3)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5。
无效:
(1)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
(2)评分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
(3)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1。
美白DIY机理篇(一)
皮肤的组织结构
表皮是厚度约为0.1~0. 3mm的细胞重叠层。从表面到基底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位于最下层的基底层是由一层圆柱状的细胞组成;表皮通过基底层与真皮接在一起。基底细胞不断分裂,新生的细胞向表层移动成为棘细胞。在棘细胞之间有大量的称为桥粒的细胞间连接结构存在。这些细胞之间由各种各样狭窄的间隙相隔,淋巴液和营养物质可以在间隙中自由通过。棘层有数层细胞构成,是表皮内最厚的一层。棘层之上有2~3层的颗粒层。扁平形状和纺锤状的颗粒细胞变成向表层细胞移动的移动层(透明层)。因此,表皮从基底细胞的分裂开始顺次上移,经过复杂的合成和分解过程,按上述的形态变化,不间断地作成具有物理和化学抵抗性的角质层。角质层是化妆品直接涂抹的部位,并且与美容的皮肤性质极其密切相关。表皮内除有上述的角质化细胞外,还有产生黑色素的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沿着基底层散布于基底细胞之间。表皮还存在着与免疫反应有关的起防御异物侵入的胰细胞。
表皮主要由两类细胞组成,即角朊细胞和非角朊细胞。角朊细胞产生角蛋白,胞质内含有张力原纤维,有桥粒;而后者不产生角蛋白,胞质内无张力原纤维,胞质突呈树突状,无桥粒,包括已知的Langerhans细胞(Lc)、黑素细胞和Merkel细胞等。Lc来源于骨髓,属单核吞噬细胞和免疫调节效应细胞系统,参与免疫应答反应;黑素细胞合成和分泌黑素;表皮角朊细胞自最下层基底细胞不断增殖,向上移动时产生坚韧的纤维角蛋白,形成角质细胞。基底细胞分裂周期约为12天,部分新生细胞向上移动,产生角蛋白,这个过程称为角化过程(kera—tinization)。角化过程约需14天,再通过角质层角质细胞。最后脱落又需要14天,共为28天,称为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也有人认为基底细胞的分裂期约为19天,细胞通过时间为40—56天,这样角朊细胞从新生到脱落约需45—75天,平均约两个月)。
角朊细胞不只是产生角蛋白,形成角质层,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侵袭;它还建立独特的表皮内微环境,参与皮肤的免疫应答作用,如对颗粒性抗原,角朊细胞可能先摄取和分解,为微环境中的Lc进一步摄取抗原创造条件;角朊细胞可释放细胞因子,增强T淋巴细胞活化。活化T细胞释出的淋巴因子也可调节角朊细胞。角朊细胞还分泌细胞因子,可通过真皮与表皮交界处而影响真皮内细胞成分,例如白介素l,它对T细胞具有趋化性。
一、角阮细胞 根据角阮细胞的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从内向外分为五层。
(1)基底层:是表皮最下的一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状细胞组成,脑浆嗜硷性,脑核椭圆,位置偏下,核的上方有黑素颗粒。此层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表皮细胞,故又称生发层。在增殖旺盛时,如在增生性皮病或肿瘤时,核分裂旺盛,可能不止一层,甚至可见于其上之棘层。这需要核糖核酸大量增加,使基底细胞合成蛋白质速度加快,以产生酶和蛋白质而助其增殖。基底细胞增殖不是无限制的,而有一定的规律性。每天人类皮肤大约有10%的基底细胞进行核分裂活动,分裂出来的角朊细胞大约以10个为一组,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产生所谓的“表皮增殖单位”。
(2)棘细胞层:基底细胞不断增殖,形成棘层细胞,一般约排列五层(4—8层)。在刚离开基层时,尚略带柱状,随即变扁平,细胞变大,核变小,核质浓缩,核仁清楚,细胞间的桥粒很突出,像棘突一样,故称棘层。通过桥粒的密切联系,可以传送细胞内能量,或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这样在表皮中建成一个稳定状态。桥粒像闸门一样,平时不让细胞或浆液通过,但需要时,又能暂时分开,而起调节作用。最下面的棘细胞也能分裂,参与创伤愈合。
(3)颗粒层:棘层角朊细胞向上发展时,失去胞核,并在其胞质中形成成块的嗜碱性物质——透明角质颗粒,因此称为粒层。透明角质颗粒沉积在张力原纤维束内和其周围,此系无定形的高电子密度物质。某些氨基酸,特别是甘氨酸、组氨酸,优先掺合到透明角质颗粒所占据的位置,而组氨酸丰富的蛋白质,仍从粒层和从皮肤提取的透明角质颗粒分离出来。透明角质顾粒的化学性质尚不清楚。此层能阻止体表内外水份通过,致使角质层水份减少,成为角质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4)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嗜酸性、境界不清、紧密相连的细胞组成,仅见于掌路部位,此层有防止水与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
(5)角质层:由4—8层无核细胞组成板层状结构,呈嗜酸性。系由粒层突然转变而来,其细胞已死亡称为角质细胞,无细胞核或其他细胞结构。细胞中充满由角朊细胞合成的纤维蛋白,即由张力原纤维组成的、不溶性二硫化物链交叉结合的纤维性蛋白质复合物——角蛋白和无定形基质。张力原纤维在基层时,形成疏松束状物围绕胞核,按照细胞的长轴分布;到棘层时,它继续合成更多更紧密的纤维束,形成交又网,延伸到整个胞质内;到粒层时,与透明角质颗粒结合;到角层时很紧密地交织成网状,包埋于无定形电子密度的基质中。角质细胞中有两种重要类型的结构蛋白。一为组氨酸丰富的角层基本蛋白,现称为细丝聚集素,它与细纤维基质组合和交叉连续有关。另一为细胞膜蛋白,现称为包壳蛋白,它形成蛋白质的共价交叉结合膜,以增强角质细胞膜的坚韧性。
角质细胞的结构模式为细胞扁平,呈六角形,无脂质的细胞绕以脂质丰富的细胞间隙,非常坚韧,水不易渗入,微生物不易侵入,其他物质也不易侵入,成为有机体一层天衣无缝的屏障保护膜。细胞中充满了由透明角质颗粒分解而产生的含硫的基质与张力微丝相融合而成的软纤维蛋白,即角蛋白。此层能抵抗摩擦,阻止水份、电解质和化学物质通过,吸收180一280nm的紫外线等作用。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一般认为10-20%最合适,以维持皮肤的柔润,若低于10%,则皮肤出现干燥、鳞屑或破裂。水杨酸和碱有软化角质的作用。
二、树枝状细胞 在表皮内有四种类型:
(1)黑色素细胞:夹杂于基底细胞间,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有较多的树枝状突起,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借树枝状突起输送黑色素,每个黑色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起与大约36个角阮细胞接触,形成表皮黑素单元,决定着皮肤颜色,起到光屏作用,使表皮中具有免疫功能的郎格罕细胞不受紫外线损伤而失去免疫监视的活性。正常皮肤中黑素细胞数量是稳定的,比率为4—10个基底角朊细胞有1个黑素细胞。黑素细胞的数量随年龄减少。
(2)郎格罕细胞(LC):位于基底细胞上部,具有吞嗜、摄取、处理抗原的作用,在接触过敏、皮肤移植和免疫监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占表皮的4%左右。胞质约有12个树枝状突伸向邻近表皮的角朊细胞间,上可达至粒层,下可至真皮与表皮交界处。
(3)麦克尔细胞:位于表皮基底层,数目少,是一种皮肤神经内分泌细胞,与神经纤维紧密相关,构成麦克尔细胞抽突复合体,系大多位于表皮的特殊神经分泌细胞,常与表皮内感觉神经末梢有关,在光滑皮肤的基层,最多见于成人指尖,其次为唇、是接触感受器,起着缓慢适应外力影响的作用,具有神经传递和营养神经纤维的功能。
(4)未定型细胞:位于表皮基底层中,约占1%,其来源与功能未定。
三、基底膜 位于基底细胞下面,表皮与真皮之间。借此膜表皮与真皮呈波浪式紧密结合,表皮伸入真皮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以同样形式伸入表皮的部分,称为真皮乳头。
黑色素
黑色素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细胞在基层细胞中,酪氨酸酶是黑素细胞中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限速酶,在黑色体的生成及其黑色素化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酪氨酸酶的过度激活,直接导致黑色素的生成过量,进而影响肤色。
酪氨酸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紫外线
一般情况下,紫外线能使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增强,使黑色素细胞增多,黑色体生成旺盛,移动加快。290-380nm的紫外线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最佳。
(2)铜离子
酪氨酸酶是以铜离子作为辅基的,其活性与铜离子密切相关。
(3)巯基
表皮内的巯基化合物,特别是谷胱甘肽,能通过络合铜离子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因表皮巯基氧化而使巯基显著减少时,可激发酪氨酸—酪氨酸酶反应,导致黑素生成增多。
(4)氧自由基
酪氨酸酶是一种含铜需氧酶,在酪氨酸酶的催化氧化过程中,氧自由基既是引发剂又是反应物,因此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既阻断了反应的引发,也削弱了酪氨酸酶的供氧作用,从而使酪氨酸氧化反应的强度减弱,即削弱了酪氨酸酶的作用。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其对酪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阻止黑素的氧化形成。
皮肤的吸收作用
皮肤吸收一般有三个途径:
1.角质层软化,渗透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层细胞,然后通过表皮其它各层。
2.大分子及不易渗透的水溶性物质只有少量可以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而被吸收。
3.少量通过角质层细胞间隙渗透进入。
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有:
(1)身体不同部位的质层厚薄不同,吸收不一样。
(2)角质层可以吸收较多的水分,如皮肤被水分浸软后,则可增加渗透。外用治疗常用封包疗法,使汗液减少蒸发,皮肤的水分增加,故吸收作用较强。
(3)婴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吸收作用较成人为强。
(4)固体一般不能渗入皮肤。而溶于类脂质的物质,如维生素A、D、E等及某些有机盐类,动物脂肪、酚类化合物、激素等,则较易被吸收。植物油吸收比动物油少,矿物油不被吸收。少数物质浓度大吸收反而少。如酸浓度大时,与皮肤蛋白结合形成薄膜,阻止吸收。
(5)湿疹、银屑病等皮肤损害可使吸收作用增强。皮损面积大,用药时间长,也能影响吸收,皮肤充血损害处吸收较多。
(6)皮肤对粉剂、水溶液、悬浮剂的吸收较差,或不易吸收。软膏阻止水分蒸发,可使皮肤浸软,故能增加吸收。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苯、煤油、汽油、二
甲基亚砜,对皮肤的渗透强,可增加皮肤吸收。
几种物质的吸收作用:
(一)水
可通过人体皮肤
(二)离子
一般认为阴离子只有碘离子能透皮吸收,阳离子中非生理性的Li、Rb、CS,生理性的Na和Ca也不通透。
(三)脂溶性物质
皮肤对脂溶性物质和水两者均可溶解的大多数物质,其吸收可与粘膜的吸收和注射后的吸收相比拟。例如硼酸可溶于水及脂质,也用于扑粉,硼酸扑粉用于婴儿尿布区12个月无吸收,软膏用于破损皮肤很易吸收,在24小时内2g以上。急性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能衰竭等。
(四)酚类药物
一般酚类药物可由皮肤透入。
水杨酸:
非离子化的水杨酸为脂溶性,离子化的水杨酸非脂溶性。脂溶性水杨酸乳剂明显吸收,而水溶性的水杨酸钠则全不吸收。水杨酸,浓度不超过7一l0%时无不良反应。Kimura报告婴儿小面积用水杨酸无反应。Taylor和Halprin用6%水杨酸凝胶封包治疗成人泛发性银屑病,观察5天,血清中含量不超过50mg,无一例中毒。一般不宜超过体表面积25%。其它脂溶性酚衍生物如雷琐辛、氢酪、焦性没食子酸,不管何种赋形剂均可通透皮肤。
(五)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A.D.E易通过皮肤。水溶性维生素B、C有报告可吸收,但不确定。维生素C的亲水性软膏治疗黄褐斑和炎症后继发性色素沉着相当有效,因此认为可以经皮吸收。
(六)有机盐基
有机盐基类如植物性生物碱、镇痛剂、抗组胺剂等,其水溶性盐不能通透皮肤或仅可通过极微量,但脂溶性的游离盐基则易吸收。临床上,抗组胺药物大多数用其水溶性盐。
(七)重金属及其盐
一般脂溶性物质可经皮吸收,重金属的脂溶性盐类中的升汞可通过正常皮肤,但浓度超过0.5%以上时,同酚一样可凝固蛋白质,因而妨害通透,金属汞主要经毛囊和皮脂腺通过正常皮肤,表皮本身不能透过。甘汞、黄色氧化汞也有同样的报告。白降汞涂擦后表皮细胞内有微量水银可见。Siemens等以白降汞分解形成二氯化汞来解释。白降汞本身不溶于水、脂质及有机溶煤,故极少吸收。临床上之所以能吸收是因为经角质层和汗的酸性作用,逐渐使汞离子分解游离之故。Young报告用10%白降汞糊剂治疗70例银屑病,其中33例(47%)产生中毒症状:头痛、定向力障碍、头晕、恶心、红皮病、蛋白尿。白降汞与水杨酸合用可形成
汞离子,促进经皮吸收。汞的反应降汞与水杨酸合用可形成汞离子,促进经皮吸收。汞的反应可为中毒性或变应性,肾病综合征及肢痛症是对汞过敏而非毒性反应。铅盐如醋酸铅、砷酸铅、油酸铅中铅的吸收量较小,但近来四乙基铅中毒的病例较多,且有死亡。一般铅、锡、砷、锑和汞有同脂肪酸结合成复合物的倾向。它们在皮肤中与皮脂中的脂肪酸结合,使本来的非脂溶性变为脂溶性,从而使皮
肤易于吸收。
(八)油脂
动植物性和矿物性油脂都是经毛囊皮脂腺而透入,在皮脂腺细胞中可见有滴状油脂,经角质层吸收的量极微。
(九)水溶性非脂溶性非电解质
蔗糖、乳糖、葡萄糖不能通过皮肤。
(十)气体
容易从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中通过,如氧、氮、氦、二氧化碳、氨、硫化氢、还有硝基苯及挥发性芳香簇油的蒸气等。
皮脂组成和PH值
皮脂由角鲨烯、蜡、胆甾醇、胆甾醇酯、甘油三酸酯、甘油二酸酯、甘油一酸酯和游离脂
肪酸等组成,因皮肤表面有脂肪酸组成的皮脂膜,皮肤的PH值通常是4.5-6.5,平均5.75,弱酸
性。但因身体部位而异和汗分泌而不同。弱酸性能抑制皮肤表面常存在的化脓性菌与白癣菌繁殖、
使其发育困难从而达到杀菌效果,这是皮肤自身的净化作用。皮肤的缓冲作用的可能性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皮肤表面乳酸与氨基酸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皮肤表面呼吸所呼出的CO2也起着缓冲作用。
配方设计应考虑利用适当的缓冲剂或乳化剂等来调节化妆品的PH值,尽量使正常皮肤的PH值和
中和能不受损害。具有酸性而缓冲作用较强的化妆品对皮肤是最合理的。
皮肤的颜色
皮肤的颜色随个人、年龄、地域、季节和部位不同,也更随健康状态和情绪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老人比年轻人的色素量要多一些。从部位上看,手掌和足底的色素较少。外观上的皮肤颜色是皮肤表面的颜色,它是黑色素、类黑色素、胡萝卜素、氧化血红素和还原血红素的综合反映。胡萝卜素需要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外源性色素。其余三种均由机体自身合成,称内源性色素。皮肤颜色也与角质层的厚度、水和状态、血液量、血液中氧气量和细胞间的连接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白皮肤在548nm和578nm附近可见到与氧化血红蛋白相对应的吸收,黑色素较少的表皮层的透明度较高,易受血流的影响而一般呈现出粉红色。相反黑皮肤含黑色素较多,血液中血红素对光的吸收则比较少。试用分光光度计查色素的吸收谱带,可看到黑素在400~700毫微米处有全吸收谱带,类黑素在近紫外线部位与黑素一样全部吸收,在400毫微米处有吸收谱带。叶红素在482毫微米处、氧化血红朊在542和576毫微米处、还原血红朊在556毫微米处分别都看到吸收现象。就表皮厚度而言,一般是表皮越薄,越有透明感,能较多地透过血液色素,从而使皮肤变成红色。当表皮较厚时透明度降低,由于角质层的叶红素的缘故,使皮肤呈黄色。而且由于光的散射,使皮肤带有青色。一般认为在各层皮肤中角质层的光线透过率最大。
皮肤色泽受表皮和真皮内色素体系的影响,它主要由三种主要因素决定:
1.真皮和表皮细胞提供黄--白色的天然色背景,主要是胡萝卜素类物质产生的颜色,颜色深浅取决于皮层的厚度。
2.上层皮肤的血管中血红蛋白产生红至蓝色调,氧合血红蛋白产生红色,静脉血中的还原血红蛋白产生蓝色,两者结合产生的色泽取决于两者含量、血管扩散程度、与表皮接近的程度和血液氧化作用的程度。
3.构成种族皮肤色泽差别的主要因素是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其中黑色素(包括棕至黑色的黑色素)是最重要。
(1)黑色素
决定人皮肤颜色的最大的因素是黑色素,正常皮肤的颜色是由黑素细胞和角朊细胞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所形成。肤色主要由黑素细胞活性的差异而不同,黑素小体的数量、大小、形状、分布、降解等影响着皮肤的颜色,肤色不是随着黑素细胞内黑素体的增加而变黑,黑素体从黑素细胞向邻近角朊细胞移行过程,皮肤才开始变黑,凡抑制黑素体向表皮细胞移行的因素均可阻止皮肤变黑。种族之间在其相对应的部位的皮肤内,黑素细胞或表皮一黑素单元的数量没有差别,皮肤颜色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皮肤内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不同。实验发现在黑种人皮肤酪氨酸酶的活性较白种人的为高,白种人皮肤内黑素小体仅少量地存在于基底层细胞内。而黑种人的黑素体分布于表皮全层,包括角质层。此外黑素体在黑人表皮内以单个形式存在。而白人的黑素体常2—3个组成复合体而存在,这种复合形式为降解状态。复合黑素体内有大量的酸性磷酸酶存在,在此黑素小体被降解,所以黑素体在白人表皮内的排出快。白人黑素体小于黑人的黑素体。
(2)胡萝卜素
已知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色素中的一种,含a,B,r的3种异构体。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视黄质也包含在类胡萝卜色素中。这些物质经口摄取后,主要在肠粘膜处被转化成维生素A,未转化为维生素A而被肠道吸收的类胡萝卜素在血中移动,与B-脂蛋白质结合。血中的类胡萝卜素很容易沉着到角质层,使厚的角质层部位和皮下组织呈现特有的黄色。皮肤的黄色主要是由胡萝卜素产生的,女性要比男性多。
(3)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由4个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成为的呼吸蛋白质,它仅存在于红血球中。静脉血中的还原型的亚铁血红蛋白呈苍红色,而结合了4分子氧的动脉血中的氧化型血红蛋白呈鲜红色。血红蛋白的红色大部分分布在毛细血管紧贴着皮表分布的颜面、颈部等。
紫外线与肤色
黑素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和减轻了由于日光引起的皮肤急性和慢性损伤。当皮肤受到照射后,已形成的黑素小体迅速向角朊细胞内转运,同时黑素小体的合成增加。
表皮内的黑素体能散射和吸收紫外线,能极大的减少UVA和UVB的透射,并能消除皮肤中因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具有损伤作用的自由基。一般白种人容易发生日光性晒伤。长期日晒后又容易发生各种慢性皮肤损伤和皮肤癌,黑种人则很少发生皮肤癌。
表皮角朊细胞受紫外线照射后发生有丝分裂,角朊细胞增多,从而需要更多的黑素体,因此,黑素体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表皮角朊细胞所激发的。此外,黑素能妨碍维生素D的合成,保护叶酸和类似的重要物质免受光线的分解。
UVA(320-400nm)照射后出现即刻色素沉着,在照射后l-2h到达高峰,3-4h逐渐消退。迟发黑素沉着是由于UVB(280-320nm)引起,可见光的影响较小。晒黑开始于48-72h。紫外线照射后酪氨酸酶活性增强,黑素形成增加,黑素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增加,黑素化增强,黑素体向树突移动加快。此外,还可见到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核糖体增加等一系列紫外线照射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日光照射后表皮层增厚,这是由于紫外线照射后,表皮角朊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结果,角朊细胞数量的增多,因此就需要更多的黑素体,进一步促使黑素体合成。
正常皮肤对紫外线的光生物学反应,表现为炎症、修复和防护反应三步。酪氨酸酶的生理活性主要取决于电磁波能量。一般情况下,紫外线能激活黑素细胞,表现为单位面积黑素细胞增多,黑素体生成旺盛、移动加快。因此,紫外线是黑素细胞制造黑色素的动力。然而,黑素细胞对紫外线的反应随波长而异。290-380nm的紫外线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最佳,促进黑素体的生成。如反复照射290-320nm波长的紫外线则不但引起黑素体量变,而且可导致其质变,例如可使白种人皮肤黑素体变大,其分布也从集合型转为单一型。
紫外线能抑制存在于皮肤中的巯基,使表皮巯基氧化,从而激活被抑制的酪氨酸酶活性。酪氨酸酶活性的差异,使生成的黑素在量与质上均不同,这也是造成人种肤色深浅不一的原因。通常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应亚洲人与黑人较强。日光照射可能是发生黄褐斑的重要因素,过度光照射后黄褐斑几乎均加重,避免日晒则可使黄褐斑减轻乃至消退。长期紫外线照射可使黑色素细胞增殖,尤其在面颊部更为明显,这可能与阳光照射后维生素D3参与有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3能增加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量,并能调节或诱导黑色素的合成。中波紫外线能增加黑色素细胞对促黑色素细胞激素的反应性。研究发现,在紫外线照射后,IL-1的基因在角朊细胞中活性增加,IL-1即可激活又可抑制黑色素细胞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受体活性。近来研究发现,紫外线照射后能刺激角朊细胞产生和分泌内皮素1,它能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加速黑色素细胞的增生。
氧自由基与抗氧化
氧气在有机体内代谢还原,提供了生物能量,最后生成水,共接受4个电子。在这一还原过程中,每接受一个电子就生成一个氧自由基或活性氧。
O2+eà O2-
O2+2e+2H+à H2O2
O2+3e+3H+à H2O+OH
O2+4e+4H+à à2H2O
氧气一电子还原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二电子还原生成过氧化氢,三电子还原生成羟基自由基,四电子还原生成水。其中过氧化氢为一种氧化性较强的活性氧,可以参与和生成氧自由基的很多反应。羟基自由基则是已知氧化性最强的氧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只能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为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仍然具有细胞毒性,可以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
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把过氧化氢转化为水。
1.酪氨酸酶是一种含铜需氧酶,氧自由基引发和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使酪氨酸逐步氧化,最终形成黑色素。在酪氨酸酶的催化氧化过程中,氧自由基既是引发剂又是反应物,因此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既阻断了反应的引发,也削弱了酪氨酸酶的供氧作用,从而使酪氨酸氧化反应的强度减弱,即削弱了酪氨酸酶的作用。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其对酪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阻止黑素的氧化形成。
正常情况下,体内有许多氧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当脂质过氧化(LPO)增强或自由基水平增高时,在基因调控的保护机制作用下,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处于动态平衡,黄褐斑患者这一调节系统可能存在某些障碍,致使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不能随LPO增多而增强,导致LPO的蓄积。黄褐斑患者血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均低于正常人。有学者将紫外线照射亚油酸后生成的LPO贴在皮肤后可致皮肤色素沉着,且引起患者皮脂LPO含量较正常人高5倍。体内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是酪氨酸系列氧化反应的结果,LPO作为启动因素使这一反应加速,黑色素形成增多。LPO极不稳定,分解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丙二醛,使蛋白质分子发生内和分子间交联,形成荧光发色团,即色素。LPO 同时还能对蛋白质分子产生抽氢加成作用,依次对蛋白质不断加成,促进化学反应。
2.皮肤衰老
在衰老的皮肤和组织中检测到的另两类色素物质是脂褐素和腊样质,它们可以使皮肤变黑和粗糙,在老年人和先天性老年痴呆症患者皮肤上最明显。这两种物质都是由自由基引起,细胞膜分子裂解和过氧化形成的。脂褐素是一些大分子结合到脂球上再转化为更加粘稠的物质,而腊样质则是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改变。这两种物质本身都含有自由基。这两种脂色素的形成都是和自由基、金属离子和脂质过氧化过程紧密相连的。皮肤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下转化为过氧化氢,在铁或铜离子作用下生成羟基自由基,进攻不饱和脂肪酸,抽氢产生脂类自由基,与氧气反应产生脂过氧自由基等一系列反应。脂质过氧化很容易分解和积累高反应活性的羰基化合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丙二醛(MDA)和能与蛋白质及磷脂聚合和交联的席夫碱类物质,这些物质是形成两类脂色素的物质基础。
美白祛斑效能测定参考方法
酪氨酸酶是一种独特的具有多重催化功能的酶,一般认为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酪氨酸酶起着关键性的催化作用。化妆品添加剂对酪氨酸酶催化能力的抑制作用是美白祛斑化妆品配方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通常将氧化多巴或酪氨酸的能力作为酪氨酸酶的催化能力大小的判据,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原理为分光光度法。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试剂:L-多巴、酪氨酸、蘑菇酪氨酸酶(Sigma产品);
(2)仪器:UV754型分光光度计
2. 方法
方法一:
将化妆品添加剂用1/15mol/L PH6.8磷酸缓冲液0.5ml稀释至待测浓度,准确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与蘑菇酪氨酸酶100ul(60u)混和,在设定温度下孵育10min,加入3mmol/L L-多巴反应液2ml,继续孵育2min,迅速转移至比色皿中,立即于分光光度计475nm处测光吸收值A475。
酶激活或抑制率计算方法:
分光光度法必须测四组吸光值以计算酪氨酸酶激活或抑制率,
A:酪氨酸酶和L-多巴反应液吸光值
B:L-多巴反应液吸光值
C:酪氨酸酶和L-多巴反应液在添加剂存在下的吸光值
D:L-多巴反应液和添加剂溶液的吸光值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抑制率(%)=[ (A-B)-(C-D) ]/(A-B)×100
酪氨酸酶激活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激活率(%)=[(C-D)-(A-B)]/(A-B)×100,
方法二:
以L-酪氨酸为底物进行酪氨酸酶的活性测定,将化妆品添加剂用1/15mol/L PH6.8磷酸缓冲液0.5ml稀释至待测浓度,准确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 %的酪氨酸溶液充分混合, 在设定温度下孵育10 min后,加入活度为150 U/mL的酪氨酸酶溶液,再在设定温度下孵育10 min,迅速转移至比色皿中,在475 nm处测吸光度。酶激活或抑制率计算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