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aeo企业认证:别让贫困县帽子成为“金饭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26:04

对贫困县待遇既要严把进口,又要畅通出口,避免贫困县帽子成为一些地方用来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工具

“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昨日上午,一则落款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的LED宣传标语在各大微博和论坛上疯狂传播,引发网友热议。(1月31日《南方日报》)

以跻身贫困县为荣为喜,这看似让人难以理解。但仔细探究,却自有其充分的理由与内在的逻辑。

标语贺喜虽然得到相关部门的澄清,证实“该宣传标语并没有经过新邵县委、县政府的授权发布”,并已责令“全部取消该宣传标语”。但标语中的“喜悦之情”却并非没有依据,新邵县政府官方网站去年11月29日就发布了一篇《新邵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文章,称“11月15日,从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召开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会上传来特大喜讯:新邵县被正式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跻身贫困县喜从何来?实际上是可以获得大量扶贫资金。去年底,新邵市扶贫办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介绍,邵阳市8个县市成功列入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每个县每年国家至少下拨5.6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

如此巨大的扶贫资金,对于一个地方财政拮据的县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资金状况立刻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如此,相关领导与部门才会竭尽全力去争取跻身贫困县的行列。这一心态在相关领导的讲话中也袒露无遗:“这几年,为了争取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这两大政策,我们不图个人升迁,只想百姓实惠,特意压低了一些经济指标,并且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衔接协调工作,可以说是受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委屈。”

事实上,贫困县的“帽子”甚至已成为一种令人艳羡的“金饭碗”,一旦到手就不忍舍弃。资料显示,我国2001年核定了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即原来的国家级贫困县),10年来不少贫困县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成为经济强县,但它们仍然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对于不愿“脱贫”的原因,中国社科院农村所贫困室主任吴国宝曾表示,贫困县最初仅仅是国家作为扶贫工作对象确定的,但后来附加在它上面的很多优惠政策使得它可以享受很多开发扶贫以外政策优惠上的好处。一方面,贫困县可得到可观的扶贫资金,另一方面,不少优惠政策也与贫困县绑定,只有贫困县才能享受到。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不是贫困县的地方争取进入贫困县行列,一些已经脱贫的贫困县即使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也不肯退出贫困县的行列,这就是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扶贫县只进不出”怪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贫困县,拿着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与扶持资金,不是励精图治求发展,而是挪用、挥霍、浪费,这样的事例并不罕见。媒体不时披露的诸如贫困县办公大楼豪华无比,有的贫困县动用巨款聘请明星做广告,有的贫困县甚至动用大笔资金拍影视剧等等,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一些贫困县的成色是否掺假,不得不质疑一些贫困县扶贫资金的管理是否规范、严格,不得不思考贫困县评定的制度设计是否需要调整与完善。

给贫困县以政策、资金扶持,其本意是通过配置资源帮助其尽快脱贫,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地方得到贫困县帽子后,便满足于保住这个“金饭碗”,不仅不思进取,不试图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反而尽力延续贫困县的优惠待遇,甚至以此为努力的方向、工作的重点。一些并不贫困的地方也采取各种手段争取进入贫困县的行列中,而已经脱贫的地方也千方百计保住贫困县帽子,这样的局面与扶贫政策的初衷恐怕相去甚远。这些现象提醒相关部门要尽快拿出对策,对贫困县既要严把进口,又要畅通出口,避免贫困县帽子成为一些地方用来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