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姬绝唱2018:争吵出来的《连山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32:25

争吵出来的《连山易》

(2011-04-24 21:42:29) 转载标签:

谢朝海

独山县

连山易

水书

蒙熙林

文化

分类: 连三易

  “《连山易》能与世人见面,要归功于一次争吵。”水家学会荔波分会会长蒙熙林这样评论《连山易》的出现过程。一部失传已久的奇书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实在令记者出乎意料。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一部重要文献的出现,大都要经过各路专家艰苦地寻找,不断地跋涉,一波三折后,才能羞答答地出现在世人面前。然而《连山易》却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出现了。
      2004年12月,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记者到贵州省荔波县采访,当地的水家学会组织了很多水书先生参加节目的拍摄,当时有一位水书先生拿出了1本水书,书中有一些类似八卦的卦象,当央视的记者问他这些是什么的时候,他说:“这是连木桑。”连木桑在水语中的意思就是《连山易》,在没有经过任何考证的情况下,央视的记者说什么也不相信眼前的书是《连山易》。面对记者的质疑,这位水书先生无法进行解释。



《连山易》首页


     “这些就是《连山易》里的卦相!你不用怀疑,我家就有全套的!”看到同行被问住了,谢朝海坐不住了。蒙熙林回忆说,“当时老谢说他家有全套的《连山易》,而且在河南师偃县二里头村出土的24个夏陶文字中,他家的书里就有22个。但是,央视的记者要看到证据才相信。”“这部书是老谢的镇家之宝,从来不肯给人看,自己也很少翻动。”水家学会荔波分会副会长潘宠宪说,“谢朝海的这部《连山易》一直藏在老家,都不肯带到自己在独山县的家里,更别说带出来了。”没有证据就无法说服央视的记者,但是谢朝海的老家在偏远的山区,也无法很快取来,于是双方就争吵起来。“当时,他们吵得非常凶,老谢还冲那位记者拍了桌子。”蒙熙林说,“我看老谢这么激动,怕他影响了对我们水书的采访,我就把他叫到了楼下劝他,叫他克制自己的脾气。”虽然谢朝海冲央视的记者发了脾气,但他还是说服了他们。“采访结束后,央视的记者对我说,他是懂易经的,这位谢先生要不是真懂,也没有拍桌子的底气。虽然央视记者没见到他全套的《连山易》,但是他们相信它的存在。”蒙熙林回忆说。
      其实,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水书研究人员中间,已经有人知道谢朝海有《连山易》了,曾经有很多人上门找他,请求收藏《连山易》都被他拒绝了。“知道的人,基本都上门求过,他大舅子也是研究水书的,找过他好多次,叫他捐出来,他都没有捐。后来老谢烦了,就搬到独山县去住了。”水家学会荔波分会副会长潘宠宪和谢朝海有着极深的交情。在文革期间,谢朝海因为是水书先生(当时被叫做“鬼师”)受到批斗。谢朝海忍受不了批斗,就跑进了深山。当时,潘宠宪一家收留了他,在文革结束后,潘宠宪又把他送回了家,还给他背去粮食和种子。因为这层交情,不是荔波人的谢朝海才答应来到荔波分会担任水书研究员,帮助翻译水书。“翻译水书是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因为水书里的记述只相当于提纲,下面还有水经,就是口传的部分。这些只有水书先生知道。”潘宠宪说,“谢朝海的书很全,在翻译中他帮了我们很多忙,但是他却从来都不提捐《连山易》的事。”
      在中央电视台采访之后,谢朝海对捐出《连山易》的态度有了转变。“他当时对我说,我就把《连山易》放在你们这儿吧,要不别人总不信咱们水族有这部书。”蒙熙林说,“谢朝海对荔波县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从小出生在这儿,一直到高中毕业才离开,文革受批斗时,又是躲在荔波。”跟蒙熙林说了捐书后,谢朝海并没有马上把书捐出来。据说,之后他回了一次老家,用这本《连山易》算了一卦,在求得了内心的平衡后,他才把这部奇书捐了出来。

文章标题 :争吵出来的《连山易》来自:藏风得水 ,原文链接:http://www.zangshu.com/sanyixiang/lsy/2011/0424/2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