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2贞德: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2:44:19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作者:赵晓峰 程祖英来源:三农中国来源日期:2008-3-20本站发布时间:2008-3-20 6:32:03阅读量:100次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新农村建设  乡土逻辑  乌托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需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必然需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要想建设好生态文明型人与自然关系,顺利地转变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就必须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行动单位,也就是作为社会属性的人身上,解决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的目标。         由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所决定,生态文明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面对这一转型,当下的新农村建设也必须作出必需的回应。我们认为以农民为主体地位的新农村建设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诉求,将建设生态文明型乡村社区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形成可自我循环的自然生态         当前对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相关论述已经比较多了,我们在此不再重述,只提出我们的一些思考。我们认为健康的人与环境关系应该是人类从自然中取之有度,使自然生态系统能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可形成自我循环的机制。针对当前的形势,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着重把握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的可循环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土地分田单干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药、化肥等现代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到农业经营中去。石油农业的兴起虽然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却导致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攀升趋势,土壤被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农业经营的产出品都不可避免的含带有毒物质,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吃饭,也就必须要有效地利用土地,而要保证土地长期的可持续的产出,就必须改变农地利用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舍弃以高能耗为代价的石油农业,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形成土地利用的自我可循环机制。这是处理人与环境关系,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护机制。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挑战自然、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人类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也就被自我正反馈地不断调升,这成了一个没有尽头也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进程。现有的历史已经说明,人类控制自然世界的能力越强,欲望被调的越高,带给自然世界的灾难就越大,人类以外的生命体的生存空间就越小,生存能力也就越差,物种的大量灭绝也就成为必然,最终极有可能造成人与环境生态链条的断裂,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事实上,如果没有大量的农药介入农业经营,历史上曾经不断出现的蝗虫、麻雀等破坏庄稼的现象会更加频繁地发生。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将逐步淘汰化学制剂类生产要素,依靠农药、化肥等来维持农业经营的历史将慢慢终结,这就需要构建有效的生物种类多样性保护机制,保持各种类型的农业经营单位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         3、森林、湖泊、江河、池塘等的自我平衡机制。森林、湖泊、江河、池塘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小型生态系统,有自身严密的生物链条关系,是独立的可自我平衡的自然物种的生态系统。人类长期以来征服自然的历史客观上造成了这些生态系统自我循环能力的下降,部分已经不能保持平衡,处于崩溃的临界状态,甚至一些已经不存在了。在乡村社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沟渠、池塘干枯、被填平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近些年来,农田排水难题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表现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的乡村社区农民的引用水都被污染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接下来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如何通过转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持或者重新达到平衡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考量生态文明的一个指标性因素。         4、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机制。如果没有石油、天然气、矿物质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使用,也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但是这些资源既然是不可再生的,就会随着人类的使用而不断减少,终有用尽的一天。而且在对这些资源利用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等方面的原因,还存在大量的浪费与污染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打破国家、地区之间的技术性障碍,更好更有效率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或者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并形成自身的重复利用机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比如近些年来,在全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政府积极推动扶持农户建设沼气池,以此减少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使用,就是很好的能源替代机制,         二、人与社会:秩序何以可能?         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社会的物质基础原本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也就说社会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自然关系链条的延伸,因此在考虑生态文明时就必须将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考量的范畴。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我们尤其应该关注社会秩序的生成与维持机制,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社会中,人是不可能有安全感、幸福感可言的。但是,中国社会整体处于转型期,乡村社会更不例外。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有流动人口1.47亿,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从乡村流向城市。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经影响到乡村社会性质的变化,再加上乡村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前的乡村社会秩序呈现出断裂、失序的苗头,社会治安、民事纠纷、农民上访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农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都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必然的挑战。         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是一个礼治社会,统治者往往以仁孝治理天下。早熟的中国文明维持了长期的世界范围的优势,中国社会在间隔性的动乱中维持了2000多年结构性的相对稳定。进入近现代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下,华夏文明的优越感消失殆尽,文化优越性至今没有树立,社会也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秩序在不断变革中维持着大局的稳定。         同样是面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涂尔干提出了通过构建职业道德体系以解决社会失序难题的构想。这一思路也可以供我们借鉴。中国当前有1.47亿的跨城乡流动人口,城市和乡村都不可能维持人数的完全稳定,从而秩序也就不能得到稳定,必然是在变化中实现。在流动性的变化中构建社会秩序不能忽视道德建设,必须将构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职业道德、团体道德体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去构思。此外,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传媒蜂拥而入千家万户协助消解了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念,却没有帮助建立起新的有效有力的道德体系。因此,必须扭转局面,使现代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观念过程中发挥出正功能是重要的,将宣传建立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作为媒体的职责。         具体到新农村建设而言,也需要恢复和重建社会主义道德新传统,注重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建设。比如,在乡村社会可以通过年度性的十佳儿媳、十佳公婆等活动在社区内部形成压倒性的社会舆论力量以促进道德秩序的形成。         当然,还必须将法治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不仅要“迎法下乡”,还要提炼具有乡土色彩的法律制度,切实发挥法制的奖惩功能,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惩罚不法行为。也就是说以道德建设为基础,以法治建设为保证,才有可能使社会秩序成为可能。         三、人与人:陌生人社会的乡土逻辑是否可能?         费孝通在论述乡土中国社会时认为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人与人之间都是熟人,彼此之间都有长期的期待,相互也知根知底,很容易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竞争以及斗争关系,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以及工业革命挟裹而来的人类文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现代都市以及乡村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社区都已经不再是一个熟人社会了,都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原有的规范逐步瓦解,新的规范还没有正式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尚处于磨合调整的状态,健康的人际关系处于重建中。         将人与人的关系纳入到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重视营造健康的人际关系,对此,我们有以下思考:         在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理性算计的关系,人都是独立的、单个的原子化状态的人,相互之间的社会关联很弱,交往与交流都很少,由此而来就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互助合作机制,生产和生活的成本也就会因此而加大,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但却使之更多地处于闲置状态。明显的是在乡村社会,先前是农户之间合作饲养耕牛、购买机械设备,现在基本上是普遍性地追求户户均有。并且在类似这样的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竞争性的人际关系,面子竞争在没有社会等级差异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异化的现象,大家都争相地、甚至不顾自身消费能力地竞相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者在竞争中不顾自身需求地不断提高住房的建造水准,客观上都会造成非必要的资源性浪费,最终会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因此,有必要将人们之间互助合作行为的频度纳入健康的人际关系的考量范畴,将塑造人们相互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作为当下发展生态文明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充分的,彼此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这就必然需要建立一种基础性的机制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本,使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交往行为成为现实的可能。也就是说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机制,这是商业交往的根本,也是人与人之间长期和谐共处的基本要求,是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必然需求。         此外,在陌生人社会里营造乡土逻辑还必须坚持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的交往原则。法律上规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落实到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的交往上往往因为潜在的权力、财富、地位等具有等级差异性的考量指标而不能真正实现。然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型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抛弃等级性的交往规则。只有如此,“仇富”、“恨穷”等不和谐的现象才会减少。         四、人与自己内心世界:乌托邦色彩浓厚的躁动社会中的平和心态追求         贺雪峰认为当下的新农村建设要在农民生活“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基础上再造农民福利,倡导树立“低消费、高福利”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文明节约消费型生活方式。这是因为地球能源储量和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高消费、高福利”的以物质消耗为标志的西方现代式生活方式不可能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得到实现。而且,在当前的形势下,从长远来看,9亿农民快速增加货币收入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相反,因为强势的消费主义文化在农村的广泛深入传播,农民面临的消费压力空前增长。快速的现代化破坏了农民可以从村庄中获得的传统福利,却不能为农民提供以高消费为基础的现代福利,空前的消费欲望和现实的消费能力之间的张力使农民的相对不平等感和相对剥夺感增强,农民的失望情绪得以滋生,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处于不断的斗争性较量中,很难再维持平和的状态。正因此,才有必要倡导一种切合农民实际需求的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态文明型消费观念和幸福观念,借此才能在这个充满对金钱追求的欲望鸿沟无法填满的世界中实现人内心的平和状态,也才能使人们在这个躁动的社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人与自己内心世界关系的处理上有两个内涵指标性因素需要考虑: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充实程度;二是农民内心的信仰。在乡村社会,空闲下来的农民普遍性的是在打麻将、玩扑克,甚至是六合彩性质的赌博,是一种没有另外选择的表面性的充实。此外,地下教会传播非常严重,基督教文化泛滥,占据了中国为数不少的民众的内心信仰领域,这对个人来说无可指责,但从长期来看却不利于中国整体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光大。因此,生态健康型的人与自己内心世界关系的处理就必须给人们找到可以替代的选择。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认为在乡村社会的发展中必须要重视村庄文化建设,发展诸如老年人协会、妇女文艺队等民间组织,发展大众体育、大众文艺乃至大众教育和大众医疗,在国家投入较少物质资源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满意度,使农民对未来生活有预期,让村庄有文化,有舆论,有道德压力,有生活感,让农民可以过上温饱有余、闲暇有意义、人际关系良好的生活,让农民能够从村庄中获得社会性价值,重建本体性价值。                   参考文献:         ①    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