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索伯斯基 圣女贞德:哈佛公开课网上免费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9:05:38
哈佛公开课网上免费学

  一场始于2010年初的网络公开课热潮,正在中国兴起。

  在家中书房、在大学宿舍、在写字楼的工作间……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你就可以选读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的课程,随时,免费。《人性》《聆听音乐》《西方世界的爱情哲学》《商业领袖和企业家》……这些世界名校的热门公开课,好似万花筒,让不同志趣的网友都能淘到自己的最爱,体验没有功利目的、全凭兴趣的学习生活。

  在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淘课人”,他们多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对白领来说,工作之余“宅”在家里学习,能解压、能充电,还是时尚;对还未走出象牙塔的学生而言,能听到在国内课堂上没有出现过的“有意思的题目”,挺开眼界的。

  课,原来可以网上淘

  在豆瓣小组“每天一小时,网络公开课天天上”的网页中,2010年最后一天的小组话题是“聆听音乐”。业余音乐人melody正积极回答小组成员的问题,35人参与了讨论。这个成立于2010年11月10日的小组,短短一个多月成员已达2500多人。

  随着公开课的流行,网络上像这样自发出现的学习小组已有不少。成立于2010年5月的“国内外大学公开课程”小组,成员已有1056人;10月底组建的“网易公开课小组”成员已发展到2000人。

  早在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决定向社会公布从本科至研究生的全部课程。随后,哈佛、耶鲁等诸多世界名校相继在网上推出公开课程。在国内,初期仅限于在一些影视迷小圈子中流传。直到2010年年初,知名美剧字幕组“人人影视”将一些课程的英文字幕翻译成中文,网络公开课才被更多人知道。11月份,新浪、网易两大门户网站的加入,将“淘课”的星星之火迅速点燃:网易提供给《北京日报》的数字是,最热门课程《幸福》《公正》《死亡》《人性》等的点击率均突破百万,公开课视频专区已成为视频中回访率最高的部分,达到80%。

  课,原来可以这么上

  学习英语是不少“淘课族”追随网络课程的初衷。然而,他们随即被课程本身深深吸引。“以前很少受这方面的教育,上课后觉得豁然开朗。”“如今活得太浮躁功利,这样的教导学习太少了。”“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填补我们在以往生活中的空白;提供一种远离标准牢笼、用于质疑的精神。”在公开课页面的跟帖里,都会出现不少类似的文字。

  北京一所著名中学的副校长陈女士告诉记者,听了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程后,感叹自己在国内名校拿到的心理学硕士文凭“很有水分”。“那几年学的东西抵不上这一门课的启发。”她说。

  还有一个群体正在成为网络公开课的追捧者,那就是一心为了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们。在某机关工作的王女士,有一个正在读高二的女儿,这几日她正请年轻同事帮她下载包括《经济学》《7个颠覆你思想的演讲》等课程。她说:“让女儿提前听听这些课程,既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让女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学校,这样能避免以后对国外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无论出于什么初衷进入网络公开课的专区,打开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你都会惊叹:大学课,原来可以这么上!

  文/李桦 插图/北游记

  人物

  坚持才能收获“一箩筐”

  2010年9月的一天,公关公司员工赵星在网上瞎逛,进到当时正火的“小月月”页面,看到有位网友在跟帖里说:“别看小月月了,学点有文化的。”赵星打开网友推荐的网址,发现原来网上还有这样一个课堂。

  赵星最初听的网络公开课是耶鲁大学的《金融市场》,这和她的工作有些相关。但现在,她会听一些无关自己专业的课程以拓展视野、开阔心胸。在豆瓣网,赵星的网名是“一直特立独行的猫”,是她创立了“每天早起一小时,网络课程天天上”小组。

  谈到当初建立小组的想法,她说,“每个人都信誓旦旦地要学习这些珍贵的课程,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坚持超过10天呢?”于是她成立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小组,每天早晨学习20分钟,由领读班长带领大家签到、布置每周的学习课程表,组织讨论和五花八门的小比赛,鼓励和带领网友“踏实而缓慢”地向前走。目前小组成员有2500多人,每天的签到帖有几十人回应,发布的各种征文和讨论课有不少组员参与。对此,赵星认为“不算特别满意,我希望有上百人的回复。”

  “死磕到底的人将获取最大收益!”在赵星创建的学习小组首页,这句口号提醒大家,坚持才能收获“一箩筐”。  

  课程

  最受欢迎课程简介

  《死亡》: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Shelly Kagan)和学生探讨:如何面对死亡这一事实?死亡是不幸的么?如何不幸?为什么不幸?自杀是道德允许吗?它是理性的吗?如何用这些对待死亡的学识来影响我将来的生活?

  网友跟帖:这就是耶鲁大学,敢开面对死亡的课程。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讨论,没有固定模式,鼓励每位学生独立思考。这个问题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早思考比晚思考好,认真思索比潦草对待好,自己主动比强迫接受好。不知国内大学什么时候也能开这样的课?

  《幸福》: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哈佛教授TalBen Shahar用各种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深思“幸福”二字。

  网友 jiayouwa的课后实践:1.每天晚上在小区里慢跑30分钟;2.每天醒来写感恩日记,做好一天的规划;3. 把一些复杂的事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事,各个击破;4.看人看事都从积极的地方着手,以前我很喜欢看负面的新闻,就觉得这个社会越来越没救了。现在我经常看正面的新闻,对人表示感激与欣赏,看自己的优点并强化它。每天活得很有意义,并且想要更多自己喜欢的任务,一点也不觉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