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女友前任杀害:沈志华:苏共执政74年留下的历史启示(总第十二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7:47:02

沈志华:苏共执政74年留下的历史启示(总第十二讲)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

2010年06月30日 13:49:00   来源:中国出版网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没有在这种场合下讲过,原来都是在学校给学生讲,比较随便,刚才一看这么多领导干部,有点儿紧张,如果讲的有什么错误大家批评。

 

今天这个题目是中国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苏联共产党执政74年会一夜之间失去了政权?我想分几个问题讲,一个主要是讲怎么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的问题?什么叫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然后讲苏联历史上三次改革的机会,为什么会错失?

 

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本来可以走下去的道路

 

在冷战时美苏双方对峙对抗了半个世纪,最后以苏联解体为终结。这件事发生以后,在美国主流媒体和主流舆论当中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解体就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我们和美国学者在一起开会他们总讲,现在我们可以把冷战的责任都推给苏联了。

 

说到苏联解体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应该把这个概念分解一下,所谓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的失败,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概念要有一个区分,就是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原来在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曾经在欧洲风靡一时。到了20世纪的50年代到60年代,社会主义道路又在世界上风靡一时。其实社会主义的出现有它历史的必然性。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是要发展的,都是要进入现代化的。怎么进入?原来有一条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在19世纪末的时候,恩格斯曾经总结过的那些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条件,黄金、奴隶贸易、殖民地等,都已经没有了。后进国家怎么实现现代化?于是人们看中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总结出来的是理论上的探讨,因为马克思毕生的经历其实就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矛盾,他认为资本主义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已经达到顶峰了,而它自己的内在的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内部是无法解决的。只能靠外力打碎这个国家机器,构建一个新的社会,这个新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前期阶段。那个时候他设想的很简单,就是消灭私有制。但实际上实现马克思这个理想的,不是在马克思认为应该实现社会主义的那些国家。马克思《资本论》分析的基础是英国的经济,是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但是,后来实践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恰恰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俄国。

 

于是,首次出现在人类面前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就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从逻辑上认识这个问题,我们要分清楚,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终结不等于社会主义的终结。那么为什么苏联会失败?有很多说法,我想至少有一种说法是靠不住的,是没有道理的。就是过去很多人都说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主要是戈尔巴乔夫的叛变。

 

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当然学者当中也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个解释太简单了。戈尔巴乔夫一个人能起这么大作用?这就使我们想起恩格斯曾经说过一段话,关于“出卖论”,他的大意是讲我们很多人在革命运动遭到失败、追根寻源的时候就说是因为某某人的叛变。 “如果一个政党的全部的本钱就依赖于某个公民的忠诚上,那太可悲了”。他讲的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看看中国自己的情况。历史上很多中共领导,有逃跑的,有叛变的,但中国共产党倒了吗?没有!把责任归结于某一个人,这样的解释是一种政治情绪,是一种发泄。不错,戈尔巴乔夫是有责任,面对危机他处置不当,把苏共失去政权的根本原因归结到戈尔巴乔夫一个人的身上,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看法,不是一个历史的看法。它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又会导致一个“接班人”的问题。这不还是把整个国家的希望、整个党的希望寄托在某一个接班人的身上了吗?苏联解体的原因比这复杂得多。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这20年来各国的学者,包括中国、俄国学者从各个角度都进行过探讨,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宗教、民族等。确实有很多原因。我想换一个角度,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观察。斯大林模式出现的问题不是到90年代人们才发现的,早就知道它有问题。那么你早干嘛去了?74年你都不改?所以我想探究、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苏共执政这74年当中,它发现了问题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说这个人有病早就知道,为什么不治啊?等到治的时候已经晚了,已经病入膏肓了。我们现在看苏联的历史,究竟这个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发现了问题以后有没有改正的机会,有没有改革的机会?有。我总结有三次。

 

二、列宁进行的转轨尝试: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命运

 

我们先讲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关于十月革命现在也有很多争论。十月革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和我们原来的理解很不一样。我认为十月革命有它历史的必然性,是一种历史趋势,当时,俄国已经无法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所以列宁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社会主义究竟怎么搞?其实他并不清楚。写《国家与革命》的时候,列宁正在瑞士,他的整个思路跟马克思一样,就是要消灭国家,消灭私有制,搞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成功也有它很大的偶然性,包括列宁跟德国人的交易,要不然他回不到俄国去。当时正是一战,德国两线作战,很想跟俄国停战,然后去对付英法。俄国的临时政府没人敢签这个协议,德国后来找到了列宁,列宁说我要掌握政权,我跟你停战。结果德国人给了布尔什维克2600万马克,用火车把列宁送回俄国去了,当时俄国正在通缉列宁。列宁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不管别的,先拿下政权再说,然后再搞社会主义。

 

原来我一直不明白《布列斯特和约》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列宁非要签订这个和约,现在清楚了,就是因为原来他有过这个承诺。所以,十月革命的成功又有很大的偶然性。

 

成功了以后怎么办?原来列宁也没有想直接搞社会主义,但是因为立宪会议没有通过让布尔什维克掌权,所以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再加上这个时候,单独跟德国讲和了,遭到14个国家的围攻。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选择了军事共产主义,或者叫战时共产主义的体制。就是国家权力高度集中,没有货币,没有流通,一切都是配给制,是为了在战争的环境下来应付危机。

 

十月革命后在农村的政策,就是消灭个体户,搞集体农庄,特别是搞公社。但是到了1921年内战胜利了,把14国的武装干涉都打败了,白匪也给镇压了。这个时候布尔什维克面临的政权危机不是来自国外帝国主义,也不是来自国内的反动派,而是来自国内的工人和农民。13个省农民暴动,为什么?因为把他们的粮食都收走了。所谓余粮征集制就是粮食征集制,根本不管是不是余粮,是带着机关枪下去收的。于是农民起来反对,跟着发生了喀琅施塔得事件,过去书上都说这是叛乱,实际上喀琅施塔得事件的核心人物都是工人。虽然把这个事件镇压下去了,但是列宁看到核心的问题,就是工人反对我们,工人反对苏维埃政权,这是一次政治危机。所以列宁就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策,搞新经济政策。这就是布尔什维克的第一次机会,第一次改革。

 

所谓新经济政策其实很像我们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就是在农村包产到户。新经济政策其实就是鼓励独立农户,解散集体农庄和公社,在城市恢复商业,恢复个体工商等等,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问题现在俄国出了四卷本的档案,有关的档案材料已经非常丰富,现在也有很多学者在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开始布尔什维克的认识很简单,必须得退一步,不让步这个政权就没法维持。对工人让一步,对农民让一步,对城市的手工业者让一步,所以很多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退却。但实际上到1923年,列宁写《论合作制》那篇文章的时候,他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认为很可能这就是我们真正要找的那个制度,就是通过合作制,来走向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但列宁去世得比较早, 1923年写完文章以后他基本上管不了什么事儿了。谁比较理解他的想法呢?是布哈林。布哈林按照列宁的想法,提出了很著名的口号——“发财吧”,后来受到斯大林的批判。

 

但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列宁和其他领导人,包括一些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都是新问题。那时人们头脑中的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加计划。没有人对市场经济,对市场管理、价格等问题有研究。所以遇到很多问题,双轨制的问题,剪刀差的问题,商品荒的问题,贫富差别问题,后来又出现了1927年的谷物危机。面对这么多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处理?两种方式,一个是继续往前走,一个是往回走。但改革又与俄共的党内斗争联系起来了。

 

列宁去世的时候,斯大林只不过是一个苏共中央书记处的总书记,这个总书记原来的地位是很低的,总书记就是总秘书,整理整理文件,发发通知。即使是这样,列宁也有担心。列宁他说斯大林在总书记这个位置上是不是合适?请中央同志们考虑。斯大林这个人很有组织能力、工作能力,但是他性格粗暴,在这个位置上未必合适,希望同志们在一定的时候把他拿下来。斯大林非常聪明,他就挨个儿地征求意见,其实最早他的对手是托洛茨基,他联合所有的领导人,先把托洛斯基干掉,又联合布哈林把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干掉,这个时候就面临跟布哈林的争夺了,冲突就是如何对待新经济政策。布哈林提出来要继续搞新经济政策,谷物危机的问题不是富农囤粮,是价格问题等。布哈林从改革的角度考虑问题。

 

斯大林说不对,是阶级斗争的问题,主要是阶级敌人捣乱破坏。这样一争论到1929年的时候,他就把布哈林打下去了。从党内当时多数干部的思想状态来讲,是支持斯大林的。因为阶级斗争、消灭商品等观念,对很多党员来说是根深蒂固的。社会主义跟商品是两码事,社会主义怎么能有商品呢?搞公有制,怎么能允许有小商小贩?所以斯大林认为,只要重新搞这个集中,这些问题都可以由国家全部解决,不用考虑这么多复杂的问题。

 

怎么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1930年开始,到1933年大规模推行全盘集体化。苏联的集体化推行是费了很大劲的。当时苏联搞了好几年,死了多少人哇!农民不愿意,不愿意怎么办?是富农的,举家搬迁,都给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了,用火车把几百万人送到西伯利亚去,剩下贫下中农搞集体农庄,贫下中农没有财产,因为集体化就有财产了。还有整村整村反对的,最后斯大林派飞机、大炮过去,不搞集体农庄就炮轰村子,集体农庄实现了。集体农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农业给工业提供资金。搞工业化必须有积累,但是原来那些资本主义积累方式现在社会主义都得不到了。所以没别的办法,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搜刮农民。农业先给工业积累资金,然后等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再投入农业,这就是斯大林的思路,斯大林有一个理论叫做“贡赋论”。所以1933年集体化完成,开始搞工业化,到1936年工业化完成。这样一种工业化当然就是国有化,再加上计算、计划,实行计划体制。到了30年代的时候,苏联确实实现了工业化。

 

三、斯大林面对改革机会:时代发展及环境变更创造的机遇

四、 

这个时候正好赶上西方30年代的大萧条。当时苏联人非常得意,全世界人都看到,说苏联经验好啊,美国那边一片萧条,资本家全跳楼了,这边工业化一下起来了。当时没有仔细分析它的代价问题、成本问题等。看现象,这个社会主义搞得好,这是当时很多人的看法。但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来讲,也看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国家干预的有效性。从此资本主义吸取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干预的内容,像后来的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在一些重大的项目、重要的领域,国家直接干预,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

 

所以到这个时候,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再到全盘集体化和工业化,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也就是斯大林的模式就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一种体制和1918年到1920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极其相似,实际上它是一种战时的体制。经济学学者对这方面的分析更全面,更透彻,简单地讲就是集中,资源调配很有优势。所以国家干大事的时候,其他可以不发展,具体说就是发展军火,发展重工业。其实到了30年代末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社会矛盾也开始积累,但是这个时候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就是战争威胁。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很大程度上是挽救了苏联的这种经济体制。为什么?因为这种经济体制比较适合于战争,英国到战争打起来的时候也搞战时体制,但是这种体制不适合长期的和平环境下的建设。

 

到了战争的时候,人们就有一个误解,认为如果不是斯大林体制,苏联怎么能挺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呢?史学界很多人有这种看法,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巧合。因为战时体制可以临时建立,不能因为它适合于战争,正好战争发生了,就认为这种体制是成功的,它只不过是巧合。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实苏联战胜希特勒也不完全是靠这种体制。

 

它有很多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农民反抗。希特勒打进苏联的时候,整村整村的农民反叛了,他们不愿意再受集体农庄的压抑。所以很多人给德国人引路。而且客观地说,苏联的胜利,美国的物资援助有很大的作用,苏联打仗不全凭自己的武器装备。

 

斯大林知道不知道这个情况?他完全知道,斯大林是何等聪明的一个人。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就是走上另外一条道路的机会。这就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苏联的第二个机会就是二战。

 

对二战后的情况,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个是整个国际环境。斯大林的苏联原来是很孤立的,但是在战争当中受益匪浅,就是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苏联跟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结盟。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国际格局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大家都承认苏联了。这个时候斯大林看到一个机会,所以他采取了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解散共产国际。1943年5月斯大林突然解散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主席季米特洛夫都蒙在鼓里,不知道。斯大林一道命令,几天之内解散共产国际。

 

1943年是欧洲战场转折的时候,三月份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了,苏联已经进入了战略反攻,形势开始好转。斯大林这时想到的是战后的安排,因为战后他决定要跟英美合作,要跟西方合作。而共产国际的口号就是要搞世界革命,把资本主义统统消灭光,人家怎么和你合作?所以他一定要解散共产国际,然后就跟美国谈。你看战后的国际体系,其实是苏联和美国共同缔造的,联合国、货币基金组织等都是。

 

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到波茨坦会议,构建了战后的国际体系,而苏联正是缔造者之一,它是这个游戏规则的制造者。所以它必须遵守这个规则。什么规则?就是和平共处。这个时候在国际上已经有这么一个客观的环境,客观的条件允许他这么做,所以斯大林采取了联合政府的政策。因为他答应美国人,你把东欧划作我的势力范围,我保证东欧不搞一党制,搞选举制,公平投票。所以苏联红军打进东欧的时候,那些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共产党开始非常高兴,说现在我们该掌权了,苏联说不行,你立刻建立农民党,自由党什么的,没有也要组建,要搞多党制。这样美国才能接受这个势力范围。1945年到1947年的时候东欧都是多党制,都是在苏联的培植下搞起来的。

 

不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斯大林的政策就是劝说共产党放下武器,进入政府。法国共产党那会儿很厉害,掌握了50万武装力量;意大利共产党掌握25万军队。斯大林就把法共领导人、意共领导人叫到莫斯科,让他们放下武器,加入政府。再就是希腊,希腊共产党马上要夺权了,斯大林说不行,因为希腊不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当时希腊是斯大林答应给英国的,所以共产党必须得加入政府。中国也一样,1945年日本一投降,毛泽东连下几道命令,命令新四军占领东南各大城市,然后中共任命了江南五省的省长,上海市、南京市的市长。另外华东局打报告要求在上海举行武装起义,请新四军配合,里应外合,拿下上海。毛泽东当即批准,立刻执行,说别的地方也可以参照这样去办。为什么后来毛泽东说苏联不让他革命,就是斯大林给他来个电报说不行,你马上去重庆谈判,建立联合政府。

 

这是当时斯大林从外交的角度考虑的整个一套方案,他的整个的思路就是放弃世界革命。

 

从苏联国内来讲,也确实有这样一种诉求。原来苏联是个封闭的社会,老百姓不知道外边什么样。结果二次大战一打,几百万苏联红军一下子到了欧洲,这下开了眼了。说咱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怎么还不如资本主义,战胜的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还不如战败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确实让苏联人感到心态不平衡,这种反差当时对社会的影响特别大,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应该变了,我们搞了20年社会主义,结果还不如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小国。党内也有一批人要求改变以前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后来被称为列宁格勒派的那批人。

 

到1946年的时候苏联确实很有可能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道路,至少苏联的领导人在考虑这个问题,客观上也有这个环境,有这个条件。但是,后来发生了两件大的事情,阻断了苏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道路。第一件大事是旱灾。这次旱灾在欧洲是百年不遇的,当时苏联非常惨,特别是在农村,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现在档案全公开了。所以为了度过这个困难,还得用原来的手段,搞征粮,强化集体农庄。不得不走回头路。而且除了要解决自己国家的饥荒的问题,还得解决东欧国家的问题,比如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这些国家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斯大林没办法,还要去救济东欧国家。

 

再一个就是冷战的出现。这个事儿比较复杂,我简单地讲。美国现在学术界主流的观点认为,冷战就是苏联,是斯大林造成的,为什么?他的逻辑特别简单,他说苏联是一个内陆国家,内陆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出海口,所以苏联必然扩张。第二,苏联是个共产主义国家,共产主义要搞世界革命,所以必然扩张。因为扩张引起了西方的恐惧,所以西方采取遏制战略,这样冷战就发生了。这个看法完全不顾事实,只是一种逻辑推理,它的前提就错了。

 

首先,斯大林在战后基本上解决了出海口的问题,因为波罗的海他已经拿到手了,西方也承认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归属苏联,也承认芬兰一部分领土跟苏联的交换,再加上他跟蒋介石签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旅顺口交给苏联,所以太平洋的出海口也解决了。唯一没有解决的就是黑海的出海口,虽然不满意,但是跟土耳其也有协定,这不是大问题。所以,出海口问题在雅尔塔体系的框架内基本上满足了斯大林的要求,满足了苏联安全的要求。

 

第二就是世界革命。实际上斯大林那会儿已经放弃了世界革命,他已经解散了第三国际,所以这两个前提都不存在了。根据现在公开的材料看,其实斯大林这个人非常现实,他知道苏联的力量远远不如美国,他怎么可能跟美国搞对抗?再一个,他对战后的安排,雅尔塔体系是非常之满意。他怎么会主动破坏这个体系呢?不可能的。

 

斯大林不会主动去破坏这个框架,但是为什么会引起西方的恐惧呢?是斯大林的心态和做法导致的。什么心态呢,斯大林知道自己虚弱,但是他不希望别人知道他虚弱,其实我力量很弱,但是我外表要非常强大,所以他干了几件特别傻的事情。一件是因石油跟伊朗的争端;一件是与土耳其的争端,是因为黑海舰队要通过土耳其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还有一件是希腊共产党武装起义,虽然希腊共产党起义是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在背后支持的,但西方误解为是苏联的意图。

 

这三个事件都是苏联在虚张声势,在西方的强硬态度下苏联最后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让西方国家非常担心。

 

这样就出来了杜鲁门主义,美国人开始认为,如果照苏联这样干,整个欧洲就会纳入苏联的铁蹄之下,所以就以希土危机为由,杜鲁门发表宣言,这是1947年4月,杜鲁门宣言现在也被看作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之一。跟着出了马歇尔计划,美国想来拯救欧洲,因为它非常担心。1946年的时候欧洲一片狼藉,那一年冬天特别冷,没有煤。伦敦,巴黎,都冻得够呛。当时欧洲人特别担心共产主义势力会乘虚而入,美国也担心。所以马歇尔任国务卿以后制定了一个援助欧洲计划,叫马歇尔计划。但苏联也是欧洲,东欧这些国家都属于欧洲。西方国际在底下商量说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把苏联给甩出去,美国不能再援助苏联呀。

 

但是斯大林不知道这回事儿,这个计划一出来,斯大林立刻让莫洛托夫,让经济学家研究马歇尔计划,说到底怎么回事儿。得出的结论是,马歇尔计划按照《资本论》的说法就是资本过剩,有钱没地方花了,所以美国现在要到欧洲发贷款。这正是咱们的机会,咱们应该争取美国的贷款来发展苏联的经济。所以苏联给东欧各国共产党发电报说大家都到巴黎开会要钱去,结果一到那儿发现人家根本就不想给他,莫洛托夫带了100多人到巴黎跟英法谈,感到谈不拢,说你要援助可以,你拿这个钱干什么?你有什么资源?你都得亮出来。苏联认为钱没到手,情报全泄露出去了,不行。苏联提出搞一个一揽子计划,你就给我多少钱,到时候我连本带利还给你就行了。但美国不同意。

 

这个时候斯大林得到了克格勃的一个情报,在巴黎的苏联间谍窃听了法国外长和英国外长的谈话,核心内容是怎么设法把苏联给排除出去。斯大林一看说算了,这个钱根本就要不来。最后苏联、东欧国家都没有参加马歇尔计划。这件事给斯大林敲了警钟。回来以后,从7月到9月斯大林开始筹备共产党情报局,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标志着苏联又回归到原来的道路上去了。

 

跟着就不但在国内加紧了原来战时经济体制的推广,而且通过共产党情报局在东欧各国搞苏维埃化,就是1948年到1952年,整个东欧全部走上了苏联的道路。到了1952年的时候,除了苏联,又有一批国家走上了苏联的模式,而斯大林也彻底放弃了有可能出现的改革的机会。这就是到斯大林去世前的状况。

 

四、赫鲁晓夫的新方针:苏共二十大对旧体制的大胆挑战

 

第三次机会,就是斯大林去世后。现在我们对赫鲁晓夫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过去都说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就是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利益,搞了一套修正主义路线。其实很多史实过去我们是不清楚的,现在我们比较清楚了。

 

斯大林晚年的时候,苏联社会已经非常紧张,特别是到1952年以后,他人也老了,疑心病很重,连续制造了很多事件,如格鲁吉亚案件、犹太医生案件等等。而且从苏共十九大以后,苏联就没有召开过政治局会议,不开了。有什么事儿都到斯大林别墅去商量,他想叫谁就叫谁,根本就不管那个名单。赫鲁晓夫回忆录里有一段非常形象。斯大林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一般是九点以后,所有政治局委员每天晚上在家等着电话,不知道今天晚上斯大林是不是召见,电话一响心里就哆嗦,为什么?召见,晚上可能就回不来了;但不召见,是不是被排除在核心之外了?就是说连斯大林身边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如何。

 

1953年3月1日,斯大林突然休克了。现在关于斯大林之死,苏联有很多猜测,是下毒还是什么,其实我看都不是,就是不积极治疗。苏联档案现在全解密了,包括斯大林的治疗过程。斯大林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11点起床,一拉铃,保姆给送洗脸水。结果那天11点没响,一直等到中午,还没动静,就打电话把几个政治局委员全叫来了,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几个人来了,一看,斯大林已经倒在地上了,这几个人就围着他转圈,谁也不说话,说开会商量商量。到下午才派医生来。据我看不是什么下毒,就是他们不想让他醒过来。而且到了3月5日的时候,斯大林还在克里姆林宫躺着呢,这边召开了苏共中央主席团和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重新确定苏联领导人。又恢复了11个常委,列了名单,最后一个是斯大林。莫洛托夫回到外交部,贝利亚重新拿回内务部,赫鲁晓夫掌管书记处,这几个人就都分了,分完了到那屋再一看斯大林没气了,这些人才踏下心来。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的政策立刻开始发生变化。莫洛托夫回到外交部的第一件事是起草结束朝鲜战争的方案。后来周恩来来参加斯大林葬礼,苏联领导人就让他参加了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让他回去以后跟毛主席讲,我们要结束战争,原来斯大林的路线有问题,我们不能老打仗。周恩来说不行,毛主席一月份刚在全国人大发表的宣言,说我们一定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一直打到把美国赶出朝鲜为止。现在我们没法停,这个弯转不过来。赫鲁晓夫说,转不过来也得转。给毛泽东的一封信让周恩来带回来了。朝鲜战争后来就是这么停的。

 

接着马林科夫发表了演说,讲和平共处,其实战争不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有核武器的状况下,大国之间应该避免战争。1953年6月德国东柏林发生了骚动,贝利亚处理这个事件时,决定放弃过去惯用的镇压手段。还有包括改革农业方针,改革干部路线,这都是在1953年到1954年的时候出现的,而此时恰恰赫鲁晓夫是最没地位的,他排到第五位。所以说对斯大林路线的转变不仅仅是赫鲁晓夫一个人的意愿。

 

当然,赫鲁晓夫后来利用很多手段搞掉了贝利亚、马林科夫这些人。

 

说到批判斯大林的问题,当时中共非常反感,但现在看来当时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是整个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因为所有的政治局记录我们现在都可以看到。并且他们当时也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但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平反冤假错案,那会儿大清洗的时候斯大林抓的人太多了,开始这个罪名也没敢往斯大林身上推,都推给贝利亚了,说全是他搞的。1954年成立了平反委员会,当时主席是莫洛托夫,到1955年的时候他们找到那么一个材料,说明是斯大林亲自干预和指挥了清洗。这件事在政治局引起很大的轰动。最后平反委员会写了一个报告,认为:第一,斯大林是完全知情的;第二,很多人都是他批准杀害的;第三,使用肉刑,至少有两次是斯大林亲笔批的。这些证据拿到了,政治局开会讨论怎么办?后来赫鲁晓夫说,这个事儿我认为应该告诉全党,必须告诉全党,我们不能再蒙蔽党员了。有些人像莫洛托夫等人认为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要动作太大,以免引起党内的思想混乱。

 

所以到苏共二十大把斯大林的问题暴露出来,其实是整个苏联共产党领导层的决策,不是赫鲁晓夫个人的行为。其他的政策也是这样,像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后来“九评”的时候中共说从二十大起苏共就开始搞修正主义,中共反对。其实不是这样的,对苏共二十大中共是非常赞成的,你可以把苏共二十大的文件和中共八大的文件做一个比较,几乎一模一样。所谈的问题、方向、观点,甚至采取的措施都很像。你看毛泽东当时写的《论十大关系》,和布尔加宁写的经济发展纲领很相似。为什么?因为当时,中共1956年完成所有制改造后,面临一个将来怎么发展经济的问题,苏联也面临这个问题,两者的处境很相似。对外政策也是这样。比如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奠边府大捷之后,越南共产党觉得继续打就可以取得全面胜利了。当时周恩来跟赫鲁晓夫谈,认为不能再继续打。当时的情况是法国人支撑不住了,他们想请美国人干预,如果再打下去把美国引进来怎么办?中国不可能再来一次朝鲜战争。所以在日内瓦说你们停了吧,范文同不同意,周恩来就直接坐飞机到了柳州,把武元甲和胡志明找来谈了三天,做工作。最后日内瓦协议达成的条件是以北纬17度线为界,把南方的解放区让出来,而北方的大城市,像河内、海防,法国让出来。这就是中苏共同努力的结果。中苏对待马来西亚共产党革命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1954年10月苏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联合给马共中央发了电报,说现在已经不是革命时代了,你们要放下武器,走出丛林,参加政府。这是当时苏共中央和中共中央的一个共同看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我看来,这个时候苏联很可能完全走上另外一条路。这个时候中共和苏共是比较配合的。但后来发生了问题。

 

到了1957年底,中苏之间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争论。当时形势大好,苏联连续三年农业大丰收,苏联最头疼的就是农业问题,只要有饭吃了,心里就有底气了,再加上工业的改革。还有,1957年底的时候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潜艇下水,美国人都没有做出来,当时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狂欢,说现在我们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讲,现在的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共产主义马上就要实现了。这个时候中苏之间发生了分歧,赫鲁晓夫认为,既然我们现在力量这么强大,我们就不必通过战争的手段战胜帝国主义,我们跟他谈判,通过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力量的对比,就可以战胜资本主义。毛泽东恰恰相反,说既然我们这么有力量,我还跟他谈什么?跟他打就完了嘛!说敌人不打就不会倒下去,扫帚不到,灰尘就不会自己跑掉。

 

波匈事件以后,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苏联一直是领导的党,一直是老大哥,中国什么都听苏联的。但是苏共二十大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赫鲁晓夫处理斯大林问题时太莽撞,他在作秘密报告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当场有两人就休克了。底下基层党员的讨论就更是吵得一塌糊涂,最后不得不派保安部队来维持秩序。可以说引起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的动荡、混乱,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个时候毛泽东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写了一篇《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认为斯大林还要肯定,尽管他犯了很多错误。这篇文章令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共产党赞叹不已,刊登这篇文章的《真理报》一卖而空,接着印了几十万小册子作为党内学习文件。后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发表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篇文章苏联印了100万册,全党学习,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原来都是各国共产党学苏联共产党的文件,现在苏联共产党开始学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了。再加上处理波匈事件时,中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刘少奇坐镇莫斯科处理。处理完了以后又请周恩来去华沙、布达佩斯、莫斯科穿梭外交,最后平息下去了。原来斯大林跟毛泽东是有一个君子协定的,苏联共产党管欧洲的事儿,中国共产党管亚洲的事儿。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共产党亚洲的事情管得不错,而欧洲苏共管不了,那么现在是不是要由中共负责?当然那时候经济上中国是靠苏联帮助,但是政治上完全是中国帮助苏联。所以这个时候中苏两党的地位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苏联的经济、科技有很大的优势,苏联不能放弃它的大国的地位。

 

就是这样一些原因引起了中苏分裂。当然中苏分裂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苏分裂对于苏联的发展道路起了一个致命的影响。

 

分裂是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中苏之间在争论,谁的看法、谁的观点、谁的立场是正确的?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谁才有资格、有权力来领导社会主义阵营。所以,从1960年开始双方就不断地发表文章。从现在看,包括“九评”,当时占上风的肯定是中共,因为中共引用的都是马恩列斯的经典原文,那些经典文章的出发点和当时中共的看法是非常一致的;而苏联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变了,不能老搞革命,老搞战争,通过战争夺取政权,认为要和平发展,要和平共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很少说这种话,时代背景不一样呀,所以你看苏共的文章,引用的马恩原话经常是牵强附会的。在政治上苏联人处于下风。

 

这样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苏联党内的整个看法受中共的影响,这也是赫鲁晓夫下台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外交上也是这样,因为中共当时的一些做法,比如说炮击金门等,都是比较刺激国际局势的,按毛泽东的说法就是刺激刺激有好处,给帝国主义捣乱,你不能让它安生,安安静静怎么行?那就没有革命气氛了。苏联就希望不要闹了,咱们踏踏实实搞建设就行了。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中共说苏联就是怕帝国主义,赫鲁晓夫就要证明苏联不怕帝国主义,就要有所行动,比如U2飞机事件,比如柏林墙。他想搞和谈,通过和谈、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是又不能放弃武装斗争的这种手段,因为中共总指责他。所以赫鲁晓夫在党内的地位就越来越下降了。到1964年搞了政变就把他弄了下来,接下来就进入了勃列日涅夫时代。

 

五、苏联错失三次改革(转型)机遇的综合原因

 

勃列日涅夫的很多做法都恢复了斯大林的体制。支持各国武装斗争,到处撒钱。越南、朝鲜原来都是苏联不管的,亚洲的事务由中国负责。但是1965年以后,勃列日涅夫就直接插手越南问题,当然这也是中苏分歧的一个方面。

 

所以,实际上勃列日涅夫回到了斯大林时期的状态,当然表面上没有声张。周恩来1964年11月到莫斯科,当时苏联想恢复关系,中国也不想跟苏联闹下去。但是,中国有个条件,就是你苏联要当面承认错误,苏联的脸下不来。当然谈不拢。后来又发生了马林诺夫斯基事件。马林诺夫斯基是苏联国防部长,他开始跟中国关系挺好的,他公开讲话要对帝国主义斗争,要勇敢,不怕死。周恩来非常高兴,说马林诺夫斯基同志谈得很好。下来就喝酒,马林诺夫斯基喝多了,话就多了,他说:其实中苏之间根本就不应该分裂,咱们都是非常好的同志,就是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合不来。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干下去了,你们回去把毛泽东干下来就完了。周恩来一听,马上带领所有人离开了会场。第二天勃列日涅夫带人登门谢罪,说是马利诺夫斯基酒后失言,周恩来说,那是酒后吐真言。你必须自己批判苏共二十大路线,苏联不可能接受。所以中苏就彻底分裂了。

 

中苏分裂的后果,除了遏制了苏联的有可能向改革的路子发展的方向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后果。就是给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本来中苏是一家人,没有什么边界问题,没有什么安全的问题。但是现在中苏两党分裂了,很快就导致国家利益的冲突,就是边界事件。包括1962年的伊塔事件和几千起沿着边界的冲突,特别是珍宝岛冲突,一仗打下来双方都紧张起来了。双方都认为对方已经给自己构成了威胁。苏联也赶紧往亚洲调兵。这样,本来是和中国一块对付美国,现在中国与美国走到了一起,苏联不得不对付中国和美国。这对苏联的国力损耗非常大。当然后来还有阿富汗战争。这也是对苏联国力消耗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苏联的解体,从经济的角度看,中苏分裂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这样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基本上又回到原来的道路上,而且勃列日涅夫一直执政了20年,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板结化,越来越官僚化。到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想改,已经晚了,根本就改不动。

 

我今天讲的是大概的苏联历史,我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苏联共产党在它执政的74年当中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机会,在有可能实行改革,或者实现社会转型的时候,没有搞起来,没有抓住机会,或者抓住了很快又放弃了。当然这里面有各种原因,一个是党内的理论认识问题,认识不清楚,党的干部的传统观念不改变的话,很难实行改革。要想搞改革,你党内普遍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旦进入盲区、误区的话,很难走出来。再一个是党内的斗争,这就涉及到领导人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有时候适合改革,有时候不适合。像冷战在外部给斯大林造成了一个困境。我觉得其实我们最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之所以没有走出困境,没有改变它的缺点,就是因为它没有改革,没有及时地转轨。

 

我想讲到这儿的时候,大家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将来能不能走下去。将来是个什么结局?就是所谓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按说这不是我研究的范围,我是研究已经发生的事情,未来怎么样不是很清楚,我也很难做这种判断。但是从历史的经验看,我有一种感觉,我认为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实际上从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都在选择。有的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但是也遇到了很大的难题,没完没了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分析得非常透彻,完全自由化的经济是不行的,那么它要吸收社会主义的成分。同样,这100年来,社会主义走过的道路,也有问题。太僵硬,太主观化,为什么?没有市场的因素。所以60年代在苏联出现了一种理论叫做“趋同论”。所谓“趋同论”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当中吸收了某些资本主义的因素,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中又吸收了很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当然这不是我这次讲的主题,但我觉得逻辑上得回答这个问题,否则的话,这个问题就没有画上一个句号。

 

我的报告就讲到这里。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根据沈志华2010年4月17日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2010年第4期主题讲坛上的讲座内容整理)

 

背景知识

 

军事共产主义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称军事共产主义,即“战时共产主义”。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了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军事共产主义。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质的非常措施。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病、过失和错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俄共(布)在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超阶段地直接实行社会主义的错误。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1921年春苏俄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喀琅施塔得事件

 

1921年2月在俄国波罗的海海军要塞喀琅施塔得发生的反对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武装暴动,参加者主要是要塞的水兵。这些主要是来自农村的水兵对苏维埃政权推行的粮食收集制强烈不满,加之部队生活水平低下,于是发起武装暴动,提出建立“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的口号。暴动者成立了“临时革命委员会”,控制了该要塞的行政领导权以及两艘主力舰和几百门大炮,并逮捕当地布尔什维克党的干部。与此同时,彼得格勒还爆发了工人罢工,要求改变生活状况。俄共(布)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3月2日宣布彼得格勒特别戒严。5日重组第7集团军,由米·尼·图哈切夫斯基任司令员,负责镇压暴动。随后召开的俄共(布)十大派出约300名有军事经验的代表加强第7集团军。经过激烈战斗,红军于3月18日晨占领了要塞,平定了暴动。喀琅施塔得普通水兵举行暴动这一事实,反映了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和对共产党统治的不信任,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迅速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

 

《论合作制》

 

列宁晚年的重要著作之一。1923年1月4日、6日口授整理而成,同年5月26日、27日在《真理报》上发表。1921年,苏维埃俄国进入恢复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把分散的个体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成为党和苏维埃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阐发合作制的精神实质以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列宁不顾重病在身,制定了这个改造小生产者的纲领性文献。本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合作制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列宁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下合作社的性质。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条件下,合作社是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而在苏俄的具体经济情况下,在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全部生产资料的条件下,作为集体企业的合作社与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论合作制》提出了苏维埃俄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纲领,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指明了方向,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农业全盘集体化

 

1929-1933年苏联大规模开展的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20年代后期,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但苏联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没有相应增长,而且在价格上采取“剪刀差”政策,以致农业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26年以后,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向各州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随后,对各类地区规定了完成集体化的期限。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依靠强迫命令和消灭富农(实际上包含了大量中农)的政策,甚至采取武力方式,没收富农财产,并把富农驱逐出本区、州(边疆区),不准加入集体农庄。苏联农业集体化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实现的。到1934年苏联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把广大劳动农民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但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了很多农民的不满,他们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到了1933年,苏联的牲畜总量将近损失了50%。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1932年-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农业总产值下降了23%。

 

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1943年,美、英、苏三国先后举行了三次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1943年11-1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8月)。会议达成有关对德 、日作战,处置德国、波兰和远东问题,建立联合国等一系列协议。三次首脑会议形成了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美、苏两国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体系的中心支柱在欧洲。美、苏冷战,东西方的分裂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是战后欧洲的主要政治特征。两大集团对立的基础是欧洲两大同盟体系,即以苏联为盟主的苏联与东欧同盟体系,以美国为盟主的美国与西欧同盟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基础之上的,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不断地改变着战后世界各种基本力量的对比,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两极格局的基础不断动摇,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德国统一,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东西方正式宣告冷战结束,特别是苏联解体,标志着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建立的交流情报和经验的组织。1947年9月,苏联、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西南部西里西亚什克拉尔斯卡-波伦巴举行情报局成立会议。联共(布)代表A.A.日丹诺夫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会议通过成立情报局的决议,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各党之间的联系,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使各党配合行动。情报局机构由各党中央各派代表2人组成,其人选由各党中央任命和调换。总部设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1948年1月中旬,情报局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2次会议,决定出版情报局机关刊物《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编辑部由与会各党派1名代表组成。情报局成立不久,苏联、南斯拉夫两国关系恶化。1948年6月,情报局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第3次会议。南共拒绝参加会议。6月28日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将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情报局。情报局机构迁至布加勒斯特。1949年11月,情报局在匈牙利举行第4次会议,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在杀人犯和间谍掌握中》的决议。情报局实际上是苏共的外交工具,严重干涉各国共产党的内部事务,引起各国共产党的普遍不满。1956年4月17日,情报局宣布停止活动。

 

犹太医生案件

 

1952-1953年苏联发生的一桩冤案。由于案件的主角是克里姆林宫的犹太医生,所以称作犹太医生案件或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是苏联国内针对犹太人的清洗计划的组成部分。1952年12月,克里姆林宫的一名医生莉·费·季玛舒克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揭发克里姆林宫的许多医生对国家领导人采取了不正确的治疗方法。斯大林认为克里姆林宫内部存在一个“医生杀手组织”,遂下令调查并逮捕了克里姆林宫的九位医学专家(其中有六人是犹太人)。斯大林在政治局会议上公开表示:“任何一个犹太人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是美国情报机关的间谍。”1953年1月,《真理报》上刊登了文章《医疗专家面具下的邪恶间谍杀手》披露“医生案件”,指出“医生杀手”与国际犹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焦因特”有联系,并指控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杀害了安德烈·日丹诺夫等国家高级领导人,掀起了国内的反犹运动。社会上还出现传言,称当局计划将犹太居民全部驱逐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去。同年斯大林去世,贝利亚随后表示“医生案件”是“原内务部领导人”一手炮制的假案,将此案被捕者全部释放并平反,事件最终得以平息。犹太医生案的内情究竟如何,学术界尚有争议。

 

匈牙利事件

 

    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发生的严重政治事件。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之后,在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内、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中,要求批判拉科西·马加什制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以及经济建设等方面教条主义、宗派主义错误的情绪日益强烈。1956年7月,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全会宣布解除拉科西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其亲密合作者格罗·艾尔诺接替。会后没有采取纠正错误、稳定局势的有力步骤。伴随国际范围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的冲击,匈牙利政治形势日趋恶化。布达佩斯从10月23日清晨起,先是由几千名大学生,随后增加到大约10余万市民举行和平示威游行。大多数参加者要求纠正以前的错误,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要求纳吉·伊姆雷出任总理。当晚,格罗发表广播演说指责示威游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引发了群众闹事,并出现冲突。深夜,匈牙利政府宣布改组,由纳吉·伊姆雷出任总理。纳吉·伊姆雷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呼吁恢复秩序,但为时已晚,整个布达佩斯陷入全面混乱。24日凌晨,苏联驻军进入布达佩斯进行镇压,从而引起更多匈牙利人民的反抗,暴乱很快波及全国各地。特别是10月28日以后,纳吉政府的软弱无力和破坏分子的捣乱,使匈牙利局势更加复杂。11月1日,苏共中央做出决定,立即出兵镇压,取缔纳吉政府,另立以卡达尔·亚诺什为总理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11月4日,苏军发动全面进攻,暴乱逐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