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均晟哪里人:水 (转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3:05:03

〈一〉河流的水在减少,河流在消失,
    这是水在消失的例证。从古至尽,河流消失的水不计其数。水哪里去了?蒸发了,跑太空去了。而且一取不返。大河水量的减少,虽然一年不明显,但1000年就明显了。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河流水量减少,是惊人的。
    ( 1)黄河断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他养育了华夏儿女。《山海经》曰:“黄河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曰中极之渊,深三百仞。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秋水》中说:黄河“径流之大,两岸与河中的沙洲之间,不辩牛马”  
    现在,黄河断流。1972年黄河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黄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未能入海就干涸了。自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累计达1050天。1990年至1998年,几乎年年断流,且历时增加、河段延长。1997年情况最为严重,距河口最近的利津断面全年断流达226天,断流河段曾上延至河南开封附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了历史。黄河断流是中国缺水的最明显的标志,但它仅仅是多种征兆之一。
    湟水是黄河源头所在地青海省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对黄河的水质影响巨大。现在湟水有三个特点:水少———总量20亿立方的水量已经不够用了,要调用大通河的水来“引大济湟”;水脏———根据最新发布的青海省环境质量公报,湟水干流水质仅达到Ⅳ类水质;水浑———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湟水已成为黄水,目光所及之处,充斥着泥糊一样的浑浊。湟河上游的脑山,沙进人退、沙漠东移。岁的张艳得,用“大水漫灌”来形容他童年时代的湟水。可是现在,湟水只能淹过脚踝。黄河发源地常年性高山积雪减少了95%,玛多县原有的4000多个湖泊90%已经干涸,锐减到300多个。
    (2)长江流域 。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量占全国河流量的36%。1000年前苏辙说长江“水面宽阔,与海相若”。那时长江浩浩荡荡,水面如同大海般宽阔。   
    现在,长江水面最宽处只有几公里。而且《河流干涸、冰川退缩 长江源头买水喝 》称,地处长江源头第一县的曲麻莱县,过去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河流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冰川退缩等现象。这里的居民生活在“住在源头买水喝”的窘境当中。在曲麻莱县县城看到,居民户外枯干的水井比比皆是,井台上除了一把铁锁外再无别物。据了解,作为“中华水塔之县”的曲麻莱,县城原有136眼水井,到2000年只有8口有水,县城80%的居民都靠买水生活。 藏族老人说“长江源头曲麻莱县,20年前在县城随便找个地方挖上三四米,水就能溢出来,现在打到二十几米都不见水。短短的20年时间,水位下降这么厉害,让人想都不敢想。”全县30多条河流中,属于长江流域的18条河流已经干枯了。武素功随同中国科学院专家再次到长江源区进行考察时说:“我估计冰川13年大体上退缩了750米。”

(3)海河流域
    不要说1000年水量的减少,就是最近几十年,也可以看出水减少的惊人。
   “有河皆干”成为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代名词。20世纪50年代,各河流常年不干,年均入海水量高达241亿立方米;但是,目前许多河道断流或干涸,河流干涸长度达到2189公里,占到60%以上,其中有10条河流干涸天数在300天以上,入海水量最少时仅有8亿立方米。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邓坚说,据全流域对21条主要平原天然河流的3664公里河道调查表明,海河流域的许多河道断流或干涸,维持生活和生产的水资源严重匮乏。天津市已连续发生干旱,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发生困难,除引滦入津外,还多次引黄济津;北京、济南、青岛、秦皇岛、沧州等城市也多次发生干旱缺水,“渴”在这里喊声不断。
    (4)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
   (5)滹沱河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晚渡滹沱赠魏大》诗中曾借滹沱之水抒怀:“津谷朝远行,水川夕照寻。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然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滹沱河常年断流、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日渐脆弱。近年来,河道内非法采砂、挖砂吸铁、掘草放牧现象日趋严重,更加剧了滹沱河生态环境的恶化。滹沱河不仅没能起到气候调节作用,反而成为市区风沙、粉尘的主要污染源。
    你找一下古人讴歌的著名的大河、湖泊、山泉、清潭,短短1000年,现在很多都缩小了、消失了。更不要说那些没有名字的小小的河,有不计其数的小河消失了。水的消失和人类关系不大。在人类出现以前。水就一直在减少。水减少,海洋消失,陆地才出现。才有河流和湖泊。是太阳的缘故。  〈二〉世界各地的河流水量都在减少。
    (1)2005年还是亚马孙河流域几十年来最干燥的一年,其干旱程度比上世纪任何时候都要剧烈。
   (2)据国际组织“保护国际(巴西)”近日刚刚公布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45年后将不复存在。这里分布着大量河流、湖泊和被水淹没或部分淹没的平原,面积达2500万公顷。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人类自然遗产名单。
    我们所列举的只是其中著名的大河,因为与很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受关注的河流的的状况。那些不被关注的小河不在其列。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的阅历中找到水在消失的例子。

    ●结论:

    地球上任何一种地质变迁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陆地出现、湖泊变成沙漠等,都是很漫长的过程。但是,这却也有必然的规律,有一个前进的方向——那就是水在变少。水减少,必然导致河流和湖泊、海洋消失,这是一个铁的规律。

    海洋萎缩,陆地出现。冰雪融化的水和雨水等汇集到低洼处,在陆地上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宽广的河流。河流在循环的过程中消失,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往往需要几十万年。但是它们一直是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所有的河流,在目前冰山消失和雨水渐渐减少的情况下,有朝一日,都会消失。

水平衡方程式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流域储水变量的值趋于零、流域多年水平衡方程式、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平衡方程式、全球多年平均水平衡公式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逐个分析: 

   (一)流域储水变量的值趋于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流域降水量-流域蒸发量-流域径流量=流域储水变化量

   流域储水多年平均变量=0(从多年平均来说,流域储水变量的值趋于零)

  (1)从局部来看

   古代人们凭借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就发现,水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人们才记载水的变迁。

   如果 流域储水多年平均变量,等于0。那么,谁可以让罗布这个广轮400里的大湖,重现昔日风采呢?谁能让越来越广大的沙漠地区变成绿洲呢?

    单从黄河流域来看,《山海经》曰: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曰中极之渊,深三百仞。寒则冰厚数丈。大禹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两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1972年黄河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黄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未能入海就干涸了。

    黄河(1)源头。罗布泊干涸,黄河发源地青海省曲麻莱县30年来的常年性高山积雪减少了95%,玛多县原有的4000多个湖泊90%已经干涸,锐减到300多个。(2)中游。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3)下游山东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72年黄河断流15天,并在随后的10年中间歇性地出现断流。1985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

   黄河支流的消失,流域地下水位下降,下游的干涸现象,都说明,这个流域的储水变化量不是0,而是很大的水量变化。

    黄河从《山海经》记载开始到现在,几千年来的变化,就从建国以来计算,也应该算多年来吧。

    那么,‘从多年平均来说,流域储水变量的值趋于零’,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2)从世界储水量的变化来说

   (二)流域多年水平衡方程式是错误的

    流域多年水平衡方程式 :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蒸发量+多年径流量

   (1)这个公式错的太离谱,径流量没有冰雪融水吗?比如,长江、黄河都有冰雪融水。冰雪融水可以忽忽略不记吗?显然不能。所以这个公式起码也要这样: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冰雪融水=多年蒸发量+多年径流量

   (2) 就算没有冰雪融水,这个公式也不对。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水是没有变化的。

    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均净增荒漠化土地2460平方公里,相当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那么36年就是就是87560平方公里,就是36个中等县的面积,这么大面积的地区,这里面的河流的消失,难道还会复原吗?

   一些消失的河流。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邓坚说,据全流域对21条主要平原天然河流的3664公里河道调查表明,20世纪50年代,各河流常年不干,年均入海水量高达241亿立方米;但是,目前许多河道断流或干涸,河流干涸长度达到2189公里,占到60%以上。“有河皆干”成为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代名词。

    还有比如郑州的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黄河、淮河断流。这就说明,径流量有变化。

   当河流枯竭,径流量等于0时,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

   就成了,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这显然不对。如果公式成立,河流和湖泊就不会消失。但是事实是各地的水都在减少甚至消失,很多地区变成荒漠了。这就说明流域多年的降水和蒸发是不平衡的。那么就应该是流域多年水平衡方程式应该是:流域多年水不平衡方程式。

   流域多年水不平衡方程式为: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

   如果径流量等于0时,应该是:

   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而且,我们发现,当河流消失后,蒸发量越来越大,而降水量却越来越小,成反比关系。比如沙漠地区。

   (3)这个水平衡公式没有加进地下水。

   有卫星照片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泉水干涸,近年来中国有数百个湖泊消失,许多地方小河断流。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成千上万的农民发现他们的水井也干涸了。

    而这个平衡公式里没有加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所以流域多年水不平衡方程式应为:

   多年蒸发量>多年降水量+多年冰雪融水+多年地下水变化量-多年径流量

    这个大于部分,就是蒸发到空中去,回不来的那一部分水。

   (三)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平衡方程式,也是错误的:

    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平衡方程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蒸发量-多年径流量

    这个公式也是错误的。

  (1) 这个公式把径流量的功劳全部归给海洋,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径流量里有不可忽略的冰雪融水。这个公式起码要加上冰雪融水,那么就是: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蒸发量+多年冰雪融水量-多年径流量

    这个公式表明,海洋的水是不变的的。那么地球上的冰雪融水哪里去了呢?蒸发了。这个公式还表明,地球每年减少的水就冰雪融水那么多?难道那么巧合吗?有点滑稽。

   (2) 如果这个公式成立,那么海洋本身的水是保持不变的循环着。事实却是越来越少。有许多建立在海上滩涂的大的城市呢,比如上海,广州就是在海平面下降后,裸露出来的滩涂上建立的城市。广州据史载,宋朝时广州城下仍称“小海”,因海面阔,常有海中巨鱼游至城下。从明代开始,广州水陆面积开始发生明显逆转,海退的速度明显加快,至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海水已退至顺德以南一带,随后以每年70米~130米的速度退出。600年前海水还在广州地区。海水褪去说明海平面下降,海水减少,说明与海相连的大洋的水位下降。所以,海水是在减少的。

   所以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平衡方程式公式应该是:

   多年蒸发量>多年降水量+多年冰雪融水+多年径流量

(四) 全球多年平均水平衡公式为: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这个肯定错误。 从陆地从海洋中露出,变为沼泽和湿地,到变成干燥的土地,甚至出现沙漠。说明水是减少的,而且减少得很厉害。

    从没有陆地,到有陆地,到陆地面积越来越大。说明海平面是下降的,而且持续不断的在下降。陆地的面积仍然在扩大,地面的水继续在消失。从古至今,水的减少一直在继续。许多事实已经足以说明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是错误的。

   全球多年平均水不平衡公式应是: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五)所有的水平衡公式都是错在:没有把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计算在内,为何循环有它们存在,而平衡会与它们无关呢?更错误的是:没有把水在减少的事实当一会事。

     为什么水一直在减少,而水平衡方程式却屹立不倒呢?难道想让水随水平衡方程向人们的主观意向靠拢吗?

    我一提起这个方程式我就有气,这简直比法轮功还害人啊,而且是披着科学的高贵外衣,这个伪科学方程式,误导人们至今。

●水是怎样循环的
    如果你在月球上, 你拉一池水到月球上。你把它铺在月球上,几天蒸发干了,那池水会变成雨回来吗?很明显,它不可能回来。为什么月亮上的水变不成雨呢?地球上的水为什么能变成雨落到地面,可以在天空、地面不断循环呢?
    我们看地球上的雨雪是怎样形成的。
    (1)雨雪是怎么形成的?
    雨是由云“变”来的。在湿空气中,因冷却而凝结出云滴。雨滴的体积是云滴体积的100万倍。也就是说,要100万个云滴才能构成一个雨滴。
    云滴周围的水汽充足,继续凝结增长到一定程度变成雨滴以后,雨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从空中降落下来。当雨滴遇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并且有一些小雨滴还可能被带回空中。只有当雨滴增大到一定的重量,上升气流托不住雨滴时才有可能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
  云形成雨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a)需要云很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成为雨滴的。(b)在水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云,不可能降落为雨。
    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云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
    很多种云都不能降落为雨,比如: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雪的形成是,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由此可见,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地球的引力使水分子回来。地球的引力对水分子是不起作用的。地球上有雨,是因为上升的水分子太多了,它们结合为水滴。地球的引力可以使水滴回到地球。
    那么变成雨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呢?
    (2)云的形成
    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层。上升空气里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再降低,多余的水汽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汽就凝华成为冰晶或过冷却水滴。它们集中在一起,飘浮在空中,成为我们能见到的云。
    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A) 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B) 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C)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可见,云的形成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有充分的水汽,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二是有使水汽凝结的空气冷却,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看来,蒸发的水分子形成云不容易,而变成雨雪更难。也可以这样说,是寒冷使水分子失去热能,许多的水分子凝结在一起,变成雨水,落下来。如果没有黑夜,太阳一直照射,那么水将很难变成云,地球上的水会消失的更加快。如果没有冬季,水分子都像夏季那样蒸发,地球上的水也早就没有了。
    那么,那些没有变成水滴降落的水分子哪里去了呢?
(3)部分蒸发到空中的水分子,跑到太空去了。
    我们可以把地球看作一个水球,上面有太阳照射,又没有东西阻挡水分子离去,那么它表面的水当然要蒸发,跑到太空里,这应该是常识。太空没有水流到地球上。所以地球上的水必然越来越少。
    水分子蒸发的原因是吸收了热量,在它上升到空中的时候,如果变不成云,就会在白天太阳的热量的继续补充下,继续上升,离开地球,飞到太空里。所以,部分蒸发到空中的水分子,跑到太空去。部分水分子变成雨水落下。
    地球上的水的减少,是因为部分水分子不能变成雨水回到地球,地球上的水,是这样减少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地球上的水,在持续不断的减少,与人类没有太大关系,在人类诞生以前,地球上的水也在持续不断的减少。地球由到处被水覆盖海洋,到陆地出现,到现在的到处干旱,到变成沙漠,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现象。不是人力可以扭转。
    有人说,如果这样的话,地球上的水早就该干涸了,可是没有,为什么?
    因为(1)地球上的水太多了。(2)因为地球有着寒冷的过去(3)因为水分子太小了。参看《地球的起源》。
    从雨雪的形成可以得出结论:由于不是所有的水分子都可以变成雨滴降落,所以地球上的水必然越来越少。下面我们看看实际的情形是不是这样。
●事实:地球上总的存储水量越来越少
    地球上存储水的是这些地方:海洋、江河、湖泊、内陆冰川、南北极、地下水。如果这些地方的水都在减少,说明水在减少。下面我们看一下是不是在减少:
( 1)海洋的水是减少的。
    有这两点就可以说明:海洋的水是减少的。
    (A)陆地是因为海洋的水减少,海平面降低,才露出海面。曾经青藏高原也在海里隐藏着。 现在,把南北极全部融化,地球上的水也不可能上涨到把青藏高原淹没在大海里。所以说水是减少的.
    (B)自从有人类以来,海平面一直在降低,露出滩涂湿地。人们建起广州、上海等许多大城市。那么与之相连的大洋的水平面肯定也是降低的。说明海洋的水在减少和消失。
   (2)河流水在减少。
    河流消失、断流,说明河流水在减少。 
  ( 3)湖泊水在减少
    湖泊消失,说明湖泊水在减少
( 4)冰川水在减少。
内陆冰川正逐渐变薄,说明冰川水在减少。
( 5)南北极的水在减少
   北极圈冰层面积已缩减至531万平方公里,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小值。
   南极第二大冰山裂开,南极的冰雪在融化,融化的水在流失到海洋里。
(6)地下水是减少的。
    世界范围内地下水位下降,说明地下水是减少的。

(7)沙漠面积扩大,说明沙漠地区水越来越少。

    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陆地(河流、湖泊、沙漠、冰川、地下水)的水都在减少,减少的水哪里去了呢?在地球上找不到它们的踪迹,找不到哪里水在增加,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接受了地球近1000年减少的水量,更不要说几十亿年来消失的水了。所以说这些水没有在地球上,它们只能在太空里。
    它们怎么到太空去的呢?当然是蒸发。它们还能回来吗?可能性小到——我们不要抱希望.
●水循环的真相:自然界的水是越循环越少。

    (一)我们看水在哪些地方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
    水的循环都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这是雨水的形成所决定的,不可能所有的蒸发都会变成降雨,所以循环过程中水越来越少。

   (1)海洋与陆地之间,这是最重要的循环过程。海洋的水蒸发变成水汽——>输送到太空—>其中一部分形成降水 ,一部分蒸发到太空——>降水分两部分加入循环:一部分变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

  形成雨的条件苛刻,所以不可能所有的海洋蒸发的水都变成雨水降落,那么这部分蒸发量也必定是大于降水量。这是我们的新发现。

   (2)陆地与陆地之间。由内陆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为数很少。内陆的蒸发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但是它不具备补给的功能,那么这些蒸发的水哪里去了呢?太空。
   内陆地区一般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这已经是共识。

   (3)海上内循环。这个循环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

 ● 水循环示意图的错误:蒸发的水蒸气都变成雨水降落下来了。

   (1)水循环示意图的错误

    每一个水循环的文字叙述,都是“一部分变成雨水降落下来”,但是每个图都画成蒸发的水分子全部变成云,云全部变成雨了。这个是自相矛盾。
   (2)根据雨形成的条件来看,这是不可能的。怎么会所有蒸发的水蒸气都变成雨水降落下来了呢?雨的形成需要那么苛刻的条件,可以说,很少一部分水分子变成雨水降落为雨,尤其在干旱地区。
   (3)根据现在地球的水正在减少这个事实来看,这个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应该把蒸发的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降落为雨,一部分散发到空中。所以,图应该是这样(图)

  ●水哪里去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量“入不敷出”,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我们来判断一下,这些河流湖泊“入不敷出”是怎么回事?

   水从哪里“入”?雨水、雪水和冰川、南北极的冰雪融水、或者大海大河的补充。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就是发源于冰川的。没有减少迹象的大洋,也是靠河流、南北极的冰雪融水来支撑着。

   随着冰川的消失,许多河流发源于冰川的河流就自动消失了,补给青海湖的河流大都发源于冰川,现在减少了三十条河流。随着南北极的消失,所有的大洋的水将不再有补给,也会露出它水量不会减少的真相。

   水又是怎么“出”?蒸发、渗漏。渗漏到地下的水还在地球上,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我们不要管它。那么地球上水的减少只能是蒸发。

   水蒸发到太空去了,一去不回头。

● 蒸发有哪些途径: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有广阔的水域面积,水在无时无刻的蒸发着。阳光强烈,水就快速蒸发。即使太阳不在,水也无时无刻不在缓慢蒸发。

  另外40%的土地上大部分被植物(花草、树木、庄稼)覆盖,植物吸收水分,蒸发到空中。植物自己吸收地下水,干旱了吸收不到时,人们就从地下抽取水浇灌它们,

  然后还有动物,尤其众多的人,人体重量的50-60%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分更高达80%,每天运动时要消耗水。出汗,水从身体表面蒸发。动物和人无时无刻不在消耗水。

  地球上只有沙漠蒸发的水最少,因为沙漠除了绿洲和一些河流,基本已经没有水了。但是人们却为治理沙漠,植树、种草,浪费着水。而且,沙漠地区的河流蒸发量特别大,那里的水的减少是迅速的。

  雨水的50%被蒸发。

●  蒸发到空中的所有的水分子都可以变成雨落下吗?

   如果你在月球上, 你拉一池水到月球上。你把它铺在月球上,几天蒸发干了,那池水会变成雨回来吗?很明显,它不可能回来。

   地球上的水为什么能变成雨落到地面呢?不是地球的引力。地球的引力对水分子是不起作用的。地球的引力只对大雨滴起作用。

   雨雪是怎么形成的?雨是由云“变”来的。云是由水分子变来的。

    (一)云的形成

   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层。上升空气里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再降低,多余的水汽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汽就凝华成为冰晶或过冷却水滴。它们集中在一起,飘浮在空中,成为我们能见到的云。

   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1) 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2) 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可见,云的形成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有充分的水汽,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二是有使水汽凝结的空气冷却,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可见,水汽形成云并不容易。 尤其在温度越来越高的地球上空。

(二)雨雪的形成

在湿空气中,因冷却而凝结出云滴。雨滴的体积是云滴体积的100万倍。也就是说,要100万个云滴才能构成一个雨滴。

  云滴周围的水汽充足,继续凝结增长到一定程度变成雨滴以后,雨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从空中降落下来。当雨滴遇有上升气流时,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并且有一些小雨滴还可能被带回空中。只有当雨滴增大到一定的重量,上升气流托不住雨滴时才有可能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

   云形成雨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a)需要云很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成为雨滴的。(b)在水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否则,云不可能降落为雨。

  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云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

   有些云也不能降落为雨,比如: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雪的形成是,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所以雨雪的形成也不容易。尤其在温度越来越高的地球上空。所以干旱在所难免。

(●)水在越来越快的消失,为什么?

(1)水在越来越快的消失

    中科院盐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马海州在研究中发现,人为活动对青海湖水位下降没有显著影响,长期的干暖气候造成了青海湖的水位下降。

    据报道,连年干旱是造成安固里淖和众多"淖"死亡的"天灾"。一度是海河流域最大高原内陆湖安固里淖彻底干涸 过去碧波荡漾的10万多亩水域,如今变成了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

   建国以来,短短数十年间,数百个湖泊消失。仅30年间,黄河源区冰川面积就减少了17%,直接造成水资源损失23.9亿立米。海河流域内194个万亩以上的天然湖泊、洼淀现已大多干涸。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的汉江平原,解放初期有大小湖泊1066个水域面积为8300km2,到1980年消失的湖泊有983个,水域面积5816km2,剩余湖泊83个,水域面积2485km2,仅为解放初期的30%。

(2)水在越来越快的消失的原因

    原因主要在于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使水的蒸发加快,水分子越来越多的离开地球。温度升高,使水变成雨又越来越困难,水分子越来越难于回到地面。所以世界各地的水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归纳起来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和人为因素。

  (一 )自然因素:地球温度升高和越来越干旱。

  我们知道。云雨的形成是 水分子足够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天气要冷。水分子 “因冷却”才会凝结出云滴。这两个条件都被破坏。

   (1)越来越干旱。 地球很大面积的地区越来越干旱,所以蒸发到空中的水分子越来越少,就无法凝结为云,更不容易形成雨滴。

   过去,地面上潮湿多水。建国初期,地下水位还很浅。所以过去雨量较多。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淫雨靡靡。连月不开”《岳阳楼记》。现在哪里还有连月不开的梅雨了?

   (2)天气要冷。水分子 “因冷却”才会凝结出云滴,而地球温度却越来越高,气候越来越温暖,对形成雨云,越来越不利。所以降水量也越来越少。

   古代,气候寒冷。《山海经》云:黄河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现在黄河很少结冰。可见那时比现在冷的多。

   现在,地球温度上升。越来越少的地区会出现霜降。

   2005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终于迎来了入冬首场大范围降雪。微雪让很多人感慨:北京的降雪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吝啬?!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现在天气越来越干旱和温度的升高,对于降水是越来越不利。降水少导致更加干旱,所以形成恶性循环,水越来越快的消失。

(二)人为因素

(1)温室效应

   经济的发展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温室效应。

(2)无节制的用水

     人们把河水和地下水抽到地面灌溉庄稼;浇花、浇树木;把深的河水抽到湿地,使湿地不消失等,这些做法加大了水的蒸发量,致使水更快的离开地球。

沙漠在远古时期是没有的。沙漠的是近几万年才出现的。沙漠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球上任何一种地质变迁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陆地出现,湖泊变成沙漠,都是很漫长的过程。但是,这却也有必然的规律,有一个前进的方向。

( ●) 沙漠出现

   沙哈拉大沙漠在二万年前还是水草丰美的地区。

   我国的罗布泊兴盛于汉代之前,其湖水面积5350平方公里。她烟波浩渺,鱼肥虾美,鸟起雁落,岸边蒲昌、芦苇、野麻丛生,生机勃勃。在干旱少雨的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是颗璀璨的明珠。从考古出来的石器分析,罗布泊周围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原始居民在使用细石器,发展着与细石器相伴的古老狩猎文化传统。之后走进了青铜时代。汉代后,她缩成了一个葫芦状,但仍养育着生息在那里的人们,养育着楼兰古城。但是之后被沙漠渐渐覆盖。

   独身走完万里长城的中华奇人刘雨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浮沙下成片的干枯芦苇根,说明以前这里也是水草丰美的地区。

( ●)干旱导致沙漠化严重

  华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已经出现了干旱化趋势。干旱化引起了北方地区近十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沙尘天气。

  十几年前,黄河源头地区从未发生过扬尘和沙尘暴,而现在每年的扬尘天气都在10次以上,沙尘暴在3—5次之间。

  巴丹吉林沙漠的环境正在加速恶化,沙漠边缘大片梭梭林已经枯死,地下水位不断降低。这是一记警钟:近40年来,巴丹吉林沙漠面积扩大了近1万平方公里!

 由干旱而引起的荒漠化现象不容忽视。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比例超过四分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均净增荒漠化土地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水的减少是导致沙漠出现的原因

   沙漠地区的出现是干旱的结果,干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降雨稀少。沙漠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当干旱地下水位长期下降,加上降雨稀少,就必然导致广大的沙漠地区的出现。

   现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河北、河南的豫北地区和山东的西北地区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已连成一片,形成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这些地区都将面临变成沙漠的危险。

   敦煌的地下水位在逐年下降,导致月牙泉的水面急剧缩小。照此下去,月牙泉的消失绝不是危言耸听。月牙泉一旦消失,鸣沙山也就变成了一座毫无价值的沙山。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长此以往,濒临危机的不仅仅是月牙泉,整个敦煌绿洲也会面临生存危机。

(●)沙漠地区温度高

   塔克拉玛干沙漠表最高温度达88.3℃。沙漠地区在阳光下温度特别高。说明缺水和阳光是导致高温的两个原因。

(●)结论:

   沙漠的形成说明地球的水是减少的

   在水很多的远古时代,没有沙漠。沙漠是在地球的水减少到一定程度;地下水位长期下降,不能恢复;长期干旱等与水的减少有关的各种情况出现以后,才会出现沙漠。说明地球的水是近几万年才减少到一定程度的。而近年来沙漠的扩展的加速,说明水的减少是加速的。

   沙漠是生命禁区。人是不可能在无水的沙漠地区好好生活

什么叫可再生资源。就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再生资源基本不会减少。水是这样吗?不是这样。水是在源源不断的减少。水是以这样的速度减少的:
    地球上曾经到处被水覆盖,比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最高的地方,都曾经是海洋。
    在2.8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现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非常温暖,是海生动、植物发展茂盛的地域。直到上新世时期,今天的高原仍然是三趾马动物群自由往来的区域。整个高原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藏北地区的湖泊湖面宽广,湖水深幽。鱼儿在水中尽情游荡,鸟儿在湖滨尽情嬉戏。
    在我国,三叠纪形成了一条大体上以古昆仑-古秦岭-古大别山连续而成的界限,这条界限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内陆盆地型沉积,而这条界限以南,则属于海相沉积区,主要沉积形成石灰岩等海相地层,因此,我们可以把我国三叠纪时的古地理景观称为“南海北陆”。早第三纪中后期喜马拉雅才露出海面。台湾地区仍然沉没在大海中。
     海水全部退出广州,只是近几百年的事。据史载,宋朝时广州城下仍称“小海”,因海面阔,常有海中巨鱼游至城下。从明代开始,广州水陆面积开始发生明显逆转,海退的速度明显加快,至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海水已退至顺德以南一带,随后以每年70米~130米的速度退出。    海平面降低,那么与之相连的大洋的水平面肯定也是降低的。  也就是说,有史记载以来,南海海面其实是一直在下降的。那么与其相连的太平洋,水面也一定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大洋的水,是减少的。
    不但大洋的水在减少,世界各地的水都是减少的:

   (1)南北极、内陆冰川
    由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被称作“冰川自然博物馆”的玉龙雪山正在逐渐消融,从1982年至2002年20年间,冰川规模开始大范围收缩。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冰川都在快速缩减。
     内陆冰川在此期间正逐渐变薄,估计松岛冰川的重量正以每年大约40亿吨的速度在减少。
     全球暖化现象已经让北极冰川快速融化,北极圈冰层面积已缩减至531万平方公里,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小值。

   (2)湖泊
    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的汉江平原,解放初期有大小湖泊1066个水域面积为8300km2,到1980年为止因围垦而消失的湖泊有983个,水域面积5816km2,剩余湖泊83个,水域面积2485km2,仅为解放初期的30%。 

    新中国成立以来短短几十年,已有1000余个湖泊消亡,长江中下游原有100多个通江湖泊,现在仅存鄱阳湖、洞庭湖等几个。

   (3)河流

     黄河断流,1972年黄河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黄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未能入海就干涸了。以后年年断流,而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黄河断流是中国缺水的最明显的标志,但它仅仅是多种征兆之一。
    “有河皆干”成为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代名词。海河流域的许多河道断流或干涸,维持生活和生产的水资源严重匮乏。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邓坚说,据全流域对21条主要平原天然河流的3664公里河道调查表明,20世纪50年代,各河流常年不干,年均入海水量高达241亿立方米;但是,目前许多河道断流或干涸,河流干涸长度达到2189公里,占到60%以上,其中有10条河流干涸天数在300天以上,入海水量最少时仅有8亿立方米。天津市已连续8年发生干旱,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发生困难,除引滦入津外,还多次引黄济津;北京、济南、青岛、秦皇岛、沧州等城市也多次发生干旱缺水,“渴”在这里喊声不断。

    (4) 湿地
    据国际组织“保护国际(巴西)”近日刚刚公布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45年后将不复存在。这里分布着大量河流、湖泊和被水淹没或部分淹没的平原,面积达2500万公顷。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人类自然遗产名单。

   (5)地下水
    《河北遭遇55年来最干旱春天 52万人可能饮水困难因为干旱》中称,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对地表水连续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已有十几万眼机井出水不足甚至抽不上水来。“整体看来,今年的地下水位比去年至少下降了一两米。”井越打越深,水越抽越少,提水成本越来越高,抗旱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北京情况还要更严重。20年来,北京人口由800万增至近1400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多亿元增长到近3000亿元,地下水严重超采。截至目前,北京市地下水累计超采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已经十分有限。

       到今天为止,地球的水已经减少至少有一个太平洋, 所以说,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2)反证:水不可以再生和制造

    你拉一池水到月球上,把它倒在月球上,几天蒸发干了,你还指望那池水回来吗?不指望了吧。也就是说,水不可以再生。 地球上也是一样,那些蒸发到空中的水分子,一部分不会再回来,所以才会有水的大规模减少。
    自然再生不可以,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人为的使其再生呢,也就是说,我们可不可以制造大量的水呢?
    一些人总是认为人定胜天,把人看作无所不能。其实人是很渺小的,不要说和自然作对,就是一块石头落下,人也会因此丢了性命,人类在台风、地震面前都无能为力,更不要说宇宙了。地球如果爆炸,人会怎么样   ?所以人们最好还原自己的本来位置。
    如果水可以制造,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黄河、新的长江和各大湖泊、把那些地下水位重新变浅,把沙漠重新变成河流,把南北极冰川减少的水制造出来,把内陆冰川减少的水变化出来。可以吗?不可以。
    如果水可以再生,人类还担心什么呢?因为太阳看起来不会很快消失。人多,可以在月球上制造水,迁徙一部分过去。 但是可以吗?人类至今是不可以的。也就是说,在月球造水,只是梦想。
    水日复一日的减少。老百姓见池塘干了,赶快过去种上庄稼、蔬菜。官员见护城河或公园池子的水干了,马上造一条人工河,抽地下水灌满它,让人们观赏,游玩。北京的水少,科学院的人马上出谋划策,国家马上拿出五百亿搞南水北调。

     水如果可以再生,就在当地再生水,多好啊。
    但是,水不可以再生。我们一定要记住。蒸发到天空的水,只是部分加入循环,一部分水跑到太空去,不再加入水的循环但是,几千年来,科学家却说:水不消失。水不会减少,水一直在循环。这是极大的错误。
    因为人们认识不到水在减少。更不去考虑水是怎样减少的,所以,人们只关注污染,而不关注水的减少这个重大问题,且不去找水减少的原因

          
                                                                                        本书作者李艳、李清华(河南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