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窗户:伊通农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52:13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发展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

为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公众身心健康,根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农市发[2005]11号)等有关法规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对全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三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三品”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优质名牌农产品开发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国家在“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从发展的态势和方向上看,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已成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发展“三品”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质量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农业比较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第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是保证消费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让广大的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第三,发展“三品”是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实现优质优价的重要方式。对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是从市场环节把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实施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方向。

第四,发展“三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途径。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将我县的农业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但综合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存在很多实际问题。一方面是,现阶段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折时期,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以及隐患问题还仍然存在,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难度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另一方面,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不足,特别是通过认证、有质量保证、有品牌形象的“三品”数量少、比重小,与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相比明显不适应。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发展“三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三品”发展步伐,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力做好打基础、壮规模、提质量工作,确保“十二五”时期“三品”发展实现较大突破。

二、“三品”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和任务目标

1.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把“三品”发展放在“三农”工作全局来谋划,把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持续发展的核心,把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工作体系和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保障,强化政策、资金、科技、市场、体系支撑和认证后监管,着力提高“三品”的质量保障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三品”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把我县建成长春市重要的“三品”生产供应基地。

2.发展重点。坚持“三品”基地建设“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立足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突出“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强化龙头带动,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努力推进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树立品牌形象;不断扩大“三品”总量规模,提升“三品”的比重和市场份额,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以水稻、蔬菜、特色水果、食用菌、梅花鹿、生猪、肉牛、禽类和鲜鱼产业为主,开发一批各具地方优势与特色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扶持创建若干个上规模、标准化的原料产地,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实现区域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

3.任务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产地总面积60%,认证登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达50%,产品达4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农产品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45个,力争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三、科学制定落实 “三品”发展规划

1.统筹制定规划。以发展特色、集约、生态、低碳、绿色农业为目标,结合全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围绕我县粮食、畜牧、林果、蔬菜等优势产业建设,科学制定“三品”发展总体规划,配套制定产地环境、基地规模、贮藏加工、批发交易市场等专业规划。按照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分产业、企业、品种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加快推动“三品”发展。

2.优化区域布局。把“三品”开发与优势农业、特色农业板块基地相结合,按照“立足优势、合理规划、集中连片、重点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伊通镇、靠山镇、马鞍镇、河源镇为主,建设优质稻米生产板块基地;以伊—公、伊—范、长—营3条主要公路沿线村、屯为主,建设绿色果蔬食品生产板块基地;以营城子、伊丹、新兴为主,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板块基地;

3.加强基地建设。坚持走“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严格按照“三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实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的“三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5万亩水稻、2万亩蔬菜、5万亩水果和2个养鹿、2个养禽、1个养牛、1个养猪基地。

4.培植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培植作为发展“三品”的突破口来抓,按照“巩固提高一批,改造壮大一批,培植发展一批”的思路,大力扶持发展吉云鹿业、七星山药业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加工档次。加快发展方圆绿品、稷盛米业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农业企业,帮助其改进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尽快达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生产要求。围绕蔬菜、水果、鹿产品等特色资源开发,大力招商引资,有计划、分层次地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努力形成梯次发展格局,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后劲,

5.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三品”为重点,以国家标准为基础,以产品为单元,建立名、特、优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以行业管理机构为依托,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农业环境监测体系。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6.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加大“三品”技术培训,使生产者准确掌握“三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引导生产者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

7.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积极引进推广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生物种苗;加快推广农家肥料、微生物肥、绿肥和绿色食品生产的专用肥料;积极推广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体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大力推行“畜—沼—果蔬”立体生态经济模式。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特色优质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四、切实加大 “三品”发展政策支持

1.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一定的资金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用于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品牌开发、“三品”认定认证等。各乡镇区每年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和工作奖励。

2.创新投入机制。将“三品”发展与农业扶贫、综合开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和示范园区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新建和在建项目,要以标准化生产和发展“三品”为重要目标和验收的基本条件,加大公共投入;加强财政引导,运用贴息、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本加大“三品”投入;加大金融扶持,扩大对“三品”生产和加工信贷规模,着力化解生产经营投入不足的难题。

3.建立激励机制。将已获得“三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纳入财政支持、奖励范围,对新获得“三品”认证的企业,工商、税务、质检、交通、农业等部门要给予优先政策支持,对鲜活“三品”纳入绿色通道实施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五、不断加强“三品”发展监督管理  

1.加强“三品”工作体系建设。按照“体系健全、职能充实、业务精通、运转高效”的总体要求,加快建立县、乡两级管理机构,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队伍素质;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增强检验检测能力;强化对监测机构的考核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2.严格监督检查,依法实施管理。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同步,突出抓好“三品”全程监管。认真开展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产品为重点的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建立执行“三品”生产与经营记录制度和“三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以及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三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制度。

3. 健全信息网络,提高追溯能力。加快建立健全认证产品、企业和基地追溯查询网络,积极推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和追溯制度。进一步整合农业信息网络资源,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与上级农业部门的联系,及时受理投诉案件,适时公布执法监督检查结果,尽快实现“三品”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六、努力创造“三品”发展良好机制

1.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三品”作为培植我县农业精品名牌,提高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要进一步完善“三品”工作机构,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充实工作队伍,提高业务素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和实施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创建农业品牌的积极性,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取得成效。

2.构筑部门整体联动的强大合力。“三品”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相关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通报情况,发改、财政、科技、工商、税务、质监等相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共同研究制定发展措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好社会各种管理资源和技术优势,统筹协调推进“三品”发展,加快形成“政府领导、部门支持、社会关注”的新格局。

3.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三品”发展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保障人民群众公共消费安全的重要性,调动全社会参与、支持“三品”发展。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消费观念,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督促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监管,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一一年五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