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恋人无修cg 23p:海河的巨变(转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10:08

海河的巨变
    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水系。海河流域的范围大致南起黄河北大堤,北跨燕山,西连太行山西侧的黄土高原,东至渤海之滨,全流域面积二十六万五千平方公里。其上游包括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大干流以及三百多条较大的支流,这五大干流分别由西南、西、北三个方向在天津会合,东流入渤海。此外,在黄河北大堤以北和南运河之间,位于山东境内的徒骇河与马颊河,目前虽然单独入海,但在历史上与南运河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也列入海河水系的范围。整个海河水系河网纵横交错,象一把扇子斜铺在华北大地上,构成水系的各条河流,在历史时期曾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与变化,其中由天津市西部的金钢桥东到大沽口入海的这一段全长仅七十三公里的河道称为海河,而这个名称也是一直到明末清初才正式见于《畿辅通志》和《天津县志》的。
    海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六十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就定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我国远古时期“大禹治水”、“驱逐旱魃”①的传说,正是海河流域人民早期与洪水斗争的反映。海河哺育了华北平原的人民,海河流域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并出现了邺(今河北临漳)、蓟(今北京市西南)、中山(今河北定县)和邯郸等著名的都会。耸立在永定河边燕山之麓的北京,元、明、清三代即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今天作为人民的首都,更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
   海河水系在历史时期曾经历了重大的变迁。
   一、西汉以前海河各水分流入海
   海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大体上向东、向北微微倾斜,天津一带地势最低,所以历史上海河流域的主要河道,都有向天津汇流入海的趋势。当黄河早期《山经大河》由今天津附近入海时,今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以南各水均流入黄河,成为黄河的支流,以北永定河等水则分流入海。西汉时黄河下游及其入海道南移至汉章武县境,于是,今海河水系南部的几条干流,也摆脱黄河而分流入海。据《汉书·地理志》及《水经注》等记载考订,西汉时今海河的五大干流当时皆在大河以北独流入海。其中北运河(汉时的沽水)、永定河(汉时的治水,亦名■水)入海处在汉泉州县(故城在今武清东南杨村附近)境;大清河(汉时的泒水及滱水)入海处在汉文安县(故城今文安县东)境;子牙河(汉时的虖池水)及南运河(汉时的清水)入海处在汉东平舒县(故城在今大城县)境。可见海河的五大干流,在西汉时是从南、西、北三面分别由天津附近的洼淀分流入渤海,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水系。
    西汉以前,海河流域正因为处于黄河下游,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黄河,给予海河以深刻的影响。为了防御水患。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齐、魏两国,开始沿黄河建筑堤防。当时诸侯割据,“壅防百川,各以自利”。旱时截流夺水,涝时以邻为壑。一旦发生战争,更是以水代兵,决堤放水,淹没敌国。赵惠王攻魏,曾多次决黄河与漳河河堤,中山国攻赵,也曾水淹鄗城(今河北高邑县)。西汉末建始四年(前29年),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漳水之东,大河之西,三百里间,枝津交错,梦如乱丝”,以致泥沙淤积,河道堵塞,在海河地区造成严重灾害。东汉黄河改由山东千乘入海,从此,海河流域受黄河的影响才比较少,这为以后海河水系的形成,以及海河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
    二、汉末以后海河水系的形成
    成书于东汉至三国时期的《水经》沽河云:“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清河者,泒河尾也”①。这是海河诸水同归于海的最早记录。东汉末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为了漕运的需要,于建安九年(204年)“遏淇水东入白沟”②。使东北进入清河。成为日后的卫河。后又凿利漕渠引漳水以增加白沟的水源,为以后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安十一年(206年),开凿了一条使虖池水改流向北入泒水的平虏渠,其故道大致相当于今青县北至静海独流镇间的一段南运河,把现在的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等三大海河干流沟通起来。同年,又凿泉州渠,从今宝坻县西的泃河口入潞河,与南来的清河会合,为以后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平虏、泉州等渠的兴建,使由白沟来汇的清河,能够截住虖池水与漳水流量的大部分,向北流与沽水相会合而入于海,它们原来在清河以东的故道也就逐渐变成了支脉,以至最后湮没。河北平原上几条大的主流相互连通起来,而这时渤海西岸陆地又向海有所伸展,合流以后的河道,得以转而向东并流入海,从而形成了“五河下梢”的“泒河尾”。泒河是指大清河南支潴龙河上源大沙河,而“泒河尾”则是指泒河与其它各河汇流后的下游。即自天津市的三岔口向东入海的海河尾闾部分。至此,海河水系得以初步形成。
    海河水系初形成时,南部的淇水虽经曹操导入白沟与清河合。但在淇水以西今卫河上游的清水,仍由朝歌独流入黄河,到东晋十六国时,始导清合淇入白沟,并入海河水系。北部的鲍丘水(潮河前身)初“从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因未与沽河会合,也不属海河水系。北魏时■水、沽水在武清相汇,转向东流,与潮河一起循今蓟运河入海。雍奴县以下的潞河,即《水经》所称的笥沟,虽有水道存在,但只是一个枯渎,海河水系被分割为南、北两系。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虽说:“清、淇、漳、洹(卫河支流安阳河)、滱、易、涞(大清河北支拒马河)、濡、沽、滹沱同归于海,故经曰泒河尾也”①。但他又同时指出:“沽水又东南合清河,今无水”①,实际上,北魏时期海河的南北两大水系,尚未正式进入合流局面。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开凿永济渠,引沁入黄,在内黄以下,永济渠比原来的白沟略向东移,由馆陶、临清至德州,再循旧清河抵达现在的天津后,向北疏通已经枯竭了的潞河,至武清又沿■水达涿郡(今北京市西南)。于是,不仅海河南、北两水系连成一体,并且还向西南扩展,使沁水也和海河水系相连。汉末初步形成的海河水系进一步得到发展,海河水系各大河在天津附近汇流入海的局面也从此固定了下来。
    三、唐、宋时期海河的变迁
    海河水系形成以后,诸流汇一,成了上游河网庞大,下游尾闾狭细的局面,每当夏秋之交汛期水涨,洪水宣泄不及,便会酿成水患。为了解除这一威胁,唐代在御河(永济渠)以东,先后开挖了德州马颊河(又称新河)①、沧州阳通河(又称屯氏河)等减河,东注于海②,以提高泄洪能力;在御河以西,则利用大陆泽、鸬鹚陂、阳城淀、天井泽等③淀泊滞洪,以减轻洪水压力;并沿御河、漳河、滹沱河、滱水的一些险要岸段修筑堤防,以抵御溃决④。使灾害大大减轻,唐代海河流域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北宋王朝为防御契丹的侵犯,构筑了一条河湖防线,西起今满城县北山,经青苑、高阳、涿州、雄县、霸县等地,东至泥沽海口(今天津东南的西泥沽和泥沽咀一带),联结大清河几条支流与三十余处洼淀,绵延九百里,“深不可舟行,浅不可徒涉”,并把滹沱、滏阳、漳、卫等河也引向洼淀,以增水势。这条河湖防线(又称屯田防线)的建立,使河北平原的河、淀相通,既限制了契丹骑兵的进犯,又起了调节各河洪水,减少水患威胁,以利农业生产的作用。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从商胡决口,北流到今河北青县,与界河白沟合流于天津入海以后,黄河的决口泛滥又给海河带来严重的灾难。直至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灌封丘而东”,合泗入淮以后,海河流域才又重新摆脱了黄河的影响。
    四、明、清时期的海河
    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全国的政治中心移到了海河流域,但在经济上却要仰给于江南,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维持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上,当时海河水系南支的滹沱河、漳水分别由献县、馆陶注入御河(即卫河)而北流,在直沽(天津)与北来的永定河、白河(合为潞河,即北运河)相汇,一起东流入海,海河水系宣泄不畅的情况日趋严重。明代统治者为了减轻运河洪水的威胁,以保障漕运,先后在运河以东开凿了德州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沧州捷地减河和兴济减河。清代又继续开凿了宣惠河及马厂减河以分泄洪水。

海河水系中因泥沙特多而有“小黄河”之称的桑乾河,明时即“冲激震荡,迁徙弗常”①。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于河的上段修筑大堤,并改桑乾河名永定河后,下游因泥沙淤积,仍摆动频繁,到道光十年(1830年)的百余年间,历时较长的改道就有八次之多。子牙河上游的滹沱河,水急势猛,冲荡无羁,“明初,故道由藁城、晋州抵宁晋入卫,其后迁徙不一”①。清代从顺治到乾隆的百年间,即迁徒达二十五次之多③。直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以子牙河为正流而得到稳定。北支白河(即潮白河下游,原名潞河),明代泥沙淤积严重,永乐初至成化初曾八决耎儿渡(在武清、通州间),清康熙年间又两决筐儿港。清政府为保证北运河的畅通,于河西务上流青龙湾开王家务引河至七里海,另开筐儿港引河“至北塘口,入蓟运河归海”①。使海河水系与蓟运河也得到沟通。
    五、海河的水患
    海河各干流多发源于海拔一千米左右的太行山及燕山山脉,上游河床纵深坡陡,与海拔仅五十米以下的平原几乎直接相连,坡度骤降,中下游因水流缓慢而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再加上海河流域每当夏秋之交,常在太行山东坡、燕山南坡出现强烈暴雨,使几条干流洪水同时并发,而海河水系的尾闾即海河本身的排洪能力为一千二百秒立米,仅及海河五大干流流量的十分之一。河道泄流量上大下小,排泄不畅,极易泛滥成灾。至于海河尾闾本身从天津市区的金钢桥(即旧三汊口)到渤海湾头的大沽口,其直线距离仅五十余公里。但由于河身十分曲折,在发生自然截湾以前,其实际长度在十九世纪末期一度到达九十八公里左右,河道曲折率为一点八,远远超过了其它一些大河。沿岸地势又很低洼,每当潮水上涨或河流水位低落时,海水即倒灌入河,由于河身狭窄弯曲,潮水倒灌时常溢出两岸,也使大面积农田受淹。
    据历史记载,从明初公元1368年到解放前夕1948年的五百八十年间,海河水系就发生过水灾三百八十七次,旱灾四百零七次。水灾时汪洋一片,旱灾时赤地千里。其间北京被淹八次,天津被淹更达七十二次。如1939年的一次水灾,不仅淹进了天津市,冲毁了京汉、津浦两铁路,而且泛滥到一百一十六个县,受灾面积达四万五千平方公里,受灾人口八百多万,淹死和冻饿而死的达一万三千多人。天津市内水深七尺,百分之八十的街道可以行船,受淹时间长达两个月。1920年的一次旱灾,仅在河北省即有九十七县受灾,三千六百多万亩农田减产或不收,受灾人口达八百七十多万。因旱涝交替,洼地排水不良,土地盐碱化也极严重,洪、涝、旱、碱成了海河流域历史性的四大灾害。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1958年完成了海河口防潮大闸工程,解除了海潮威胁。根据蓄泄并举的原则,在上游兴修官厅、密云等二十一座大型水库(总库容达一百七十二亿立方米)以及许多中小型水库,以发挥蓄洪及调节水量的作用。在下游平原地区开挖和疏浚了潮白新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永定新河等大型骨干行洪河道,使海河五大于流分流入海,彻底改变了海河的扇状水系。并沿各河干流修建了四千多公里防洪大堤和整治了许多滞洪区,使排洪能力提高到二万四千七百秒立米,为解放前的九倍,改变了河道泄量上大下小、排泄不畅的局面。1963年海河流域人民得以战胜了洪水量比1939年还要大两倍多的洪水灾害,确保了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同时,海河流域又大量兴建了引水灌溉工程,使灌溉面积提高为解放初期的七倍;在上游山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平原地区改造盐碱地等,从而基本上控制了海河的洪、涝、旱、碱等灾害,使海河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汉书·地理志》
《新唐书·地理志》
《宋史·河渠志》
《金史·河渠志》
《元史·河渠志》
《明史·河渠志》
《清史稿·河渠志》
《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水经注》
《读史方舆纪要》
[清]胡渭:《禹贡锥指》献
[清]齐召南:《水道提纲》
[清]傅泽洪:《行水金鉴》
[清]纪昀等:《河源记略》
傅乐焕:《关于黄河河源的问题》《科学通报》,1954年10期
黄盛璋:《论黄河河源问题》《地理学报》,1955年3期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
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1978年7月
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陕西师大学报》,1978年1期
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11月
谭其骧:《黄河与运河的变迁》《地理知识》,1955年8、9期
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1980年8月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2期
林承坤、陈钦銮:《下荆江自由河曲形成与演变的探讨》《地理学报》,1959年2期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荆江河床实验站:《荆江护岸河段河床演变与分析》,1975年
潘庆燊等:《长江中游河段人工裁弯河道演变的研究》《中国科学》,1978年2期
孙仲明:《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模式》《科学通报》,1983年2期
同治《长江图说》
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陕西师大学报》,1982年2期
《海河史简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77年
水电部水利司:《全国主要河流水文特性统计》,1975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四章科学出版社,1982年
-----------------------------
① 《山海经·大荒北经》:“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① 《水经注》卷十四《沽河》。 
② 《水经注》卷九《淇水注》。 
① ②《水经注》卷十四《沽水注》。 
①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德州·平原郡·平昌县。 
② 《新唐书》卷一七二《杜中立传》。 
③ 《元和郡县志》卷一八《河北道》三,定州。 
④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 
① ②《明史》卷八七《河渠志》五。 
③ 《清史稿》卷一二九《河渠志》四。 
①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七《顺天府》二,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