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名步吗作品封面:明代黄道周行书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08:43

明代黄道周行书卷

(2010-05-21 19:31:26) 转载标签:

黄道周

行书卷

历史

墨迹

书法

中国书法

资料

书论

争鸣

书法作品

行书

文化






































































    黄道周  行书卷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明代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
    黄道周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莆田山牌村),是福建莆田始祖唐进士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公三十世孙、兴化军城始祖北宋会元郑獬榜传胪进士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二十一世孙、宋隆兴癸未特奏进士潭州知府黄丰十八世孙。黄道周乞言自序状云:“先代从莆田徙居铜海(今福建省东山县)再世矣。”
    明万历十三年(1595)二月初九,道周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令东山县铜陵镇,出生世家,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二十五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天启二年(1622)三十八岁的黄道周中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期。深得考官袁可立的赏识,后来黄道周为先师作《节寰袁公传》,记述袁可立一生坎坷多艰的为官经历。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崇祯十一年,因指斥大臣杨嗣昌等私下妄自议和,七月初五崇祯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与黄道周当场辩论。崇祯斥道:“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黄道周高声争辩:“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臣在君父之前独独敢言为佞,岂在君父之前谗诌面谀者为忠乎?”他厉声直逼皇上:“忠佞不分,则邪正混淆,何以治!”这场有名的辩论之后黄道周被连贬六级,调任江西。
    崇祯十三年(1640),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解学龙说:“我明道学宗主,可任辅导(相)。”崇祯一听大怒,下令逮捕二人入狱,以“伪学欺世”之罪重治。由于几位大臣力谏,改为廷杖八十,永远充军广西。
    崇祯十四年,杨嗣昌治政有失,自杀而亡。崇祯回想起黄道周当初的预言,便下旨将黄道周复官,入京召见。此时,河南已被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关外大明领土也皆被清军占领,黄道周见朝廷昏庸无道,国运已尽,遂告病辞官,回到老家福建漳浦,结庐先人墓侧,专心著述。
    明亡后,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严冷方刚,不偕流俗”,杨廷麟曾力荐他充讲官兼直经筵。弘光亡后,回福建,至福州。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但兵权落入郑芝龙手中,时清廷颁布剃发令,江南人民求救于南明隆武朝廷,芝龙养兵自重,不发一兵一卒。黄道周只得返乡筹兵筹粮。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道周募众数千人,马仅十余匹,另有一月粮,出仙霞关,与清兵抗击。夫人蔡氏叹道:“道周死得其所了!”。十月初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个月兵粮,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抚州(今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三路皆败。十二月六日,黄道周率队向婺源出发,至童家坊,得知乐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时遇伏,参将高万容逃队,于是全军崩溃。
    道周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狱中吟咏如故,有诗云:六十年来事已非,翻翻复复少生机。老臣挤尽一腔血,会看中原万里归。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洪承畴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隆武二年三月五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并给家人留下了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就义之日,其老仆哭之甚哀,道周安慰他说:“吾为正义而死,是为考终,汝何哀?”至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临刑前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
    其门人蔡春落、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现存诗两千余首,被俘后“见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诗,出自忧愤,最为感人。
    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黄道周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他的楷书,如《孝经卷》、《张溥墓志铭》,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十分类似钟繇楷法。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他的行草书,如《五言古诗轴》,大略类其楷书的体势,行笔转折方健,结字欹侧多姿,朴拙的风格同样接近钟繇。他的隶书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点,不如楷书那样古拙清刚。从黄道周书论中,反映出他对魏晋书法是比较倾心的,尤其对钟繇、索靖等具有古朴书风的书法更为欣赏,而对其当代书法,如董其昌的书法,则并非如此。
    清初宋荦说:“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漫堂书画跋》)道周亦能绘画。

    徐霞客评他“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  明史赞:“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乾隆帝亦说他:“不愧一代完人”。
    《四库全书·黄道周儒行集传》序:以直节清德,见重一时”。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皆有家丧,崇祯帝依旧“夺情”起用。对此,黄道周连上三疏,指责此三人不忠不孝。顾诚《南明史》评价刘宗周和黄道周皆非栋梁之材。他们“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

 

延伸阅读

简议黄道周的书法风格



    他的第一个惊人之举就是废除跪着膝行为皇帝“展书”说经,此举自然为魏阉一党所不容,不出一月他就落职回家。黄道周完全没有官场的那一套虚与周旋,以避灾祸的油滑。他的个性,决定了他的不苟且、不妥协。他的这种个性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吃尽了苦头,几至砍头的境地。他“告归故里”。五年之后,新皇帝登基,召他复出,不料,当时的辽东事件使他因钱龙锡间接受到影响,他不揣冒昧,连上三疏为钱龙锡鸣冤,却被连降三级。最后不得不挂帽“乞休”,这一歇又是一个五年,风雨飘摇的晚明王朝又想起了黄道周,再次召他复出。黄道周此次复出并未改变他梗直的秉性,为维护国纲,由于杨嗣昌未服满三年父丧出任兵部尚书一事,上疏抨击皇帝,与皇帝在内廷面对面展开论争,最终皇帝龙颜大怒,贬他到江西任布政司都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平台抗辩”,此事一传出京城,黄道周名声大震,其刚正勇敢之声远播,在其后不久的“庭杖之厄”“北寺之囚”时,一些名节之士以追随他,与他同狱侍侯他为荣。
    崇祯十五年出狱时他以五十八岁了。黄道周的三起三落伴随一个王朝的没落。崇祯十七年,就在黄道周第四次出现在中国的政坛上,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崇祯国破自缢驾崩。此时的黄道周对政治已是心灰意冷,就是因为清兵入关,国难当前。不管他是否占卜出明王朝灭亡的大限,是否推算出自己个人的运途走向,事实是他明知马士英等人的诡计,毅然入阁弘光朝,在上有昏君,下有奸臣的政治夹缝中,呈献“进取九策”复国大计,终因权奸的排挤,难得舒展平生之志,只得上疏辞职。弘光朝旋即覆亡后,他得以入阁隆武朝,却又碰上郑芝龙之流,郑芝龙心怀叵测、拥兵自重,素有降心。国难当头黄道周以一介文弱书生之躯带兵抗清,最终在安徽婺源兵败被擒,在南京不屈英勇就义。
    黄道周一生,四起四落,徘徊于江湖与庙堂之间。处江湖之远多有追随者,在漳浦北山、漳州邺山、浙江大涤山等处讲学,声闻者不远千里以能听先生教诲为荣,南京就义时仍有四君子随其殉国。居庙堂之上则多受责难,这种政治迫害使几至人头落地,最终间接地使他把碧血洒在故国的土地上。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秉性,他的学识、他的信念。有意味的是,每一次政治失意时,黄道周都有非常精美的小楷作品出现,如崇祯八年(1635年),被贬官到福建漳州榕坛时书《榕颂》;崇祯十四年(1641年),经受庭杖之厄时书《定本孝经》;直至隆武二年(1646年),殉国前夕狱中行吟书《后死吟三十首诗卷》。
    《榕颂》楷书册,福建省东山县图书馆藏,绢本,大约作于崇祯八年(1635年)。这是黄道周被贬官到福建漳州榕坛讲学时期的重要作品,形式上模仿屈原的《榕颂》,以榕树“六质”、“四妙”来阐述人生哲理,以榕树自拟。本册的幅式、书体上充满着趣味化、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审美倾向,结体古逸峭厉,用笔精严雅致,章法连贯朴茂,骨气深稳超脱、优游萧散。
    《孝经定本》楷书册,故宫博物院藏,纸本,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这是黄道周因解学龙一事遭受廷杖之刑后在刑部监狱中所书。与《榕颂》相比,《孝经定本》楷书册更多的是一种恭谨不苟的态度,一笔一画,精到绝伦,心如止水,态度何其虔诚,故而全文肃穆刚正。据记载,在狱中十五个月共手书一百二十本,让狱卒持去以表酬谢。然而,在特定的背景下选择抄写《孝经》,更主要的还是一种政治观念、政治行为的选择,试图通过狱卒的传播,向皇帝和其他不同政见者表示不满和谴责的“笔谏”。
    《后死吟》楷书册,故宫博物院藏,纸本,作于隆武二年(1646年)。这是黄道周婺源被俘后在狱中所书。也许,死之于黄道周已不是一件恐惧的事情,故而在绝食七天,视死如归的状态下,通篇诗三十首宁静安详地流露出来,依然点画精到,结体严谨。与《孝经定本》略有不同的是,行笔速度更快更随性,结体更奇险,字距更密集,行距却拉得更开,少了几分庄严,多了几分萧杀,几分悲壮,这已不是文字层面的书法,而是圣人的狱中行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在某种精神压力下,必然要寻找一定的解脱方式,抒发胸中抑郁之情,比如有些妇女她会通过剪纸、刺绣这种形式,在不断重复某些动作,传达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度过难过的每一天。而多数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政治迫害面前,精神压力极大,喜欢用有意识的书写、绘画等,努力帮助自己冲破精神压迫,通过不断重复书写动作放松自己的精神压力,在笔墨运动游戏中让精神得到暂时栖息。因此,不管是在遭遇斥责谪贬,忍受庭杖之刑,抑或在殉国前夕,黄道周的精神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作为一个始终坚持纲常伦理信念的大人物,他的不妥协、不苟且只能在笔杆的游动中,享受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书写中附加自己的价值取向,用自己作品去抒发个人的价值观,感化他人。这也是黄道周每一件书法作品的文化意义,是当代书家抄写唐诗宋词的作品所难能体现的。
    如果说,黄道周的楷书除了记录,则是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局部性重复,不断构筑每一个方块小字来宣泄个人抑郁的情感,消磨精神上的苦难时光。那么,他的行草书抒情性就更加强烈,在笔杆的游动中让自己喜怒哀乐得到抒发。纵观他的作品,有这么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1)多以自作诗文为内容。晚明书法大家多数能够作诗,其书法作品有一部分是以自作诗为内容。不过,黄道周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不像王铎有许多临摹古帖的作品留世,他的传世作品除了楷书《孝经》外,基本上是以自己的诗文为创作内容。特别是那些应邀酬友的立轴大作,大都是自作的律诗。正因为书写的是自作诗,故而内容熟稔,心态放松,书写时注意力尽量集中于指间,快速拈动笔杆,笔锋翻折盘旋,缠绕提顿,左右逢源,流畅紧凑,收放自如,一气呵成,可谓达到自由的化境。
    (2)多有异体字、生僻字出现。与二王一脉的书家不同的是,黄道周大量吸收钟繇、索靖等魏以前书家的营养,包括一些古隶。另一方面,黄道周学术研究的核心是周易,与他阅读大量古文相关的是,他了解了比其他书家更多的古文字。他把这些已经被规范,或被弃用的古文字运用在他的诗歌中,写成书法作品时,这些生僻字又被激活了,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审美层次和表现力,为作品增添了几分情趣。欣赏时,就像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到的“隔”的感觉,有了一种雾里看花的神秘感,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
    (3)笔速奇快。因黄道周性格爽直刚毅,而书写的内容多为自作诗文,楷书上追魏晋,功底扎实,掌握了许多异体文字,故下笔肯定果敢,沉着凝练。今天看来,他的行草起笔处多露锋,与其楷书用笔相类似,方狠劲折,峻利异常。行笔速度非常快,时方时圆,斩截飞动,迅疾准确,无丝毫迟滞。结字时有右抬左泻奇肆之笔,时有打破笔顺出人意表之笔,时有“飞白”游丝之笔,自然错落,跌宕多姿。因其快速运笔,形成了对空间的分割重构,观之则有奇峰迭起之感,极尽变化之能事。
    (4)章法对比强烈。黄道周书法结字个体几呈隶势,斜画紧结,扁平右抬,字间紧压,而他在整体章法上大幅拉开行距,让色彩的黑白、空间的疏密得到强化,对视觉形成强烈的冲击。的确,当流畅的行笔、丰富的线条、协调的构成等因素碰撞在一起,集中为作品的气势贯通服务时,我们在黄道周的作品中明晰可见,那自上而下盘旋缠绕、迂回曲折、一泻千里的书法形态,可谓浑然天成,气韵生动。可以说,黄道周在章法上完成了自己一直追求和推崇的“遒媚”境界。
    当然,黄道周书法形态是丰富多彩的,以上的分析也许只是浮光掠影。每个人书写出来的字是不一样的,那怕是学习同一家,或是刻意模仿同一本字帖,书写出来的字还是不一样的,这是自然现象。即使书法家自己在不同时期书写的字也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呈螺旋式提高发展。因此,当细化到他的每一件作品,每一个细节时,仍然有许许多多值得玩味,值得细品的地方,如《出山答朱日甫诗轴》,气格高古,意态奇崛;《赠曲静根诗轴》,自由奔放,挥洒自然;《大涤山中赠孟阆庵五律诗轴》,纵横捭阖,厚实凝练,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那奇肆峻利刚劲的遒媚书风与他个人耿介的光辉人格魅力是统一协调的,他实现了“人书合一”。                                                            (陈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