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花仙成为塔巴斯:水稻专家咨询系统(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53:09

七、合理灌溉

水稻是喜水作物,它的需水可分为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部分。稻田合理灌溉不仅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且可通过合理的灌排技术,调节水稻生育期间所需要的氧气、温度、养料,使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处于最合适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发育协调良好。
  进行稻田合理灌排,一要有水源,二要有排灌设施。传统的方法是明渠明沟,由地面灌排水。目前国外已在应用喷灌,滴灌;暗渠,暗管灌排的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因投资较大,在国内除部分地区开始应用外,尚未广泛推广。现仅介绍传统的灌溉方式在水稻上的应用。

(一)水稻的需水规律

 1.稻田水分状况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据测定,当土壤水分下降到80%以下时,因水分不足阻碍水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转,使叶绿素含量减少,气孔关闭,妨碍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光合作用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可见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利于分蘖、长穗、开花、结实,获得高产。试验还表明在水稻生育过程中,任何一个生育时期受旱都不利,但—般以返青、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开花与灌浆四个时期受旱对产量影响最大。
  返青期缺水,秧苗不易成活返青,即使成活对分蘖及以后各生育时期器官建成都有影响。
  幼穗发育期,叶面积大,光合作用强,代谢作用旺盛,蒸腾量也大,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初期受旱抑制枝梗、颖花原基分化,每穗粒数少,中期受旱使内外颖,雌雄蕊发育不良。减数分裂期受旱颖花大量退化,粒数减少,结实率下降。
  抽穗开花期,水稻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仅次于孕穗期,缺水造成“卡脖子旱”,抽穗开花困难,包颈白穗多,结实率不高,严重影响产量。
  灌浆期受旱,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有机物的形成,运转,从而使千粒重、结实率降低,青米、死米、腹白大的米粒增多,影响产量和品质。
  水稻虽耐涝力强,短期淹水对产量影响不大,但若长期淹水没顶则会影响生育及产量。生育时期不同对淹水的反应不同。据试验仍以返青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开花、灌浆期对淹水最敏感。据观察,返育期当日平均温度为25~30℃时,淹水3~4天死苗率高达85%,双季稻孕穗期淹水7天,幼穗腐烂完全无收,开花期淹7天,结实率只有5%,乳熟期淹7天,结实率尚有60%,蜡熟期淹7天可收70~80%的产量。深灌会使土壤中氧气减少,泥温昼夜温差减小,稻株基部光照减弱,对根的生长及分蘖发生均不利,且茎秆软弱易倒伏。
  2.各生育时期水分蒸腾量的变化。水稻的叶面蒸腾量,随植株叶面积的加大而增多,至孕穗到出穗期达  最高峰,以后又下降,但是水稻的蒸腾量既与品种有关,又受气温、湿度、风速、降雨等环境条件及栽培    
  技术的影响。
  3.稻田需水量 稻田需水量由叶面蒸腾量,窝间蒸发量和稻田渗漏量三者组成,前二者又合称腾发量。
  (1)腾发量 其中叶面蒸腾量的变化前面已谈过。而窝间蒸发量一般是移栽后最大,随着稻株对稻田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少,约在分蘖末期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不再有大的变化,两者的关系是插秧初期蒸发大于蒸腾,分蘖末到成熟则是蒸腾大于蒸发。
  稻田蒸发量,一般占总需水量的60~80%,据四川二贵州各灌区多年试验,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品种之间蒸发量有一定差异。 
  各生育期的蒸发量,总的变化趋势,随生育期向后推移,日平均蒸发量逐渐加大,于抽穗后达最大值,这是气象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尤以气象因素影响最大。温度高,风力大,湿度小蒸发量大,反之则小。插秧密度大较密度小的,深灌较浅灌,浅灌又较湿润灌溉的腾发量大。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腾发量有增大的趋势。高产田干物质积累多,腾发量也较低产田大,但平均每千克稻谷所需腾发量,反而减少。所以提高单产也具有经济用水的作用。
  (2)渗漏量 是稻田水分消耗的另一途径,其大小因土质,地下水位深浅、耕作及灌溉方法不同而异。在一定条件下,土壤愈粘重、透水性愈弱,渗漏量愈小;土壤砂性愈重、透水性愈强,渗漏量愈大。地势高。
  耕作粗放及新开田渗漏量大,深灌比浅灌渗漏量大。
  稻田渗漏可以输氧、排毒,有更新土壤环境的良好作用,但渗漏量过大会增加养分的流失。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测定,以日渗漏量10毫米左右的田块产量较高。西南地区测定结果,不同土壤间差异较大,且灌溉设施比较差,渗漏量过大是不利的,似以维持3~5毫米/日较佳。
  (3) 灌溉定额 稻田需水量,除—部分由水稻生长季节的降水直接供给外,另一部分则需灌溉补充。每亩稻田需要人工补给的水量称灌溉定额。
  灌溉定额=打田用水量+大田生育期间耗水量(腾发量+渗漏量) - 有效降雨量。
  打田(整田)用水量据四川各灌区实测平均为78.5~139立方米/亩;贵州一般为97.4~ 200立方米/亩。因土质、前作、气候、耕作及土壤含水量等而异。土壤质地疏松较紧实的、含水量低较含水量高的、新开田较老稻田,坡地较低洼地、冬闲田较冬作田,旧法泡田比新法泡田打田用水量要多。
  灌溉定额:据四川各灌区试验统计,常规中稻平均为483.3立方米/亩(724.5毫米),杂交中稻平均为599立方米/亩(868毫米)。贵州各灌区多年试验,一般常规中稻为170~410立方米/亩(254.8~614.6毫米),杂交中稻为193.6~386.3立方米/亩(290.2~579.06毫米)。                 

(二)稻田灌溉技术

1.高产田的灌排水技术 要夺取水稻高产,在有水源保证灌溉的地区,都应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及灌溉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实行科学管水。但随着品种类型及栽培技术的更新,与之相适应的灌溉技术则不一样,50年代,针对常规高秆中稻的倒伏与增穗,采取“浅--深—浅”型灌溉技术,获得增产10%以上的效果。60年代,为适应矮秆品种高肥,密植,争多穗、大穗的特点,推行“浅灌--湿润--晒田”相结合的灌溉技术。70年代杂交水稻问世,促使高产栽培技术发生较大变革。高产灌溉技术也经历了“浅--湿--晒田”到浅、深、薄、晒、足、浅、活、落干的方式,但还不适应杂交中稻分蘖有余、成穗不足、大穗有余,结实不足的弱点,故进而发展到今天推广采用的“浅湿型”的浅灌晒田技术,符合了杂交中稻的高产要求。较好地做到在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依靠分蘖成穗,在一定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起到了促根、助蘖、壮株、控叶的作用,有利发挥杂交优势,提高分蘖成穗比重,协调好穗、粒矛盾,达到亩产500千克以上水平。杂交中稻的具体灌排指标,据四川试验,在保灌条件下是:移栽时田内保留不超过10毫米的微水层。返青期30毫米左右,分蘖期浅水10~30毫米,播种后70天左右开始晒田,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阶段,保持10~40毫米浅水层,乳熟和黄熟期采取40~0毫米间歇活水灌溉,收割前7天左右排水落干。
  土壤类型不同,灌溉方法不同,例如:地下水型稻田(冷、阴、烂泥田),因长期被水分饱和,水冷、土温低,还原物质多,易引起僵苗,故灌溉方法应以提高土温,增加氧气为前提,除开明沟、暗渠排除冷浸水、降低地下水位外,在水稻生长期间,应采取湿润灌溉为主、浅灌勤灌和多次晒、晾、搁田的方法。
对于缺水型的“高塝田”、“望天田”等,则应注意蓄水肪旱,采取长期水层灌溉。如果遇旱需要灌水,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前期间,歇灌溉,孕穗、抽穗期有水层灌溉,灌浆期间歇灌溉的抗旱灌溉法。
   2.晒田的作用与技术 水稻分蘖盛期以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稻田灌溉技术中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措施。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稻作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栽培技术的改进,这项技术愈来愈广泛地为人们所采用,更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协调水稻生长与发育,个体与群体,地上部与地下部,水稻与环境等各项矛盾的有效措施,是高产水稻栽培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晒田的作用可归纳为:
  (1)更新土壤环境 通过晒田可提高土温,增加土壤空气,且使氧气深入下层土中,扩大好气性微生物活动范围,其数量显著增加(比淹水时多1q倍),促进有机质矿化。但因晒田时无水层覆盖,铵态氮很容易被氧化或逸失,而磷向难溶性转化。所以,在晒田过程中耕层内的有效氯、磷含量却反而降低,然而复水后则迅速提高。土壤有效养分这种先抑制、后促进的变化,抑制了水稻群体的过分发展,促进了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顺利转移,有利于培育大穗。
  (2)促进根系发育 通过晒田,由于大量空气进入耕作层与原来被水层隔截在犁底层下的空气相互交换,使土壤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量减少,eh增高(四川灌区试验,粘土可提高20毫伏,中壤提高5毫伏以上)。且因晒田使土壤失水干缩产生裂缝,微团聚体增加,土壤渗透性增强,复水后土壤中空气尚能继续更新;原来因淹水产出的甲烷、亚铁、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得到氧化而减少,故利于根系向下深扎。根数在晒田时虽暂时减少,但复水后白根迅速增多,根系活力显著增强。据贵州农学院对桂朝2号于晒田复水后用a-萘胺法测定根系氧化力,为206.9微克/克鲜根/小时,比未晒田处理193.3微克/克鲜根/小时,增加93.4%,达到以氧养根,不早衰的目的。
  (3)抑制茎叶徒长,增强茎秆强度,调整了植株长相。晒田暂时控制根系对氮的吸收,但利于对磷、钾,硅酸的吸收,稻株体内氮素同化作用相应减弱,减低了蛋白质的合成,使部分同化产物得以多糖的形式在茎鞘中积累,使叶色由深绿变为浅绿或黄绿,加之茎秆中水分含量降低,抑制了细胞的伸长和茎叶徒长,使节间变短,特别是基部1~2节间变短,不易倒状。最后几片叶的长度受到控制变得挺直,封行日期延迟,保持适当的叶面积指数,达到适宜的高产长相。 
  (4)控制无效分蘖 通过晒田使土壤含水量下降到60%以下,使后期分蘖难以发生,光合产物得到积累,集中供应前期分蘖幼穗分化的需要,提高了成穗率,保证了足够的穗数。而且因群体结构得以改善,基部透光条件好,底叶不早衰,促进穗大、粒多、粒饱。
  此外,晒田降低了株间湿度,可防止和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危害。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晒田是既控制,又促进,先控后促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其效果决定于晒田的时间和程度,但这两者都得主要粮据稻苗的长势长相,结合土壤肥力、气候等确定。
  一般晒田的适宜时期为水稻对水分不太敏感的分蘖末期——幼穗分化初期。松岛省三研究认为,硒田可以从无效分蘖期开始到二次枝梗分化期,生产上因近些年栽培密度加大,基本苗较多,为控制无效蘖,常采用“够苗晒田”,即当田间进泥金菁菁茎蘖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便开始排水晒田。 —般是,分蘖早,发苗足,长势旺的早晒,反之则应迟晒。
  在某些肥力不足或冷、烂锈田,分蘖生长缓慢,总苗数迟迟达不到预期穗数指标,为了不影响幼穗分化,到了分蘖末期也应及时晒田,使养分集中转向已有分蘖生长,提高成穗率。高产栽培为达到中期控氮,缩短最后 3片叶及茎基部节间长度,提高光合效率,改变体内c/n比,促使扩大型代谢转向积累型代谢,防止后期倒伏等,根据器同伸关系,在倒四叶展时进行一次晒田,因晒田时间需4~6天,实际应提前一个叶位,即在倒五叶展开始晒田为宜。如果稻株体内含氮量高,长势旺还可提前一个叶位。
  晒田的轻重程度要根据稻苗生长情况和土壤而定。稻田施肥足,秧苗长势旺、发苗快,叶色浓绿,叶片长大披垂的宜重晒;而长势差,叶色淡的要轻晒。一般以晒到叶色褪淡,叶片变薄而刚挺,叶尖上举,植株有弹性,表土冒白根为适度。烂泥田、冷水田、肥田、泡冬田可重晒,晒到田边开大裂口(6~10毫米),由中开小裂口(2~3毫米),入田不缠脚,站立不陷脚,白根冒出多,土壤湿度为由间持水量的50~60%。粘土及重土壤稻田宜晒到田边开细裂口(3~6毫米),入田不粘脚,有白根上冒,不宜重晒,以免裂口大,断根太多,复水后回青迟,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如土壤已裂口,而叶色未褪淡,可在复水2~3天后再排水晒一次。中壤、瘦田、炕冬田以晒到田边起细麻裂(1.5~3毫米),田中晒紧皮,入田有脚印,田面现白根,田间持水量为80%左右为度。轻壤和砂土,则宜多次排水晾田,控水调肥,不宜 晒田,以免造成脱肥。
  晒田程度要多观察,掌握达到要求便复水,如有褪色过重的田块复水后不回青,还应补充适量肥料,不要造成脱肥,影响成穗率和幼穗的分化。

 

八、田间管理与及时收获

水稻田间管理,是通过人为地采取一系列的“促”、“控”措施,协调大田中水稻的生态环境,调节好水稻生育过程中“个体与群体”,“地上部与地下部”、“前期与后期”三组矛盾,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其原则是: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以生育阶段的主攻方向为目标,以苗情为指标,以肥水为手段进行“促”、“控”。看天、看地、看苗施肥;看土、看苗、看肥定水,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保证水稻生长协调,发育良好。

(一)返膏分蘖期田间管理 

返青分蘖期是指从秧苗移栽到幼穗分化前的时期。这段时间长短,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不同。一季中稻,早熟品种16~25天,中熟品种30天左右,迟熟品种35~50天。
  1.返青分蘖期的生育特点及应有的长势长相。
  (1)生育特点 秧苗因移栽植伤影响,往往停滞一段时间才恢复生长,称为返青。返青期长短受秧苗素质、移栽时的气候、土质及栽插质量等影响,一般约5~7天。返青后进入以叶、蘖、根生长为中心的分蘖期,也是水稻一生中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分蘖期是每亩穗数的决定期,欲获穗多,关键在于分蘖发生早,发得足。形成大蘖和壮蘖,才能有较高的成穗率,并为以后大穗、多粒打好基础。因此,根据分蘖和叶、根等同伸器官的生长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此段时期植株应有的长势长相,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缩短返青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多穗是这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
  (2)长势长相指标 指器官生长速度、生长状态、叶色变化等。
        叶色:是反映水稻生理代谢及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叶色的深浅,主要受叶片氮素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色深(黑)表明叶片中含氮最高,氮代谢旺盛,叶绿素含量高,光合能力强,但光合产物的大部分用于合成氮化物供新生器官生长,很少积累。叶色浅(黄)指叶色退淡,表明叶片中氮代谢下降,含氮物减少,叶绿素减少,碳水化合物积累于叶鞘和茎中。“黄”时对新生器官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组织充实生长健壮,为下一阶段新生器官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判断叶色深浅,一般以倒数第2~3片功能叶为准,可用比色卡比色,也可用叶片同叶鞘比较。叶片颜色比叶鞘深,表明氮代谢旺盛,反之碳代谢旺盛。移栽后秧苗因植伤,短时间内叶色褪黄,高产水稻要求此时褪黄不明显。返青后要求叶色迅速转青,到分蘖盛期出现第一“黑”。若转色慢或“黑”不足,表明营养不良,出叶慢,分蘖少,很难保证足穗,大穗。若“黑”过了头,则氮素过多,会增多无效分蘖消耗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茎秆软弱,叶片下垂,使田间过早封行,成穗率降低,也难以形成壮秆大穗。
      长势:分蘖期的出叶速度以5~7天长一片新叶为宜,且寿命要长。分蘖盛期主茎绿叶数应有5~6片,叶面积系数应在2.5以上,云南高原生态条件下,水稻栽插密度比贵州、 四川大,分蘖盛期高产栽培的叶面积系数要求达3~4为宜。
      分蘖的生长速度也是反映长势和内部生理代谢水平的指标。就一季中稻而言,要求栽后7天左右开始分蘖,20天左右达分蘖、盛期此后分蘖速度减慢,长势平稳。35天左右达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下降,最后一般成穗率在60~70%(云南要求达70~80%),高产水稻达70%以上,长相:主要看蔸形,高产水稻要求插秧后迅速竖蔸,表明成活快,返青早,随着新叶和分蘖的发生,迅速出现散蔸状,整蔸呈“水仙花”形,叶片弯而不披,清秀健壮。若叶片软弱披垂,长而无弹性,则是生长过旺的长相,若一蔸水稻矮小,叶向上立,蔸形呈“一柱香”,就是迟发或坐蔸的表现。到圆秆拔节分蘖终止时,又要求叶片上挺呈竖蔸状。
        总之,分蘖期的苗情指标要求是:返青早,出叶快,分蘖早,叶色绿,透光好。
  2.田间管理措施 应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土质田块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全苗壮苗,长势良好,长相适宜,株健根强。前期以“促”为主,促进早期有效蘖增多,分蘖后期则应以“控”为主,控制无效蘖发生和过早封行,以提高成穗率,为穗多穗大奠定基础。
  (1)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一般栽插后都会出现浮秧、倒秧和缺窝及每窝苗数多少不等现象。因此,除注意提高栽插质量外,插秧后应遂田逐行查看,做好补缺匀苗工作,要求见缺就补,见歪扶正,见多就分,见少就添,保证苗全、苗匀。
  (2)早施分蘖肥 为保证分蘖早生快发,应在返青后立即追施蘖肥。蘖肥用量占总追肥量的40~70%。如底肥足并配合有速效肥,土质疏松,早春土温回升快的地区或田块及栽插早、品种耐肥性差或禾苗生长旺的田应少施或不施。具体掌握在追肥后、分蘖盛期出现第一次“黑”,此次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中等肥力,基肥中等的田每亩可追尿素5~7.5千克,或硫铵、碳铵12.5~14千克,或人粪尿20~30担。结合中耕进行,先施肥后薅秧,以提高肥效,避免损失。
        分蘖肥一般是一次施完。但对于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或底肥施用不足的田块,可在有效分蘖期内分两次施用。若发现一块田中禾苗生长不平衡,出现落黄凼时,应重点补追,促使全田生长整齐一致。
       对于冷浸田、“黄昏田”以及新开田,若发现秧苗移栽后久不返青,根发黑腐烂,发生“坐蔸”时,宜先将水排干,薅掉黑根,捏碎大土块,晾晒2~3天,施用石灰、草木灰或油枯加草木灰、或过磷酸钙、石膏等。再灌浅水,待秧苗转青后再少量施用氮肥。
  (3)调节水层 插秧后,植株吸水力下降,但叶面蒸腾却来减少,易失去水分平衡,此时保持30~50毫米深水层,维持株间较高湿度,降底蒸腾作用,利用返青成活。返青后,采取浅水勤灌,使稻株基部通风进光良好,提高土温,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以利根的发育,增强吸肥能力,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寒冷地区及早插中稻,因栽后尚有低温威胁,移栽至返青一般应保持比温暖地区更深的水层,以增温护苗。冷、阴、烂田插秧后,土温不易上升,应在晴天排水落干轻晒,以达增温,增气,促根,捉蘖之目的。对于一季晚稻和迟栽中稻,因插秧时气温渐高,日照强,叶面蒸腾大,除加深水层外,在水利条件较好地区应采取日排夜灌方式。
      有效分蘖终止期后到最高分蘖期间,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并为壮秆大穗创造条件。 
  (4)及时中耕除草 目的在于疏松表土,改善土壤通透性,使土肥融合,促进根系及分蘖迅速发生,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消耗及病虫危害。一般在返青后即应进行第一次,隔5~10天再行一次。最后一次中耕必须在幼穗分化前结束。中耕时要求田间只留薄水层,以便做到“草薅死,泥薅活,田薅平”。
        为减轻中耕除草劳动强度。可于返青后采用化学药剂除草。于下列药剂中选一种使用:25%除草醚粉剂(0.5~0.76千克/亩),20%草枯醚粉剂(0.5~1千克/亩)、7%杀草丹(2.5~3千克/亩),10%杀草丹颗粒剂(2~2.5千克/亩),50%稗草烯(40~75克/亩),五氯酚钠(300克/亩)等或其它药剂,拌细土40~50千克,结合施蘖肥一同撒施,施药后保持3~5厘米水层3~5天,可杀除一年生杂草。
  (5)防治病虫 应加强预测预报,抓住病虫发生关键时期,重点进行根治,防止病虫蔓延。返青后主要防治稻飞虱、叶蝉、蓟马,进入分蘖期后还要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有些年份还要防治粘虫、稻苞虫。病害方面:主要是叶稻瘟(特别是高海拔温凉地区),还有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3.防止“坐蔸” 西南三省一些稻田在移栽后出叶,分蘖迟缓,稻株簇立,叶片僵缩,叶色暗绿或发白,变黄,根系生长受阻或发黑,称为“坐蔸”。根据调查,其类型多种多样,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一种原因引起,有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现归纳为下列几种主要类型:
  (1)冷害型 冷、阴、烂、锈田,因土温低或早插遇寒潮侵袭造成。其症状是:生长慢、叶直立,近尖端有不规则的褐斑,并沿边缘逐渐向基部扩散,脚叶变黄,株型挺瘦,有的苗发白,根褐色,软绵,由根少而细。
  (2)中毒型 多系施用大量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早栽的绿肥田,因有机质分解或稻田地势低,渍水,导致土壤中还原物质大量积累,毒害根部而引起。其症状为插秧后苗发黄不返青,根褐色逐渐变黑,软绵萎缩。除心叶外其它叶尖发黄,远远看去一片焦枯,老叶先变黄。叶上有红褐色斑点,严重时全株下部叶片变红,成片或成团发生。禾蔸不发而簇立,又称赤枯病。
  (3)缺素型 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引起,三省主要出现的是缺磷、缺钾,缺锌或其他微量元素也易引起,边远地区还有缺氮引起的。
  (4)虫害型 山区沟冲田,眼子菜多的泡冬田,多有食根金花虫为害稻根引起“坐蔸”。先是叶尖枯黄,后全株发黄,很易拔起。也有受管蓟马为害使稻株矮缩,不发蔸,叶尖端呈管状卷筒,逐渐变黄发枯,同一块田中先局部发生,然后扩展到全田。此外,在泥脚深的烂糊田,会出现插秧后因土壤下沉将秧苗也带下陷,返青慢,分蘖迟,严重时上面叶片发黄,禾蔸直立,地下节间伸长,出现节节根,且根生长受阻亦呈褐色,严重时发黑发烂,称“泡土型坐蔸”。
       防治“坐蔸”,首先是对“坐蔸”田块进行田间调查诊断,找出发病的主要原因,再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第一步是立即排水晒田,以增温通气,缓解毒害;属于病虫害引起的要立即施药。然后施肥中耕,施肥有针对性,中毒型田块可施用适量的石灰或石膏;冷害型田块施用油枯和草木灰;缺素的田块补充所缺元素。在稻苗发根开始回青后,再施用腐熟的人畜粪水或氮素化肥配合磷、钾肥,结合浅水勤灌或湿润灌溉,促进其回青分蘖,然后转入正常管理。“坐蔸”在经过救后,虽可使稻株恢复生长,但已延误季节,使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着重预防。要建立和完善排灌系统,使稻田灌溉及时、彻底,引用渍水和冷泉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消除毒物,提高地温,要正确使用肥料,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提早翻耕绿肥,注意肥料的平衡与配合,增施磷、钾肥,补充微肥,培育壮秧或使用多蘖壮秧,增强秧苗的抗逆力;适时插秧,不能过早,并应实行浅插,深脚田、烂泥田采用半旱式栽培法;返青后及时中耕露田,实行间歇灌溉。

二.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 

拔节长穗期是指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期,中稻一般为25~36天。
  1. 拔节长穗期的生育特点及长势长相
  (1)生育特点 此时期内一方面以茎秆伸长为中心,完成最后几片叶和根系等营养器官生长,另一方面进行以幼穗分化为中心的生殖生长。在此期内有的分蘖逐渐死亡,总茎蘖数较前期下降,因此是保蘖、增穗的重要时期。由于幼穗发育,主要是颖花分化,分化的颖花又不能完全结实,故这段时期又是增花增粒、保花增粒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灌浆结实奠定基础的时期。由于各器官生长加剧,在短短一月内地上部积累的干物质占水稻一生中总干物量的50%左右。因此,这段时期是水稻需水、需肥较多的时期,也是对外界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由于水稻此时的生理代谢由前期以氮代谢为主转入碳,氮代谢并盛,不但要求有丰富的氮素营养供给最后三叶及表根生长、茎秆伸长之需。还必须积累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并保证向穗部运送,满足穗部发育需要。高产栽培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蘖攻穗,力争大穗。即是使前期分蘖少死亡以提高成穗率,茎秆粗壮,基部节间短,增强抗倒能力,防止叶片徒长,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退化,达到穗大粒多目的。
  (2)长势长相 叶色变化:要求拔节时出现“一黄”到孕穗时出现“二黑”,至快抽穗时又稍退淡,出现“二黄”。封行期以剑叶露尖时为宜,因此时叶已定型,基部4、5节已基本伸长充实完毕,即使荫蔽影响也不大。叶片长度:最后3片叶要逐渐变短,厚而直立,抽穗后剑叶尖与穗尖等高或略高,剑叶长大披垂是施肥过量、生长过头的表现。叶面积系数至孕穗到抽穗期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少。高产水稻此期最适叶面积系数因品种、株型、叶片生长姿态和栽培管理水平而异。四川、贵州、云南一般中矮秆常规稻最大叶面积系数似6~7较适合,杂交稻可高至8(云南中粳有高达8~8.9)。
    总之,拨节长穗期的长势长相要求:稻株生长健壮,基部粗圆,叶片挺直青秀,顶叶长度适中,根系向纵深发展。
  2.田间管理措施
  (1)巧施穗肥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期间追施的肥料都称穗肥,施用效果因环境不周而异。施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作用,反而造成空秕率高,产量下降。故穗肥施用应根据品种、气候、土壤、高产结构的预期要求和理想的长势长相等综合考虑。一般早熟品种可不施;对于一般的中迟熟品种杂交稻,在早施蘖肥的基础上,还应施用穗肥,特别是对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为必要。对前期生长不旺,拔节期叶色淡黄,早晨叶片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应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显著,还应施保花肥,以提高结实率,促大穗。穗肥应氮、磷、钾配合施用。
  (2)合理管水 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要保证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保持30毫米水层,使稻株对养分的吸收运转畅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败育。寒冷及高温地区,可适当加深水层调温,使土温比较稳定,避免因气温高低变化影响穗分化。但也要注意使土壤有通气的条件,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
  (3)防治病虫 此期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等,也常有粘虫。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应注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三.抽穗结实期田间管理 

指从水稻抽穗到谷粒成熟。一般早熟品种约需25~30天,中熟品种需30~35天,迟熟品种40~45天左右。
1.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及长势长相 
(1)生育特点 这时期叶片生长停止,颖花各部已发育完成,茎秆伸长在抽穗后也达最高度,生长中心由前一段的穗分化转为米粒生长。生理代谢以碳的代谢占优势,籽粒2/3的积累干物质是来自开花后绿叶的光合产物。此时期是决定实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穗,攻粒,增重。
(2)长势长相指标 高产水稻后期长相是保持一个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和相应的单茎绿叶数。要求绿叶数在开花后20天内,每个有效蘖仍能保持3~4片绿叶,叶面积指数4~5。完熟期,要求粳稻保持2片,籼稻要求1~2片或剑叶及倒二叶不全黄,叶面积指数2左右,直到成熟。

四.及时收获

以稻穗90%谷粒已完熟变黄(主穗全黄,分蘖穗3/4已黄)时收割较为适时。收割过早,青米碎米多,产量和品质都差,过迟易落粒损失大,四川、贵州秋季多绵雨,要注意天气预报,及时抢收,以免遭连绵阴雨造成倒伏,霉烂或稻曲病严重发生影响产量。

 

一.其他栽培调控技术

一.水稻的免耕栽培法          

免耕法(notillage),又称零耕法(zerotillage)、直接播种法(direct drifling)、耕播合.   
  一、旋耕、水土保持耕作法、免少耕法、少耕法等等,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不用犁或拖拉机翻耕,以耙或旋耕机或开沟犁代整土地亦或人工起垄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或移栽,或撬窝栽秧。水稻生长期间又不用农具薅秧。采取化学除草或生物防草的一种耕作方法。少耕指减少耕耙作业程序、次数、降低能耗的方法。
  1.水稻免耕栽培的发展概况 早在公元265~316年我国华南地区种植再生稻就采用免耕栽培,1068~1077年浙江省开始发展双季间作稻,后季稻也采用的是免耕栽培法。但将少免耕法作为耕作制度及水稻栽培措施 来研究,最早的要算日本,且较深入系统,如“省力栽培插法”。在国内是70年代末才开始研究,北方新疆的少免耕直播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旋耕直插晚稻,南方地区的半旱式垄作栽培等,其中半旱式垄作自然免耕理论与技术最为系统完善实用,已成为开发冬水田、改良冷、阴、烂、锈田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四川平原丘陵地区又研究推广板田直插及撬窝免耕稻,形式多种多样,都有节约劳力,保持水土,维护土壤表层结构,改良土壤理化性,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及通透性,使土壤表层营养富集的作用,并能促进水稻早生快发,根系发育良好,减少病虫害,故使水稻生长势旺。促蘖增穗,提高谷粒饱满度,从而获得高产。
    免少耕形式不同,适应范围不一样。直播栽培及板田直播,适宜疏松的稻田及秧母田中推广。以旋代耕适宜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及连作晚稻和春花田中进行。半旱式栽培自然免耕主要用于冬水田,冷、阴、烂、锈田及壤土地区稻田综合利用(垄稻沟鱼、萍、茭瓜)撬窝兔耕适合粘土地区推广应用。
     上述免耕形式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改变地形的半旱式起垄自然免耕。一种是不起垄的少耕免耕,这种免耕法不起垄也不耕翻,于插秧前15~20天灌水,泡田,待插秧层土体膨软泥活后,在原茬上直接插秧或先撬窝后灌水湿窝栽秧。在双季稻区多采用早稻收后用旋耕机或配合使用驱动耙整平田面直插,亦或用播种机直播。这种方式增产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两年,第三年应翻耕一次。
     要充分发挥免少耕增产作用也需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即选用分蘖力强的高产良种,培育多蘖壮秧,抢时灌头水,防漏水,收完小春作物及时灌水。适时浅插,保证密度,平田免耕者因稻根主要分布于表层,故应注意分期追肥,免少耕稻田排水性能好,齐穗后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提倡齐泥割稻,减少越冬虫口等。
  2.半早式栽培法 半旱式栽培,是指在水田中,按一定规格,开沟起垄作厢,将水稻栽插在垄埂顶部两侧的水位线或厢面上。沟内灌水,并按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调节水位高低,实行浸润灌的一种新型种稻方法。它是根据农田生态特点,应用自然免耕原理和土壤生物热力学理论,试验研究出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适宜于冬水田,特别是在深脚田、冷浸田,烂泥田和大肥田中应用。故几年来,面积迅速扩展。1987年四川、贵州,湖北、广东、福建等省推广面积达512.93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粮食70千克,增值55.50元。
  (1)半旱式栽培的增产原因 
  ①加速土壤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 由于作垄后,提高土温,人为地改变了微地形,加厚了水稻生长的熟土层,扩大了田面总表面积(约增大1/3以上)和气面积(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由零变为410~470平方米/亩),速土壤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使土壤的受光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的面积大大增加,相应地扩大了土壤的散热面积,加之土体内水分含量较平田的少,土壤热容量减少,土温易升高(较平作高2~3℃),昼夜温差也较大。有利克服冷、阴、烂田早春因气温低坐蔸的弊端,昼夜温差大有利降低稻株呼吸消耗,增加体内干物质的积累,为水稻生长奠定物质基础。 
  ②改变水分运动形式协调水气矛盾 起垄后,用面地表水由原来平田中多向乱流而变成垄沟定向流,垄埂上层土体内,重力水基本被排除,形成了以毛管水上升为主的运动形式,使土壤自然结构得以维持,土体既不会干涸开裂,又不会被水(淹水)分散为泥绒状态,呈疏松多孔层,通气性明显改善,进入土体内空气增多(eh比平作田高160~180毫伏),水气矛盾较协调,气化势增强,还原物质总量可降低75~80%,有利消除有毒物质对稻根的危害。
  ③加强土壤酶活力,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跃,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由于土壤中热状况和通气条件的明显改善,因而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跃,总量比平作田多1~5倍,过氧化氢(h2o2)酶活性高,减轻土壤还原物对稻根的危害,使稻根分泌物增多,从而提高根际微生物的酶活性,有利土壤中有机物的矿化和矿质元素的转化,土壤有效养分增加,有机养分分解快,有机氮分解快,氮代谢强,土壤供氮能力提高,输送也灵便。据测定,总有效氮、硝态氮有所增加,铵态氮有所降低。由于硝态氮易被淋洗,脱氮,所以垄作不能减少氮肥用量,尤其要重施面肥,早施蘖肥。另外,因土壤含水量少,ph值升高,土壤有效锌含量增加,速效磷有所降低,应注意增施磷肥。
        综上所述,由于垄作和浸润灌溉,为水稻生育创造了一个水、热、气,肥稳匀足适的生态环境,促使水稻根系发达,白根、黄根多,黑根少,枝根、根毛多,形成强大的根系网,吸收土壤养分、水分增多,从而促进植株地上部分健壮生长。代谢势增强,光合效率高(据测定,幼穗分化和抽穗期净光合生产率分别比平作高39.48%和16.31%),又反过来促进根系生长。这种土壤生态环境,植株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就必然使水稻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籽粒饱满高产多收。尤其要指出的是有利于稻田综合利用。由于在垄上种稻可在沟中养鱼,养细绿萍或宽行种茭白,立体利用,集约经营,不仅大大提高稻田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吃掉稻田中杂草、害虫,减轻杂草与水稻争光和病虫危害,鱼在水中游动,搅动水体,松动土层,增加土壤氧气,鱼粪又是好肥料,对水稻生长有利,土壤肥力提高。结合养萍,不仅供水稻生长需要,萍还可直接作为草鱼饲料,又可提高土壤肥力,培肥水质,增加水中浮游微生物,为鱼食用;鱼便也是萍的好肥料,有利萍的生长。这样稻、鱼、萍在不同空间,各自有其适宜的生长环境,互相利用,互相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稻田生态系统,故使稻田增产、增值。
  (2)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 
  ①整地起垄 冬水田在水稻收后及时翻耕,耙平田面,筑高田坎,蓄水过冬。开春后一般不再犁耙,但对土壤板结和杂草多的田块,在栽前半月应犁耙一次。起垄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栽秧前5~7天进行,按规格拉绳开沟作出粗垄(深脚,烂泥田可提早至栽前7~10天),不宜过早,以免垄面裸露时间长,易滋生杂草,第二次于栽前2~3天,按质量要求进一步加高垄(厢)面,理通沟道,整理成形。冬作田则于小春收后,干耕炕垡数日,于栽前3~4天放水池田,整好田面,待土壤浸实后一次起垄作厢成形。
  作垄规格分厢式和埂式。依品种、田的类型和利用方式而定。厢式一般厢宽60~80厘米,沟宽33~40厘米,沟深27~33厘米。埂式:一般垄宽27~40厘米,沟宽33~44厘米,沟深27~33厘米。大肥田和养鱼田适当放大垄,沟面宽度。作垄时田里要保持6~8厘米水层。刨起的泥要依次轻放,不打乱土层,不压,不抹光垄面。垄顶略呈瓦背形或平顶形均可。插秧后清沟,理垄1~2次,水稻收后不消垄。稍微清沟理垄,冬季继续利用做到持续免耕。
  ②施肥 半旱式栽培的施肥量与平作田同,其施肥法一般采取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氮肥一次施完,底肥占总肥量的70~80%,追肥占20~30%),在第一次作垄前将熟肥、碳酸氢铵和氨水等均匀撒入全田,尿素和速效磷钾肥在第二次作垄前撒施于头道平面上。追肥在栽秧后7~10天内施下,对生育期长的品种,中、小苗直插田块,还应在栽后20天左右看苗酌情补施一次追肥。
  ③插秧 根据不同类型田块确定栽插秧苗种类,冷、阴,烂、锈田,常易“坐蔸”,最好插7~9叶龄的大苗。(多蘖壮秧),一般冬水田,宜插3.5~5叶中苗或2叶的小苗。厢式每垄上栽4~6行。埂式必须将秧苗栽在埂脊两侧水位线稍下,各栽1行。行距一般为16~20厘米,穴距10~13厘米:小苗秧每穴插双株,多蘖壮秧的杂交稻和常规中稻每穴6~8个茎蘖,每亩1.6~3万穴(依土壤类型及地区生态特点而定,云南偏多,四川偏少),12~18万基本苗(茎蘖)。
  ④管水 插秧后灌水淹过秧苗基部2厘米左右,返青后进入分蘖期及时降低水位,露出秧蔸,保持半沟水,直至抽穗成熟均实行半旱浸润灌溉。兼养鱼的田,可在分蘖末期后,适当提高沟中水位,以利鱼类生长。
  ⑤除草、防治病虫 由于垄埂面部分裸露,容易滋生杂草,应注意防除。除减少埂面裸。露时间外,提倡栽中苗及多蘖壮秧,使秧苗早封行,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目的。另外,也可于栽后10~15天,亩用48%苯达松乳油250毫升或96%禾大壮乳油150~200毫升,或60%丁草胺乳油120~150毫升,12%恶草灵乳油150毫升兑水50升均匀喷洒埂面,尽量避免喷到秧苗上。或用上述药剂拌细土或河沙25千克均匀撒施在垄面上,但必须要薄水层,并且施药后保持5天以上,对水稻才安全。连续养鱼田一般不需化学除草,若须用除草剂。可选用对鱼较安全的果尔,农得时等低毒高效药剂。
        半旱式栽培由于采用的是宽行、窄株栽插方式,一般病虫害较少,但也要注意,特别是后期防止稻飞虱等危害。

二.叶龄横式法

水稻叶龄模式法,是根据水稻器官同伸规律,应用水稻主茎叶片生育进程,来确定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和肥水管理“促”“挖”措施。它是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经多年研究建立的以高光效群体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其高产生育指标更加数量化,技术体系更加规范化。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增产效果及降低成本均较显著,到1990年止,全国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 1.2亿亩,平均增产10%以上,降低成本10%左右。同时,对促进技术队伍的知识更新,提高种稻水平有推动作用。
  1.水稻叶龄模式的内容及其建立地区不同,品种类型不同,叶龄模式亦不同。故根据水稻各器官发生形成与主茎叶龄进程之间同伸,同步规则,建立不同地区主要推广品种的叶龄模式,是在生产上加以应用的第一步。其内容如下。
  (1)搞清某品种的主茎总叶数及伸长节间数。水稻生育期的长短、分蘖发生、节间伸长及幼穗分化过程都取决于主茎总叶数和伸长节间数。它是制订某品种叶龄模式的前提。我国现在生产上推广的品种主茎总叶数为9~20片,伸长节间数3~7个,而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大体可归纳为普通型和特殊型两类。
  普通型:多为常规稻,伸长节间数通常为主茎总叶数的1/3。
 特殊型:又称国际稻种质型,即为生产上应用的籼型杂交稻组合,因播期、栽培条件不同,主茎总叶数变动在15~18之间,但伸长节间数都是5个。以国际稻作亲本育成的“佳雅”(18叶)、bg902(18叶)和籼粳杂交种密阳23(17叶)、77032(主茎总叶数可变动在15~17叶),伸长节间数也为5个,也属此类。
  (2)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确定。合理利用分蘖是水稻高产栽培中调节群体发展,协调穗、粒结构的重要技术关键,应做到充分利用有效分蘖,控制无效蘖,必须准确判断分蘖有效性,才能做到合理利用分蘖,发挥高光效群体增产作用。
        判断分蘖能否成穗,如前所述,主要取决于拔节期分蘖具有4片叶的才能成为有效蘖,具有3片叶的蘖,只有部分可能成穗。按n-3的叶蘖同伸规律,有效分蘖发生期应在主茎总叶数减伸长节间数叶龄期以前(即n-n以前)。而n-n叶龄期即是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例如15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15-5=lo)为10。换句话说与10叶同伸的分蘖在拔节期才具有4张叶片:依此类推16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有效分蘖临界期为11叶,18叶6个伸长节间的品种为12叶。将这一公式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只要掌握叶龄进程,就能准确地了解有效分蘖发生动态,做到准确合理,适时促控,合理利用分蘖。生产实践证明,高产群体的实际够苗期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相吻合,在移栽条件下,大部分出现在n-n叶龄期稍前,能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前一叶龄期达到预期的有效茎蘖数,才易形成足穗、大穗,增加总颖花量,最有利获得高产。
  (3)拔节叶龄期的确定。拔节叶龄期是水稻栽培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诊断时期,对控制基部节间伸长,调节水稻群体及中、后期肥水管理的决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n叶(心叶)伸出=n-2叶所包的节间伸长的同伸关系,出叶与节间伸长粗差2个叶位。可发现不论伸长节间数多少,拔节期的叶龄,都为伸长节间数减2(n-2)的倒数叶龄期。例如, 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其拔节期为倒3叶抽出期,依此推知,6、7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期分别为倒4、5叶抽出期,同时还可看出,所有品种孕穗期都处于倒二节间伸长期,抽穗期即是穗下节间伸长期。
  (4)穗分化进程,与叶龄。不同纬度、不同类型有9~25片叶的品种,穗分化均开始于倒数第四叶出生期,此时心叶内还包有3个幼叶,苞原基分化,恰好代替了第四叶原基的分化。说明用叶龄余数法来判断幼穗分化时期是可靠的。以50%的植株达到某分化时期作为该时期叶龄余数值的鉴定指标,结果清楚地看到各类型品种间幼穗分化各期的叶龄余数值甚为一致,按简化的幼穗分化五个时期,其关系是:
  ①苞分化期 倒四叶后半期 经历半个出叶期
  ②枝梗分化期 倒三叶期 经历1个出叶期
  ③颖花分化期 倒二叶至剑叶露尖 经历1、2个左右叶龄
  ④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 倒一叶中、后期 经历0.8个叶龄期
  ⑤花粉充实完成期 孕穗期 相当一个出叶周期加2天
  (5)最上三个节位根发生的叶龄期。据研究,最上三个发根节位上发出的根(又称上层根)大体与幼穗分化同步进行,在抽穗至成熟期,它们在生理年龄、数量、重量及生理功能上均占绝对优势,是后期决定产量的功能根。了解上层根发生的叶龄期,促进其生长,提高其功能,延长其寿命,是水稻高产栽培中重要环节之一。最上三个发根节与叶位的关系很明确,例如有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即发生于倒5、6,7三个叶节上,6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发生在倒6、7、8三个叶节位上。根据出叶与发根为n-3的同伸关系,因此上层根的始发期应为拔节前的一个叶龄期或伸长节间数减1(n-1)的倒数叶龄期,例如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为倒3叶抽出期,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为倒4叶抽出期。上层根发生的终止期,亦是水稻根系发生终止期,4个伸长节间品种处于出穗至乳熟期,5个伸长节间品种处于孕穗至抽穗期,6个伸长节间品种处于剑叶至孕穗期。各类型品种均处于拔节后3~4个叶龄期。
  (6)不同类型品种的叶龄模式图 综上内容,即可得出不同类型品种的叶龄模式。在生产中,根据所种品种的叶龄模式,就可以叶龄进程为指标,描述各器官的发育状况,并以此作为田间诊断,制订栽培方案及技术措施的依据。
  2.水稻叶龄模式在生产,上的应用 生产上应用叶龄模式理论和技术,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叶龄观察点,掌握叶龄进程。这是应用叶龄模式的基础工作。应根据品种、茬口的不同,分别设观察点,从秧田期(3叶期)至抽穗,每隔2~3叶,在新展开的叶上用橡皮号码章标记叶龄,以便准确了解叶龄变化动态,及时进行叶龄预报,指导广大农民应用叶龄模式技术。
  (2)根据叶龄模式原理,改进关键技术。用叶龄模式栽培技术体系,对照分析本地区水稻生产条件、栽培技术及生态特点,找出影响和限制高产的因素,进行关键措施的改进,能较快地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如贵州黔东南自治州,针对苗少穗不足的状况,推广应用基本苗经验公式(适宜基本苗数(x)=每亩适宜穗数(y)/单株成穗(es),明确汕优63杂交稻在该州种植,亩产500~600千克,基本苗应为6~9万,保证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有效蘖穗达16~18万。大面积应用结果,163117.45亩,平均单产559.11千克。针对该州分蘖肥迟,穗肥少的情况,应用叶龄模式得出了杂交中稻“汕优63”,亩产550千克以上,在较适施氮量(每亩11.0~13.0千克)于9.1叶前施足分蘖肥的基础上,重视14.5~15.1叶(幼穗分化Ⅴ期)穗肥的施用,在施氮量较低情况下,于13.2叶和15.1叶(幼穗分化Ⅱ期和Ⅴ期)重施穗肥,是获得高产的关键,使过去的肥水运筹技术得以敢进。故各地应探据当地实际情况,找出限制因子,重点进行改进,才能有效地提高稻作生产水平。
  (3)建立适用于当地的叶龄模式栽培技术体系。应用叶龄模式栽培,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建立适用于当地条件的奸龄模式栽培技术体系,使稻作生产技术逐步趋向规范化、指标化和数量化。为此应掌握当地主栽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群体建成特点和各阶段的生长指标,再结合当地的水稻丰产经验,应用叶龄模式原理,建立起以叶龄进程为指标,高产群体建成为中心,综合配套组装各单项技术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尽量使各项技术在实施程度及时间上有量化的标准。应重点阐明以稀播为中心,秧龄和播量配套的带蘖壮秩培育技术,以叶龄进程为指标,群体诊断为依据的促,控肥水运筹技术。
  (4)掌握叶龄模式田间诊断技术。水稻生长发育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叶龄模式应用中,为使其能与当季水稻生产紧密结合,必须分别于移栽、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及抽穗期进行田间诊断,可以当时的群体茎叶数、叶色、叶相为标准,将苗情划分为叶模型、旺长型和不足型三类,分别采取平稳促控,控蘖壮秆,保蘖增穗的对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夺取高产。
  (5)以叶龄模式为核心,综合应用各项先进技术。水稻生产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系统,工程,生物诸多先进技术成果都可促进水稻生产发展。但各项新技术的应用,都必须符合水稻的生育规律,叶龄模式是这些新技术应用的生物学和栽培理论的基础,例如,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不同产量水平的总用肥量确定之后,必须按叶龄模式合理施用这些肥料,才能得到预期增产效果,在计算机优化技术的应用上,也只有按叶龄模式原理,确定因子水平的设计和分析,才能得出促进水稻增产的优化方案。
  (6)培训技术骨干,努力做到政、技、物结合,才能使叶龄模式的推广应用,使栽培技术的改进和配套措施落实到实处,提高应用效果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