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之空无修:缂丝,千年工艺的轮回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5:52:45

说苏州工艺品,人们多想到苏绣,不知有几个会第一反应念到缂丝?这个也曾辉煌一时的姑苏一绝,如今在这座城市为其而存在的工坊也不过寥寥。在这方面,陈文算是推广缂丝艺术的坚守者之一。

 

※“通经断纬”展现独特造诣

古朴山塘街口、醃猪河头的祯彩堂是陈文的缂丝基地之一。里面装修得古色古香,满是琳琅满目、大小不一的缂丝制品,她谦虚地说,这里也只是做做气氛。如今,祯彩堂的团队有几十个师傅,此外还有研发中心、两个门店和四个封闭式的加工店,但缂丝的工艺特色依旧决定了有限的产量。这两年,最让她忙碌的事情之一,就是参加各地的展览:苏州、江阴、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她的目标,是积累更多的缂丝作品,并且把这门艺术工艺更远地推广出去。

缂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至清代缂丝业中心移至苏州,当年所用彩色纬丝多达6000种颜色。如今缂丝制品仍然被作为高级工艺品生产、收藏。

缂丝不同于刺绣。后者是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精美的图案,而缂丝则是直接从无到有,布织完了,画也就呈现出来了。专业点来讲,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

但在陈文的眼中,缂丝的魅力在于织品的独一无二。师傅传承下去的方式是纯手工地教授,而每个学生手中出来的缂丝也会不一样,因为它源自个人不同的体会,可看出自己的修行。

缂丝耗时、耗精力,考验的是师傅的耐力。客户提出需要后,就要开始准备画稿,画稿通过后,备好原料,由缂丝师傅做出成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陈文举例祯彩堂正在制作的《观天量寿经图》,这幅长宽皆为450厘米的缂丝图,经过了一年多的编织,如今才做完了三分之一多。“做缂丝就是这样,往往有十个师傅一年也看不到人。”她笑着说。

 

※日单时代后的人才之盼

而陈文本人的缂丝技术则是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缂丝工艺正处在销量很大的日单出口时代。她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了七年,此后才正式独立自己做。日本人很喜欢缂丝,但多用做寺庙作品,而不是传统上的用品。倒是陈文自己经营缂丝产品之后,将这门传统工艺又恢复到了艺术品以及服饰上去。

即便日单时代,缂丝设计没有选择权,但市场也为此而繁荣过。陈文说,当年,苏州做缂丝的人很多,可以达到两万人。然而之后日本经济不景气,日单数量下降,许多人都被迫转行。如今,在苏州缂丝的师傅只剩下两百人左右。2008年以后,陈文和团队更多地接手国内的订单,因为相比于做日单时不能表达自己艺术想法的情况,现在,从枕套到钱包,从装饰品到服装,原创缂丝作品有了更大的展现空间。

陈文能够看到缂丝的发展前景,但她却要为招兵买马、扩大团队而费些精力。和许多传统工艺面临的尴尬一样,招个师傅,却没有人来应聘。如今,祯彩堂的师傅都是有着10年以上的经历,平均年龄也达到了40岁。但这些师傅老了之后,手艺如何传承的确是个问题,毕竟年轻人更趋向于当白领。

不过相比之下,也有过年轻的小姑娘在店里询问怎么学缂丝。她们多是真正的感兴趣,喜欢缂丝工艺。陈文便有了开班教缂丝的想法,既能够培养自己的人才,又能够推行这门工艺。但这目前只处于想法阶段,而且学缂丝难度较大,属于易学难精。

“缂丝要发展,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它。”陈文恳切地说。同样一个名片夹,山塘街上的旅游品小店只有五六块钱,但几步之遥的祯彩堂里,最便宜也要几十块钱。但让客人们看到了一旁师傅一线一梭的制作过程,就能理解成品的真正价值。

 

※古老工艺变身现代品牌

除了制作,缂丝品的设计也至关重要。陈文说,千百年来,真正流芳百世的缂丝大家只有寥寥几个,原因就在于他们必须是会画会织的全能高手。在她看来,很多传统的用品都没有太多的设计含量,如此才更要有新的创意出来,这对于缂丝从用品变成艺术品起到很大的作用。缂丝品无法以量取胜,只能依靠提升艺术价值。

祯彩堂的缂丝也的确在走入一个新的状态。“轮回”,这是她与苏州大学教师合作产生的全新品牌。打开“轮回”的品牌册子,缂丝在其中突然变成了一把串连古代工艺和现代简朴风格的梭。没有太多复杂的颜色和工艺,从素色的结合了羊毛与丝的披肩,到简单但不失童真的风铃,每一件作品都能直接抓住当下年轻人的目光。

这个系列产品是独立的品牌,而框架定义为生活艺术品,包含服装、配饰、披肩、首饰及儿童玩具等。艺术总监范炜焱既是一位高校老师,也是一位年轻的纺织品造型艺术设计师。他第一次踏入祯彩堂时,只是一名普通客人,但很快就喜欢上了缂丝艺术,甚至想要拜师学艺,之后才产生了两者的合作。

而陈文也非常欢迎范炜焱的帮助。他曾在法国高等工艺美术学院和法国国家高等工程师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爱马仕总部实习、工作,担任生活艺术品部产品总监助理,负责编写2000多个产品的品质手册。在严格追求手工制作技艺的爱马仕,范炜焱对手工技艺在现代化背景中的“另类”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将“轮回”推向产品标准化。

“如此,我们才能把路变宽。”陈文说,“我始终认为越储存,自主权就越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关键在于怎么画好这个圈。而我是要把缂丝做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