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一刻变幻的季节:《论语》的古今价值——浅谈孔子的“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7:52:24

《论语》的古今价值——浅谈孔子的“孝”

作者:袁昊  时间:2008-12-20 21:06: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79   《论语》,儒家的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人生智慧。你也许会轻蔑地认为: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老古董,《论语》更是一本发了霉的老皇历。今天再翻出来,能有什么用处?其实不然。因为历史虽然在进步,但这些智慧和道理却是亘古不变的。而说到这些智慧和道理,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比孔子讲的更明白、更透彻。是他最先提出一个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详细的告诉你怎样才能做到。也是他最早在《论语》中定义了仁爱、中庸、义利、教育、为政、礼乐以及宗教思想的基本内容,其价值,当然是不可估量的。而其中我感触比较深的恐怕还是“孝”了,可能是自己还不够孝顺吧。
  “孝”的观念的产生及作为一种道德行为的被肯定,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作为重人世的思想家,孔子不仅对此十分重视,而且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诠释,将其纳入自己的“仁”学体系,产生了儒家的“孝”。
  对待死去父母的态度
  在孔子之前,人们的“孝”主要表现为对祖先的追思和祭祀。人们之所以如此,当然有感恩和怀念之情在起作用,但更多的是对人死后有知、灵魂不灭的错误认识。对于这种广泛的社会认识,孔子很不以为然,如: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又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这些论述表明,孔子对鬼神的认识与当时社会的看法有很大不同。可有人会问,孔子不信鬼,怎么还把祭祀作为“孝”的内涵加以提倡呢?从宰我的“三年之丧”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态度了。孔子斥责宰我: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孔子之所以坚持“三年之丧”,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儿女出生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就是为了回报父母的“三年之爱”。可以看出,孔子讲究祭祀,完全是从亲情伦理的关系角度出发的,是孔子仁爱精神的体现。“孝”是子女对父母的行为,故孔子认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就是说,不是自己该去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了,这是献媚。这里的“鬼”应该就是父母吧。孔子主张祭祀父母,排除了鬼神迷信的内容,以爱和亲情释之,体现了孔子对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尊重。
  赡养父母,从两方做起
  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是当时乃至现在人们对“孝”的一般理解。但在孔子看来,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由此可见,“孝养”和“孝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只注重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后者则增加了精神上的内容,即要求子女对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敬意,除了物质满足,还要保证其精神上的愉悦。又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在孔子的孝论中,敬重父母是阐述最多、分量最重的部分,从而大大的丰富了“孝”的内涵,提升了“孝”的境界。孔子之所以提出孝敬老人的思想,其立论基础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为了表达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爱。实际上,这是人类社会应该普遍怀有的一种感情。孔子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较早的将人们的朴素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揭示和倡导,由此形成了良好的舆论导向和名族传统。
  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当然要求子女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听从父母的意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就是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微言相劝。但是当自己的意见没有采纳时,还要恭敬地侍奉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在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道德规范,就是“慈”: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慈”的提出,既是对“孝”的有力支撑,也是对家庭关系的完善,“父慈子孝”成为家庭道德的核心部分。同时孔子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也是对年轻人作为的明确肯定。可惜孔子的“父慈子孝”很快被“三纲五常”所冲淡,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展。
  推“孝”及“仁”
  孔子提倡“孝”,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推行他的“仁”的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重,而亲仁。”(《学而》)“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泛爱众”则是对他人的爱。从家庭到社会,从“孝”到“仁”,是一个质的飞跃,这让我想起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概也是受孔子“泛爱众”的影响吧。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孝敬不好,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因此,“孝”实乃“仁”之本也,而“仁”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词汇。
  现代人的“孝”
  虽然21世纪的科技文明较之几千年前有着本质上的超越,但是,人们的道德水平不见得有多大的提高,甚至连两千年前的古人都不如。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却出现了一些子女不关心老人,甚至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使得空巢家庭、高龄老人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问题十分突出,而且日趋严重。更有甚者,变成了“肯老族”。好一些的,给了父母足够的金钱,而忽视了和父母情感上的交流,殊不知老人需要的正是精神上的安慰,而不是金钱上的“泛滥”(当然,也不乏大爱至孝、感天动地的好人谢延信)。所以,有些老人情愿去敬老院,而不愿意呆在家里。“老来难”的问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社会和人类的反思。在这段时期,《论语》中“孝”的思想显得那么的苍白。正是由于我们社会上现在存在的某些不和谐的现象,所以《论语》等一系列古书中的经典不得不成为人们重温的话题。
  于是有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确实,现在的人们太浮躁,需要静下心来,重温一下古人的智慧,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正如姚老师所说:“阅读经典,人生成功。”孔子的智慧之所以在今天还这么被推崇,在于其“仁”,而要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