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吐息:伟人毛泽东: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40:40
 

伟人毛泽东: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中国传媒大学 09级传播班  童珮茹
         罗曼·罗兰曾说过:“伟人的心灵就像高山之巅,那里终年狂风大作,云雾漫天,可是呼吸却异常顺畅。”毛泽东也是如此,他拥有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生,可是也呼吸着大自然最平凡的空气,拥有人们最朴实的情感。今天我想讲的,并不是那个驰骋战场、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毛泽东,也不是那个建立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的政治家毛泽东,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对家庭和子女有着深沉之爱的伟大父亲毛泽东。
       毛泽东有三个妻子,十个孩子,可是存活下来的只有四个:两个男孩——毛岸英、毛岸青,两个女孩——李讷、李敏,其余不是夭折就是下落不明。普通百姓可能会羡慕地觉得,做国家领导人或高干的子女是多么幸福、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但是在毛泽东的时代,做毛泽东的孩子,他们的确得到了与众不同,可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同样也与众不同。毛岸英作为志愿军第一人在抗美援朝中牺牲,毛岸青也在童年时期就因父亲的身份而被特务殴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作为一个几经失子之痛,又对子女怀着愧疚之情的父亲,毛泽东究竟背负了多少痛楚!
         尽管毛泽东对孩子们疼爱有加,但是绝对不是溺爱;虽然他在中国有很高地位,却从来不让自己的子女搞特殊化。毛岸英可谓最让毛泽东骄傲的长子,不仅熟悉俄、英、德、法四国语言,而且聪明好学、耿直勇敢、乐于吃苦、身怀抱负。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在抗美援朝中失去了风华正茂的生命,做父亲的能不痛心疾首吗?毛泽东得知儿子死讯后,眼圈湿了,可是他没有流泪,过了许久才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为了做出表率,毛泽东没有将岸英的遗骨迁回中国,也没有授予什么荣誉称号,他说:“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毛泽东对其他子女也是如此,非常坚持原则。他与江青的女儿李讷从小在红墙中长大,但是毛泽东也同样时常告诫她:不能清高孤傲,而要放下架子、平民化,“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子女疼爱有加的家长数不胜数,但有多少能如此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呢?相信这些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是一个父亲严厉的爱。
        毛泽东这个父亲在生活上对子女要求及其严厉,但在学习上却又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格。李讷曾回忆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考六门,全部都是五分,考完回来就生病住院,父亲有些看法。他说你不一定都要五分嘛,你也可以有几个四分嘛,只要总的功课是好的也就行了嘛,别搞太累了。”他并不赞赏“高分低能”的教育。他常说,知识需要积累,最重要的是把书读活,切记读死书、死读书,要勤动脑、勤思考。”毛泽东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有独到的见解。他曾在给毛岸英的家书中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自然科学为主、社会科学为辅,将来可倒置过来。”作为中国伟大的政治领袖,竟让自己的儿子“少谈政治”,因为政治是需要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科学的实践,这是多么高瞻的眼光!他还经常在书信当中和孩子们探讨文学名著、交流学习经历,但是从来不干涉孩子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正因如此,毛泽东的子女们都非常爱戴这位知识渊博而又可亲可敬的父亲。这是一个父亲智慧的爱。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是会觉得,这位父亲有点伟大得不太真实了。其实,真正让人感动的,还应该是毛泽东作为一个最普通父亲,对子女们最深沉的疼爱和最悠长的牵挂。为了存活,岸英、岸青兄弟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莫斯科,这一别就是十年,直到十年之后有人从苏联带来了二人的照片给毛泽东。看着相片上结实的两个小伙子,毛泽东喜出望外,久久凝视,热泪盈眶,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了革命,他已经失去了六个孩子;作为父亲,怎么能不想念自己的儿子呢?看着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他怎能不激动不怜惜?毛泽东还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父亲,他的小女儿李讷是工作人员们动员毛主席休息的“秘密武器”,每当毛泽东废寝忘食地工作、累了都不休息时,他们就把小李讷推进毛泽东的办公室,因为他每次见到李讷,总是放下手边的工作,逗女儿玩一会或者出去散步,于是他们父女间有了一个小秘密:李讷叫毛泽东“小爸爸”,毛泽东叫李讷为“大娃娃”。这些,不正是为人父母和子女间最单纯、最真挚的感情吗?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家庭生活的这些细节或许比那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故事更令人感动,更表达了人格的无穷魅力。我想用最后一个故事来作为结尾:毛泽东晚年时期由于江青的暗地里操作,导致爱女李敏无法进入中南海与父亲相见,年迈而内心寂寥的毛泽东常常在信中向李敏呼喊:“你怎么不常来看我呀?你要常来看我啊!”直到毛泽东逝世前几天,李敏才见到躺在床上面容憔悴的爸爸。毛泽东紧紧拉住女儿的手说:“娇娇你来看我了?你为什么总是不来看我呢?”面对父亲的埋怨,李敏心都碎了。毛泽东又问:“你今年多大了?”李敏说:“三十九了。”毛泽东却用微弱的声音纠正道:“不,你三十八。”病入膏肓的主席在生命的最后仍然关注着女儿的年龄,让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是一种怎样深沉的父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