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荣李奈 对不起青春:桂林民俗风情之:黄洛瑶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20:48:48

桂林民俗风情之:黄洛瑶寨

自由之旅

            原意是去龙脊,去观看那据说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梯田群的。途中经过这黄洛瑶寨,就去看了。 这里倒也是个值的一去的地方,比那龙脊好多了。

 1。顾名思义,黄洛瑶寨是瑶族人聚居的寨子,而这瑶寨自然坐落于青山绿水间。

 2。瑶寨,分为很多,有什么红瑶,黄瑶,,,每一个瑶,聚在一起。称为一个寨。本次来的,是红瑶。这民居,看起来倒跟凤凰的吊脚楼有些像。一条不河穿寨而过,平平为这寨子添了生活的诗意。

3。这小河上有个长长的吊索桥。人走在上面,虽摇摇晃晃,冷月却高兴的不得了。最喜欢吊桥了。留影。

 5。过了小桥。才算进了寨子。这里,一只公鸡正悠哉悠哉的寻食呢。顿时,清新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不由的让人心旷神怡,顿时忘忧。

 6。红瑶妇女。红瑶之所以叫红瑶,就是因为这些妇女全部都穿红色的衣服。黄瑶穿黄色衣服,依次类推。不过这些老年妇女,倒不穿那么鲜艳的红色了,一般都穿黑衣,只在腰部系一根红色的腰带,表示是这个寨子的人。这里的瑶寨,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这些红瑶老年妇女,个个长的干干瘦瘦,佝娄如一棵变曲的老树。光脚上,却又清一色的穿着那古老的黄胶鞋。

 7。曾经有人说,阳朔的洋人很多,随便一个大街上卖水果的老大娘都会说上二句英语。当时还笑笑,以为是夸奖。可到了这瑶寨,方知不是笑谈。冷月曾亲眼看到一个连普通话都说的不太标准的瑶族老婆婆卖水果给外果人,竟然出口就是二句洋话。与泮人神情自若做生意的样子,看的人真是目瞪口呆。这才知道关于阳朔的洋人之说丝毫不虚。

 8。瑶族的年轻女子,一般都穿着鲜艳的纯红色衣服,配着黑色的裙子,下面是一双老式的布鞋。而结了婚的妇女,就介于未婚女子与老年妇女之间,她们的衣服是黑中夹杂着红色的。老年妇女,自然就是纯黑的衣服,只剩下一条红色的腰带了。而无一例外的,就是每一个瑶族妇女,无论年龄大小,无论结婚与否,都是带着大大的银耳环的。这些少数民族女子,心灵手巧,各各面街摆上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手工艺品,靠这些换取自己的相当一部分生活收入。 

9。这些瑶族女子,将头发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头发都很长,这个村子就叫长发村。而这些女子,一生都有着固定的发型。不论年龄大小,一律都要将头发在头上盘起来。对她们来说,头发就如自己的身体,是不能轻易剪的,所以未婚女子在十八岁的时候才能将头发剪了,代表自己已成人。

10。成人后的女子,每个人都有三束头发。第一束就是十八岁时剪的那一束,另一束是平时掉的一根一根攒起来并束好的,另一束是自己头上现有的。这三束头发,每天都要一层包一层的在头上盘好。

11。成年后未结婚的女子,发型到底是如何样的,一般人是不会知道的,因为对于她们来说,头发就如自己的身体,不止不能轻易剪,更是只有自己的老公在结婚那天才可以看到的。所以未婚女子在十八岁的时候都在头发外面又包了一圈黑色的布。等到结了婚以后,这布才能取下来,那时将头发盘在头上,盘一个无髻的圈。而结婚后生了小孩,那额上发上,就将添上一个代表小孩的髻子。所以从一个女人的发型来看,就知道这女子倒底有无结婚有无小孩。这里的年轻女子,无一例外都长的水灵清秀,外地来的客人,若是遇到喜欢的,大可以大胆的展开追求,但是若看到头上无布,或是梳了髻子的女子,可千万别再痴心妄想了,否则只怕是走不出这个村的。

12。红瑶的长发歌舞表演。据说,最初,这里的生活清贫的很,人们的思想又很保守,人们是不太愿意与外界接触的,更遑论表演了。只是后来自从瑶寨出了一个大学生后,这大学生先从自己的亲人“下手”,将她们的长发展现在世人面前,由此赚了不少的银子。人都知道,人性是一样的,只是有无合适的的条件让他们显露出来而已。金钱就是最好的一个检验人性的东西。要不了多久,这些保守的传统的,甘于清贫的瑶民,就再也不甘寂寞不甘清贫了。纷纷效仿别人展示自己头发。还可以给人抚摸梳头。渐渐的发展下来,就成了今天的歌舞表演。   而这些表演,如今也成了这里的人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了。

 13。表演。祭祀。那古老的号角声,那神秘的刻着星星的大鼓,那悲壮的歌声,在在的都让人惊心。都不由的陷入了遥远的思绪中。

 15.好像是“回娘家”吧。

16。瑶族生活场景展现之一。

 17。瑶族的织布。中国自古是个自己自足的农业大国。女子向来手巧。每一针每一线,莫不是由自己的双手造出。瑶女自不例外。直到现在,这些寨子里卖的花花绿绿的精美针织品,还是她们自己织出来的呢。

18。互动游戏。瑶女待嫁。在现场观众中挑了三个新郎。可惜的是,三个“新郎”中,竟有二个是洋人。这个小小的细节发现,不得不让人感叹,金钱的力量可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仅改变的这瑶族维持了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而且思想也远远“超前。”也许,在这些人的眼中,外国人一般比较有钱吧。

 19。哭嫁。女儿好不容易养大了,就这样要跟人走了,做妈妈的,做女儿的,难免不舍分离。照例会哭一通。这不舍中掺杂着难掩的喜悦及丝丝隐忧的哭啊。

20。为了测试“新郎”的眼力。一下子冒出了一大堆盖着喜帕的新娘。要求新郎当中从那些蒙着头的女子中找出自己的“新娘”。

 21。结婚的一个重要礼节,就是新郎和新娘要一起舂糯米,再将舂成的糯米捏成团给众亲友吃。这二个洋人演的倒像那么回事,意料的在中国竟参加了这么一个“婚礼”,都喜滋滋的。不过值得说明的是,这些“新郎”主持人是要求观众主动上台的,那个黑衣服的洋人倒主动的很,另二个一洋一中是没人上台的情况下被主持人挑中上去的。而当时,那个中国“新郎”还扭捏了半天死不肯上台呢,还是观众还有包括女朋友在内的把他好说歹说才推了上去。可见我们中国人还是不够外国人开放。

22。“夫妻”舂。

23。欢乐舞。瑶族风俗,若是喜欢一个人,就在那个人的脚尖上踩一下子。踩的越狠,说明对方越喜欢你。而女的,若是喜欢一个男的,就在对方的屁股上狠狠的掐上一下子。男的却不能回掐。

25。“新郎”当众吻“新娘”。这人情致缠绵,那人却娇羞。

26。当众用歌声来进行爱的表白。

27。那主动上台的洋人,也不知是真的很喜欢那瑶族女孩子,还是趁机占便宜,总之从头到尾,都尽可能的搂着“新娘”不放。笑煞了下面的观众。

28。刚才“新郎新娘”齐心协力做出来的糯米糍粑。又端出酥油茶来。当时,正好饿了,拿起筷子就只管吃喝起来。吃着吃着,突然觉着不对劲,原来那端糍粑的大娘和周围的人正瞪着我呢。看着他们的目光有异,呆了一呆,稍后才发觉原来别人都只拿了一只筷子,也不知有什么风俗,吓的赶紧把多的筷子退了回去。所幸那大娘也不计较。稍后主持人一番解说才解了这疑惑。原来按他们的礼节,筷子是只能拿一只的。若是拿了二只,就代表你不走了,愿意留在这寨子给某位寨主做“压寨夫人。”一听,吓了一跳。幸亏这是节目时间,否则若是真的走不了了,那麻烦可大了。

29。“新郎新娘”交换定情信物。新娘无一例外的都是送上自己亲手编织的香囊。

30。新郎则是在自己身上乱抓,抓到什么就送什么。这夫妻是假的,礼物却是真的。这番艳遇,倒有了个一辈子看的见的留念。

31。婚俗的最后一个礼节。新郎要背着自己的新娘绕着村子跑一圈儿。跑完就可以直接背着新娘进洞房了。

32吃了糯米糍粑,喝了酥油茶,看了歌舞,就是最后的联欢。所有人都上的台去,一起欢歌笑舞。当然,若是有自己心仪的对象时,男的就可以趁机踩上一脚,而女的,若是有意就可以掐上一把来表示了。

 

联欢会结束,照寨里的规矩,每个人都要从后门出去。而后门,守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你从门口过,她们若是喜欢你,就狠狠的掐你的屁股一把,并且送上“过寨酒”与你喝。这些过寨酒,都是瑶民自酿的。很是甘烈可口,不过可不要贪杯哦,据说后劲很大的。若是醉了,被留下来做了寨主或是压寨夫人可就麻烦喽。

 

33。 出了后门,喝了过寨酒,从村子的另一边出去。这瑶寨的小道,很是紧仄。倒是跟以前知道的少数民族民居区一样。不过我喜欢。喜欢在这小道里慢慢的走,慢慢的想。

35走了,带着那糯米糍粑和酥油茶的香味,以及那过寨酒的甘冽,心满意足的走了。回头再看一眼。那里却在青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