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qqq为什么被黑:山东省肥城市有机农产品发展情况汇报会在济南召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00:37
山东省肥城市有机农产品发展情况汇报会在济南召开
  发布时间:2005-12-12 访问次数: 74  

 

 

 

 

 

 

 

  12月8日,肥城市在济南华能大厦召开有机农产品发展情况汇报会。会议由肥城市委副书记张茂珍主持,副市长王绪峰全面介绍了肥城市有机农产品发展情况。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张成林出席了会议,并对肥城市发展有机农产品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肥城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实现了有机农业既快又好地发展。截止目前,全市有机蔬菜面积达到11.7万亩,主要品种有绿菜花、菠菜、毛豆、青刀豆、小菘菜、芦笋、毛芋头、甜玉米等30多个,创下有机蔬菜生产四个全国之最。即:最早取得有机蔬菜认证、最早编制有机蔬菜发展规划、有机蔬菜面积最大、有机蔬菜出口创汇最多的县级市。同时,他们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肥城桃、瓜菜30万多亩。今年,全市共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瓜菜70多万吨,增加农民收入4.3亿元。先后被省委、省府授予农民增收先进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市荣誉称号,并被列为省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实施市、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市。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适应新形势,实施以有机化为重点的农业发展战略

  有机食品以其优质、安全、营养的优点倍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巨大的市场潜力。而肥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肥沃,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发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这一认识,他们确定了以有机蔬菜为突破口,辐射带动有机畜禽、果品、粮食同步发展的有机农业发展战略,力求将其培植成出口创汇的特色亮点,增收富民的支柱产业。为此,市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主抓这项工作。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和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在全市形成了大抓有机农业的持续动力。

  二、精心建设基地,打造“肥城有机”卓越品牌

  高质量源于高定位。肥城发展有机农业的基本定位是把肥城建成国内最好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并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为本的原则,在各个环节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基地信誉。

    (一)抓规划促发展。早在2003年,肥城就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肥城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论证。规划明确了全市有机食品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推进措施。确定到2008年,全市有机蔬菜基地面积15万亩、有机果品面积6万亩、有机饲料面积3.5万亩,有机畜禽8.3万头;到2013年,全市有机蔬菜基地面积21万亩,有机果品面积10万亩,有机饲料面积7.6万亩,有机畜禽17.8万头。今年,又把发展有机农业纳入了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工作中,他们始终严格按照《规划》和国家基地建设标准确定基地,并切实加强对基地的环境保护,为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抓管理保质量。为了确保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肥城建立健全了四大服务体系,对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实施全程跟踪监控。一是质量标准体系。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凡有国际、国家统一标准的,严格执行标准,并根据标准先后制定了30多个生产操作规程,下发到基地乡镇、村和农户手中,使各类农产品生产有标可循、有规可依。二是质量监管体系。市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购置了仪器设备,并培训了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帮助加工企业和基地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室、检测点,定期、定点开展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各基地也都建立了生产操作记录,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关键技术、田间管理、产品收获到质量检验等环节,都有科学、规范、清晰、完整的档案。消费者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根据标志标识,一直从餐桌追溯到产地。三是技术服务体系。市、乡、村都建立了相应的科技服务组织,每个基地都明确了3-5名科技人员,负责抓好技术服务和指导。几年来,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优质高产抗病虫的蔬菜新品种80多种,引进防虫网覆盖栽培、频振式诱虫灯、性诱剂、病虫害生物防治、有机肥施用、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等先进技术20多项,试验推广了多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四是执法服务体系。组织农业、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定期到生产基地开展农资市场检查,严禁销售国家明令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淘汰的农业生产资料,对违法经营业户依法严肃处罚。同时,在各基地建立了有机肥、生物农药专供点,为推行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抓认证铸品牌。为了打造品牌,肥城一直把认证申报作为发展有机农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组织龙头企业、乡镇政府,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认证申报和商标注册工作。从1997年边院镇济河堂村有机农业基地在国内率先通过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0CIA)认证开始到现在,肥城的有机菜基地先后获得了日本JONA、欧盟BCS、国际0CIA以及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0FDC的认证,注册了“济河堂”“三绿源”牌商标。“龙山河”牌西瓜、“泰山极顶”牌生姜、肥城桃等5种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王庄”牌无公害土豆、白菜,“石横”牌韭菜等18种无公害农产品也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证,为提高肥城“有机农业”知名度,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了条件。

    三、着力培植“龙头”,催生带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基地和农户,是发展有机农业的最佳“火车头”。近年来,肥城始终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建”市内的与“靠”市外的相结合,引进新上与技改扩能相配套,使全市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发展有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5万多吨

    一是引进新龙头。肥城把“有机”品牌作为招商引资的招牌,加强与国内外有机蔬菜加工企业、销售商的联系与合作,以优势资源、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吸引他们来肥城投资建厂、建基地。

    二是培植强龙头。认真落实上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对市内现有龙头企业从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促其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挂靠大龙头。实施借船出海战略,对规模实力强、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千方百计上门联系、争取合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生产基地。近年来先后与10多家市外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发展生产基地5万多亩。

  四、多元化开拓市场,保证有机农产品顺畅销售

  市场是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决定因素。肥城在发展有机农业的过程中,始终着眼于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狠抓产地市场、运输通道、销地市场建设,着力健全有机农产品市场体系。

    一是建好产地市场。根据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布局,按照“规模大、专业化、功能强”的标准,强化农产品专营市场、专营区、专营柜建设,重点完善了新城等4个蔬菜批发市场。在市场内设立了质量监测室和优质农产品专营区,凡进入专营区的农产品必须有包装、有标识、有商标、有合格证。并定期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农产品坚决清理出市场;对假冒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一律取缔。

    二是开拓销地市场。借助农产品龙头企业这一桥梁,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农户生产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市生产加工的有机蔬菜,90%以上销往日本、欧盟、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同时,抓住北京等大城市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的有利时机,引导运销大户、龙头企业面向大中城市,实行“场地挂钩”“场厂挂钩”,多种形式拓展市场。此外,他们还采取自建网点、设立固定摊位、委托销售、协作联营等形式,积极开辟外销渠道,现已与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关系。

    三是畅通销售渠道。市研究制定了搞好蔬菜运销意见,印制了《蔬菜运输特别通行证》,蔬菜运销户可持驾驶证、行车证办理通行证。持证运销户在本市运销蔬菜,公安交警、交通管理部门积极提供优质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运销户,为绿色、无公害蔬菜外销打开了绿灯。

    四是加强信息服务。狠抓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开设了肥城农业信息网,在14个乡镇、办事处和8家龙头企业建立了信息服务点,注册了“一站通”系统,明确专人及时搜集、整理农产品生产、价格等信息,通过农业信息网进行发布。辽宁、江苏、安徽等地的10多家蔬菜经销商通过我们发布的信息,及时同乡镇、村联系,采购西瓜、土豆等瓜菜产品6000多吨。

    五是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为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精心制作了有机蔬菜专题片、宣传册,编制了加工合作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展示有机蔬菜产品,介绍有机农业现状,洽谈投资合作项目。

    五、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在多年的实践中,肥城认识到,要保证有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引入工业化思路、市场化手段,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靠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利益关系实现科学发展、多方共赢。为此,他们探索推广了四种经营模式。

    一是股份制合作社模式。为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生产带来的标准难统一、质量难控制问题,2003年在坚持农民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探索了以“土地入股,集约经营,收益分红”为特征的股份制合作社模式。该模式既有效地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存在的技术障碍、标准、质量问题,实现了加工龙头与有机基地更加紧密地衔接,又在不违背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推进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收到了龙头企业放心、群众收入增长的多重效应。

    二是专业协会模式。对以农户为单位种植有机蔬菜的基地,充分发挥乡镇农技推广中心、村集体组织的作用,由他们牵头成立有机蔬菜协会。协会对外与龙头企业签订种植合同,对内向会员提供技术、物资、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并负责管理基地。该模式将企业、农技推广机构、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多方面的资源得到整合共享。

    三是家庭农场模式。为把种植大户具有的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发挥好,积极引导种植大户涉足有机蔬菜,发展家庭农场。现在已经涌现出一批有机菜生产专业大户。

    四是企业自主经营模式。鼓励企业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获得土地经营权,直接发展基地。公司制定年度种植计划,雇用当地群众种植有机菜,由公司发放工资。该模式投资少、风险小、易干群众接受,也便于企业管理基地,提高产品质量。